分享

【英雄故事】烈士陵园坟茔间的特殊影展|老山战场影士Ⅰ

 红色老山 2020-12-29


烈士陵园坟茔间的特殊影展|老山战场影士Ⅰ——杨健

现场摄影|田戈  资料图片|杨健   编辑整理|田戈


      “这是战斗英雄金古阿格,他是一位少数民族战士,他的英勇事迹早在部队传开了;这是刘明烈士在战前训练,1984年3月,我们采访他的报道见报不久,他就牺牲了;这是119团政委黄明贵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向烈士告别,我们回家了,战友们却成了一抔黄土,永远留守在了南疆……还有这幅,负伤的战士还在阵地上坚持战斗;这幅,战士们在简陋的‘浴室’冲凉,这是战士们最轻松、最开心的时候……”在麻栗坡烈士陵园一个特殊的影展现场,参战老兵杨健指着一幅幅反映当年艰苦战争岁月的照片,不断地向前来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的人们介绍着。

“老山战场影士”杨健其人其事

    杨健19592月出生于革命老区贵州省遵义市。1978年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2年考入昆明军区“新闻集训队”深造,一年后分配到40119团政治处从事宣传工作。

    1984年,杨健又随部队参加了收复老山作战,在此期间,他经常背着相机冒着枪林弹雨深入到老山前线各个阵地采访,同战士们一起战斗、一起生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采写、拍摄了大量新闻稿件和图片,被中央和地方报刊用稿达四百多篇。杨健因此连续三年被《国防战士》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同时,他还被部队授予“建设精神文明标兵”荣誉称号。随后他先后担任40师政治部组织干事、新闻干事、昆明陆军学校后训队宣传干事。1987年转业,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工作,2003年离职任遵义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为近2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也不管工作有多么繁忙,杨健的心中始终忘不了的还是那深深的生死战友之情……

    如今30多年时间过去,这些曾经的丰功伟绩都成了压在箱底的历史,但在杨健内心深处,他一直没有尘封的是那份军人情结,以及当年战火纷飞时给他留下的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杨健把在老山前线拍摄的照片精选出几百张全部扩印到22寸,每一张照片的主人公他都反复核实,还做好装裱精心收藏。      

 烈士陵园坟茔间的特殊影展

    1984年后,杨健曾数次回到麻栗坡重上老山,来到烈士陵园看望祭奠长眠在此的战友。每次来他都要将他精心收藏的照片带来,在老山主峰和烈士陵园甚至麻栗坡的路小边饭店等地举办个人影展,让万千前来祭奠牺牲战友的参战老兵再次置身“战场”,重温“老山精神”。

   “这是部队即将开赴前线的情景。”指着一幅照片,杨健的神色凝重,他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时刻做好战斗准备的战士们一直等待着开拔的命令,为了无牵无挂上前线,战士们事先都写好了血书、遗书。但到真正集结准备出发的那一刻,大家都沉默了,现场没有一丁点声音,只听见首长大喊一声:“出发!”大家才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地。“我当时拍这张照片时,心情非常沉重,因为我知道,这些矫健的身影、年轻的脸庞,也许是永别……”说到这儿,杨健呼吸急促,声音哽咽。

  缓了一会儿,杨健又指着另一张战士的照片说:“这个战士,我清楚地记得他叫韦正光。”照片中一位战士在茂密的草丛中吸吮着什么。“那是野芭蕉!”杨健说,当时他正准备去一个阵地采访,途中遇到一名战士在排雷,只见他满身满脸都是泥土,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他又累又渴,但所带的水壶早已空得见底。杨健急忙取下自己的水壶,但一摇,也是空的。“没关系,这个也能解渴。”这位战士用手掰倒身旁的一棵野芭蕉,撕开皮大口大口地吸吮起来。见此情景,杨健难过地举起相机为这个战士拍了张照片。“野芭蕉汁又苦又涩,他实在是太渴了,顾不上了。”事后,杨健知道了这个可爱可敬的战士名叫韦正光。

  “驻地群众也很可敬,你来看这张。”杨健指着一幅《夫妻子女齐支前》照片讲述了这样一件让他记忆犹新的往事:1984年4月8日,在通往炮兵阵地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运送弹药的队伍正在前进,其中有5位地方群众也扛着炮弹箱同战士们在向前奔跑,他们是天保农场林管队会计胡庭斌和爱人盛长江、大女儿胡天春、三儿子胡天光、五儿子胡天星。当天上午,胡庭斌全家正在猫耳洞里隐蔽防炮,随后他们主动加入到战士们运送炮弹的行列。一路上,炮弹在他们头上呼啸,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仍然不顾,奔跑了一个多小时把炮弹送到了阵地。

  “我们的战士为什么会如此舍身忘我、奋不顾身?因为他们要保卫祖国保卫这些可爱的人民!”回想往事,杨健仍然激动万分,他说麻栗坡给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麻栗坡人民也给了他太多的感动,让他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怀。

忠实地记录了作战中的点点滴滴

    2016年清明节前夕,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拍摄军事纪实专题节目《烈士亲人,你们好吗》,经多方寻找终于在杨健处找到了李海欣烈士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正是由于这张珍贵的照片,才让全国人民在32年后见到了英雄李海欣。(图片红圈中为战斗软雄李海欣烈士)

    作为一名军人,杨健不仅亲身经历了老山收复作战的全过程,而且用自己手中的笔和相机,完整而忠实地记录了作战中的点点滴滴。

    1984年5月3日,他所在的部队摧毁了四辆来犯的越军坦克,上级首长和机关急需了解敌坦克的情况,他主动承担了拍摄任务。他在敌炮火下奔跑了两个多小时,从指挥所来到离越军阵地只有二百米的一个小高地上。这里树木茂密,为了保证拍摄效果,他选择了一个没有遮蔽物的地方拍摄。战士们看到危险性大,要求代替他去拍摄,被他婉言谢绝。他在战士们的掩护下爬到了选定的拍摄地点。当他刚举起照相机准备拍摄时,敌人发现了他,一梭子高射机枪弹向他扫射过来。他机智地抱着照相机一滚,就地隐蔽了起来。敌人以为他被击中了,可是他却很快回到了选定的拍摄位置,用望远镜头很快摄下了被我摧毁的四辆敌坦克。为上级全面了解敌情,进一步搞好防御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红圈中为被我军击毁的敌坦克)


 

镜头留下了烈士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烈士的音容笑貌定格在了那战斗的岁月,定格在了他们的青春年华!杨健的贡献是对我们那一段历史的贡献,以他的勇敢,他的视角,他的镜头,记录了老山前线战斗的壮烈,记录了前线战士的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对于牺牲的战友,他留下的是永远的情意,带给烈士家人的是烈士生前最后的场景,让烈士的家人有了更形象的精神和情感寄托!

    王仁先烈士在146号阵地坚守70多天没下高地,毙敌18名,为我军炮兵指挥敌人目标,荣立一等功,在7.12战役牺牲在146号高地。(该照片摄于1984年5月6日的146号高地)

   二连长刘开亮,在“6.11”作战牺牲在那拉阵地

李玉学烈士(中)119团一营教导员,在那拉阵地

李玉学烈士在阵地上向战友们宣传战报

  这张图片是“6.11”战役,我军抗住了越军一个团的进攻,119团一连八班坚守阵地,图(左一)为八班长冯光照带领全班打退了越军一次次进攻,毙敌20多人,冯光照荣立一等功。

    老山作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首长,119团副政委张政光烈士(第二排右边第二个)1984年5月2日在攻下662.6高地后与部分团营首长在662.6高地合影,5月4日张政光牺牲,这是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用会说话的照片传承老山精神

    杨健亲身经历了那场战争,对战友的情意、对老山精神的理解和宣传,成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那份老山情怀深深扎在心里,融入他的生命,融入他的血液。他表现出来的是那么踏实、厚重、亲切、温暖!


永远的怀念

多年来,杨健满怀对战友的思念之情,带着满满一车的照片一次又一次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战友,祭奠英灵。站在麻栗坡烈士陵园,杨健的眼中总是充满泪水   亲爱的战友啊 ,你们为国为民牺牲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祖国的南疆,我们是生死弟兄,我们一天也没有忘记你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编后感言】 

杨健是一个在战场上像战士一样冲锋的摄影师,他是记录这场战争的英雄,他的作品在我军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眼中收录了当年老山作战战友们的英勇顽强,他的心中装满了一个个年轻战友壮烈的瞬间,那硝烟中带着血色的记忆让他的感情、他的品格、他的人生永远与众不同!                      (文字根据《文山日报》、《英雄旗帜》等整理)

关注《映象老山》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