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肺炎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正式备案,临床研究启动

 青龙中医 2020-12-29

根据新闻报道:2月13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我们取得了联系,他们有一款名为‘化湿败毒颗粒’的制剂,能够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体现出较好的临床价值。”得知此事后,市药监局立刻介入,启动了应急备案程序。

在沟通的过程中,市药监局了解到,此次申报的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组成的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在武汉探索出的临床经验治疗方。

注意本方是在武汉经过临床验证的;古代一些方子效果好就是来源实践,然后经中医记录,后人再运用验证,一代代传下来了。

3月18日,我国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新药——化湿败毒颗粒临床研究启动会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陆建伟、科技司副司长周杰,首批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领队、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及在武汉的国家首批医疗队队员参加了会议。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查德忠、副院长杨龙会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防治新冠肺炎科研攻关组有关同志在北京通过远程连线共同参会。

黄璐琦院士主持了会议并宣读了化湿败毒颗粒临床试验批件,介绍了化湿败毒颗粒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此次获批临床试验批件的重要意义。

我经过搜索,查到这个处方是在新冠肺炎指导第七版当中介绍的。本方有什么特点呢?

本方是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处方:化湿败毒方

生麻黄 6 g、杏仁 9 g、生石膏 15 g、甘草 3 g、藿香 10 g(后下)、厚朴 10 g、苍术 15 g、草果 10 g、法半夏 9 g、茯苓 15 g、生大黄 5 g(后下)、生黄芪 10 g、葶苈子 10 g、赤芍 10 g。

服法:每日 1~2 剂,水煎服,每次 100 ml~200  ml,一日 2~4 次,口服或鼻饲。

那么这个处方是凭空蹦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像孙猴子那是神话,中医药每一个经典处方都是有根源的可以追述的。方子当中总共十四味药,其中有五个名方组成;

第一个麻杏石甘汤

本方跟第五方都是出自《伤寒杂病论》医圣张仲景的书,他记载流传下来的,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了。

麻杏石甘汤可以治疗: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启扇,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

第二个平胃散。

本方在宋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有记载。作者: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宋代到现在可见时间也不短了。

平胃散主要针对脾胃湿邪。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脾胃湿滞证。症见脘腹胀满,口淡食少,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倦怠,怠惰嗜卧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现代常用平胃散适用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第三个二陈汤。

二陈汤最早是在汉代张仲景小半夏汤加茯苓基础化裁而而来。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主要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第四个黄芪赤风汤

本方时间不长,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有的问了王清任谁啊?王清任,清代医学家(1768-1831年)。字勋臣,直隶玉田(今属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纳粟得千总职。年青时即精心学医,并于北京开一药铺行医,医术精深,颇噪于一时。他的那些活血化瘀方子像是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目前中医界来说无不佩服。

主要有黄芪防风赤芍组成;具有大补元气,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瘫腿,诸疮诸病,或因病虚弱。这里他们做了取舍,去了防风,留下黄芪赤芍益气活血祛瘀。

第五个葶苈大枣泻肺汤

本方看名字大家就知道治疗肺咳喘为主疾病。主要葶苈子大枣组成。泻肺去痰,利水平喘。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抬支饮不得息者。

又加了藿香芳香化浊。草果辛温独胜太阴之湿邪,这是仿吴又可达原饮,没有加槟榔而已。

加大黄寒热并用相反相成,另外考虑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腑既可以治疗肺部病变;由于湿热不宜大量使用,小量频下为好。到什么程度呢?温病大家叶天士有言在先;大便硬即可。

以上就是这个化湿败毒颗粒处方来源。因此合起来看本方就有宣肺止咳化湿清热败毒作用。其作用部位肺部,脾胃湿毒。适合哪种舌苔腻咳喘患者。

国家着急研究中成药这是准备马上出口,因为国外新冠肺炎急剧上升到了十四万了。目前没有特效药基础,中医药就是救命稻草。不但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国家,也可以借此推广中医药;以此为契机,中华就此崛起了。

加油中国,加油中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