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感湿温三焦分治案一例

 青龙中医 2020-12-29
读前导读,编者按:关医生东北吉林明医学验具丰,善读伤寒温病书,临床举一反三,内科杂病更是以经方,时方治疗杂病是其一大特点。后又拜吕炳奎老弟子李德民为师,得名医指点,学术更上一层楼,本案就是日常门诊医案摘录;可见外感功夫炉火纯青!

左关静伟医师,右吕嘉戈教授


刘某男67岁,主诉:低热,
初诊2020年5月3日,自觉低热,查体温36.3-36.8度左右,当时问诊得知,阵发性汗出,身体沉重头晕,口干时苦粘,胃胀呃逆,时胸闷,尿黄,大便时不成型,眠差多梦;苔腻质淡。

辨证:少阳病,湿邪阻滞,表里同病。处方小柴胡合三仁汤之意。

藿香12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姜半夏10克,党参10克,生姜三片,炙甘草6克,杏仁10克,白寇10克,生薏苡仁20克,厚朴10克,滑石20克,淡竹叶10克 ,郁金10克,菖蒲10克

7剂日一剂

二诊:5月21日

口干粘减,仍有恶心打嗝,胃胀偶尔,怕冷少汗,发热时心慌气短,
又咳喘于后二三小时,发作时体温37度,背酸,便稀不成形,便前腹痛,便后痛缓。

麻黄6克,藿香10克,杏仁12克,生薏米仁30克,白寇6克,姜半夏10克,厚朴10克,苍术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甘草3克,

五剂日一剂

三诊:5月26日

发热低烧汗出大减,药后见汗,舒畅,刻下口干涩,身重感也减轻,胃胀不痛不恶心,腹胀消失,尿稍黄,大便稀不成型,体倦乏力不明显。

生麻黄6克,藿香12克,羌独活各6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寇6克,生薏苡仁20克,木通6克,淡竹叶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2克,七剂日一剂

四诊6月4日

低热已退,舌苔渐化,口不苦,但粘涩为著,胃部涨,打嗝,胸闷,身重减轻,背部凉,尿黄,大便时不成型,眠差多梦,醒后难以入睡,薄白苔舌质淡。

辨证湿邪表里,表证不解,偏中上焦,肝脏大,属于肝郁气滞,痰湿不化,湿邪阻滞脾胃,治疗调达气机,宣痰湿。

藿香苏梗各12克,厚朴10克,姜半夏12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白寇6克,生薏米仁3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淡豆豉10克,旋复花10克,桑枝15克,丝瓜络10克,

8剂日一剂

相关文章

流感湿热输液缠绵不语,低热如何治?

婴儿外感湿热积食五苓散案

湿热-良方之甘露消毒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