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夺冠》:一场遗憾的胜利

 有爱评论区 2020-12-29

这篇文章的标题,我在“无憾的失败”“遗憾的胜利”之间斟酌了许久,考虑到前一个词为影片定调,后一个词为影片定性,这才有了决断。

《夺冠》(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有着无法忽视的明显缺陷,例如许多重要角色姓名缺失、节奏失衡等等,但在关键性的情绪和立意方面,影片又是站得住脚的:“女排精神”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革新。

“未来”该何去何从?《夺冠》也许没有为中国女排给出明确答案,但相信看完影片的你我不会再感到迷惘。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影片最大的遗憾,是它没能盖上中国女排全面的“官戳”:从原本的《中国女排》改名为《夺冠》,创下历史的初代女排队员以及缔造中兴的二代女排队员中,除了主角郎平之外,全都“丢失”了姓名。

我相信事情一开始并没有闹成这样,不仅新一代女排姑娘们都以完整姿态出现在了影片中,在“呈现老一辈女排前辈们风采”方面更是下了很大功夫。

陈可辛放弃了选演员练排球,而是直接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海选,定下12人演老女排队员,曹慧英、张蓉芳、孙晋芳、周晓兰、陈亚琼、陈招娣等角色不但做到了神形兼备,在容貌气质上还同时照顾到了两代人的审美——选角只是一个缩影,影片中另有许多值得称道的细节还原,若是没有总局等方面大开绿灯,《夺冠》很难做到现在这个程度。

然而事情最终却闹成了这样,电影里有许多改台词、重配音的痕迹,就是为了抹去这些姓名,显然个中矛盾到了无法调和妥协的地步。

里面的是非曲直我们无法断言,可仅从影片质量来说,这一变化无疑是致命伤,不光女排姑娘们成了一个个号码/代号,连袁伟民与陈忠和两代灵魂教练也都只留下了一个符号象征,尤其是彭昱畅和黄渤共同演绎的陈忠和,在《夺冠》中的地位不下于郎平,却始终“叫不上名来”,这对影片而言,是一种破坏根基的不可逆损害

郎平确实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闪耀的那个名字,但“中国女排”的含义是由许多名字一起书写的。

除了这个“不可控”缺憾外,《夺冠》的节奏处理上也存在问题。

从剧情设置上来说,影片是很常见的“起-落-起”结构(但不是很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初代女排首夺冠军的章节有将近一小时时长,毫无疑问是不亚于结尾新女排篇章的重头戏,然而这部分内容却略显拖沓,不够抓人。

其实陈可辛很能抓住触动人心的关节点,比如女排姑娘们能刻苦拼搏、训练比赛环境的艰难不易、女排比赛牵动无数中国人等等,但在这些基本得分点外,电影并没有展现出太多想继续深入的野心,使得该段停留在了“流金岁月记忆”的层面上——也可能是导演想突出后半段,不过观感上就不如《中国合伙人》那样从一而终了。

《夺冠》的另一大遗憾,是对陈忠和及他所率领那一代女排故事的缺失。

不管是现实还是电影,陈忠和的经历都足以在中国女排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带领着冯坤、周苏红、杨昊、王丽娜、刘亚男、张萍等那批女排队员连夺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奥运会金牌,尤其是04年翻盘俄罗斯的决赛,论戏剧性丝毫不比其他任何一场比赛差,可在影片里却被一笔带过了……

不知是不是《夺冠》没法在这个角色上用力,明明是双主角的配置,却不停在给“儒将”陈忠和做减法,导致本该举重若轻的大人物,留下的更多是轻飘飘的印象。

所以,这部电影不叫《中国女排》是对的,它绝非面面俱到的纪录片,而是一部有的放矢的故事片。

尽管电影有着许多遗憾,可我依然认为它是“胜利”的:《夺冠》做到了自己想要的改编效果,抓住了核心主线思想,也表达完整了时代情感和迭代命题。

帮助陈可辛做到这一切的,正是贯穿全片的灵魂人物郎平,巩俐所饰演的中年郎平,也是片中唯一不显得扁平化的角色了。

作为“中国女排”的重要代言人,四十多年来,郎平一路参与见证了中国女排的兴衰历程;而作为一名常年“出走”国外的体育人,郎平又见过世界变化、能跟上时代潮流……她比年轻人更有经验心得,同时也比同龄人更有全面视野。

《夺冠》的真正发力点,不在于青年郎平时期中国女排的“五连冠”,而在于中年郎平重新执教中国女排后的改革

曾经的中国女排为什么能创造辉煌?在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初,所有中国人都憋着一股劲,贫瘠的物质与精神土壤急需滋养,女排在偶然与必然中成为了全民偶像与时代符号,就像片中袁伟民教练说的:“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

在这种特殊时代中诞生的“女排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没人会想到,30多年后,这笔财富也会变成甜蜜的负担。

有太多拥有那段记忆的人钟情于这份情怀,例如影片里开会时,一位领导张口就认为现在女排不行是队员们太自我、没纪律,“应该没收手机”——而这恰恰是郎平改革的一点核心所在,即重新认识集体与个体的冲突和统一

几十年前,出于社会惯性及各方面条件的匮乏,队员们很难谈论“自我”,或者说只有集体才能代表个体……几十年后,过去我们没有的东西都渐渐有了,一个冠军能为国家集体带来的价值也没那么大了,过去那套理论还管用吗?

郎平改革的,不仅是“大国家队”海选的模式、国际化的训练团队等这些硬件,还在于引导、安放80后90后这代新球员更强烈的自我,而不是一味压制

《夺冠》中新球员们训练磨合的一段戏就很有代表性,丁霞想法多、太自我,张常宁旧习难改、脾气暴等等,这些都是过去女排队员们身上不常见的问题,郎平得去一一克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当属出身农村、囿于家境、意志不坚的朱婷,她面临着另一种年轻人常见的困境,郎平就用“为什么打球?”的问题去解开她的心结,“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如今朱婷已是世界顶级排球运动员,郎平说过,单看数据,她早已超过了当年巅峰时期的自己)

陈可辛眼光独具,在201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一路逆袭最终夺冠的神奇剧本中,选取了淘汰赛第一场“中巴大战”为重头戏,不仅因为这场比赛是整个赛程中的转折点,更因为比赛前后巨大的心理变化最能体现影片的价值诉求

郎平全新的执教方针一直饱受争议,连队员们都在自我怀疑,小组赛勉强出线,对阵气势如虹排名世界第一的东道主巴西队,几乎没人觉得中国女排能赢……

在这种氛围下,郎平用自己的感悟告诉年轻队员们,过去的做法没错,她现在的做法同样正确:“我们这代人是苦过来的,你们应该打出你们自己的排球,放开了打,豁出去打。”

在这种坚定的自信下,中国女排最终爆冷击败巴西队,至于后面的胜利只是水到渠成罢了……从立意来说,为“女排精神”赋予新的含义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所在,“夺冠”只是它的结果而非目的。

新青年的个性从来不应该与集体主义产生冲突,他们的张扬和释放,只会为集体带来更新鲜更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从中段开始,影片就在小心翼翼地解构大家印象里“冠军”的意义,直到最后逐渐成型——如今国人已变得更加自信,不会(至少不全是)单纯以胜负论英雄,敢打敢拼、奋发向上、尽力而为的态度风貌同样是女排精神的一种体现,这种品质从来不曾改变,只是如今有了更新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16年中国女排决赛前,有了那句“赢了一起狂 输了一起扛”的助威标语。

时代变了,我们没有被甩下。

《夺冠》算不得一部优秀电影,但它没有让观众失望,另外让我欣慰的是,陈可辛对于细腻感情的把控力依然没丢,影片存在的不少问题也怪不到他头上,毕竟“中国女排”这四个的光环太厚重……说到这,我倒是更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李娜》了,同为运动题材,网球这种主张球员个性的运动或许更容易放开手脚吧。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看《夺冠》,那就去看吧,即便不考虑上述那些优缺点,该片本身就燃点十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