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少合理?购机预算不超月收入60%

 购机选机 2020-12-29


Hi,我是机长!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手机预算与收入的关系。

很多人贷款买手机,甚至是24-36个月的较长期有息贷款。最后成本大约是原价的150%,而且还得承担在此期间手机降价带来的损失。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比别人早5个月用上新机,成本是150%,而别人在5个月后购买降价后的手机,成本只有75%。

所以我们不建议大家采用有息分期的方式购买手机,无息的分期方式是可接受的。

(官网或大型电商平台免息分期付款)

其实,手机的差价并不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异那么大。我们在现实中常见有些人使用的手机价格明显高于其月收入,比如3000元的月收入在用8000元的手机。如果,你把这手机当成生产工具,作为投资还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的手机只是一个消费品,并不能为你的产生直接的收入,那还是不要购买高于自己月收入的手机为好。

现在好多人宁可花5000元买手机,也不愿意花4000元买笔记本电脑,哪个是生产工具,我想大家有自己的体会。

我们认为,合理的手机预算应该在月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下。注意的是可支配收入,工资10000元到手8000元,那合理的手机预算不应该超4800元,仅供参考

最后,我们推荐给大家3种最常用的预算法。

1.懒人预算法:

手机的低价纪录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以每三年减一半的速度在更新,比如2010年手机最低价位是1999元,2013年这个价格变成了999元,2016年已经是499元。这个有点像摩尔定律,2016年499的手机性能配置比2013年999的还要好。

手机曾经是耐用消费品,但现在可以定义为普通消费品,甚至是对某些人来说就是消耗品。合理的预算是能买到手机的价格乘1.5-2倍。比如现在市场上最低价手机是499元,那预算可以定在750-999之间。

这种方法适合于对手机有刚性需求,但没有特别需求的人,也即有个手机能用即可。这种预算法能够较好的满足需求与消费的平衡关系,说人话就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2.傻瓜预算法:

既有刚性需求,同时又对手机有外观性能品牌等有一些偏好,最好采用中位预算法。很简单,看看市场上80%的手机都卖什么价位,就按这个价位来作预算。

具体来说,找个销量排行榜,最好是国内市场的单一机型销量排行榜,根据排行榜就能确定出预算了。所谓,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跟随主流,没什么不好。华为不就是这么起来的吗?

3.烧友预算法:

既然是烧友,当然对机型及参数都了如指掌。这类人更易陷入选机纠结症,了解得越多,越无法下定决心。往往困扰是加200就能买XX还不如加点钱上好的。其实,对于烧友们必须要严格控制预算,否则就会花钱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正确的做法是将刚需的功能罗列出来,比如我就要NFC、我就要1080P、我就要高通CPU……列出刚需点之后按图索骥,能映入眼帘的机型就少了。

有些烧友愿意为情怀买单,那我们还是支持的。人总要有点追求,难道不是吗?

你在选机时,会考虑哪种算法呢?选对合适的手机,不然自己后悔。

如果你想和机长零距离交流的话,欢迎加机长的微信,请通过扫以下二维码加入。

置顶本公众号

及时获取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