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唐书·王重荣列传新译

 渝西三少 2020-12-29

王重荣(?-887),是河中人,其余名王纵,担任盐州(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咸通年中(唐懿宗年号,860-873)守边有功。王重荣凭借其父的功劳得以增补为军校,与其兄长王重盈都号称骁勇,名传军中。

广明初(880年),王重荣担任河中马步军都虞侯。黄巢当时占领长安,蒲师(河中节度使)李都不能抵抗,向黄巢投降称臣,而黄巢也授予王重荣河中节度副使的职位。

河中距离长安很近,黄巢频繁的向河中征调物资,河中疲于应付,黄巢派来催发物资的使者填满了各处驿馆。

王重荣对李都说:“我们因为外援没到,不得己才归附黄巢来渡过眼前的危难,可如今咱们的积蓄,不断的被他们征调走,现在又来征调部队,这是他们在危及咱们的根本呀,如果不改变主意,自们灭亡是一定的了!请断绝道路桥梁,加强城防,做好防守。”

李都说:“我们兵少力量不足,要是跟他们断绝关系,祸患马上就会到来,这事就由你全权处理吧,我愿意把权力交给你。”

第二天,李都离开去往皇帝停留的地主,王重荣为留后,主持工作,他杀掉了黄巢派来的使者,向邻近的籓镇请求援助。

不久,黄巢大将朱温率领水军从同州前来进攻,黄邺也指挥部队从华阴杀来,数万人马发动进攻。

王重荣鼓励士兵,努力作战,将他们打得大败,缴获了许多兵器甲杖,全军士气大振。

朝廷就正式予以任命他为河中节度使,兼检校司空,这个时候是中和元年(880年)的夏天。

不久忠武监军杨复光率领陈州、蔡州的军队万余人,与王重荣联合,讨伐黄巢。

黄巢手下大将李详,镇守华州,王重荣指挥联军猛攻,擒获了李祥,将他杀死。

不久朱温献出同州投降朝廷。

黄巢丢了同州和华州,气得疯狂,黄巢亲自率领数万精兵,杀到梁田坡。

当时,王重荣的部队驻在华阴南面,杨复光的人马驻扎在渭河的北岸,双方互为掎角,出其不意的发起攻击,将黄巢军打得大败,抓获了黄巢的大将赵璋。黄巢被流箭射中,仓皇撤退。

但在这次大战之中,王重荣的部队也伤亡过半,他担心黄巢卷土重来,就对杨复光说:

“我军虽然获得了一个不大的胜利,但精锐人马损失极多,万一黄巢他们再来,我们将派什么部队应战?我们的胜利和失败,不好说了。”

杨复光说:“雁门的李仆射,与我家世代相交,他的先人与我的父亲兄长都共过患难,李仆射为人奋不顾身,能够为知己出死力,如果能够得到李雁门的援助,咱们的大事就能成功了。”

于是派出使者带着皇帝的诏书去征调兵马。

第二年,李克用率兵来到,大败黄巢,并且收复了京城长安。这一倡导义举最后成功的功劳,王重荣应当居于首位。

长安收复之后,王重荣因功被任命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琅琊郡王。

光启元年(885),唐僖宗回到长安。

战乱之后,国库空虚,观军容使田令上奏,要把安邑和解县两地的盐池收归国有,来解决开支不足的问题。

但先前的惯例,都是由河中节度使来兼任这两地盐业的负责人,每年按配额将盐送到朝廷,王重荣多次上表,希望能够依照以前的惯例办,但田令孜坚持不同意,并且向皇帝上表,调王重荣到定州去当节度使。

调令下来之后,王重荣不接受,田令孜就率领禁军前来进攻,其部队屯驻在沙苑,被王重荣打败。

这一年(885)十二月,田令孜挟持皇帝,再次逃离长安,到达宝鸡,太原的李克用听到后,就与王重荣一起抵达长安,派人去迎接唐僖宗。

田令孜特别害怕,胁迫皇帝跑到山南(汉中地区)。

到朱玫拥襄王李煴为皇帝,王重荣不接受他们的命令,在黄河西岸会合太原李克用的人马,准备攻击朱玫,收复长安。

886年,王行瑜杀掉朱玫,唐僖宗重新掌握政权,这一过程中,王重荣的功劳也很多。

王重荣的法令制度非常严厉,到了他晚年时更加过分,其部下有一个叫常行儒的,曾被王重荣重罚过,对此深深地仇恨在心。

光启三年(887)六月,常行儒发动兵变,带兵进攻王重荣的府第,王重荣在晚上跑到城外的别墅里躲藏,但在第二天早,还是被常行儒找到,将他杀掉了。

常行儒重新推举王重荣的弟弟王重盈为节度使。不过,王重盈在掌控局势之后,将常行儒和他的同党也全部杀掉,然后安抚军民百姓。

依《旧唐书》记载,王重荣同志总体上是可以归入忠义一列的,有人说他把唐僖宗逼得第二次逃离长安,其实那是田令孜的问题,王重荣要打的人是田令孜,并非他不忠于唐朝廷,看后来朱玫把李煴推起来后,王重荣并不接受他们的任命就可以知道。

但王重荣被常行儒干死了,这却应当让人反思、值得吸取教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