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六)

 金色年华554 2020-12-29

突尼斯

苏塞古城

苏塞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哈马迈特湾,被誉为“地中海的花园港”。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有中世纪以来修建的城垣、宗教建筑、王公府第、地下陵墓和民居,建筑风格多样。苏塞博物馆藏有突尼斯民族艺术瑰宝——镶嵌画,年代最久的作品距今3500年。

在阿克拉普王朝时代苏塞就是重要的贸易枢纽和军事港口。在伊斯兰世界最初形成的几百年中,苏塞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镇。城内有土民区、防御工事、阿拉伯人聚居区、伊斯兰教修道院和典型的里巴特。苏塞是伊斯兰国家沿海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六)

苏塞的阿拉伯人聚居区是位于突尼斯东海岸萨赫勒的一颗明珠,是地中海地区3000年历史的见证,是古往今来的宝库。

苏塞是突尼斯东部与地中海相邻的橄榄树种植区萨赫勒的首府,以其手工艺、节庆活动和热情好客而闻名。

在突尼斯炎热的夏季,载歌载舞的场面在苏塞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游客从突尼斯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地蜂拥而至,来欣赏八月节期间的各种节奏、色彩和游戏。


凯鲁万

位于突尼斯中部偏东地区,北距首都155公里,现为突尼斯第四大城市。670年兴建,800-909年,阿格拉比德王朝在此定都,凯鲁万自此名声大噪,成为伊斯兰四大圣地之一。

城内街巷曲折、店铺林立,有80余座清真寺,100余处陵寝,数十座蓄水池和穹顶室内市场。著名建筑有凯鲁万大清真寺、“三大门”清真寺和阿格拉比德大蓄水池等。突尼斯人认为,到凯鲁万朝觐7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凯鲁万突尼斯东北部城市。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东南坡的冲积平原上,东北距苏塞48公里。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六)

670年建立的古城,800-909年为柏柏尔人艾格莱卜王朝首都,曾发展成北非重要政治、商业、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11世纪后因突尼斯城的兴起而地位下降。但现仍为伊斯兰教圣地,有宏大的清真寺。羊毛、皮革、谷物、橄榄油集散地。以精制“突尼斯皮革”、手工编织、地毯、铜器等闻名。旅游业颇盛。铁路通首都和苏塞。

凯鲁万是一座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圣城,是一座充满神奇的梦幻之城。


沙格镇

沙格镇坐落在一处高地上,俯瞰肥沃的平原。在罗马和拜占庭统治时期沙格繁盛起来,随后在伊斯兰统治时期逐步衰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该处遗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在罗马帝国边缘上的小镇的风貌。

在罗马合并努米底亚之前,沙格镇是一重要利西亚-迦太基人国家的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统治时期沙格繁盛起来,随后在伊斯兰统治时期逐步衰落。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该处遗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在罗马帝国边缘上的小镇的风貌。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六)

沙格是突尼斯的首府所在地,位于突尼斯西南约106公里处,占地总面积达70公顷,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末,或者更早一些,历经了17个世纪的生活。遗址包括一组气质恢弘的建筑群,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奇妙组合:努米底亚文化、古迦太基文化、希腊文化以及罗马文化等。其实,沙格遗址保存了古代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遗迹,是当地城市最好的范例,从中能够获取城市考证最为翔实的资料,其城市设计风格是采用了罗马城镇最初的设计原型。


苏丹

博尔戈尔山及纳巴塔地区

博尔戈尔山及纳巴塔地区的五个考古遗址,分布在沿尼罗河河谷方圆60多公里的区域内,是库施第二王国纳巴塔文化和麦罗埃文化的历史见证。在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带或不带金字塔的陵墓、神庙、住宅区和王宫等建筑。从古代起,博尔戈尔山就和宗教传统与当地的民俗紧密相连,其中最大的神殿群至今仍然是当地人祭祀神明的重要地方。

博尔戈尔山,这座一百多米高的沙漠中的孤山,旁边还有一个形状奇特、异常陡峭的山峰。早在公元前15世纪,一度征服努比亚的埃及人就将此山称之为“纯山”,是其南部边界的地标。在努比亚人的心目中,这更是一座圣山,库施王国的北部都城和祭祀中心纳巴特就建在山下。在孤峰的顶上还保存着库施法老塔哈卡一座建筑的遗迹。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在山前曾经建有大量神庙、王宫和其他建筑。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六)

由于库施人认为博尔戈尔山是司太阳、造物与王权的阿蒙神的住所,这里有两座供奉阿蒙的大神殿,但我们现在见到的只是一片断垣残柱。在山下一座残存的神庙门前,我见到两根巨大的石柱,顶部雕着神像。在庙内的浮雕上,有塔哈卡国王向阿蒙神和他的妻子敬献贡品的图画。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浮雕,庙前已砌了一道围墙,并有专人掌管钥匙。

在博尔戈尔山附近,但见沙丘中一片金字塔沐浴在强烈的阳光之下。这些金字塔都是库施王国的法老们在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建造的。这一带有20多座,与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它们显得低矮的多但最高的也有数十米,而且相互间距离也很近,这些金字塔都用砂岩建造,里边都用沙子和碎石填充,2000多年的岁月风霜,已使他们表面风化,部分倾塌。


摩洛哥

非斯的阿拉伯人聚居区

非斯城建于公元9世纪,那里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在公元十三世纪至14世纪时,非斯代替马拉凯什成为了马里尼德王朝的首都,从而到达了它的鼎盛时期。聚居区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遗迹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其中包括伊斯兰学校、集市、宫殿、民居、清真寺、喷泉等等。尽管国家的政治首都于1912年迁到了拉巴特,但是非斯仍然是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

世界遗产名录——非洲篇(六)

摩洛哥的非斯古城是当今世界这类街区中最美丽的街区之一,1980年已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几年后,摩洛哥和教科文组织即着手一项意义深远的保护性行动,如今已开始初见成效。

站在城市高处往下看,但见非斯的麦地那茫茫一大片白色小屋,鳞次栉比,绵延不绝,其中有许多幢建筑蔚为壮观。游览麦地那,就是去迷宫探险,一个熙来攘往、热闹繁忙的街巷的迷宫,一个行人、驴子、买卖和手艺的天下,虽历经数百春秋而大致轮廓未变。寻古问幽的云游客会在这里发现,在众多住宅之间,有许多堪称范本的精美建筑——穆斯林学校、清真寺、喷泉等。往事如烟,但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却依然镌刻着过去的印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