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莫高窟壁画——北周-296窟【1】窟顶三坡连环画《善友太子入海取宝》故事【图解】

 遗世赋华 2020-12-29


一、296号窟概述

此窟是北周的代表窟之一,主室为覆斗型顶,西壁开一圆券形龛,龛内有彩塑五尊,主尊是倚坐说法佛,两侧各一弟子一菩萨,皆经清代妆修。
佛着通肩袈裟,内著僧祇支,胸前结带。面相方阔,高肉髻,大耳扁平,神态端庄。至于主尊身份,由于弥勒佛多取倚坐,则此佛或为弥勒。但佛教艺术中有一种释迦倚坐像,专指释迦曾升天说法,优填王思念释迦,遂派工匠到天宫临摹释迦像,是为“优填王像”。此窟主尊的定名尚需要研究。

窟内景


窟内景2

在形体勾勒后,一染而过,不再提线醒眼,线色浑然一体。

西壁龛内南侧上方-四弟子

二、婆薮仙、鹿头梵志

【注释:婆薮仙、鹿头梵志】

在敦煌石窟里正面龛内两侧,常绘有两个人物画像,一个是尼乾子【即上图里的“婆薮仙”】(标志是:手中举鸟作观察状),一个是鹿头梵志(标志是:手中托一骷髅)。

鹿头梵志,是外道仙人之一,据说他熟谙医药、天文,能治众病,善起死回生之术,凭听敲打骨头之声可知死者性别及死亡等原因;一次释迦牟尼佛特意取一罗汉的骷髅让他叩打听音,结果他不能辨别,只得承认“九十六种道的学问我悉能知晓,唯独'如来之法’不能分辨,愿世尊度我。”于是皈依佛门成为弟子。释迦牟尼教他如何理解地、水、风、火四大原素与生命的关系,最后鹿头梵志修成阿罗汉果。敦煌早期石窟中,多画在佛龛内主佛的左侧,与婆薮仙相对,具体形象为一老婆罗门,椎髻浓髯,上身袒裸,胸肋露一手,手中托一骷髅,意为可辨人死因。

尼乾子为一外道形像,举鸟作观察状。玄奘《大唐西域记》卷9记那烂陀僧伽蓝“其西垣外池侧窣堵波,是外道执雀于此问佛生死之事。”玄奘弟子普光《俱舍论记》卷30所记载的执雀外道的故事较详细,云:“外道离系子以手执雀问佛死生。佛知彼心不为定,若答言死,彼便放活。若答言生,彼便舍杀。故佛不答。”

尼乾子是当时六师外道之一,势力很大,他执雀而问佛与鹿头梵志持骷髅而答佛正好是一对,都是用来说明佛陀的大智慧。在佛教造像中这二名外道一般都位于佛座两侧,曲身裸形,形像卑小,与高大端庄的佛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释迦的伟大、佛法的精深。

西壁龛内北侧下方-婆薮仙

造型写意而成,用笔纯熟,从头到脚一遍而就,没有任何修饰做作。可称得上是早期“没骨画法”。

西壁龛内南侧下方-鹿头梵志

三、千佛火焰纹佛背光


佛背光的环层里化现千佛,火焰纹包括齿条型火焰纹和波状折带形火焰纹(北周新出现的)。颜色多用赫色与绿,色调热烈。

西壁龛-龛楣:忍冬化生纹样

西壁龛-龛楣

四、东王公、西王母出行

神仙出行所乘仙车,周围均有飞天,前呼后应,或捧花盘,或散花;车前均有一位肩生青蓝色双翼、兽首人身的力士(可能是乌获)随行。
西壁龛外北侧上方-东王公出行

西壁龛外南侧上方-西王母出行

西壁龛外南侧上方-西王母出行【临摹】
【关于“东王公、西王母出行”等神仙巡天的壁画题材,可参阅249窟窟顶的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西魏(249窟下集)

五、藻井

窟顶-藻井与四周壁画

窟顶边沿连接下部四壁的是一排平台栏墙纹,每块栏墙面均画有草花。栏墙下是打结的蓝色垂幔(见下图)。
窟顶-藻井四坡边饰、飞天【东坡】

窟顶-藻井与四周边饰纹样

窟顶-藻井边饰纹样:左有双蓝鸟,右有一猴回首

边饰纹样内容、样式、绘制方法,均与同时期的人字坡纹饰相同,忍冬莲花纹中绘有鸽子、猴子、摩尼宝等,色彩简单,勾线曲折流畅。
窟顶-藻井边饰纹样:有一只猴子


六、《善友太子入海取宝》故事画【分布于窟顶东、南、西坡】


善事太子入海故事(善事太子,又名善友太子),依据《贤愚经》所绘,是一幅绵延三折的大型横卷双栏式连环画,绘在西坡南端、南坡和东坡。

窟顶南坡-善友太子故事(出行观风俗)(藻井一览)

可分为28个画面:

(1)求子。勒那跋弥王有五百夫人,却无一子。他居宫思子,忧愁非常,又向日月山川数神祈祷求子。

(2)天神说子。天神知道国王求子心意,就在国王睡梦中告诉他:城外树林中有两个仙人,其一身有金色,聪明善辩,可求他转世为子。

(3)国王从睡梦中惊醒,立即带人去城外找到仙人,求仙人转世为其子,两个仙人都答应愿为其子。

(4)大夫人怀胎。不久金色仙人去世,国王大夫人也怀孕。

(5)降世。怀胎十月,第一夫人生下了善事太子。

(6)第一夫人所生太子,相貌端庄讨人喜欢,其母以前生性粗暴,但自从怀胎后禀性大变,温柔慈善,乐善好施。相师占相,为太子起名为善事。

(7)恶事出生。不久另一仙人命终,投胎于国王第二夫人腹中。第二夫人天性仁善忠厚,但自从怀胎后脾气大坏,见善不喜,乐恶嫉贤。孩子出生后,亦请相师占相,起名为恶事。

窟顶西坡-善友太子故事(第1段:出生到看相)

(8)三时殿。为使善事太子生活舒适,国王敕建了应时应景的三时殿,善事夏居凉殿,冬居暖殿,春秋居温殿。殿中有男女陪侍,国王和夫人常去看望太子的起居饮食。

窟顶南坡-善友太子的三座三时殿,殿外,伎乐迎候太子

(9)善事太子长大了,有一天,向父王请求出游观景,父王允准。

(10)善事乘象辇出宫,城民百姓夹道欢迎。

窟顶南坡-善友太子出行观风俗

(11)遇乞丐。善事太子出游遇见一群乞丐,手端饭碗向他乞食。善事顿生怜悯之心,心里又有几分悲戚。

(12)屠宰。善事太子再次骑马出游,看见屠夫宰杀猪羊,长叹而去。

(13)观耕。善事太子出游来到城外田间,农夫驱牛扶犁耕田。土中的虫子被蛤蟆吞食,毒蛇又吞食蛤蟆,孔雀又啄食毒蛇。太子不明其理,农夫说明弱肉强食之理。这也是一幅古代农耕的田园风情画。周边绿树成荫,农夫只穿犊鼻短裤,手握把柄在耙地,此农具耙在农业科技史仍有其参考价值。

窟顶南坡-善友太子故事局部1:牛耕、屠宰

(14)狩猎。善事太子骑马再次出游至山野,看见猎师张弓搭箭射杀野鹿。善事问猎师何故捕杀野鹿,猎师回答说为糊口活命。善事叹息而去。

窟顶南坡-善友太子故事局部2:射猎

(15)捕鱼。善事太子再次出游,看见鱼夫们张网捕鱼,被捕的鱼奄奄一息,继而毙命。鱼夫告诉太子,为了活命只得捕鱼而食。善事哀怜众生,心想:众生各为自己活命而彼此残害,这该怎么呢?

窟顶南坡-善友太子故事局部2特写:张网捕鱼

(16)善事太子出游,目睹了人们为活己命而残害生灵的种种事,忧思哀怜,闷闷不乐。他想,如何才能使人们饱食足衣而不涂炭生灵呢?

(17)请求施舍。善事太子向父王请求开库,他要施舍救济百姓,父王疼爱善事就同意了。

(18)施舍济民。善事和侍者站在城楼上主持施舍。宫外臣员向百姓发放衣物,得到衣物的穷人欢喜而去。

窟顶东坡-善友太子故事局部1:施舍

(19)入海取宝。国库财物施舍将尽,为能有无穷的财宝,善事决定出海取宝,父王不允,善事跪地绝食苦求,父王才允准。恶事和五百商人同善事一起出海取宝,他们请了一位导师便起程了。

(20)长途跋涉。善事向大海进发,有的骑马,有的步行,驼马驮载着行李。

窟顶东坡-善友太子故事局部2:骆驼商队

(21)至金银山。善事太子一行历经艰险,来到了金银山,导师疲劳之极,气绝身亡。善事和恶事等人继续向大海行进。

窟顶东坡-善友太子故事局部2:再往左——入海取宝,海船特写

(22)宝归途船沉。善事一行乘船到大海中的七宝城,天女向善事献宝珠。恶事贪财多采珠宝,船超载,归途中沉船。善事怀揣宝珠,不被水淹,又把弟弟恶事救上岸。

(23)刺眼夺宝珠。恶事心生歹意,夜半,当善事熟睡之时,用树枝刺瞎善事双目,夺宝而去,一人返国。

(24)流浪他国。善事只身摸索前行,来到梨师跋陀国。

(25)善事遇见一群牛,牛王舌舐善事眼。牧牛人拔出他眼中的刺,又把他领回家疗好眼伤。

(26)乞食。善事在牧牛人家养好伤,请牧牛人把他送到王城中。善事在街上弹琴乞食度日。

(27)看园。梨师跋陀国的国王有个果园,熟果常被鸟雀啄食。园监寻找看护果园的人,见善事是忠厚之人,又可怜他,就雇善事看园。

窟顶东坡-善友太子故事局部4:守园弹琴

(28)弹琴说爱。善事弹琴驱逐鸟雀。梨师跋陀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公主到果园观景,看见善事一见钟情。午饭时,公主让侍者把饭送到果园,与善事共进午餐。

牛王舔目、街头卖艺、弹琴遇知音


由于壁面有限,故事至此戛然而止。至于善事太子与公主成亲、归国、宽恕弟弟恶事、施宝济困等内容没有画出,可看出画家只注重画面的统一完整,而对每个故事的情节的完整则不注重。

七、本生故事:《善友太子入海求宝珠》(全文)

(以下故事,出自:《前世善行:敦煌壁画本生故事》,谢生保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

阿难乞求佛说:世尊,提婆多达在过去世时,是怎样损害世尊的,请你给我们讲一讲。佛说:在很古远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叫波罗榇国,国王名叫摩诃罗阁,聪明仁慈,用贤明的法制治理国家,从不亏待人民。他统治六十个小国家,八百个部落。有五百头大白象的军队。宫中有两万个妃子,但没有生下一个太子。国王忧愁,每日向诸山神、树神祈祷。过了十二年,王后便怀孕了。不久,一个妃子也怀孕了。国王欢喜无比,亲自供养看护二位夫人。让二位夫人睡在细软的床铺上,吃喝精美的食物。直到胎满十月,王后生下一个儿子,体形端正,五官庄严,人相俱足。不久王妃也生了一个太子。国王非常高兴,立即诏令群臣百官和婆罗门占相师前来祝贺,为太子占相,以卜吉凶。

国王抱出太子,请占相师观看,给太子起名子。相师问国王:“太子生时,有何吉祥的先兆?”

国王说:“第一个儿子,其母亲原来性格粗暴,蛮横妒嫉,骄慢自大。从身怀太子以来,性格变得温和善良,待人和颜悦色,发言含笑,见人先行问候,软言利人,慈悯众生,就如赤子。”

相师说:“这些先兆是太子将来的福德,才使他母亲变得如此。就给起名叫善友太子吧?”

相师又问国王:“第二个儿子,生时有何吉祥的先兆?”

国王说:“第二个儿子母亲,原来性格温和善良,待人和颜悦色,见人先行问候,出语柔软,很得人心。从身怀孩子以来,性格变得粗暴无理,出言粗恶,嫉妒蛮横。”

相师说:“这些先兆是孩子将来的业行,才使他母亲变得如此,就给他起名,叫做恶友太子吧!”

后来两个太子长大到十四岁,善友太子聪明仁慈,喜好布施,父母喜欢宠爱,视如眼目。恶友太子,性格暴劣,父母憎恨厌恶,人不喜欢。恶友太子嫉妒善友太子,常常想出各种方法伤害善友太子。善友太子常常劝导恶友太子,恶友太子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

一天,善友太子在随从的引导下,前呼后拥出城游玩。出城后,农民在耕地,土地中深翻出许多小虫子,一群鸟儿飞来啄吃小虫子。善友太子从远处看到后,心生同情悲伤,长生宫中,没有见过这样事情。就问左右的随从:“这是在做什么?为何如此互相残害呢?”

左右随从说:“太子,国家能够存在,必须依靠人民;人民能够生存,必须依靠食粮;要有粮食,必须耕耘土地,种植五谷。有了五谷食粮,人民才能生活下去。”

太子感叹地说:“太辛苦了!太辛苦了!”

向前走了一会儿,太子看见许多男女在一起纺线织布,忙忙碌碌,疲劳辛苦。太子问左右随从:“他们在做什么?”

左右随从回答:“这些人在纺线织布,用织下的布做衣服,才能使人民遮荫避丑,裹体藏形。”

太子感叹地说:“这种劳作也非常辛苦啊!”

向前走了一会儿,太子看见许多人在屠杀牛马、骆驼,烫猪、剥羊。太子问左右随从:“这是什么人?”

左右随从回答:“这些是屠户,以屠杀卖肉换取衣食,维持生活。” .

太子听后,全身毛发悚然,口中伤感地说:“太奇怪,太痛苦了!杀者心不忍,强者食弱者,以屠杀众生而活命,实在造孽太深重了!”

又向前行了一会儿,太子看到许多人在布网捉鸟,垂杆钓。太子问左右随从:“这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

左右随从回答:“太子,他们是猎师渔人,在网鸟捕鱼这种手段,换取衣食,谋求生活。

太子听后,悲伤落泪,心中自思:“世间众生,造诸恶行,苦不息啊!”

太子心中忧闷不乐,立即叫随从驾车回官。太子从出游,心中闷闷不乐。国王看到后,就问太子:“出宫游玩回来,为什么如此忧愁?

太子就把他出宫游玩中看到的种种事情向国王全都说了王听后,劝太子说:“你所讲的这些事,从古到今,本来如,这有什么奇怪?你何必为这些事情忧愁不乐呢?”

太子对国王说:“我向父王乞求一个心愿,不知父王是否同意?”

国王对太子说:“我有你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非常高兴,你有什么心愿?我决不违背。”

太子对国王说:“我想求得父王国库中的一些财宝衣粮,布施于天下的人民。”

国王说:“随你的愿望,我不违背你的心意。”

太子马上派遣使臣打开国库,用五百头大象负载各种珍宝财物,运载到四个城门外,向全国的人民宣告:有想求得珍宝、衣被、食粮的人,任其心愿,自己来取。太子布施的名声,远闻四面八方,来乞舍的人民云集王城。没有多久,就施舍了国库中三分之一的财宝。此时,管库大臣立即向国王禀报:“国库中的财宝,已被太子用去了三分之一。”

国王说:“这是太子用的,不要违背他的心愿。”

又过了一时,群臣一起议论:“国家能够存在,就靠国库资财。国库空竭,国家只是虚存而已。”

群臣一起前往皇宫,对国王进谏说:“国库中的财宝,已被太子用去了三分之二,请大王慎重考虑。”

国王说:“他是太子,不要伤害他的心意。你们可以用拖延的办法,不要使他任意施舍了。”

善友太子到国库要取财宝,守库的大臣故意远行不在。太子认真派人寻找时,见到的人又互相说,没有见到过国库大臣。太子知道此事后,非常气愤地说:“这些小人,怎敢违背我的心愿?”但他又一细想:“这可能是父王教他们这样做的。是孝子者,不应当空竭父王的国库财宝。应该自己求得财宝,布施天下人民。我如果不使全国人民衣被暖身、食粮饱肚,怎能做国王的太子呢?”

太子立即召集群臣百官,一同商议:“用什么办法,可以求得最多的财宝?”

其中第一位大臣说:“人世间求利最多者,莫过于耕田耕地,种一粒而收万颗。”

第二位大臣说:“人世间求利最多者,莫过于畜养家畜。牧放家畜,年年繁殖,其利最大。”

第三位大臣说:“人世间求利最贵者,莫过于人海采集珍宝。如果能得到如意宝珠,就能满足人世间一切众生的愿望。”

太子听到这个方法后,心里兴奋地说:“这个办法最好最快!”

太子立即跑到王宫,对国王乞求说:“我想到大海里去采集各种珍宝异物和如意宝珠。”

国王听过太子的话后,好比人被食噎,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就劝太子说:“国家将是你的,国库中的一切珍宝财物,任凭你用。你为什么自己要到大海里去寻求珍宝呢?你是我的太子,从小生长在深宫,睡的是软细帷帐,吃的是美味佳肴。你要是远航深海,路途遥远,饥渴寒暑,怎能忍受?况且大海之中,艰难巨险,众难非一,或有惊涛骇浪,洄波漩涡;或有水沫之山,摩竭大鱼①;或有罗刹恶鬼,海怪毒龙。前往者千万,回还者一二。你今天怎么会想起到大海里去呢?我不能让你去?”

太子听后,立即五体投地,爬在地上乞求国王说:“父王如果不听从我的乞愿,我就舍命跪在此地,永不起来。”

国王和众夫人见到事情已经如此,太子不会一时舍弃心愿,一起上前劝导太子:“你可先起来吃喝,此事以后再说。”

太子坚定地说:“如果不同意人海寻宝,我永不站起,也不吃喝。”

国王和夫人见此情景忧愁苦恼,左右随从也啼哭不止,同太子一起爬在地上。就这样一天一夜,太子跪伏于地,滴水不进。第二三天也是一样,一直坚持到第六天。父王王后愁苦不安,害怕太子饿死。第七天,国王和王后一起叫醒太子,抱太子离地,好言相劝太子:“你可先起来吃喝,人的身体,依靠吃饭才能产生力气,站立起来。你不吃不喝,恐怕生命难以保全。”

太子轻声无力地说:“要是父母不答应我人海求宝,我就死在此地,永不起来。”

王后见到太子如此坚定,就哀求国王说:“太子的意志难以动摇,不要违背他的心愿。我们怎能忍心看着他饿死在这儿呢?乞求大王垂怜仁慈,同意太子人海吧!姑且当做万死中还有一点希望。今天如不同意他的心愿,他就会死在此地啊!”

国王不忍心看着太子饿死,就听从了王后的哀求,同意太子人海。

太子听到父王同意他人海,就爬起身来,在父王的脚下,叩头行礼。王后回到宫中,众夫人和宫女千万人一起询问王后:“善友太子现在死了还是活着?”

王后回答说:“太子活着,今天已经开始进食了。”

太子身体恢复后,国王问太子:“你这样坚定地到大海里去,要做什么呢?”

太子对父王说:“我要寻求如意宝珠,使天下的众生都能得到所需要的一切。”

国王立即向全国宣布诏令:“谁愿意同太子人海寻宝,如果往还后,让他七世子孙得富,衣食财宝,永不缺少。我供给道路中船只财物及一切所需。”

全国上下,听到太子人海寻求如意宝珠的诏令后,莫不高兴,一时聚集人海者五百人,一起对国王说:“我们愿意随同太子人海寻宝。”

当时,波罗榇国有一位善于航海的导师,前后已经数次往返于大海上。详知海路中通道要塞之处。就是年纪已经八十岁,而且两眼也瞎了。

国王知道后,亲自到导师家中,对导师说:“我有一个太子,没有出过远路,屈劳大师人海,当太子的导师。”

导师听后,放声大哭,对国王说:“大王啊,大海中的艰难巨险,众苦非一。往者万千,还者一二。大王今天怎么能让太子远涉海道?”

国王对导师乞求说:“因为怜悯太子的缘故,才同意他人海的。”

导师听后,对国王说:“要是如此,不敢违命。”

善友太子郑重地集结五百人,一起到大海边去,整装待发。善友太子的弟弟恶友,此时心里暗思:“善友太子,父王平时就偏心宠爱,现在要人海寻求奇宝异珠,如果他采得珍宝回来,父王就会更加宠爱善友,就会轻视遗弃我的。”

恶友这样一想,便去对国王说:“我也想跟随善友兄长一起人海寻求珍宝去。”

国王听说后,立即答应,并对恶友说:“道路艰险,紧急危困时,兄弟二人要互相帮助,互相救护。”

善友、恶友太子同五百人海者来到海边,用七道锁链挽住七只大船,在海边停留七天。每天太阳刚出海时,善友太子击鼓高声宣令:“你们若有不愿人海者,现在可以归还。”

五百人海者,一片默然。

善友太子又说:“如果现在有谁思念父母,留恋妻子儿女,人间的欢乐,可以归还。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要到大海里去。为什么要向大家事先宣布此令,因为大海之中,众难非一,往者千万,还者一二。”

太子如此这样高声宣令,大家仍然一片默然,无一人归还。太子就下令砍断一道锁链,放在船上。太子每天日出时,宣令一遍,直到第七天,七道锁链全部砍断,放在船上。望风举帆,乘风前进。由于太子的慈心福德的缘故,沿途没有遇到暴风恶浪,顺利到达海洲珍宝岛上。到达宝岛后,善友太子击鼓宣令:“大家应当牢记,路途艰险遥远,在此只能停留七天。希望大家抓紧时间采集珍宝。这里的珍宝十分贵重,人世间没有能和它们相比的财物。大家不要采得太多,采多了船只超重就会沉没,就不得归还。也不要采得太少,路途遥远,采得太少,弥补不了大家的辛苦。”

太子吩咐完毕,要继续前进,与众人告别。对众人说:“希望你们安全归还,我还要继续前行,去寻求如意宝珠。”

善友太子告别众人,同导师继续前进,走了七天,水深到膝。又走了七天,水深到颈;又走了七天,浮水渡海,来到又一海岛,遍地是纯一色的银白沙子。导师问太子:“此地是什么东西?”

太子回答:“遍地是纯一色的银白沙子。”

导师说:“向前面看,有一座白银山,你看到了没有?”

太子回答:“在东南方有一座白银山。”

导师说:“道路就在这山下。”

他们来到白银山下,导师说:“过了白银山,就到了金沙滩。”

太子同导师到达金沙滩时,导师已经疲劳力竭,昏倒在地。对太子说:“我的生命已不能持久,必定会死于此地。太子你要继续前进。向东行七天,有一座金山。从金山下再向前行七天,其地是纯一色的青莲花。再向前行七天是纯一色的红莲花。过了莲花地,再向前行七天,就会看见一座宝城。这宝城用纯一色的黄金做城墙,防御坏人,用白银做高大的盾牌,用红珊瑚做盾牌的障板,砗磲玛瑙,杂错其间。用珍珠罗网盖在城上。有七道纯绀色琉璃造成高垒深堑。大海的龙王就住在这座宝城里。龙王耳朵里有一颗如意宝珠,你向龙王乞求,如果能得到这颗宝珠,就能使人间得到从天降下的众宝:衣被、食物、医药、天宫伎乐。总之一句话,一切众生所需求的财物,就会从天上像下雨样地飘落在人间,所以才把它叫做如意宝珠。太子如果能得到如意宝珠,必定会实现你布施天下人民的大愿。”

导师说完之后,就气绝命终。善友太子抱起导师,放声悲哭,对天哭诉:“为何让导师这时去世啊?我丢失了他,就如失去父母一样啊!”

太子痛哭一时,把导师放在地上,用白沙埋葬了。从右边绕坟墓七周,长跪叩头。辞别导师坟墓,继续前行。七天之后,到达金山。翻过金山,就看见青色莲花布满大地。每枝莲花下有青色毒蛇。毒蛇分三种,一种是啮毒蛇,一种是触毒蛇,一种是气嘘毒蛇。这些毒蛇都用身体缠在莲花茎上,张目喘息,怒视太子。太子慈心不乱,静坐思佛,毒蛇低头。太子立即起身,急速前进,脚踩莲花叶而过,因为太子有慈心功德的力量,毒蛇没有伤害太子。太子一直走到龙王的宝城下,城的四面有七道深壕。城壕里满是毒龙,身体互相盘结,举头交颈,守护城门。太子在城外,见到如此众多凶恶的毒龙,心里默念人间的众生:“今天我的身体如果被这些毒龙所吞食,我为你们乞求的一切利益都要失去了。”太子想到此处,便勇敢地举起右手,求告毒龙:“我要告诉你们,今天,我是为着天下人民的利益,来求见龙王的。”

众毒龙听过太子的请求,让开一条道路,太子从毒龙防守的七道城壕下来到城门口,看见两个玉女纺织珠色丝线。太子玉女:“你们是什么人?”

玉女回答:“我们是龙王守外门的奴婢

太子问过后,走到中门,看见四个玉女纺织银色丝线。太子问玉女:“你们是龙王的夫人吗?”

玉女回答:“不是,是龙王守中门的奴婢。”

太子问过后,走到内门,看见八个玉女纺织金色丝线,太子问玉女:“你们是什么人?”

玉女回答:“我们是龙王守内门的奴婢。”

太子说:“请你们替我向龙王通报、人间波罗梳国的善友太子,有事求见,今在门下等候。”

守门玉女立即人宫向龙王如实通报。龙王听后,感到很惊异,心里自思:“难道是位功德无量的善人吗?如果不是,怎能远涉如此艰险的道路?”

龙王想后,立即出宫亲自迎接善友太子。龙王宫中,绀色琉璃铺地,七宝珍珠做床,真是珠宝莹光,光辉耀目。龙王请太子人坐,二人相互问讯之后,善友太子向龙王宣讲法理,广说善道。用种种道理劝教龙王,颂赞布施之功、人间天界之伦理。龙王听后,心中大喜。龙王问太子:“屈劳你远涉艰险来到我宫,你有什么要求?需要珍宝吗?”

太子对龙王说:“大王,人世间的一切众生,因为谋求衣服食物,遭受无穷无尽的困苦。今天,我想乞求大王左耳中的如意宝珠,以救众生之苦。”

龙王说:“请你先受我七天微薄的供养,我就把如意宝珠奉献给你。”

善友太子接受龙王的邀请,在龙宫居住了七天。太子得到了龙王赠送的如意宝珠,准备返回人间。龙王派遣几位神龙从空中飞行,把善友太子送到海岸边。

善友太子到海岸边后,找到了弟弟恶友太子。问恶友太子:“和你一起采集珍宝的伙伴到哪里去了?怎么只剩你一人?”

恶友太子悲痛地回答:“船舫沉没,所有的人都淹死在海里了。只有我一人凭借一具尸体漂到了海岸。所采集的一切珍宝都沉到海里去了。”

善友太子安慰他说:“天下一切珍宝,都不能胜过自己的生命。”

恶友太子说:“不是这样,人愿富死,不愿穷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曾经在坟墓间,听到死鬼们就是这样议论的。”

善友太子秉性耿直,就如实地对恶友太子说:“你虽然失去了所有珍宝,那也没关系。我现在已经从龙王那里求得了如意宝珠。”

恶友太子惊喜地问:“宝珠现在在哪儿?”

善友太子回答:“就在我的发髻中。”

恶友太子听后,心生嫉妒,不由心中自思:“父王本来就偏心宠爱善友,现在他又得到了如意宝珠。将来父王对我轻视恶贱如同瓦块石子一样。”他心里这样想,表面又装着十分高兴,对善友太子说:“真是太好了,我们得到了如意宝珠,现在我们要在险道远途中慎重地保护它。”

善友太子把如意宝珠从发髻中取下来,交给恶友太子。对恶友告诫地说:“你如果疲乏睡觉时,我守护如意宝珠。我如果疲乏睡觉时,你就守护如意宝珠。

一天,当善友太子睡觉,恶友太子守护如意宝珠时,恶友太子心怀恶念,从路边找来两根尖利的干竹刺,用力刺瞎善友太子的双目,带着如意宝珠逃走了。

善友太子疼痛惊呼,高声呼唤恶友兄弟:“你赶快来啊!有强盗刺瞎了我的眼睛,夺走了如意宝珠!

善友太子高呼数遍,听不见恶友的回答。此时善友太子悔恨悲痛地说:“我弟弟可能也叫强盗杀害了。”

善友太子伤心啼哭,高声呼叫,到处乱摸:“我的好兄弟你在哪儿啊?”

善友太子久呼不止,悲痛之声,惊动了树神。树神对善友太子说:“你弟弟是恶人,是你的仇敌。他刺瞎了你的眼睛,已经拿着如意宝珠逃跑了,你现在还呼唤他干什么?”

善友太子听到此话后,悲痛万分。

恶友太子拿着如意宝珠逃回本国,与父母相见,对父母说:“我因福大命大,得到救济,才保命回来。善友因福小命薄,沉没海中淹死了。”

国王和王后听到此语后,举声大哭,昏倒在地,侍臣急忙用冷水喷洒国王和王后。过了好久,国王和王后才苏醒过来,悲伤气愤地对恶友说:“你哥哥死了,你一人逃回来,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们?”

恶友太子听过父母和王后的话后,不敢把如意宝珠拿出来,就把如意宝珠埋在地下藏了起来。

善友太子两眼被尖利的干竹刺刺瞎,无人替他拔掉竹刺,疼痛难忍,到处乱爬,不知爬向哪里。又痛苦又饥饿,求生不得,求死无法,只得慢慢向前爬行。不久爬到了利师跋国的国土上。利师跋国王有一个女儿,先前就许给波罗栋国的善友太子。利师跋国王有一个牧牛人,名字叫留丞,为利师跋国王放牧着五百头牛,逐着水草在国界草地上放牧。善友太子因劳苦饥饿昏倒在草地上,这群牛正向着善友太子的身体走来。善友太子就要遭到这群牛的践踏时,牛群中的牛王用四腿跨骑在了善友太子身上,让其他牛都从善友太子身旁经过后,它才离开善友太子。然后从右边旋转几圈,反复低头,用舌头舐太子的双目,舐出了太子眼中的竹刺。

牧牛人从后面看到牛王救下的善友太子后,就问他:“你是什么人?”

善友太子心里自思:“我不能把自己受害的事情告诉他。要是传了出去,就会对恶友兄弟不利,给他造成痛苦。”他便欺骗牧牛人说:“我是一个眼瞎的乞儿。”

牧牛人把善友太子从脸到身体仔细观看了一遍,看到太子面善心慈,一副贵人福相,与人不同。就对善友太子说:“我家就在附近,我来供养你好了。”

牧牛人把善友太子扶回家中,给善友太子端来了各种好食物,让善友太子吃喝。并且告诫家中的男女大小:“你们供养侍候这个盲乞儿,要同供养侍候我一样。”

善友太子在牧牛人家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家中人慢慢地讨厌善友太子了。有一天夜里,善友太子听到牧牛人的妻子说:“我们家中也不富裕,怎么能长期供养一个不干活的瞎子呢?”

善友太子听到此话后,心里难受不安,第二天天明后,对牧牛人说:“我现在想离开你的家,到别处去。”

牧牛人急忙问:“我们一家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你要离开我家到别处去?”

善友太子说:“自古以来,主客的情义虽然很深厚,但不宜在朋友家中长住。你要是真正爱护同情我,就给我赠送一把琴,送我到利师跋国王城人最多的地方去。”

牧牛人不违善友太子的心意,就送他一把古琴,把善友太子送到利师跋国王城,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安顿妥善后,才回自己家去。善友太子精通古琴弹奏技艺,弹出的歌曲优雅动听,街上的观众听到他的琴声都十分喜悦。听过他琴声的人们都供给他衣服食物,他得到的衣食十分充足。利师跋国王城街道上有五百个乞儿跟随着他,全都能够得到温饱。

当时利师跋国王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里果实茂盛丰硕,常常遭受鸟儿的啄食。一次守园人上街,听到了善友的琴声非常同情,就对善友说:“你愿意替我看护花园吗?只要使花园的果实不受鸟儿的啄食糟踏就行。”

善友回答:“我双目失明,怎能为你驱赶鸟儿呢?”

守园人说:“这个我有办法。我用绳子结在各树树枝上,在树枝上挂上铃子。你坐在树下听到鸟儿叫声时,就牵动绳头,鸟儿听到铃声就被吓跑了。”

善友听后说:“如果是这样,我就到花园里去。”

守园人就把善友太子领到花园里,安顿好一切,才离开花园回家去了。善友太子在树下一边防护果实,驱赶鸟儿,一边弹奏古琴,借以自乐。一天,利师跋国王的女儿,带着侍从宫女来到花园游玩观景,听到有人在花园里弹奏古琴。琴声如诉如怨,动人心弦。公主随着琴声来到善友面前,见是一个盲人在弹古琴,就问善友太子:“你是什么人?”

善友太子回答:“我是盲乞人。”

公主听后,心生同情爱怜。坐在善友身边听琴,不愿离去。国王派遣使臣请公主回宫,公主不愿意回宫,对使臣说:“你把饭食送到这儿来。”

公主同善友一同吃饭后,回到王宫,对国王乞求说:“父王,我求你把我嫁给这位盲人吧,他非常适合我的心愿。”

国王听后,大吃一惊。大骂公主:“我看你是恶魔着身,颠狂心乱了吧!你是公主,怎么敢说要嫁给一个盲乞人的话?你难道不知道父母早先就把你许给波罗栋国的王子善友太子了吗?现在善友太子人海求宝,还没有回来,你怎能去给一个讨饭的人做妻子呢?”

公主坚定回答:“我已经决定这样做,要是父王不同意,我就杀身自死,永远也不舍离他!”

国王看到女儿的意志如此坚定,不敢拒绝违背女儿的心意,就派遣使臣把善友接回王宫,关闭在一座非常幽静的宫室里。

公主来到善友居住的宫室,对善友说:“你知道不知道,我今天要同你结成夫妇。”

善友听后吃惊地问:“你是谁家的女儿?怎么要做我的妇人?”

公主回答:“我是利师跋国王的女儿。”

善友说:“你是国王的公主,我是眼瞎的乞丐,我们怎能配成夫妻,互相敬爱呢?”

公主说:“我一心一意地供奉你,决不违背你的心意。”

善友与公主一起形影不离,幸福快乐地度过了三个月。一天,公主有事外出,临走没有告诉善友,时间很久了才回来。善友气愤地责备公主:“你到何处去了?为什么现在才回来?你因私外出,不敢对我说。”

公主回答:“我绝没有私情。”

善友说:“你有没有私情,谁能知道?”

公主伤心痛苦,泪流满目,赌咒发誓:“如果我有私情,就让你的双目永远不得复明。如果我无私情,就会使你的一只眼睛立即见到光明。”

公主的誓言刚说完,善友太子的一只眼睛跳动,恢复原状,目光闪闪,尤如流星。清清楚楚看见了自己漂亮美貌的妻子,惊异万分。

公主对善友说:“现在你相信不相信我?”

善友太子含笑不语。

公主说:“我看你太不识恩爱供养之情,我是国王的公主,你是穷困的乞人,我一心一意地事奉你,而你还不体贴信任我。”

善友太子说:“你认识我吗?”

公主说:“我当然认识你,你是一个瞎眼的讨乞人。”

善友太子说:“我不是讨乞人,我是波罗檫国的王子善友太子。”

公主说:“你真是一个愚蠢无知的人,你为什么要对我说这种话呢?波罗榇国王子善友太子,人海求宝没有回还。你为什么要假充他呢?这是你的谎言,我不相信。”

善友太子说:“我从生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谎言。”

公主说:“是真是假,有谁能做证呢?”

善友太子说:“我如果用谎言欺骗你,就使我的另一只眼睛永远不得复明。如果我说的是真话,就让我的另一只眼睛立即复明,使你亲自看见。”

善友太子的话刚说完,如誓言所讲,眼睛立即复明,目光闪闪,就如从前的一模一样。善友太子双目复明,相貌变得端正俊气,世上无双。公主看着善友太子,就如见到圣贤一样,从上到下,遍身瞻视,目光不离善友太子的身体。看到自己的丈夫如此俊美,兴奋地立即跑到皇宫,对父王说:“我的丈夫就是波罗榇国王子善友太子啊!”

国王嗔怒地说:“我看你是发疯颠狂,鬼魅缠身了,才说这样的疯话。善友太子人海求宝就没有回还,你现在怎么说这个盲乞人是善友太子呢?”

公主说:“父王要是不相信,请你亲自去看。”

国王来到善友的深宫,看到真是善友太子。心里立刻恐慌不安:“要是波罗榇国王知道此事肯定要罪责我的。”想到此处,立即向前,向善友太子忏悔,抱歉地说:“我实在不知道你是善友太子啊!”

善友太子说:“这没有什么,请你替我酬谢牧牛人对我的救命之情。”

利师跋国王立即赏赐给牧牛人很多金银珍宝、衣物粮食和他放牧的五百头牛。牧牛人非常欢喜,对人们说:“我对善友太子没有几分恩情,而他报答了我这么多的珍宝财物。这真是阴施阳报,布舍之功,果报弘广啊!”

善友太子没有人海前,在宫里养过一只大白雁。太子同大雁衣食住行坐卧,经常在一起。太子入海,久时不归,王后来到太子宫里,对大雁说:“太子在时,你与太子形影不离,现在太子人海未还,生死不明。我现在得不到真实情况,你现在难道不思念太子吗?”

大雁听后,悲伤哀鸣,泪流满目,对王后说:“王后,如果要我去寻找太子,我是在所不辞的。”

王后叫人写了一封书信,系在大雁的颈项。大雁问明太子人海的方向,身腾虚空,飞翔而去。王后看着大雁飞去,心里寄托希望:今天大雁飞去寻找太子,必定会得到太子死活的真实消息。

大雁飞到大海,在海空和海岸上都没有找到善友太子,后来就飞到了利师跋国。远远看见善友太子的宫殿,大雁立即敛身收翅,落在善友太子面前,悲鸣欢叫。太子看到大雁后,惊喜万分,立即从大雁颈项上解下书信,头顶礼谢,拆信观看,才知道父母因追念自己,昼夜悲哭,双目失明。善友太子立即写信一封,说明自己的真实情况,把书信系在大雁颈项。;

大雁高兴地飞回波罗榇国,国王和王后得知善友太子的书信后,欢喜兴奋,情不白禁。得知善友太子被恶友太子陷害,夺走如意宝珠,使善友太子受尽苦难。父母立即派人抓来恶友太子,头颈带枷锁,手脚上镣铐,投人监牢。

国王立即派一个使臣前往利师跋国传御令:“你现在为什么阻拦善友太子回国,使我忧愁痛苦?”

利师跋国王听过后,心里害怕不安,立即严驾送行善友太子回国。善友太子派人对利师跋王国说:“我要从海上回国。”

利师跋国王正式为善友太子和公主完婚,歌舞伎乐,前拥后导,道路清扫,沿途焚香,悬幡打盖,捶钟击鼓,把善友太子迎接入宫。同公主举行婚礼后,派使臣众人,载着珍宝财物,送善友太子和公主一起回国。

父王和王后听到善友太子回国的消息后,欢喜无比,立即乘着大象,也是清扫道路,沿途焚香,悬幡打盖,歌舞伎乐,远道迎接太子。国内的人民,无沦男女老少,听说善友太子人海求宝,安全归来,无不欢喜,一齐出迎。

善友太子回宫,先向父王和王后跪拜行礼。父王和王后双目失明,看不见善友太子的面容,就用手摸太子的头和脸,激动伤心地问太子:“你真是我的儿子善友吗?父母思念你,昼夜忧苦,现在双目失明,已经看不见你了!”

善友太子向父母问候请安,然后向来迎接他的臣民,举手高呼,报谢各小国国王和群臣人民:“屈劳大家远道相迎,现在请诸位回还吧!”

善友太子问父王:“我弟弟恶友现在什么地方?”

父王说:“你不要间他,像他这样的恶人,现在监狱中,决不可放他出来。

善友太子乞求父王说:“乞望父王放弟弟出狱,和我相见一面。”

善友太子再三乞求,父王不忍拒绝,就派人开狱,带恶友来见。

恶友太子头带枷锁,脚带镣铐,前来见善友兄长。善友太子看到恶友太子后,心发悲慈,乞求父王给恶友开枷解镣。枷镣解脱后,善友太子立即上前抱起恶友太子,善言软语相劝恶友:“哥哥不在,使你受到了很大的痛苦。你带回的如意宝珠,现在放在什么地方?”

善友太子用好言相劝多时,感化了恶友太子,恶友太子说:“我把它埋在土中了。”

善友和恶友一同去挖回如意宝珠,前往父母宫中,设案焚香,跪拜乞愿:“宝珠你如果真是如意珍宝,就让我的父母双目复明吧!”

善友太子的乞愿刚说完,父王和王后的双目立即复明,重见光明。父王和王后看到善友太子,万分高兴,喜庆无量。

善友太子在月中十五日早晨,香水沐浴,身着新衣,焚烧宝香,站在高楼上,面对四方,手提香炉,头顶如意宝珠,立誓乞愿:“我为解救人世间众生的困苦,忍受巨大的苦难,求得如意宝珠,希你如我愿,赐给人间幸福吧!”

善友太子乞愿刚完,忽然从东方刮起一阵清风,吹散了云雾,万里晴空,皎然明净。人世间的垃圾污秽、人畜粪便、灰尘杂草,清风过后,一概不见。由于如意宝珠的威德,天空如雨,先飘下成熟的自然粳米,各种细软香甜的食物。后飘落下各种美丽鲜艳的衣服鞋帽,珠环钗佩。最后又飘落下金银七宝,各种钟鼓乐器,使一切人间众生所需要的珍宝财物都得到了满足。从此,人民欢乐,国家太平。

佛祖讲完这个故事,对阿难说:“阿难,那时波罗榇国的国王,就是如今我的父王净饭王。那时的王后,就是我现在的母亲摩耶夫人。那时的恶友太子,就是今天的提婆多达。那时的善友太子,就是我的前身。阿难,提婆多达在过去世时,常怀恶心,加害于我。而我以巨大的忍辱力,常常施恩于他,给他救济,何况我现在已经成佛,怎能不救济他呢?


【注:敦煌石窟中依据《贤愚经・善事太子入海品》绘制的事,画在如下洞窟】
(1)第98窟北壁中下层五代绘;
(2)第146窟西壁下层屏风画五代绘;
(3)第231窟西壁龛内屏风画中唐绘;
(4)第237窟西壁龛内屏风画中唐绘;
(5)第238窟西壁龛内屏风画中唐绘;
(6)第296窟窟顶东、南、西披北周绘。

其中北周第296窟以横卷连环画表现此故事,共用39个画面详细地描绘了故事情节,是此故事内容最完整的一幅。

【本文图片与文字解说,部分参考资料】

(1)《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3.敦煌北周》(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

(2)《敦煌石窟全集:03.本生因缘故事画卷.敦煌研究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前世善行:敦煌壁画本生故事》,谢生保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