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难的价值

 虹72 2020-12-29

转:引袖拂寒星的博客


 日常教育中有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现身说法,而且大多以怀念往日自身经历过的苦难为主。

常听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讲起自己的过去,童年是如何不幸,少年是如何坎坷,家庭是如何贫困,父母是如何辛劳;当然,最终会得出学生意料中的答案——自己是如何坚强,如何努力。

   经常接待一些家长,大部分家长也有相同的“忆苦思甜”的情结。说起孩子的某些缺点,马上就会想到自己的当初,诉说一通之后,开始摇头叹息,大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味道。

   和一些老师聊起天来也是。老师嘛,总绕不出学生这个圈,聊着聊着,就说起最近一些“差生”的形形色色的表现来。然后,总有一些人,会提起自己的当年来。这一提往往会引起大家的共鸣,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常常是一个人还没说完,另一个人就打断他自顾自地絮叨起来,场面真是不亦乐乎。最后往往偏离了原来的话题,回不到刚开始所谈论的学生身上去了。但潜台词却是明显的,那就是现在的学生不具备自己当年身上的那些优良的品格。

   凡是与学生或者后辈谈起这些,都有这么几个相同之处:当时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当时的自己是非常用功的,但这样的困难和用功带来的什么结果,大家一般是不谈的。不谈的原因,要么是认为不说自明,目前的自己就是最佳的证明,大家都心知肚明;要么只是过过嘴瘾,人嘛,都多少有点恋旧心理;更多的从谈话语气里可以看出,却是夸耀的,那些苦难越深重,自己谈得越悲壮,似乎越能衬托出当时个体生命的坚韧和伟大,精神的崇高和纯洁。给学生谈这些,除了这些相对“自私”的原因之外,良好的用心当然是希望他们能“继承先辈的革命传统”,然后发扬光大。

   不论怎样的谈天似的教育,都是双向的。教师如此,成年人如此,那么,他们的听众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学生的表现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深究这个问题往往令人哭笑不得。

   有些学生会很认真地听这些,而且有些人听到深处,受到感染(老师诉说起自己的当年来往往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比平时讲课来得精彩),会哭得泣涕涟涟;有些学生,则漠然置之,似乎老师讲的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听也罢,不听也罢,都没什么关系;但有些学生就比较“糟糕”了,他们一听老师说“我当年、以前、上中学、那时候”之类时,就升上满脸的不屑和厌烦,一声长叹,开始爬上桌子上梦周公了,估计那时老师在上面大讲过去,而他们则在梦中畅想未来呢。

   第一类学生是富于同情心、感情比较饱满的学生,他们在听老师讲过去,那样的诉说与他们的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就出现一幅幅惨不忍睹的场景;可以说,他们在听真实的经历,但等于也是在听故事。故事的教育意义大都是有限的,除非你以传教的形式出现,除非你利用制度的强势造成一个被故事的寓意所控制的磁场。所以,即使在当时受到感染,到后来能不能起到理想的教育作用是值得怀疑的。而且这样的学生有个特点,他们往往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情绪在这样故事的氛围引领下或可兴起一时的决心,而一旦这样的氛围不存在了,那么,故事本身也就成“故事”了。看到过一个幽默:一位爸爸给他的女儿谈起幼年时苦难的经历,女儿听得热泪盈眶,过后,她动情地对爸爸说:“是不是你的日子过得那么苦,才到我们家里来得呢?”不论怎样的经历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诞生的,这样的环境一旦失去了,纵然经历可以让人感动,但能不能起到它的教化作用却不一定了。所以,也常碰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景:几个学生找到我,聊起天来,说他们的老师聊到了当年如何如何,很让人感动。但你一看学生的表现就会明白,他们只是嘴上说感动,而且似乎觉得老师这样做让人“出乎意料”,而且觉得老师的表现很好玩。

苦难的价值(二)

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居大多数,即使他们表现出一种听的样子,但内心却是丝毫不起波澜的。他们觉得那是老生常谈,听来只会令人厌倦。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他们听这些已经太多了,没有什么新鲜感,从父母那里,从亲戚那里,从其他长辈那里,从小到大,孩子们就是听着大人对往事的追忆长大的,大人们似乎天生就有这么一种在后辈面前炫耀过去的癖好,而人们的经历毕竟大多都是大同小异,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学生当然不愿意再听了;他们知道大人讲述这些的直接原因,这原因嘛,当然就是用来教育他们的,大人们越说当年自己如何艰苦,如何勇敢,如何坚强,潜台词越明显,那就是被教育的对象越软弱,越不能吃苦,越不知道珍惜,我曾经在学生中间进行过调查,发现学生最为讨厌的教育方式就是别人拿他们来与其他人对比,其实说到底,大人们讲这些,也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对比,被对比的对象当然是学生,在这种对比教育的强势之下,他们是被贬低、被“损害”、被“侮辱”、被“教训”的对象,有了这种心理再来听讲同样的内容,当然会令他们反感了;现在的学生具有起码的平等意识,这种意识就潜在于他们的内心里时不时地控制着他们,即使他们不能明确地意识到,但存在却是毫不疑问的,当长辈们说起这些经历的时候,他们是处于被灌输、被迫倾听的位置,一方面是来自长辈的强势教育,一方面是来自他们逆反心理,这两者碰撞于一起,当然学生不满意了,既然不满意,消极地抵抗一下,也是可以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长辈讲述过去的经历是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作用虽然有限,但毕竟还是有的,它是停留在道德教育的层面上的,而在急功近利的教育急速发展的今天,道德教育被贬到了倚门卖笑、搔首弄姿的妓女的地步,很多“积极上进”的学生,眼光只盯在功课上,与功课无关的事情他们是极不情愿听的,长辈们是好心,但被他们理解为无用,这是一种现代教育的尴尬,无法绕过;还有呢?社会是急速发展的,发展的速度之快令人目眩,现在的孩子们听过去长辈们的经历无疑于听发生在另一个与现时代截然不同的时代的故事,没有了这样的社会背景,没有了对于苦难的深切体会,甚至没有了在听讲的时候心理上的有意靠拢,那些事情都成了遥不可及的过往烟云,都成了陈谷子烂芝麻的陈年旧事,既然学生早已远离了那样的社会背景,又如何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响应呢?那么结果呢?你无论讲多少自己的苦难经历却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更莫说从这些的苦难经历中受到教益从而珍惜现在了。伟大的文学作品倒有这么一个优势,它可以穿越任何时代濡染人,教化人,但这样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同的人性,所以不受时代与空间的限制;而个人的经历呢?它是特殊的,变异的,缺乏恒常性,普遍性,当然起不到希望的作用了。

苦难的价值(三)

过去的苦难是一个方面,那么生活的当下呢?我们同样是充满苦楚的。

   对于一些有理想、有学识、有抱负的老师,痛苦是比较深重的。教育缺乏人性化,评价制度僵死而低劣,个性得不到发挥,被框定在固有的套路里得不到突围,带有个性色彩的教育理想得不到实现,无法摆脱残酷“压榨”学生的命运,被官僚体制威逼压迫,等等;对于普通的老师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程度稍有差异而已。

   所有的痛苦,都会不时地“光临”到老师身上,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他承受不住的时候,就会自然地寻找一个宣泄口——领导跟前不敢发泄,同事跟前不好发泄,那么,对象只有两个了。一个是自己的家庭,压着火气生活总有一天会暴发出来,妻子对着丈夫,丈夫对着妻子,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有时又对着孩子。所以,我们看到的景象就是男教师越干越没脾气,女教师越干脾气越大。还有一个可供发泄的对象就是最为常见的学生了。一些修养比较高的老师或可能控制自己,这样表现的情况少一些;一些修养不高、涵养不深的老师对着学生破口大骂、大发雷霆那是极为常见的事情。当然,在这一块,表现是各异的,有些老师,本来努力地压制着自己的火气,不料由于课堂上一些突如其来的情况的触动,这触动就像掉到干柴上的火种,一下子点燃了老师的怒火;有些老师,受到一些事情的损害,脸上布满了乌云,聪明的学生一看就知道大事不好,一个个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这样的课堂虽然不至于让老师来一阵暴风雨,但十分地压抑则是肯定的;有些老师,则似乎有意在找一个发泄的渠道,本来没什么事,偏偏被他看成是了不起的大事,那么,借机宣泄就是必然的了。最常见的则是,或者由于老师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或者由于学生成绩考得不太好,或者由于个别学生的表现有些差劲,老师就开始不断地数落,那情形“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常听各样的学生说,这一节课老师什么也没讲,只是骂了一节课。人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遇到痛苦,尤其是不断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老师有情绪是正常的,只是许多人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的方式,于是就可怜了学生:不但要面对枯燥无味、艰辛负重的学习,还要学会观察老师的脸色;不但要背负自己失误造成的损失,还是替几十个同学组成的群体中的个别人承担责任;不但自己恶劣的情绪无法消解,无从释放,还要接受老师的负面影响。聪明的学生,一看情况不妙,马上见机行事,学会了伪装和讨好;那些稍微不聪明的学生,被老师劈头盖脸地训责了一番或者拳打脚踢了一阵,还委屈地说不出原因呢。学生为什么看上去那么胆小?只是因为时刻有一柄德摩克利斯剑悬在他们的头顶;学生为什么会变得那么虚伪做作?只是因为他们学会了通过伪装来保护自己;学生为什么会那样地不快乐?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随时会有什么危险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学生什么会害怕未来?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忍受着屈辱和枯燥的坚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而在这中间,老师就没有任何责任吗?

苦难的价值(四)

一般而言,想着通过“现身说法”“忆苦思甜”“发泄痛苦”的教育方式达到“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直指人心”的教育效果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相反,就教育者本身而言,负面的作用却很大。它既表现出教育者的软弱无力,又让受教育者产生敌意和躲避。

   但我们受过的苦难却是真实存在的,它就停留在已逝去的时光深处再不移动,并且常常地回荡在我们的心里。每次回首,我们都会想起生活中那些最黑暗最艰难的时光,它们仍是那么令人心悸,既让我们在梦里汗湿重衣,又让我们在回念它们的时候感到一些酸涩的幸福——时间总会过滤去许多尘滓,让事后的我们把握到些许潋滟。也正是有了它们,我们才觉得充实,才有了继续迎接生活的勇气,才有了默默无言的坚持。

   眼前的苦楚也是真实存在的,现在的我们还没有力量逃避开它们,它们就困扰着我们,折磨着我们,让我们有时茫然失措,有时不知所从,有时黯然神伤,有时痛苦莫名。这些都被我们埋在心里,暗自消化着,也让它潜在地蹂躏着我们,践踏着我们。关于此,王小波的一段叙述最为深刻,也最能说明问题,可以说代表了我们的生存现状。

   在那篇有名的小说《黄金时代》,在叙述完关于阉割牛的话题以后,他写道:“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们所有的忍受似乎就是接受“阉割”的过程,在枯燥而压抑的日子里,慢慢地丢弃个性、欲望、理想、操守。时间不断地流淌,丢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不是我们本来面目的自己。

   那么,那些存在过的和还在接踵而至的苦难呢?难道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作为变形地用来教育人的手段出现?只是在回忆时让我们心悸或者欣慰?只是让它慢慢地折磨着我们然后无情地离去?想来应该不是这样的,苦难并非没有价值,只不过没有被我们真正地把握和利用罢了。

   过去我们在苦难中挣扎,乐观而坚强地挣扎,是因为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我们知道,有了这些残酷生活中坚定的付出,我们总会迎来期待中的幸福生活。现在我们在苦难中挣扎,漠然而默然地挣扎,是因为经过如许岁月,我们知道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知道我们的挣扎是无用的,希望只不过是一个肥皂泡,生活不过是一滩泥淖,无论你怎么用力还是得不到突围,它的规则我们是无法逾越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忍受,等待着退休,等待着最终结局的来临。至于那些强加于我们身上的痛苦,不能被我们所左右,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得以消除,那么就让它自然地存在吧,至少我们学会了漠视。

苦难的价值(五)

关于这个话题,以前我曾经写过这么一段文字:“我的许多同伴都被压在这坚硬的石板路下面了,幸运的也像失去了魂魄的野鬼飘荡在这个城市的街头,他们就像一根抽空了的苇杆,日日倚在虚无的人生边上。满面的风尘与厌倦。我之所以幸免,并不是因为我足够坚强,或者会明哲保身,只是因为更多的时候,我就像这仅存的芦苇,已了解到自己真实的处境,所能做的只能是沐着干风,吸着烟雾,浸着污水,随风俯仰,不是我缺乏挺立于风中让它摧折的勇气,只因我知道生活有时候就等于忍受,塞林格说:‘一个不成熟的人为了理想可以勇敢地牺牲自己,一个成熟的人为了理想则默默地忍受着屈辱。’很显然,我已走过可以无畏地牺牲自己的历程,而步入了后一个阶段。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最终攻陷了坚持多日的睢阳城,张巡与南霁云一齐被俘,敌人劝其投降,南霁云脸上显出踌躇的神色,张巡厉声劝告,南霁云笑道:‘我不想死,只是想有所作为,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死吧。’当初读这段记述时,颇不以为然,现在算是真正地理解了。”

   我所说的“理解”就是“理解”了一个人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而应该对苦难和屈辱采取的态度,也就是如何让过去与现在的苦难真正体现出它们存在的价值来。

   首先,我们过去受过许多的苦难,不是为了今天继续受苦。我们过去受苦,是因为我们觉得以后的生活会有希望,我们会找到自己的坐标,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会让自己的一生有所为、有所得。在这个意义上,苦难只对自己有意义。那么,为了对得起过去所受的苦难,我们也不能轻言放弃,轻易缴械投降。是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极为单薄,极为弱小,但部分地坚守还是可以做到的。苦难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用来教育人的,它存在过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而这坚强与忍耐正是坚守理想所必备的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可以说,我们就比没有受过那么多苦难的人多了一份资本,多了一份蓄积,这样的资本和蓄积,只会让我们知道珍惜生命,珍惜时光,珍惜生活,也珍惜在那么多岁月里没被苦难消磨的最高贵的品格。这样的品格是用来实现我们自小就保有的理想的,也只有坚持这样的理想,即便它不可能实现,我们也才能对得起过去,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命运赐予我们的苦难。否则,只是庸碌地活着,只是为了生存,苦难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苦难的价值(六)

其次,我们受过苦,我们正在受苦,但我们身边的人也受过苦,也正在受着苦;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我们的学生受过苦,而且也正在受着苦。我们受过的苦和正在受的苦时时地泛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沉痛,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悲哀,让我们无奈;将心比心,其他人也应该是这样的。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只不过所受苦的性质和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想到这一层,我们就基本上具备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阔大的悲悯。可以说,在苦难面前,我们都是相同的同类。这样来想,我们的心胸会变得宽广一些,我们的眼界会变得开阔一些,而我们的修养也才会变得深厚一些。一个教师,学识永远是次要的方面,他的思想和意识才是最为主要的,因为他面对的是广大的学生,而他的思想和意识首先决定了他对这些相对弱小的群体的态度。这样,不论别人怎样,至少在于我们自己,我们会同情、关怀、尊敬我们的同行——他们走到今天不容易,继续坚持下去也不容易;我们会悲悯、关心、体贴我们的学生——这些孩子一步一步学习到今天不容易,继续坚持下去也不容易。儒家思想将“推己及人”视为信条,但这个“己”必须是一个大写的“己”,做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推己及人”,当我们因为苦难而将自己得以深化后,就可以说是一个大写的“己”了,以这个“己”来猜度别人,来宽容别人,来原宥别人,来理解别人,我们的世界相对会变得好一些,而苦难也在这中间会得到升华。

   再次,我们知道苦难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但它同样有着极大的消极意义。那些当年与我们一起面对苦难而被苦难压垮、击退的人,现在结局如何,我们是心中有数的;那些一时间被苦难吓倒、畏葸不前的人,后来经过反省和奋斗取得怎样的成绩,这我们心中也是有数的。而我们,不论怎样,毕竟是越过了苦难跋涉到了今天,但如果仔细地观看一下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我们会发现,过去的苦难并没有消亡,它还若隐若现地沉淀、畅扬在我们的心上。因为经受过苦难,我们不想再重蹈覆辙,所以就过分地珍惜现实中的拥有,变得畏首畏尾,胆小怯懦,我们不敢做出“离谱”的事情来,唯恐失去付出巨大代价才得到的东西;因为经受过苦难,我们就格外看重现实利益,我们生知没有这些将会引来的恶果和没有这引起将会造成的困窘,所以,我们变得斤斤计较,争名夺利;因为经受过苦难,我们只看重自己,那些苦难的阴影始终还存在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在这一点上,人之自私显露无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要受到伤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能占有的自己先占有,这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狭隘;

苦难的价值(七)

因为经受过苦难,我们知道什么能改变这种现状,所以我们学得足够聪明,这样,我们瞅准的、追求的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种形而下的程度,而不知道去追索那更为高远的目标;因为经受过苦难,当能避免苦难的条件具备以后,我们就会变得安于现状,似乎当初为了度过那些的苦难耗尽了我们的斗志和精气,而现在则变得有气无力了;因为经受过苦难,我们的教育思想也就相对变得比较低劣,我们教育学生,首先就是教育他们为了生存而奋斗,而不是为了更为崇高的目标,我们有着切肤之痛,就自然地形成了我们最为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经受过苦难,我们有时变得比较卑劣,比较恶俗,缺乏一种大的情怀,一种大的宽容,一种大的眼界,为了保全自己可以出卖集体或者他人的利益,为了一点个人的私利可以牺牲大的利益;同时,因为经受过苦难,很长时间内都在苦难线上挣扎,我们的底子比较薄弱,思维比较僵化,古希腊人认为的属于贵族的思考和思想我们很难能具备和想望。所以,对于一个对苦难有着深入体会而又不甘于贫乏平庸的人,他的没有止境的精神上的追求就有了一种必备的姿态——他必须时刻与原来的自己斗争,通过不断地各种形式的斗争,剔除原来的自我身上那些或被自己意识到、或被他人提醒然后认识到、或者由于受到一种崇高的思想而被自己领悟到、或由于追求受阻而最后从自身追查到的毛病、习惯、思维角度、行为方式,从而从更高的目标上矫正自己。我们可以说,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关于自我的修炼对于一个人是第一位的,是不可逾越的,每次越过一个关口,都意味着这个人前进了一大步,也就离“圣贤”的目标近了一步。就这方面来讲,苦难的负面意义的存在对于有理想而清醒的人,又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在克服自身痼疾的时候,他得到了超越。

   而面对现实中存在的苦难则应该是这样的。珍惜每一份痛,然后思考这痛来自何处,为什么会在自己的内心响起如此巨大的回声;为了彻底地克服这痛,我们能力所能及地做哪些工作。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同样陷在苦难中,但有的人却将它当作污泥,让自己站立成了一朵莲花,教育阵地中有了这么一朵,是会影响一方的;而有的人,则心甘情愿了埋首在泥淖中,与它融为一体。面对现实中的苦难态度的不同,会影响到将来,这是肯定的。一个正视苦难的人,只会奋起直追,只会只争朝夕,只会不断行进,而这份面对苦难的态度,则会使他避免未可预知的将来再次降临的苦难,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对自己负责任的保护方式。而那些整天对着苦难哀叹的、漠视的、逃避的,则往往会迎来更大的苦难。面对现实苦难态度的不同,是意识的不同,也是境界的不同。哲人说,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对不起我受过的苦难。只有日高日远的追求,或可对得起过去,或可对得起现在,也才可能拥有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