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谈陆希: 中西医结合,千万不能丢了传统

 盐心Jaffe 2020-12-29

陆希先生的医馆里,挂着父亲陆干甫摘抄自《礼记·乐记》的一幅字:“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伪也。”

01
中医教育问题,积重难返

记者:从2003年非典到2020年新冠疫情防治,中医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近二十年,政府及民间也做了很多中医复兴的尝试。但是,基于普遍的偏见,依然收效甚微。

中医的衰落,我们觉得还应该从教育上来认识这个问题,不只是中医人才的培养,还包括对民众的普及教育,以及基础教育。中医的教育复兴,实际关系整个基础教育的改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陆希:我先说中医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的问题。

其一,现在的学生进入大学前,学的都是现代学科,本来现代学科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对中国哲学几乎没有认识,到大学之后再接触“阴阳五行”,他根本没办法接受。很多学生到毕业都还云里雾里的。

其二,更大的问题是,学校课程的配置。中医院校刚成立时,现代学科与传统学科的课程配置是3∶7,现代学科只占小部分,这样影响会少得多。但现在基本是1∶1了。除了专业课程,还有英语学习,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西医学制是五年,中医也是五年,但西医是实打实的五年,中医呢?真正学习中医的时间不到一半。

另外,学生入学后,西医课程很快就介入进来了。西医课程和他学了十几年的现代学科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同样的思维方式,并且西医很规范,规范的东西就简单,他是不是很容易就接受了?我们常说“先入为主”,本来现代学科的思维方式已经先入为主了,到大学西医又抢先一步,学生又怎么去接受中医这一套体系呢,而且是那么难学的一套“阴阳五行”。到毕业,西医能勉强看病了,中医却掌握得似是而非。现在的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就是这个状态。

我在日本教学近二十年,所有学生都是西医,你要把他的思维扭转过来,有些人真的很困难。

第三,还有师资问题。以前的师资还算比较理想,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上世纪50年代刚成立时,全省范围内招聘教师,不仅理论好,临床也好。那几届毕业的学生都不错,现在80岁以上的中医,基本上都是那一批老师教出来的。

现在的老师大多是怎么来的呢?在学校读硕士、博士,博士毕业就有资格应聘了。他们很多是实验室做课题出来的,传统纯中医的课题很少。他们当老师,真正中医的修养有多高,会怎么去教学生?

曾经有老师跟学生讲,身上长一个痈疖,如果病灶大小超过一公分,那就要用抗生素才能拿下。这说明老师的中医水平极其有限。俗话说:师高弟子强。

此外,现在中医也学习西医的规培制,所有毕业生有三年规培学习。若是临床跟师,这很有必要,但是你把中医学生也都弄到病房里规培三年,要知道现在所有医院的病房都是西医配置,西医是主角,中医是附属。三年下来,他还怎么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

所以,根本问题在于,一定要设置一套对中医培养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好中医。大家都清楚问题所在,但积重难返。

陆希拜访日本药剂师,了解日本的中药颗粒剂和中成药

记者:在以前,中医培养都是师承制,后来学习西方,变为学校制,您如何看待学校和师承这两种方式呢?

陆希:中医传统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师承。但师承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完美的方式。之所以不完美:第一,不可能有“量”,一个老师通常带一两个学生;其二,我们常说,“师高弟子强”,但如果师傅水平不高呢?不同老师带出来的学生,肯定参差不齐。这是师承的一个弱点。任何行业,真正的大师都是少数。

而学校教育好处是,可集中一批优秀老师,这些老师在各学科各有造诣,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集所有教师之长处来教,这批学生的水平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有量。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很系统地学习,打好全方位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跟师学习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学校学得再好,都只是理论,理论和实际诊病有很大差异。俗话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看病三年,便知天下无书可读。这就说明理论和实际诊病的差异。你需要跟着老师去实践,才能真正把学校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很快地吸收。

比如,面对一个病,一种药可以用10~30g,但哪种情况可以用10g,哪种情况用30g比较合适,这就有跟师学习的必要。再比如咽喉炎,其实大部分时候用热药效果会更好。我在交流中也讲过为什么,他们也觉很有道理,但一次都没用过,不敢用,因为心里没底,但若跟师一段时间就敢用了。完全靠自己摸索,是很难的事,需要花很长时间。特别是悟性不强的人,不跟师可能一辈子都成不了好医生。

当然,跟师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要学扎实,不然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考虑、这么用药,基础不好会两眼一抹黑,想不透。

所以,学校教育和师承相结合,在学校学好基础之后,再跟着好师父历练,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当然,实施起来还有很多困难,好师父不多就是一个大问题。

日本药房的中药颗粒剂和中成药

02
中西医结合,千万不能丢了传统

记者:现在很多中医看病还是很开放的,会借助很多西医的仪器,比如听诊器、CT等。其实最早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就是四川人唐宗海,他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其中提出“折衷归于一是”。到1956年,毛泽东也提出中西医结合,倡导建立新医学。但具体怎么“折衷一是”,还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您如何看待中西医结合?

陆希:国家最初开始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时,设想的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结合起来,是不是能产生一门新医学?所以当时在全国范围内,从理论到临床都在搞中西医结合研究,还有一本杂志叫《新中医》。

中西医结合肯定是有好处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医西医同样伟大。比如抗生素的出现,让感染性疾病基本能够得到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与消灭,疫苗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西医这两个贡献,让世界人口寿命普遍增长。我们当然不能否认西医的价值。而且,如果我们注意到,其实疫苗的原创是在中国,早在唐宋时期,我们就用“种痘”(人痘法)的办法预防天花,但这种方法流传不广,因为难以大面积推广,直到100多年前才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发明现代的疫苗。

同样,西医有很多检测手段,对中医而言就是五官的延伸,望闻问切的延伸,你看不见摸不着的,仪器能够看见。但是,这些检测结果,你怎么纳入到中医体系去正确认识,这很重要。比如血脂高,肿块中医应该怎么认识,正确处理,这是中医需要做的事,你不能视而不见,中医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这样才能发展。

中西医结合刚开始还做得不错,也有一些成绩,比如钟南山实际就是靠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开始取得了成绩。但总体来说,有成果也是很浅层次的。这两个体系在理论上是很难真正结合在一起的,目前最多是在治疗手段层面的结合。但现在这方面做得也很不好,西医越来越排斥中医,包括民众,尤其新一代年轻人,可能是我们对西医的“科学”宣传得太过了。

当今社会,西医是主体,而中医是从属,或者只是用来养生。大部分人有病首先是找西医,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西医才能解决问题。西医治不好了,才回头想起找中医。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医,不认识中医,不知道中医所具有的能力。

疾病分急性和慢性。中医的长处是慢性病,西医的长处是细菌性感染性等急性病。比如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西医要求你终身服药。为什么要终身服药呢?他不会告诉你,我这个药其实不治你这个病,只控制你这个病引起的症状,这和治病是两个概念,它是“治标不治本”,并且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副作用。为什么药越吃越多,越用越强?就是药不治病,病在发展。

现在,科学几乎是“正确”“真理”的同义词,其实不是这样的,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手段和方式,科学随时都在推翻曾经被科学证实为“正确”的东西,被“证伪”。

西医的很多检测手段对中医而言,是五官的延伸。中医不能对新技术视而不见,但是中医如何将这些检测结果纳入到中医体系去正确认识,而不是被西医思维肢解,这是非常关键的(图源_网络)

记者:回到那个常年争论的假问题——中医是不是科学?我们可能还需要回应一下。

陆希:中医当然是科学的,广义的科学涵盖中医。科学只是实践验证的手段。中医的知识是经过数千年验证出来的,怎么不是科学呢?中医不是线性思维的科学,也不是实验室出来的科学中医有一点最重要的,他一定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人是活生生的,活人才有气血运行、经络,才有阴阳五行平衡问题。

举例来说,中医说肺和大肠相表里,大肠是属于肺系统的。西医说,你胡说,一个是呼吸系统,一个是消化系统,风马牛不相及,有什么关系呢?但是,现代组织胚胎学研究发现,肺、大肠的上皮组织均来源于内胚层,内胚层卷折形成原肠,其中,肺来自内胚层前段,肠来自内胚层中后段。这证明两者确实是紧密相连的,只是刚开始没有认识到。而中医观察到了它们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关系,所以把它们归为一个系统。这算科学还是不科学呢?

同样,还包括心和小肠相表里,心和脑神经系统的关系等等。我们说心是主神的,是属于思维意识的一部分,西医说,那不是胡说吗?心就是血泵,帮助血液循环,精神意识是脑的问题,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后来发现,做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性情喜好都发生了变化,体现了提供心脏原主人的一些特征,说明思维意识方面跟心脏是有关系的。

对人体的观察、了解,现代医学只有200余年,而中医有三千余年。中医所观察、总结出来的东西,有很多现代医学还未曾涉及。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地证实了中医所论述的是正确的。这现象,是不是值得迷信科学而否定中医的人深思?

记者:一个有趣的小问题。现在大家常说:多喝热水,在年轻人当中成了一个笑话一个梗。我们怎么从医学上去看这个问题?

陆希:这个问题很简单,按中医的思维就是补阳。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你一定要喝高于体温的水。从外界进入人体的东西都会和人体温度达到平衡,如果水温低于体温,水就会从人体吸收热量,消耗阳气。所以,只有水温高于体温,才能达到补阳的效果。这在西方科学上,实际就表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见,很多道理在根本上是共通的,但关键是你能不能认识、理解这些道理。

记者:真正高明的中医是接纳西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西医要接纳中医却很难,民众要真正接纳中医也还有一段距离。之前民间还流传一句话:西医是明明白白把人治死,中医是糊里糊涂把人救活。

陆希: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西医是现代自然科学,中医是古代哲学,现在大家都具备一定的现代学科知识,所以西医的道理容易被理解,而中医的古代哲学理论有几个人了解?解释起来自然让人不明白,但中医人是明白的。

所以当前对民众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正确客观地认识中医,让他们知道中西医的长处分别是什么,什么时候该找中医,什么时候该找西医,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包括有些中医医生本身,对中医也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

比如高血压,你去问一百个中医,至少有大部分都会说,降压药不能停。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自己都不认为中药是可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的,自己没信心。再比如冠心病,大部分中医会告诉你治不好,因为西医说了不可逆,就相信治不好,要继续服用西药,但其实中医是可以根治的。

这依然是中医教育以及中西医结合在后来走偏之后带来的问题。

我一个亲戚,80多岁了,腹泻,找到一位资深中医看,第一次开了补中益气汤药方,服药后没见效也没加重。又去复诊,第二次开的药,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了黄连。吃了结果拉得更厉害了。正好这时我回国去看她,我看方子,其实第一副药开得是对的。第二副药加黄连,就是受西医影响,腹泻嘛,黄连可以消炎杀菌。我说我们还是回到第一副药方,在原先基础上加了一味,跟黄连相反的温阳药,吃下去很快就好了。按中医的思路,这是中焦虚寒,只能加温阳的,不能清热。这种西医思维的指导思想多了,中医就被肢解了。若在自己中医很牢固的基础上,把西医融入进来,是可取的。

中西医结合这条路,是可以去探索的,但千万不能丢了传统的东西。首先,传统的东西要维护好,继承好。任何探索,其结果都是未知数。中西医结合也是这样,在成功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你还没有搞成功,就把传统的东西丢了,若最终我们发现路走偏了、走错了,却回不到原点了,因为你把传统丢了,大家都不知道传统是什么样子。继承好了你才不会迷失方向。走错了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回来再重新出发。

记者:在您看来,要扭转这种趋向,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呢?

陆希:刚开始中医药大学那批老教师是非常重视传统的,知道经典是很重要的,经典要学扎实。但到后期,经典学习变成了选读。再往后,有些学校经典都不再是必修课,而变成选修课了,这就出了大问题。经典都抛弃了,你思考的基点都没有了。

现在学校用的教材《中医学基础》,是从《黄帝内经》而来。我在日本讲《中医学基础》时,之所以讲了那么多年,就是因为问题太多,不得不再回到《黄帝内经》深入研究、思考。如果经典没学好,就没了根基。

也有人尝试改变现状。成都中医药大学几年前办了个“李斯炽班”。李斯炽,是第一任院长的名字。当时就想试点,办一个比较纯正的中医班,课程设置也向培养传统中医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但现在,因为现实情况,课程设置又回到了原样。

另一个学校曾经也实验性地办了一个纯正中医班,办到后面不了了之,办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临床可以跟诊的纯正中医师父了。所以最后也不了了之。

当务之急还是要传承、掌握传统的东西,大量培养纯正的中医。这样的医生已经不多了,传统掌握得还比较好的,主要是80岁以上的那批老中医,把他们请出来,如果他们身体好,还可以带出一批好学生,这批学生就是未来的希望。

另外就是中药炮制,老药工走了,很多技术都失传了,找都找不回来。所以怎么把这些老药工也找回来,好好培养一批徒弟。这是社会需要重视的问题,是目前亟需做的事情。

记者: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先生的故里浙江金华市,前两年便开始尝试在小学阶段引入中医教育,但主要是背诵中医歌诀之类,还受到一些媒体的批评。然后是最近,《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也出版了。陆老师您作为一名有家学渊源的中医,您觉得如果中小学要开展中医普及教育,应该先从哪方面入手?

2017年,江浙部分地区开始将中医课程引入小学课堂(图源_网络)

陆希:中医的普及,当然是很难一开始就从中医理论入手,中医的理论基础实际就是哲学,阴阳五行都是属于哲学范畴,比较晦涩。但我们前面也提到,目前中医教育的一个缺失就在基础教育。我们的学生经过长期的现代知识学习后思维定型了。所以,中小学中医教育普及的问题,倒不如说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学习。

儿童启蒙,我们不妨从最简单的开始,就像《三字经》一样朗朗上口的,比如《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像背诵儿歌、诗歌一样,让他们对中医先有个感性的认识。到了一定程度,再加入一些中医的思维、中医的文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单是学习中医,而是整个中国文化,让他至少对中国文化、中国思维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他对中医文化的接受也容易一些。

西方近代科学一般都是线性思维、形式逻辑的,所有东西不是白就是黑,不是赢就是输。但中国的思维历来都是讲究平衡的,讲究变化的,任何事情要解决都要达到平衡,讲内在的整体的联系,要在变化中去看待。所以为什么西医对待病毒,我就要把你杀死,而且必须要杀死完,不然就解决不了,长了一个东西也必须要割了,不割了就解决不了,要赶尽杀绝。这是很浅层次的思维。如果我们看现在西方科学研究的混沌学,其实这种思维反而是和我们相同的,已经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了。

中医教育的很多问题,可能要从基础教育里寻找解决办法,让孩子从小对传统文化有了解(图源_网络)

记者:我们现在基础教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迷思。比如现代学校教育,我们讲的分阶段分学科,就是这种典型的思维。我们把叫做理性的那种形式逻辑思维看得很重,我们认识事物,有一个对象,便有一个学科出来,我们的理性发展有一个过程,便有了年级的划分,我们以为可以做得很精细,把每个单独的东西做好了,就能完成一个整体,但现在事实看来好像不是这样,实际是支离破碎的。陆老师,就中医讲“精气神”的角度,我们如何去看待“理性”“形式逻辑”在人类精神中的位置呢?

陆希:从中医的角度讲,“理性”可能更多还是属于“气”的部分,而不是“神”的部分。“气”的运行有一个路径或通路,就好像我们看到水流和血液的运行是一样的,有管道。理性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思维的程序。它是要分析的,一步一步来,其中某一步错了就走不通了。但“神”的部分则一开始就是整体的综合的,它把所有的程序、单个单个的东西都统筹整合起来,产生了运动变化,这些变化就不是单独的程序所能预料的了。就好像原子分子组成了人,但人已经是一个新的东西。

03
大道至简,“本”在阴阳

记者:日本有位著名的朱子学的传人,叫贝原笃信,他写了一本养生类中医文献《贝原先生养生论》。这本书在日本家喻户晓。他写得非常详细,行走坐卧各种细节。比如,早起喝一杯清酒对身体有益;不能喝重新加热的清酒;老年人要让身体忙碌起来,等等。看起来简单,背后实际包含了很多医理。您在日本二十年,日本人普遍长寿,是不是跟这些有一定关系?

2019年,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定日本116岁的田中加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图源_网络)

陆希:这个原因应该是非常综合的。据我的观察,首先,这一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是相对比较传统的,不管饮食习惯还是作息。其次,在此基础之上,日本的医疗条件很好,不单是条件好,而且医疗的服务工作做得很周到,贯彻得很好。

比如,只要你在日本长住,加入国民健康保险是你的义务。有人会定期将体检单寄到你家里,并告诉你,在你周围哪些地方是可以去体检的,打电话就可以预约,非常方便。诊所都达到了体检要求。所有这些服务十分到位,正因为这样,很多疾病可以早期发现。

在我国,时间往前推一点,检查出来癌症,病人一般都会被吓得半死,因为大多数人检查出来就到晚期了,就难治了。但在日本大部分是早期发现,任何癌症早期发现都不是大事,治愈率非常高,病人也不会惊慌,死亡率就会大大下降。另外,还有很多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病控制得不好,死亡率就高,至少是活不到八九十岁。但如果控制得好,这些人也能活到高寿。所以综合起来,老一代人都比较高寿。

但是,新一代日本人能不能高寿很难说,为什么?在日本经济发达之后成长起来的这代人,他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变化了,比如,大米食用量明显减少了。以前肉类主要是鱼,比较健康,现在日本肉类消费第一位是牛肉。日本传统烹饪方式多是蒸煮,甚至没有炒,更没有油炸。但现在日本到处是油炸、烤肉这些东西。所以新一代日本人能不能长寿很难说。

记者:可否细谈一下中医在日本的发展情况。

陆希:其实相比韩国,日本的中医地位相对还要差一点。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到韩国去开国际中医药大会,这个会议在他们国家受到了非常高规格的待遇,总统出席,并且做了大会发言。但是日本“汉医”地位相对差一些,为什么呢?因为明治维新取消了中医,只剩下一些民间的中医。在国家医疗体系之外,就需要完全自费,中医就没有什么生存空间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把中医药恢复到国家医疗体系内,慢慢才发展起来。

中医在日本复兴还有一个背景是,由于经济文化更发达,老百姓衣食无忧后,就更注重健康。日本民众接受西医更早,他们知道西医治疗有很多副作用,希望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方式,自然就找到中医。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中医开始慢慢恢复,中日建交后,他们从中国请了很多名老中医过去做学术交流。

大概从十几年前,日本的医科教育,虽然都是西医,但规定必须要有中医课程,虽然只有很少一点,这相比以前完全拒绝中医的情况好多了。但日本的长处在哪里呢?他们对中药配方的研究做得不错,西医也都配了《汉方药使用手册》。

日本的医生很务实、好学。日本的医生最初都是西医,但因为西医对慢性病和一些难以明确诊断的症状的治疗,是力不从心的,看到中医在这些方面的治疗效果后,转而向中医学习,这样的人在不断地增加。北京、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日本也有分校,培养中医人才。

陆希先生在日本行医讲学20年

记者:您对现行的中医基础教材有很严厉的批评,可以详细讲一讲吗?

陆希:无法详细讲,问题太多。我在日本讲中医已三十年,基础科目都讲,都存在不小的问题,甚至还有根本上的问题。《中医学基础》:阴阳的物质属性问题,命门的问题,阳气的问题等等;《中药学》:药物功效的机理阐释问题;《方剂药》:方剂应用的阐释问题;《中医诊断学》:证型诊断的标准不清,要点不明……自从1956年第一版教材以来,至今这些问题仍然存在。 

记者:您祖上其实是温病学派,善用寒凉药,但我们看您的方子,现在也是偏于热药的。您曾经还介绍扶阳派的传承人卢崇汉老先生到日本去讲学,这是我们非常钦佩的,没有门户之见。

陆希:温病学派,主要是治疗湿热病邪导致的发热性、传染性疾病。因抗生素、疫苗的普及,一部分传染性疾病已被灭绝,或得到很好的控制,大部分发热性疾病也已得到很有效的治疗。因此,来诊病的患者,更多的是杂病范畴。父亲当年在面对众多的慢性病时,也是偏于用热药多。

扶阳学派,是中医历史上最年轻的学派,但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水平和高度的。高在哪里呢?高在对阴阳的认识更准确。因为到目前为止,特别是学校的教科书,对阴阳的认识不到位。

阴阳问题放在实际诊疗上就是寒热问题,听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寒一个热,照理说很容易判断,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有些医生经常不能准确判断,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但是扶阳学派出来后,对一些看上去不明显、容易让人误解的情况,就能判断得很准确。这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中医是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治病必求于本。如果这个基础不能掌握好,判断不准确,其他很多东西都会受影响。正因为它是最基础的东西,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上,绝大部分慢性病的问题都会最终落在阴阳问题上,因为病久了,会影响到根基。

但是,现在有些医生看病不会看到这个层面上,只看到脏腑、经络,看不到最根本的地方,所以效果不那么尽人意。你看卢崇汉老师,桂枝法、四逆法,就那么几个大法变来变去,他主要是抓住了阴阳在治病。大道至简,就是这个样子,再复杂的问题,把最根本的抓住了,治疗起来就简单。

END
审 | 杨    军
排 | 阎家珲
图 | 陆   希
2020年/第71期2020/11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