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名导演感染新冠去世,网友却“拍手称快”:他的成败,都要怪女人吗?

 龙在飞op4opwes 2020-12-30

来源丨 轻能量(ID:qingclass666)

<p data-darkmode-original-color="rgb(39, 39, 39)" data-darkmode-color="rgb(191, 191, 191)" data-darkmode-original-bgcolor="rgb(255, 255, 255)" data-darkmode-bgcolor="rgb(36, 36, 36)" data-style="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39, 39, 39);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44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1.5em;="" visibility:="" visible;'="" data-darkmode-original-color-15959935062393="rgb(39, 39, 39)" data-darkmode-color-15959935062393="rgb(163, 163, 163)" data-darkmode-original-bgcolor-15959935062393="rgb(255, 255, 255)" data-darkmode-bgcolor-15959935062393="rgb(25, 25, 25)">推荐丨励职派丨ID:xzzhichang


这个世界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而这都是可以选择的。只不过多数人往往更在乎成功的光芒,习惯忽略持久发光的底色模样。好的人品能够成就一个人,坏的人品却足以吞噬一个人。

他曾说:“我敢肯定,如果我死去,我会马上得到人们的重新评判。

那些讨厌我、否定我的人,必定会争先恐后地转变态度,重新解读我的电影。”

半个月前,因为新冠肺炎,他走了。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去世并没引发大规模的悼念。

反而遭到许多网友们的拍手称快:

死得好;

做不到为他可惜;

没办法同情,都是报应……

他,就是韩国知名导演金基德。

曾经,在一些人眼里,他是传奇的“韩国之光”,在另一些眼里,他却是下流的“娼妓导演”。

血腥,暴力,情欲,厌女,阴暗,是他的电影符号。

导演界翘楚,电影界鬼才,是他的人生标签,残暴,虐待狂,性侵犯也是。

12月11日晚,他的生命戛然而止。

留下的,是他这毁誉参半,饱受争议的一生……

1960年,金基德出生在韩国一个落后的小山村。

父亲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一名退伍军人,全身多处枪伤。

战争后遗症带来的疼痛,加上多年向政府求助却屡屡遭拒的怨气,让父亲变得脾气暴戾。

自然而然,金基德成了父亲宣泄愤怒的垃圾桶,经常被父亲拿来撒气。

一家人一起吃饭,环绕在金基德耳边的,永远都是父亲对他骂骂咧咧的训斥。

有一次,因为喜欢画画,他在课本上胡乱涂鸦,就被父亲狠狠抽了100下。

在这样的暴力阴影下,金基德对父亲只有恐惧,关门得小心翼翼,甚至给父亲递个餐具心里都怕得打颤。

于他而言,天下最难以忍受的地方,就是有父亲的地方。

所以那个时候,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梦想,便是逃离父亲。

20岁那年,金基德终于如愿逃离父亲的掌控,参军入伍。

《阿里郎》剧照

五年后,金基德退伍,之后先后在教堂,残疾人收容所做苦工。

这期间,他一直坚持着小时候的兴趣:画画。

1990年,金基德人生第一次自己做主,前往巴黎学画画,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日子。

在蒙托利埃海滩一个简陋的画室,他没日没夜地画画,用整整一个季度的时间,画出20张西洋抽象画。

然后背起行囊穿梭于欧洲多国,以卖画为生。

1992年,好莱坞电影《沉默的羔羊》上映。

金基德第一次走进影院,看完电影,他彻底被震撼到了。

这一次,他再也不想回去卖画了。

而是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动:拍电影。

一个初中没毕业,甚至连韩文拼写都经常写错的人。

突然立志要写剧本,做编剧,当导演。

对谁来说,这都是天方夜谭,是痴人说梦。

可金基德不管,为了路尽头的光,为了心中的梦,他也要勇往直前。

1993年,回到韩国后,他便立马投入完全陌生的领域。

还报名参加了专业培训课,有时候一个剧本至少要改个20次,他也不嫌烦。

想不到结业时,金基德创作的剧本《画家与死囚》,荣获剧作教育协会最佳剧本奖。

之后几年,他的人生仿佛开了挂一般。

写的几个剧本连续斩获国内最佳剧本奖,还成为了电影公司的签约作家。

剧本的成功,让他萌生了自己筹钱拍电影的想法,索性从电影公司辞职。

1996年,怀揣导演梦的他终于筹到了资金,着手拍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处女作:

《鳄鱼藏尸日记》。

影片中,名叫“鳄鱼”的主人公,好赌博,好色。

帮助被骚扰的女性赶跑骚扰者后,却又色心大起,在救起自杀未遂的女人后,却强奸了她。

并且长期靠打捞跳河自杀人的尸体来赚钱。

这部违背伦理,血腥又暴力的电影上映后,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恶评,一度被称为“强奸电影”。

可无论外界如何评说,金基德始终不管,继续沉迷于同类题材的拍摄。

并以一年一部的超高速度,接连拍出了《野兽之都》,《雏妓》,《漂流欲室》等人性扭曲的大尺度电影。

《漂流欲室》威尼斯首映礼上,有观众因过多血淋淋的残酷场面,引起生理不适,当场呕吐晕倒。

于韩国民众来说,屡屡踩踏人性红线的金基德,是令人不耻的。

他电影里那些情色施虐,让人作呕的镜头是一无是处的。

那些极端黑暗,背离人性的故事,更是瞠目结舌,震碎三观的。

可在韩国不受待见,屡遭抨击的他,在国外却颇受欢迎。

短短几年之内,他先后凭借电影《撒玛利亚女孩》,《空房间》,《圣殇》等。

在欧洲斩获电影界顶尖的银熊奖,银狮奖,金狮奖等多项大奖。

对西方人来说,屡屡问鼎世界影坛最高奖项的金基德,是韩国电影最高荣誉的代表,是韩国之光。

但在韩国人眼里,纵使获奖无数,他也不过一个令人厌弃的野蛮人……

这世上有两种人。

有些人一旦成名便花团锦簇,风光无限,

有些人虽是出名却臭名昭著,遭人唾弃。

金基德便属于后者。

哪怕他拿奖拿到手软,已经成为公认的电影奇才,却依然抵不过对他的谩骂和攻击。

为什么?

他自己曾解释说:“我没有任何华丽的学历和背景,生存状态也类似原初的野生性,所以便成了可以被肆意人身攻击的对象。”

可他却忘了,真正给他带来人身攻击的。

并不是他的出身,也不是他的电影,而是他的为人。

在韩国,他待人粗暴,人品低劣是出了名的。

拍摄电影《收件人不详》时,

他将倒满汽油的引火棒一脚踢到女演员头上,导致对方眉毛和大部分头发被烧掉;

拍摄《悲梦》时,

为了让女主角上吊自缢的戏份更加逼真,他不顾演员生命安全,迟迟拖着时间不喊“卡”。

导致对方因长时间悬挂而窒息,当场昏厥过去,醒来后甚至陷入了短暂的记忆缺失;

《悲梦》中的女主自缢

拍摄《莫比乌斯》时,

他逼迫女演员加拍原作剧本中根本没有的大尺度裸露床戏,在对方不愿意的时候,直接当众大肆扇其耳光。

这还不止。

2018年,韩国MBC电视台播出的《PD手册》,更是曝光了他的性侵丑闻和暴力罪行。

节目中,三名女演员以受害者身份,指控金基德利用导演特权,对她们多次进行侮辱及性侵行为。

一位女演员表示,金基德借着拍戏之便,公然要求与其发生性关系,甚至提议跟剧组另一名女演员“三个人一起睡”。

自己拒绝后,金基德不仅以“不再跟她合作”来威胁她,还拦着门不让她出去,更夸张的是有一次直接当着她的面脱掉了裤子……

另一位女演员则哭诉,自己试镜的时候曾被金基德猥亵。对方不停地跟她说一些极度下流的话,给她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迫使她无奈退出演艺圈。

第三位女演员含泪控诉,拍戏期间,自己遭到了金基德及其“御用男主”的轮番性侵。

“似乎电影并不是目的,性侵才是目的一样。就好像在进行一场性侵比赛”。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控诉,让人震惊之余不禁唏嘘:

原来闻名遐迩的鬼才导演,不过一个披着羊皮的狼。

回顾金基德这一生。

作为出生平凡,靠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的导演,他无疑是成功的。

多次荣获国际大奖,最早给韩国电影带来世界性声誉。

但作为一个成年人来说,他是失败的。

与他的名字绑在一起的,不是残暴野蛮、漠视生命,就是歧视女性、性侵女演员等低劣字眼。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过一个将军的故事。

话说西汉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叫李广,他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但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居功自傲,平时待人和气,和士兵能同甘共苦。

得到赏赐首先想到的是和他浴血奋战的兄弟们;在外行军遇到缺水缺粮,能够身先士卒,和士兵一起忍饥挨饿。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去世以后,不仅是他的官兵痛哭流涕,就连平日素昧平生的普通人也在悼念他。

太史公评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

这意思就是说桃李吐露芬芳,结出果实,即便它们不说话,仍会不断吸引路人来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了一条小路。

这就是高尚人品的魅力。

人们常说,才华不等于教养,能力不等于人品。

人品不行,即便再有才华,也遮不住身上那种由内而发的晦暗。

人品不行的人,纵使成就再多,终将遭人厌弃,被人诟病。

就像金基德,成就再多又怎样。

在国人心里,他终究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跳梁小丑。

就连死去,依然有同胞义愤填膺地对其痛骂不已。

归根结底,不过人品的差异。

巴尔扎克曾说:“一个人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的饰物,而是他的人品。”

这个世界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而这都是可以选择的。

只不过多数人往往更在乎成功的光芒,习惯忽略持久发光的底色模样。

好的人品能够成就一个人,坏的人品却足以吞噬一个人。

作者介绍:能量君,身高180又2厘米,腹肌六合一,身材比文笔好,乐趣比烦恼多,不管多晚都可以找我聊天啊。公众号:轻能量(ID:qingclass666 )让朗读走进生活,使阅读不再功利。每晚10点,轻能量陪您一起朗读世界名著、古典诗词、名家散文、经典美文……已有300万书友参与进来。每天十分钟,养成一个好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