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十一张友文”鼓励母亲写日记

 双十一张友文 2020-12-30

天气预报说今天小雪,果然灵验。出门前往武汉市第8医院复印病历时,外面正在落雪。前几天母亲在汉住院一周,被确诊为重症,医生建议母亲动手术。母亲经过一番犹豫和思考之后决定出院。母亲快80岁了,动了手术还能否从病床上起来真是一个未知数。生老病死都有定数,这一点年轻人不相信,不少老年人倒是相信的。再说动了手术,必定元气大伤。20多年前,武汉某重点医院医生给我开了入院证明,要我动手术把体内石头取出来,而另一个医生却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动手术。经过一番权衡,决定不听医生的话,我活到今天也没什么问题。

我是喝了几口汤和一口酒后回到书房写日记的。2019年暑假在武当山风景区半夜看急诊,医嘱不能喝酒,分明听得真真切切。如今又把酒含在口中,不是想喝,只是想过酒瘾,但要知晓克制自己。

新疆克拉玛依大火中的孩子因为太听话,结果葬身火海。因为他们“让领导先走”,自己被甩在火堆里。看来有时“听话”会致命。某著名剧作家临终前后悔说自己太听话了,毕竟他早年就写出了蜚声海内外的作品,说明其慧根与基础皆好,为何后来几十年出不了好作品呢?毋庸讳言,正是“听话”害了他。“朝闻道,夕死可矣”,此训倒是对他人和后人有助。

听从自己的内心委实重要!医生说话、官员说话、老百姓说话侧重点会有不同,省长、县长和乡长说话同样如此,关键是受话人怎么听的问题。我多次对学生们说,你们临毕业时,有些家长会说回我们县城工作,这里都是老熟人,没有人会欺侮你;人好水好,空气也好,回来后,就把房子改成你的名字,还给你买车……这时,你们的头脑可要清醒哦!切记不要把“双十一张友文”出卖了,不要说是我说的。

我以为人生在世,心药才是最好的良方。有些人吃得好,营养均衡,生活也有规律,可是内心不澄明,心事重重,病还是难以去之。宋庆龄40岁时就被诊断为癌症,却活了一百多岁。

28日,江苏某出版社的一位年轻作家走了,才46岁,不少文友对此评价说是“天妒英才”,的确如此。我把此事讲与母亲听,说母亲能活到这个份上,已经算高寿,以后多活一天就是赚的了。只有转换思维,换一种想法,才能乐观地面对疾病。据说人身上的一百多种疾病皆与心情有关,此言不虚。

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是充塞宇宙的实体,由于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如果把此学说引到医学病理中来,同样行得通,人活着就是一口气呢。中医强调气血,只有气血旺,身体才好。内心郁结,气血不畅,自然会生病。打太极时,注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实际上是在运气……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根香”,平时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争气”,还是有点道理的。原来人就是靠一口“气”活着的,因为“气”中有精神,还有理想和信心……

今天在电脑上读了数页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读后,发现季老的文笔比“双十一张友文”好得多,但是却没有我记得详细。许多天的日记,老人家每天只写几十个字,不像我最起码都是大几百字。从日记中获知季老生活节俭,也怕浪费的,如人家请他吃饭,他嫌菜点多了,遂退掉一些。而且,季老也“愈加感觉到日记的需要”。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一页

读到此处,我给母亲打电话说,您要坚持写日记,写作让您年轻,至少让您心态年轻;您的日记,我正在拜读,从中获知不少……

自我解嘲一下,季老看过胡适《四十自述》,我也读过,且在网上买了一本。当年胡适劝朋友们抓紧时间写自传,那些朋友们口中答应说好,却没有兑现。他们总以为自己身体健康,可以长命百岁,以后写自传的时间多的是,可是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也说不准,梁启超的那个好腰子因被医生割错而提前谢世,因此,我们就没有读到他的自传。

从季老的日记中获知老人家也是有野心的。他的野心是把希腊文学好。人生在世,没有野心怎么行呢?在我看来,野心就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有了野心,才会有动力,才有激情。“双十一张友文”的野心是书记这个伟大的时代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另一页

如今只希望母亲在有生之年多写一点,力争为后人留鉴。窃以为,每个人的日记都是时代的实录,堪称民族记忆和秘史,遗憾的是能坚持写日记并不多。

今天一天雨雪交织,时停时落,我在寒风中奔走,倒是见证了各色人等的生活:有的赤手在冷水中洗大蒜,有的在四处漏风的临时帐篷中为他人测体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