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针法及头部穴位定位及主治

 五味牡丹 2020-12-30

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是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头皮针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临床上推广则在70年代以后。

通过大量病人的治疗,证明头皮针法不仅方法简便安全,而且对脑部引起的多种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和体针取穴不同,头皮计穴位有着六大不同的体系,且各有特点。主要的为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和方云鹏头皮针穴名体系三家。其中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而实际;临床上,以山西焦顺发所提出的头皮针穴位影响较大,且取穴方法简便,特别适合于初学者,故本节仅介绍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则作为课外部分附于本节之后,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现将主要头皮针穴介绍如下:

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的部位。

前后正中线: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

眉枕线: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

头针法及头部穴位定位及主治

头部穴位定位及主治

(一)额区

1.额中线在额部正中发际内,自bai发际上0.5寸,即神庭穴向下针1寸(图8-118)。主治神志病,头、鼻、舌、咽喉病,如神昏、失眠、头痛、鼻塞、目赤、咽痛等。属督脉经。

2.额旁1线

在额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角,自发际上0.5寸,即眉冲穴沿经向下针1寸(图8-118)。

主治肺、支气管、心脏等上焦病证,如咳嗽、胸痛、感冒、气喘、失眠、眩晕、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属足太阳膀胱经。

3.额旁2线

在额部额旁1线的外侧,直对瞳孔,自发际上0.5寸,即头临泣穴沿经向下针1寸(图8-118)。主治脾、胃、肝、胆、胰等中焦病证,如胃痛、脘痞、泄泻、腹胀、胁痛等。属足少阳胆经。

头针法及头部穴位定位及主治

4.额旁3线在额部额旁2线的外侧,直对目外眦角,自头维穴内侧0.75寸处,即本神穴与头维穴之间发际上0.5寸,向下针1寸(图8-118)。

主治肾、膀胱、生殖系统等下焦病证,如遗精、阳痿、癃闭、尿频、遗尿等。属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

(二)顶区

1.顶中线

在头顶部正中线,自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图8-119)。主治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脱肛、阴挺、尿频、眩晕、头痛等。属督脉。

2.顶颞前斜线在头部侧面,即自前顶穴起,止于悬厘穴的连线(图8-119)。将全线分五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脑动脉硬化。该线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3.顶颞后斜线

在头部侧面,位于顶颞前斜线之后,与之相距1.5寸,在百会穴与曲鬓穴的连线上(图8-119)。将全线分五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感觉异常,中2/5治疗对侧上肢感觉异常,下2/5治疗对侧头面部感觉异常。贯穿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

4.顶旁1线在头顶部,位于顶中线外侧,距顶中线1.5寸,即自承光穴起沿经往后针

头针法及头部穴位定位及主治

1.5寸(图8-120)。主治腰腿足病症,如下肢瘫痪、麻木、疼痛等。属足太阳膀胱经。

5.顶旁2线

在头顶部,顶旁1线外侧,距顶中线2.25寸处,即自正营穴起沿经往后针1.5寸(图8-120)。主治肩、臂、手的病症,如上肢瘫痪、麻木、疼痛等。属足少阳胆经。

(三)颞区

1.颞前线

在头部侧面,颞部两鬓内,即自颔厌位起,止于悬厘穴的连线(图8-120)。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及口腔疾病等。属足少阳胆经。

2.颞后线

在头部侧面,颞部耳尖直上方,即自率谷穴起,止于曲鬓穴的连线(图8-120)。主治偏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等。属足少阳胆经。

头针法及头部穴位定位及主治

(四)枕区

1.枕上正中线

在枕部,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线,即自强间穴起至脑户穴的连线(图8-121)。主治眼病、腰脊痛。属督脉。

2.枕上旁线

在枕部,与枕上正中线平行,距枕上正中线0.5寸(图8-121)。主治皮质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等。属足太阳膀胱经。

3.枕下旁线

在枕部,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2寸长的垂直线,即自玉枕穴起止于天柱穴的连线(图8-121)。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属足太阳膀胱经。

头针法及头部穴位定位及主治

进针法

在进针时要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引起疼痛。初学者可用指切进针法,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方向与头皮成15~30度角。熟练后,可用快速进针法以减轻疼痛,方法为:

用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2厘米处),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序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借助这一力量使针尖冲进皮下或肌层。

进针后,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至帽状腱膜下层。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后,指下会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0.5~1.5寸,再进行运针。注意:头皮针进针要掌握好角度,角度过小,针易进人肌层;角度过大,则容易刺人骨膜,都会引起疼痛。为了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可嘱病人憋气,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

运针法

头皮针运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转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和食(示)指挠侧面夹持针柄,以食(示)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这一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双手同步捻转,因此要下苦功锻炼一段时间。每次持续捻转卫~2分钟,头皮针留针15~30分钟,在此期间还需间隔5~10分钟运针1次。

如手捻确实有困难,也可以电针代替,频率宜在200~300次/分以上,刺激强度以病人的反应来决定,一般以病人可耐受力度,波型可选择连续波。

另有两种手法,读者也可酌情选用。一为抽提法,针体进人帽状腱膜下层后,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示)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这种紧提慢插的方法,相当于泻法。

一为进插法,持针手法与上相同,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再退回原处,这种紧插慢提的方法,相当于补法。注意:上述提插范围不宜超过0.l寸,动作要求迅速。

出针法

头皮计的出针比较简单,只需缓慢退针到皮下,然后迅速拔出。因为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取针后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头皮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以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适应病症】

头皮计法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中风(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偏瘫,其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对脑外伤后遗症、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发育不全、震颤麻痹、舞蹈病、耳鸣及各类急慢性疼痛等,都有一定效果。近年来还用于老年性痴呆症和小儿智力障碍等。

【注意事项】

头皮针的刺激强度较大,应注意防止晕针。

在头皮针治疗中常易发生滞针,即针刺人头皮后,行针困难,难以捻转进退。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嘱病人身心放松,并在针体周围轻柔按摩,然后顺进针方向缓缓退出。

因脑出血引起的中风病人,在急性期有昏迷、发热或者血压忽高忽低不稳定者,不可用头皮针,须待症情稳定后才能治疗。对急性发热,高热,心力衰竭者也要慎用头皮针。

头皮血管丰富,出针时易出血或引起皮下血肿,可用干棉球轻揉,促使其消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