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析——猪场生产一直不好,减了一半母猪,成绩却上去了

 养猪老刘LDW 2020-12-30

一个设计规模两千多头母猪的猪场,自建场以来,生产一直不稳定,连年亏损,所养的母猪也越来越少,一直降低到了一千多头,相当于设计规模的一半。

就在人们即将失去信心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变却挽救了猪场,而且生产水平连年提高。

这个猪场是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呢?

原来这个猪场,规模降到一半后,猪场的一些房舍和设施使用多年后需要维修;于是他们决定闲置一半猪场,维修好以后,再把猪移过来,维修另一半。

半年过去后,他们将猪全部转到了维修好的一半猪场;过一阶段后,他们发现转过来的猪比以前好养了。

我到这个猪场服务的时候,他们提起了这件事,为什么好养了,他们也没有弄明白。

我们坐在一起讨论这事,终于发现了真正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一个新建的猪场,猪是新猪,人是新人,也可能没有什么经验和技术,但往往能养好猪;而养了几年以后,却发现自己的猪越来越难养;技术和经验都有了,为什么又难养了呢?

这是因为新猪场,设施条件相对要好些,更为重要的是新猪场没有什么病原;而养过猪后,每年都会有新的疾病发生,而发病过后,病原可能就长久地留在了猪场里;年年增加,疾病种类越来越多,猪也就不好养了。

这样的猪场,在我国有太多太多;如果不能脱胎换骨,麻烦会永远存在;这个猪场,给我们在旧猪场养好猪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根据这个道理,我提出了旧猪场养好猪的一个办法,称之为旧猪场的改造,也就是把旧猪场变成新猪场,猪也就好养了。

1、猪舍:办法仍然是常用的空舍消毒五步法,即清、冲、喷、熏、空;先将猪舍粪便和杂质清理出猪舍,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在冲洗干净后晾干水分,用喷雾的方式进行消毒,最后把猪舍封闭严实,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整个猪舍;最后一步是空,也就是让猪舍空闲一段时间;这里空的意义更大,不但时间延长,也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几个月或几周,病原一般是没有这么长时间的生命力的。

2、猪舍外路面:这是重点,因为常规消毒是不会将这里消毒到位的;方法是直接用火碱水浸泡,这样路面的缝隙也会彻底消毒;以后尽量不让人员到这里来,也起到了空闲的作用。

3、舍外空地:有条件的,直接将土地硬化成水泥地面,消毒就按路面消毒即可;条件差的,也可以铺生石灰,形成一个保护层;条件再差的,直接在土地面喷除草剂,没有了杂草,里面有病原,也会在太阳照射下死去。

4、用具:猪舍内用具,也直接放在里面冲洗消毒,最后熏蒸空舍,不要和正在养猪的设施合用。

5、人员:旧猪场养不好猪,和人员也有非常大的关系;改造旧猪场的同时,也是改造人的一个好机会;先将所有员工辞退,然后把准备继续使用的人员,用基本工资继续养着,或者送到先进猪场进行学习深造;等新猪场开始复养,这些人会仍然是骨干力量。

旧猪场的改造,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先进的观念占据养猪人的心里,那离成功就越来越近了!

当然,在改造过程中要严格;一些猪场也有一次性清场的做法,但他们清场后的消毒工作并没有做到位,最后的结果是有些病还是遗留了下来,并不会达到旧猪场改造的目的。

但如果都能按上面的做法严格执行,不管多么旧的猪场,也同样会创造出新猪场的成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