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三本书”

 温暖南方 2020-12-30

浙江省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人生要读的三本书”,我想,教师阶梯式成长也要读好三本书。

“有字之书”——直接知识。学习书本知识,学习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等,能为教师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一桶水”,这是入行的要求,当然后续还得跟进,不然这桶水也会蒸发掉。

“无字之书”——实践知识。社会就是个大课堂,学校也是个小社会,时时处于与学生的互相帮助或博弈中,与同事的比较或研讨中;常常处于各种工作的不断“纠缠”与应付中,参与评比的纠结与磨难中。这无字之书,虽然看似平常,却博大精深、惊心动魄,远难于有字之书,读起来很是辛苦,会耗费教师的许多能量。

“心灵之书”——认识自己。当教师,初入行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回想,我还是有点稀里糊涂。从教30年后才慢慢体会到,当教师是一场真正的修行。教师的工作待遇决定了你无法与其他行业随意去比较,而且教师工作更多的是良心工作,许多方面依赖你的工作激情、态度、能力、投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关爱、引导,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榜样示范。如果你不认可当教师是身心修行的话,我觉得你不太可能当好教师,也不太可能真正找寻到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的阶梯式成长,在我看来就是读这“三本书”的过程。我认为,读好第二本书或许最现实,但读好第三本书最重要。

作为英语教师,当下我研究的是如何破解学生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难题。我们尝试了一个学年的自主学习,收获不少,至少已经唤醒了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尝试、值得研究的事情。唤醒者、指导者、引导者,这将是我教育生涯最后阶段应该担当的角色吧。

同时,我更关注第三本书的阅读、思考与实践。这学期我参加了“班主任幸福之路”沙龙活动,看似是一项常规的班主任培训活动,实质是倡导当一名幸福教师的实践活动。本学期,我仔细看完了哈佛幸福课视频,对积极心理学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收获颇多。我想,没有幸福的教师,哪来学生的幸福与成长?解决教师的幸福感问题或者职业倦怠等问题的关键策略之一,就是用积极心理学引导教师走上实现自我幸福感提升之路。真正的、持续的幸福感只能存在于自我实现中,而其实质就是读好心灵之书,也就是教师的自我修行。

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为了美好教育,为了美好生活,我们更应该读好人生的三本书,走好人生幸福的修行之路。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12月30日第9版

作者:吕仲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