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章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

 何德松诊所 2020-12-30

《灵枢·寿夭刚柔》篇云:“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之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度,是揣度、把握之义;端,是发病的苗头、端倪之义;时,指时令或时间周期。结合经文下面涉及五输穴的具体运用,这里的“谨度病端,与时相应”,是告诫医者,凡病要谨慎地把握其致病因素,并注意疾病与时间(或时令)的对应关系。

子午流注针法分两种取穴法,一是按时间常规取穴,一是结合临床辨证取穴。按时间常规取穴,就是将日时干支算出后,纳甲法(纳天干法)按照《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的流注规律开穴针治;纳子法(纳地支法)则是按照十二经脉循行规律依五行补母泻子之法开穴针治。这是讲与时相应。谨度病端是强调临床辨证取穴要严格按照辨证规律审视把握病情,既要遵循“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等候符合病证的最佳时间开穴针治,又要在辨证之后,在按时开穴的基础上加入适合病证的时穴治疗。所以,按时取穴不但不违背辨证论治的原则,相反,是更深一层地把握“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规律,灵活辨证来选取时穴的。比如子午流注纳甲法,在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方面,根据具体病情分经辨证后,按照子午流注的取穴原则——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经生经,穴生穴。将一日之内值日经之五输穴,顺开一层或数层,是为顺时相生取穴法;又可依“十干五合”的规律,即五运的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选择阴阳相合之经,取刚柔相济之穴同开。如阳日阳时取阳穴,但临床遇到阴经病证,可同开阴经之穴。“甲日戌时胆窍阴”,甲戌时取胆经井穴窍阴,根据“阳井金,阴井木”的原则,窍阴属金穴,时值临床若遇到脾虚不运证,则同开脾经金穴商丘,是为阴阳协调、相反相成之治,此谓之刚柔相济取穴法。临床效果同样好。

此刚柔相济、阴阳相合之理亦适用于脏腑表里相关取穴。按照肺合大肠、脾合胃、心合小肠、肾合膀胱、心包合三焦、肝合胆,即脏腑表里络属相通的关系,取相合经之同名五输穴。如甲戌时取胆经井穴窍阴,但时值遇肝经病证,则可同取肝经井穴大敦。此谓之表里相合取穴法。

总之,根据十干化合五运,即甲己化土运、乙庚化金运、丙辛化水运、丁壬化木运、戊癸化火运,产生阴阳干相合之规律:甲己为合日、乙庚为合日、丙辛为合日、丁壬为合日、戊癸为合日,值此合日的五输穴可以互用,谓之“合日互用”取穴法。按时取穴并根据具体病情辨证取穴,则又为时穴病穴相配法。所以子午流注按时取穴法绝不是简单机械地“对号入座”用针,准确地说是把辨证论治加进了时间周期因素,强调了人体气血循环的盛衰节律,是对传统辨证论治在临床运用的丰富和发展,其取穴方法规范而灵活。

子午流注的临床操作形式,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纳甲法(以十天干为主),一是纳子法(以十二地支为主)。现分述如下。

第一节 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亦称纳干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干支等,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前已述及,要懂得纳甲法的组成,先要了解天干与地支的配合。查子午流注是按日、按时的干支配合取穴方法。《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以六六为节……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又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按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首由天干的“甲”和地支的“子”相配,则成“甲子”;次递相配则成“乙丑、丙寅、丁卯 ……癸亥”,构成六十个不同的干支;复还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五日为六十个时辰,子午流注纳甲法,即将十二经井荥输原经合六十六穴,按干支配合的不同,运用在六十个时辰上,寻得开穴,而各从其主治的一种独特的针灸疗法。如治疗黄疸取腕骨穴,必待庚子时效显,是以取其时穴正开之义等。

一、纳甲法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

(一)按时推算阳进阴退原则

纳甲法是逐日按时取穴,其推算是以日上起时,即日配经、时配穴。推算日干是确定哪一日应开哪一经;推算时辰是确定哪一日哪一时应开哪一穴。所以《针灸大成·流注时日》云:“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按时推算开穴,主要是根据日、时的干支,顺次推算取穴。它的规律是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是本着“阳进阴退”的规律,不断地推演循环的。何谓“阳进阴退”?是指天干为阳主进,地支为阴主退,是推算次日的干支取井穴时辰的方法。如甲日甲戌时开取胆经井穴窍阴,再推算乙日开井穴的时间,则天干(阳)从甲进一数为乙,地支(阴)从戌退一数为酉,则知次日(乙日)开肝经井穴大敦应在“乙酉”时;余皆类推。见表20。

表20 子午流注按时开井穴表

img

(二)值癸日肾经须起癸亥

肾经开井穴涌泉,则不按“阳进阴退”的原则,而是癸日肾经须起癸亥时。这是因为流注每日值一经,每经值日十一个时辰,五日一周,十日再周,共一百一十个时辰;而每昼夜十二个时辰,十日共一百二十个时辰。一百二减去一百一,差数是十个时辰。为什么呢?因十天干每日不是阳经交于阴经,就是阴经交于阳经。阴经阳经相交不可能按照阳日阳经开阳时,阴日阴经开阴时,而是阳时直接交阴时,阴时直接交阳时。每日交换一次,每次相差一个时辰,最后交到癸日,就空下了十个时辰。因此,癸日开肾经不能起于癸丑,而是提前十个时辰起于癸亥。否则就不可能与甲日甲戌时相交,因而影响了子午流注的一周与再周的循环。

(三)甲日开穴始于甲戌时

纳甲法是甲日甲戌时开始开穴,其理由是:甲为天干之阳始,戌为地支之阳末,天干主进,地支主退,故甲日从戌时开始,然后按顺序往下推。在结合五输穴时,不论何干何经,开穴均以值日经相生经的荥穴,接着开相生经输穴,再同样往下开经穴、合穴等。

(四)明确经生经、穴生穴原则

每一天开井穴之后,欲知以后各时辰应开之穴,即可按着“经生经”“穴生穴”的原则推演。例如:甲日甲戌时开井穴后,则知甲为阳木,下一个阳时为乙日的丙子,因丙为阳火属小肠(木生火)。这就充分体现了经生经的原则;而上时所开之穴属金,金生水,故在丙子时当开小肠经荥水穴前谷,又充分体现了穴生穴的规律。余皆类推。所以牢记经生经、穴生穴,就不难推算一天应开的经穴了。

(五)返本还原规律

阳经每开到相生经输穴时,还必须同时开原穴,这叫“返本还原”。“本”是指本日的值日经,“原”是指值日经原穴。古人认为十二经流注以元气为本,脏腑真气输注于此,故原穴乃十二经出入的门户,逢输必开原穴。一般开原穴的时辰,是在开井穴以后的四个时辰,如以胆经为例,在甲戌时开井穴窍阴,到第二天乙日的戊寅时开取原穴丘墟,从戌到寅,相隔四个时辰(八小时),所以宜牢记阳经原穴皆在开井穴后的四个时辰开穴,阴经无原以输代之。

(六)气纳三焦与血归包络

金·何若愚《子午流注针经·卷中》云:“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血之母也。此二经尊重,不系五行所摄,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故只言十经阴阳二脉,逐日各注井、荥、输、经、合各五时辰毕,则归其本。”认为三焦为阳气之本,心包络为阴血之本,阳经纳三焦经,阴经纳心包络。所以,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纳穴方法,是按“气纳三焦,血归包络”的理论,在以五输穴按时开穴之后,于每日日干重见时纳取三焦、包络两经五输穴的方法。被后世徐凤归纳为:阳经值日时,按“他生我”规律(“他”指三焦经纳穴,“我”指值日本经)纳三焦经一穴,如甲胆经值日,甲属阳木,三焦荥穴液门属水,水生木,故纳三焦液门;阴经值日,按“我生他”规律(“我”指值日经,“他”指包络经纳穴)纳包络经一穴,如乙日肝经值日,乙属阴木,包括荥穴劳宫属火,木生火,故纳包络劳宫穴。其他经也依此方法每经纳一穴,十经共纳十穴,余三焦原穴阳池和包络原穴大陵则寄于壬日和癸日之中。

(七)关于重见穴

重见穴是三焦腧穴与阳经、包络腧穴与阴经之间的母子相生关系。天干数十,地支数十二。十干配合在每日十二个时辰中,起于甲,必重见于甲;起于乙,必重见于乙;他如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皆然。例如:甲日起于甲戌时,而终止于乙日甲申时,甲申时即是重见。又如乙日起于乙酉时,而终止于丙日乙未时,乙未时亦是重见。凡属重见,阳经必气纳三焦,阴经必血归包络,它们分配的规律是:甲乙日用荥穴,丙丁日用输穴,戊己日用经穴,庚辛日用合穴,壬癸日用井穴。

(八)按时取穴与定时取穴

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主要条件,操作时必须按照日时去选取穴位。按时取穴,是在当日当时主开某穴的时候,及时针刺该穴,同时再按疾病的性质,适当选取其他配穴,可增强疗效。但在流注开穴时间,如果当时要治疗的疾病并非该穴的主治证,为提高疗效,在不影响病情治疗的原则下,可以采用“定时取穴”的办法,与患者约定好时间——选用适合病情需要的流注时间开穴,定时进行治疗,此法对慢性病和年久宿疾最为适宜。恰如明·李梴《医学入门》所说:“燕避戊己,蝠伏庚申,物性且然,况人身一小天地乎?故缓病必俟开阖,犹瘟疫必依运气,急病不拘开阖,犹杂病舍天时而从人之病也。”

(九)合日互用取穴的灵活性

子午流注针法,虽分为按时取穴与定时取穴,然遇有急症,适巧不是开穴的时间,或病家等不及定时取穴又需要运用流注针法,怎么办呢?李梴《医学入门》又解释说:“阳日阳时已过,阴日阴时已过,遇有急症奈何?曰:‘夫妻子母互用,必适其用为贵耳。妻病则针其夫,夫病则针其妻,子病针其母,母病针其子,必穴与病相宜,乃可针也。’”这就将流注取穴的范围扩大了。

“合日互用”又称“夫妻互用配穴法”,乃根据阴阳相合、刚柔相配之理变化而来,可以说是子午流注针法的一种演化形式。“夫”代表阳经和阳日,“妻”代表阴经和阴日。只要将十天干阴阳相合的日子合并起来,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这些相合的日子,每一天的开穴时间原是不同的,但可以将相合的阳日为夫,阴日为妻,把两天中所开的不同的穴位合并在一天中,“夫日”可取妻日所开的各穴,“妻日”也可取夫日所开的各穴,称为“夫妻互用”。

同时为了需要,还可以用母子穴作为补充,按照“纳子法”以每一经配合一个时辰的规定进行针治。母穴已闭,针其子穴,子穴已闭,针其母穴,使一天中的每个时辰都可以按时取穴施治。

在干支周方面,我国造甲子历,六十年为一大周期,五年即六十个月,五日即六十个时辰(为一干支周),五日为一周,十日为再周,年年如此。岁干支与岁干支不同,日日时时亦各有异,用夫妻阴阳相逢,甲己互合,阳奇阴偶相互交错,故甲日开穴,重出于己日之下,己日开穴又重见于甲日之下,则“合日互用”法则便自然产生。例如日:甲为阳木代表胆经,甲日十二时辰的干支从甲子起,接着乙丑、丙寅……直至癸亥时。每天有十二个时辰,积五天经过六十个时辰的干支亦和己日一样。甲木属阳,己土属阴,甲己由阴阳刚柔相合,亦称夫妻相合。不但如此,甲日和己日两天中的时辰干支完全相同,如果将两天所开各穴按甲子、乙丑、丙寅等时辰的顺序合并起来,甲己两天内就会增加许多开穴的机会,这就是夫妻合日互用的由来。例如时辰:甲日甲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在当日的乙亥原无穴可开,但己日的乙亥时所开的是肝经的中封,基于夫妻互用之理,则甲日乙亥时可针刺中封。且窍阴属胆经井金穴,中封属肝经的经金穴,肝与胆互为表里,两穴所分配的五行,阳井金与阴经金亦是表里相应,所以把甲己二日所开的穴位合并在一天中,仍有互相联通的统一性。如将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各日所开穴位合并在一天中,如同甲己两天一样,其中互相联通仍是完整而统一的。

二、《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解析

讲子午流注纳甲法,当以明代针灸医家徐凤氏《针灸大全》所载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为基础,这是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主干内容,故须专门论述。此歌必须熟读理解,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歌诀首先按照“阳进阴退”的规律(天干为阳主进、地支为阴主退)开井穴;其次按照十二经井、荥、输(原)、经、合各穴五行相生的顺序,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以“时生时”“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则一以贯之;最后,五输穴已逐一开过而现“日干重见”之时,根据徐凤“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的论述,凡阳经开过五输穴之后,诸阳气皆归于三焦经,则以“他生我”(“他”指三焦经五输穴,“我”指值日本经)来开取三焦经的纳穴,即所谓“气纳三焦”;凡阴经开过五输穴之后,诸阴血皆归于心包经,则以“我生他”(“我”指值日本经,“他”指心包经五输穴)来开取心包经的纳穴,即所谓“血归包络”。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将经穴如何配合日、时,掌握周期性的按时开穴,均做了具体的说明,对指导临证意义重大。现逐一解析如下。

【原文】

甲日戌时胆窍阴,丙子时中前谷荥。

戊寅陷谷阳明输,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溪穴,壬午膀胱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甲日的井穴从戌时开始,至乙日甲申时止。十二经流注的日期,从第一个天干甲日开始,按照顺序,继而是乙日、丙日、丁日……癸日。根据甲、丙、戊、庚、壬阳日阳时开阳经穴,乙、丁、己、辛、癸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原则,在时间上,由阳时的戌时开始,按照时辰逆行的次序,接着第二天乙日就是从酉时开始,第三天丙日从申时开始……此为子午流注开井穴的方法。

因甲是十天干(阳)中第一个阳干,戌是十二地支(阴)中最末一个阳支。阳主进,阴主退,甲戌相配,便很自然地构成“阳进阴退”的规律,阳进阴退而变化生矣。又因甲为阳木,代表胆经,十二经脉气所出为井,每天的流注也必定由井穴开始,所以甲日甲戌时的井穴,首先必开胆井窍阴穴。按照流注母子相生规律,是时与时相生、经与经相生、穴与穴相生,流注所应用的阳干,是按照甲、丙、戊、庚、壬的顺序排列,阳日阳时开阳经穴,其穴位是按照井、荥、输(原)、经、合的次序而来。流注的关键,是以每天井穴所属的某经为主,重在时穴,而不必拘泥在日数上。

第二个阳时为丙子时,乙日丙子时,是由甲日甲戌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阳井金,金生水,井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荥穴,知甲为阳木,属胆经;丙为阳火,属小肠经(经生经,木生火),而小肠经的荥水穴是前谷,正是由胆井金窍阴穴所生(穴生穴,金生水),故接开前谷穴。

第三个阳时为戊寅时,乙日戊寅时,是由丙子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水生木,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戊为阳土,属胃经,胃经的输木穴是陷谷,是由荥水穴前谷相生而来(水生木)。按照流注法则,阳经每逢输穴必过其原,即开输穴时,必须同开原穴。《针灸大成》所谓:“阳经有原遇输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输穴即代之。”称为“返本还原”,本指本日的值日经(此为首开之井穴为主的胆经),原指值日经的原穴(此为胆经的原穴丘墟),故云“返本丘墟”;“木在寅”者,寅属阳木,是甲木的本原,因开输穴时适值主经的原穴脉气所过,所以在乙日的戊寅时,既开胃经输穴陷谷,又开胆经(甲木)的原穴丘墟。

第四个阳时为庚辰,乙日庚辰时是由戊寅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木生火,输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庚为阳金,属大肠经,大肠经的经火穴是阳溪,此穴是由输木穴陷谷相生而来,所以值庚辰时开大肠经之经火穴阳溪。故云“庚辰经注阳溪穴”。

第五个阳时为壬午,乙日壬午时是由庚辰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壬为阳水,属膀胱经,膀胱经的合土穴是委中,是由经火穴阳溪相生而来,所以当壬午时开膀胱经的合土穴委中。故云“壬午膀胱委中寻”。

第六个阳时为甲申,与第一个阳时甲戌,即从甲日戌时开胆经井穴,顺序相生,至乙日甲申时又重见“甲”字,是为“日干重见”。乃因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十干配合十二支(时辰),起于甲,必重见于甲;起于乙,必重见于乙;起于丙,必重见于丙等;余皆如此。

凡遇日干重见,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诸阳经“气纳三焦”的原则,由三焦经归纳一穴来“生我”主经。徐凤所谓:“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甲日主经是胆经属木,至乙日甲申时,则本日所有五输穴均已开过,故此时可以取三焦经荥水穴液门来生我本经(水生木)。故云:“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见表21。

表21 从甲日戌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原文】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荥少府心。

己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巳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荥。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乙日的井穴从酉时开始,至丙日乙未时止。乙日为阴日,阴日阴时取阴经穴。天干由甲日进入乙日,地支由戌时退到酉时,即乙日乙酉时作为开井穴的时间。乙为阴木,属肝经,故在乙日甲申时开三焦经荥水穴液门后,到乙酉时就接着开肝经的井穴大敦。

第二个阴时为丁亥,是由乙酉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阴井木,木生火,井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荥穴,丁为阴火,属心经,心经的荥穴是少府,此穴是由大敦穴相生而来,故当丁亥时开心经的荥火穴少府。

第三个阴时为己丑,丙日己丑时是由乙日丁亥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己为阴土,属脾经,脾经的输穴是太白。按照流注法则“阴经无原以输穴即代之”,即以本日主经肝经之输穴代之,取肝经输穴太冲。故当己丑时,应“返本还原”,太冲与太白穴同时并开。

第四个阴时为辛卯,是由丙日己丑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土生金,输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辛为阴金,属肺经,肺经的经金穴是经渠,此穴是由脾经输土穴太白相生而来(土生金),故当辛卯时开肺经的经金穴经渠。

第五个阴时为癸巳,是由丙日辛卯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金生水,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癸为阴水,属肾经,肾经的合水穴是阴谷,此穴是由肺经之经金穴经渠相生而来(金生水),故当丙日癸巳时,接开肾经合水穴阴谷。

第六个阴时为乙未,与第一个阴时乙酉的“乙”重见,是谓“日干重见”。凡遇日干重见,阴经五输穴均已开过之后,根据“包络为阴血之母”、诸阴经血归于包络的原则,必由心包经纳一穴,由本日主经去生该纳穴(我生)。徐凤所谓:“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乙日主经是肝经属木,木生火,所以取心包经之荥火穴劳宫。故云“乙未劳宫火穴荥”。见表22。

表22 从乙日酉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续表

img

【原文】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输,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丙日的井穴从申时开始,至丁日丙午时止。继丙日乙未时开劳宫穴后就是丙日的丙申时,这两个时辰不但日时的天干相同,都属于丙火,而且在上一天乙日所开的井穴也是从酉时开始。丙日为阳日,阳日阳时取阳经穴,丙为阳火,属小肠,故在丙日丙申时,开小肠经井穴少泽。各经开穴都必须按照井、荥、输(原)、经、合的次序,去配合该时辰天干所代表的某经,每天都是从井穴开始。

第二个阳时为戊戌,丙日戊戌时是由丙日丙申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阳井金,金生水,井穴开后接开相生之荥穴,知丙为阳火,属小肠经,戊为阳土,属胃经(经生经,火生土),胃经的荥水穴是内庭,正是由小肠经井金少泽穴所生(穴生穴,金生水),故接开内庭穴。《通玄指要赋》云:“腹膨而胀,夺内庭以休迟。”可见内庭穴能治腹胀,故云“戊戌内庭治胀康”。

第三个阳时为庚子,丁日庚子时是由戊戌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水生木,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庚为阳金,属大肠经,子时值大肠经输木三间穴开,故云“庚子时在三间输”。按照流注法则,每当开输穴时,必定取本日主经返本还原之穴同时并过,本日主经是小肠经,小肠经原穴是腕骨,所以在丁日的庚子时,既开三间穴,同时并开腕骨穴。且腕骨穴能治疗黄疸,如《玉龙赋》所说“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故云“本原腕骨可祛黄”。

第四个阳时为壬寅,丁日壬寅时是由丁日庚子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木生火,输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壬为阳水,属膀胱经,寅时值开膀胱经的经火穴昆仑,此穴是由大肠经输木穴三间相生而来,故云“壬寅经火昆仑上”。

第五个阳时为甲辰,丁日甲辰时是由丁日壬寅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化而来。火生土,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甲木属胆经,辰时值开胆经合土穴阳陵泉,火生土,此穴是由膀胱经火穴昆仑相生而来,故云“甲辰阳陵泉合长”。

第六个阳时为丙午,和第一个阳时丙申,即由丙日申时开小肠经井穴,顺序相生至丁日丙午时又重见丙字。每当阳经的合穴开后,相隔两个时辰,必定是三焦经和本日主经的时间“日干重见”,本日主经小肠经属丙火,生我者为母,值午时气纳三焦,取三焦经输木穴中渚来生我本经(木生火)。故云“丙午时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细详”。见表23。

表23 从丙日申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原文】

丁日未时心少冲,己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巳包络大陵中。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丁日的井穴从未时开始,至戊日丁巳时止。丁日丁未时,日时两干都属于丁火,由阳时阳经阳穴转入阴时阴经阴穴,即阳交阴经开始井穴之时。丁为阴火,属心经,心经井穴是少冲,所以继丁日丙午时开纳穴中渚穴后,到丁未时应接开心井少冲穴。

第二个阴时为己酉,丁日己酉时是由丁日丁未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阴井木,木生火,井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荥穴,己为阴土,属脾经,脾经荥火穴是大都,故云“己酉大都脾土逢”。

第三个阴时为辛亥,丁日辛亥时是由丁日己酉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辛为阴金,属肺经,肺经输土穴是太渊。然根据流注法则,每逢开输穴时,就是本日主经“返本还原”之时。丁日主经是心经,心经以输代原穴是神门,故辛亥时太渊与神门两穴并开。

第四个阴时为癸丑,戊日癸丑时是由丁日辛亥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土生金,输穴之后继开相生之经穴,癸为阴水,属肾经,肾经的经金穴是复溜,故云“癸丑复溜肾水通”。

第五个阴时为乙卯,戊日乙卯时是由戊日癸丑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金生水,经穴之后继开相生之合穴,乙为阴木,属肝经,肝经的合水穴是曲泉,故云“乙卯肝经曲泉合”。

第六个阴时为丁巳,与第一个阴时丁未的“丁”重见,是为“日干重见”。凡遇日干重见,阴经五输穴均已开过之后,根据“包络为阴血之母”、诸阴经血归于包络的原则,必由心包经纳一穴。凡阴经的纳穴,都是由本日主经去生该纳穴(我生)。此主经是上一日(丁日)所开井穴的心经,丁为阴火,属心经,火生土,所以巳时开心包经之输土穴大陵,故云“丁巳包络大陵中”。见表24。

表24 从丁日未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原文】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荥穴二间迁。

壬戌膀胱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戊日的井穴从午时开始,至己日戊辰时止。戊午时是由丁巳时所纳心包经大陵穴,阴交阳转入而来。戊为阳日,阳日阳时取阳经穴,戊为阳土,属胃经,胃经的井穴是厉兑,故在戊日戊午时,首开胃经井穴厉兑。

第二个阳时为庚申,戊日庚申时是由戊午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阳井金,金生水,井穴之后继开相生之荥穴,庚为阳金,属大肠经,大肠经荥水穴是二间,故在申时由井金穴厉兑相生而开荥水穴二间。

第三个阳时为壬戌,戊日壬戌时是由庚申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水生木,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壬为阳水,属膀胱经,膀胱经输木穴是束骨,故云“壬戌膀胱寻束骨”。前已述及,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时与时相生,经与经相生,穴与穴相生。开输穴时,正是本日主经原穴“返本还原”之时。本日是戊日,戊为阳土,属胃经,胃经原穴是冲阳穴,适于此时返本还原,故云“冲阳土穴必还原”。

第四个阳时为甲子,己日甲子时是由戊日壬戌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木生火,输穴之后继开相生之经穴,甲为阳木,属胆经,值子时开胆经的经火穴阳辅。

第五个阳时为丙寅,己日丙寅时是由甲子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丙为阳火,属小肠经,小肠经合穴是小海,故于寅时开小肠经合土穴小海。

第六个阳时为戊辰,和第一个阳时戊午,即由戊日午时开胃经井穴,顺序相生至己日戊辰时,相隔十个时辰又“日干重见”。凡遇日干重见,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诸阳经“气纳三焦”的原则,由三焦经归纳一穴来“生我”主经。本日主经是胃经属戊土,生我者为母,取三焦经的经火穴支沟来生我主经(火生土),故云:“戊辰气纳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见表25。

表25 从戊日午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续表

img

【原文】

己日巳时隐白始,辛未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己卯间使包络止。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己日的井穴从巳时开始,至庚日己卯时止。己日己巳时,日时两干都属于脾土,己巳时是从戊日重见戊字,由三焦纳穴之后,阳经阳穴转入阴经阴穴,即阳交阴经开始井穴之时。己为阴土,属脾经,脾经井穴是隐白,所以继己日戊辰时开纳穴支沟后,到己巳时应开脾经井木穴隐白。

第二个阴时为辛未,己日辛未时是由己巳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阴井木,木生火,井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荥穴,辛为阴金属肺经,肺经的荥穴是鱼际,值辛未时开荥火穴鱼际。故云“辛未时中鱼际取”。

第三个阴时为癸酉,己日癸酉时是由辛未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癸为阴水,属肾经,肾经输穴是太溪,故值酉时开肾经输土穴太溪。根据流注法则,每逢开输穴时,正是本经主经“返本还原”之时,己日主经是脾经,脾经输土穴是太白。凡阴经都是以输代原穴,故值癸酉时,既开太溪穴,同时并开太白穴。

第四个阴时为乙亥,己日乙亥是继癸酉时所开输穴之后,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土生金,输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乙为阴木属肝经,肝经的经穴是中封,值亥时开肝经之经金穴中封。因此穴是从内踝前下方1寸陷中取之,故云“乙亥中封内踝比”。

第五个阴时为丁丑,庚日丁丑时是由己日乙亥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金生水,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丁为阴火属心经,心经合穴是少海,值丑时开心经合水穴少海。

第六个阴时为己卯,与第一个阴时己巳的“己”重见,正是心包络经和本日主经天干重见之时。凡遇日干重见,阴经五输穴均已开过之后,根据诸阴经血归于包络的原则,必由心包经纳一穴。而阴经的纳穴,是由本日主经去生该纳穴(我生者为子),本日主经是脾经,己为阴土属脾经,土生金,所以卯时开心包络之经金穴间使。故云“己卯间使包络止”。见表26。

表26 从己日巳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原文】

庚日辰时商阳居,壬午膀胱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输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宜。

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庚日的井穴从辰时开始,至辛日庚寅时止。庚辰时是由己卯时所纳心包经之间使穴,阴经阴穴转入阳经阳穴,即阴交阳经始开井穴而来。距前穴己卯时仅隔一个时辰。庚为阳金,属大肠经,大肠经井金穴是商阳,故云“庚日辰时商阳居”。

按: 乙日也有庚辰时,开阳溪穴,乃“乙与庚合”之故。因时辰和经脉相同,只是穴有不同,故重开之。

第二个阳时为壬午,庚日壬午时,是由庚辰时相隔两个时辰后相生转入而来。阳井金,金生水,井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荥穴,壬为阳水,属膀胱经,膀胱经之荥穴是通谷,故值午时开膀胱经荥水穴通谷。

按: 乙日也有壬午时,开委中穴,乃“乙与庚合”之故。因时辰和经脉相同,只是穴有不同,故重开之。

第三个阳时为甲申,庚日甲申时,是由壬午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水生木,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阳经的输穴为输木,甲为阳木,属胆经,胆经输木穴是足临泣,故云“甲申临泣为输木”。前已述及,子午流注纳甲法每逢开输穴时,正是本日主经原穴“返本还原”之时,本日为庚日,庚为阳金,主经是大肠经,大肠经原穴是合谷,故云“合谷金原返本归”。所以当甲申时,既开足临泣穴,同时并开合谷穴。

按: 乙日也有甲申时,是气纳三焦而开液门穴,乃“乙与庚合”之故。因时辰和经脉相同,只是穴位不同,故重开之。

第四个阳时为丙戌,庚日的丙戌时,是由甲申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木生火,输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丙为阳火,属小肠经,小肠经之经穴是阳谷,戌时小肠经之经火穴阳谷开,故云“丙戌小肠阳谷火”。

第五个阳时为戊子,辛日的戊子时,是由庚日丙戌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戊为阳土,属胃经,胃经之合穴是足三里,子时胃经合土穴三里开,故云“戊子时居三里宜”。

第六个阳时为庚寅,从庚日庚辰时到辛日庚寅时,相隔十个时辰而“日干重见”。凡遇日干重见,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阳经“气纳三焦”的原则,由三焦经归纳一穴来“生我”主经。本日主经是大肠经,属庚金,生我者为母,土生金,开三焦经的合土穴天井,来生我主经(大肠经),故云:“庚寅气纳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见表27。

表27 从庚日辰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原文】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乙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己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辛日的井穴从卯时开始,至壬日辛丑时止。辛日辛卯时,日时两干都属于肺金,辛卯时是从庚日重见庚字,由三焦纳穴之后,阳经阳穴转入阴经阴穴,即阳交阴经开始井穴之时。辛为阴金,属肺经,肺经井穴是少商,所以继辛日庚寅时开纳穴天井后,到辛卯时应开肺经井木穴少商。

按: 丙日也有辛卯时,开肺经之经金穴经渠,乃“丙与辛合”之故。因时辰和经脉相同,只是穴位不同,故重开之。

第二个阴时为癸巳,辛日癸巳时是由辛卯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阴井木,木生火,井穴之后继开相生之荥穴,癸为阴水属肾经,肾经的荥穴是然谷,所以值巳时肾经的荥火穴然谷开。

第三个阴时为乙未,辛日乙未时是由癸巳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乙为阴木,属肝经,肝经之输穴是太冲,所以值未时肝经输土穴太冲开。根据子午流注法则,开输穴时,正是本日主经“返本还原”之时,辛日主经属肺,肺经的以输代原穴是太渊,所以乙未时既开太冲穴,同时并开肺经太渊穴。

第四个阴时为丁酉,辛日丁酉时是乙未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土生金,输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丁为阴火,属心经,心经之经穴是灵道,所以值酉时心经之经金穴灵道开。

第五个阴时为己亥,辛日己亥时是丁酉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金生水,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己为阴土,属脾经,脾经的合穴是阴陵泉,所以值亥时脾经合水穴阴陵泉开。

第六个阴时为辛丑,与第一个阴时辛卯的“辛”重见,正是心包络经和本日主经天干重见之时。凡遇日干重见,阴经五输穴均已开过之后,根据诸阴经血纳包络的原则,必由心包经纳一穴。而阴经的纳穴,是由本日主经去生该纳穴(我生者为子)。本日主经是肺经,辛为阴金属肺经,金生水,故丑时血归包络,开心包经之合水穴曲泽。故云“辛丑曲泽包络准”。见表28。

表28 从辛日卯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原文】

壬日寅时起至阴,甲辰胆脉侠溪荥。

丙午小肠后溪输,返求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嫡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壬子气纳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壬属水,子母相生恩义深。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壬日的井穴从寅时开始,至癸日壬子时止。壬寅时是由辛丑时所纳心包经之曲泽穴,阴经阴穴转入阳经阳穴,即阴交阳经始开井穴而来。距前穴辛丑时仅隔一个时辰。壬为阳水,属膀胱经,膀胱经井金穴是至阴,故云“壬日寅时起至阴”。

按: 丁日亦有壬寅时,开昆仑穴,乃“丁与壬合”之故。因时辰和经脉相同,只是穴位不同,故重开之。

第二个阳时为甲辰,壬日甲辰时是由壬寅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阳井金,金生水,井穴之后继开相生之荥穴。甲为阳木,属胆经,胆经的荥穴是侠溪,值辰时胆经荥水穴侠溪开。故云“甲辰胆脉侠溪荥”。

第三个阳时为丙午,壬日丙午时,是由甲辰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水生木,荥穴之后继开相生之输穴。丙为阳火,属小肠经,小肠经的输穴是后溪,值午时小肠经输木穴后溪开。故云“丙午小肠后溪输”。根据子午流注法则,每开输穴时,必是本日主经“返本还原”之时,壬日主经是膀胱经,膀胱经的原穴是京骨,所以开后溪穴的同时,并过膀胱经原穴京骨。故云“返求京骨本原寻”。

又据《灵枢·本输》篇云:“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指肾脏统属三焦与膀胱)。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可见,三焦既有如经文所说的功能,则和膀胱的关系密切,如同嫡亲一般。同时,三焦与包络同称相火而分寄于丙丁(《针灸大成》说分寄于壬癸),故丙火既代表小肠,亦代表三焦。所以丙午时兼开三焦经之原穴阳池。可见,值丙午时,则后溪、京骨、阳池三穴同开。

第四个阳时为戊申,壬日戊申时,是由丙午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木生火,输(原)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戊为阳土,属胃经,胃经之经穴是解溪,值申时胃经的经火穴解溪开。故云“戊申时注解溪胃”。

第五个阳时为庚戌,壬日庚戌时,是由戊申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庚为阳金,属大肠经,大肠经之合穴是曲池,值戌时大肠经合土穴曲池开。故云“大肠庚戌曲池真”。

第六个阳时为壬子,从壬日壬寅时到癸日壬子时,相隔十个时辰而“日干重见”。前已述及,凡遇日干重见,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阳经“气纳三焦”的原则,必由三焦经归纳一穴来“生我”本日主经。本日主经是膀胱经,属壬水,生我者为母,金生水,开三焦经之井金穴关冲,来生我主经(膀胱经),故云“关冲属金壬属水,母子相生恩义深”。见表29。

表29 从壬日寅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原文】

癸日亥时井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输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解析】

根据“阳进阴退”原则,癸日的井穴从亥时开始,至甲日癸酉时止。从表面看,壬日流注至壬子时,应从癸丑时起井穴,此癸日反由亥时起井,其理安在?

盖因“亥”是地支最末一个阴支,本该和天干最末一个阴干“癸”相配合。癸亥流注终于癸酉时开中冲穴,正与甲日甲戌时窍阴穴相接,以构成循环不息的六十花甲的周期规律。所以癸日不起于癸丑,而必起于癸亥。

癸为阴水,属肾经,肾经的井穴是涌泉,值亥时始开肾经井木穴涌泉。癸日亥时即癸亥时,距壬子时开关冲穴之后,相隔十一个时辰,这与平日阴阳交经相隔一个时辰的情况不同。因子午流注法则,从甲日到癸日,再从癸日到甲日,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甲为阳干的第一数,阳数始于一而终于九,壬是天干第九数,壬水代表膀胱经流注开穴,从甲日起前后已经过了九日,从最后一个阳干壬日到癸日(即从膀胱经转入肾经),仅在这一天规定要增加十个时辰。之所以然者,因流注法每日值一经,每经值日十一时,十日共110时辰,差数是十时。因在十天之中,每日或阳经交阴经,或阴经交阳经,每日交一次,每次差一时,最后交到癸日,就空下了十个时辰。因此,癸日肾经不能起于癸丑,而应提前十个时辰起于癸亥。否则就不可能与甲日戌时相交,因而影响了子午流注一周与再周的循环。

第二个阴时为乙丑,甲日乙丑时是由癸日癸亥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阴井木,木生火,井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荥穴,乙为阴木,属肝经,肝经的荥穴是行间,值丑时开肝经荥火穴行间。

第三个阴时为丁卯,甲日丁卯时是由甲日乙丑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火生土,荥穴之后接开相生之输穴,丁为阴火,属心经,心经的输穴是神门,值卯时开心经之输土穴神门。根据子午流注法则,开输穴的同时,也是本日主经“返本还原”之时。本日主经是肾经,肾经以输代原穴是太溪,故与神门同时并开。然此时又要兼开心包经之输穴大陵。因心包经为心主之脉,亦属丁火,称为相火。于是心包经输穴大陵,亦随之返本还原。故时值丁卯,则同开神门、太溪、大陵三穴。

第四个阴时为己巳,甲日己巳时是由甲日丁卯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土生金,输穴之后接开相生之经穴,己为阴土,属脾经,脾经的经穴是商丘,值巳时开脾经之经金穴商丘。商丘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故云“己巳商丘内踝边”。

第五个阴时为辛未,甲日辛未时是由甲日己巳时相隔两个时辰相生转入而来。金生水,经穴之后接开相生之合穴,辛为阴金,属肺经,肺经的合穴是尺泽,值未时开肺经合水穴尺泽,故云“辛未肺经合尺泽”。

第六个阴时为癸酉,与第一个阴时癸亥的“癸”重见,正是心包络经和本日主经天干重见之时。凡遇日干重见,阴经五输穴均已开过之后,根据诸阴经血纳包络的原则,必由心包经纳一穴。而阴经的纳穴,是由本日主经去生该纳穴(我生者为子)。本日主经是肾经,癸为阴水,属肾经,水生木,值酉时血归包络,开心包络之井木穴中冲,是本日主经和心包络经母子相生(经生穴)。故云“癸酉中冲包络连”。见表30。

表30 从癸日亥时按时开穴流注表

img

结语:综上所述子午流注十天干计算日时开穴的法则,可见古人治病不是单纯以某穴专治某病的观点,主要是体现中医整体恒动观,阐明自然界与机体内部环境存在“节律同化”的联系。通其经脉,调其血气,通过机体内部的调整来创造便于祛除病邪的条件。学者若能真正做到“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恰当把握时机,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庶几提纲挈领,执简驭繁,于临证可左宜右有。所以古人重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编后歌郑重其言曰:“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子午流注针法的规律,即阳日阳时始于阳穴,阴日阴时始于阴穴。本法的运用是以天干为主。

从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取穴表中,可以看出子午流注的特点,即阴阳交合、刚柔相济,这是贯串于整个取穴法则之中的。

每日开始开井穴,顺序依次开穴都是至翌日才结束,有阴阳互根含义。

在气纳三焦或血纳包络之后,转入一天必显示出五行的相生或相同,即脉气衔接或同气相应的意义。

子午流注取穴法,在阳日遇阴时,或阴日遇阳时,其穴已闭,可用其相合者,即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的相合而通用。

现将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取穴歌完整列表如下(表31):

表31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取穴表

img

续表

img

注:上表根据徐氏逐日按时定穴歌制作。

第二节  纳子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亦称纳支法),是一种广义的流注取穴法。它是以十二地支配十二经脏腑气血流注时辰,按五行相生规律,选取五输穴中母子相生腧穴,进行迎随补母泻子的方法。比纳甲法要求简单,易学易用。其临床效果已为古今针灸家所肯定。

本法的应用是根据人身十二经络通行之自然顺序,所纳地支亦皆为每日各经流注之时,然后再依各经证候的虚实配合五输穴中母子相生腧穴,掌握“生我”“我生”(注:“我”指本经)的穴位去治病的方法。

属于实性病证,须在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例如肺经属金,金生水,属水的穴即为子穴,所以尺泽(水穴)为肺经的子穴,当于寅时上半时取之针用泻法,主治肺热证,见咳嗽、胸满、痰多色黄黏稠,甚至胸痛、烦渴引饮、舌苔黄燥、气盛脉大等;若属于虚性病证,须在气血始流过本经的时间,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如肺经属金,土生金,属土的穴即为母穴,所以太渊(土穴)为肺经的母穴,当于寅时下半时取之针用补法,主治肺经的虚证,见咳而短气、倦怠、声低懒言、自汗、舌淡脉虚弱等。一经如此,它经皆然。

一、纳子法临床应用的几种开穴法

(一)专以时辰为主的十二经流注法

十二地支与脏腑配合,每一个时辰有一个脏腑主经(值班),就是气血流注旺盛时辰,一个时辰流注一经。始于中焦,上注于肺,从肺出发→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厥阴肝复注于肺(翌日寅时),如环无端,周流灌溉。

《针灸大成》载“十二经纳地支歌”,现录于下: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见表32。

表32 地支与经脉脏腑配合时间表

img

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配合一经,并不限定在某一个时辰内应开何穴,仅是规定了某一个时辰配合某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自起点至终点的任何穴都适用。例如:每日寅时从中府起至少商穴止,肺经的十一穴,都适用这个时辰内针灸。其他各时辰流注的经穴仿此。

(二)本经补母泻子取穴法

补母泻子开穴法是纳子法的重点,子母是按五行相生的次序,以本经为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引申为以经的五行生穴的五行称为子穴;以穴的五行生经的五行称为母穴。按五行相生补泻原则推算穴位,其方法是:以阴经的井、荥、输、经、合配属木、火、土、金、水,即阴经的井穴属木,以相生的次序推之。以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配属金、水、木、火、土,即阳经的井穴属金,以相生的次序推之。再与各脏腑配属的五行属性,按相生关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定出各经五输穴中的“母穴”和“子穴”,即每经各取一个子母穴,按时进行治疗。

本经补母泻子法的理论根据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这样五脏有了五行属性,腑随脏走,按表里关系配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属金,大肠亦属金;脾与胃相表里,脾属土,胃亦属土;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属火,小肠亦属火;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属水,膀胱亦属水;肝与胆相表里,肝属木,胆亦属木;三焦为六腑之一,阳气之父,为火气所化,故称相火;心包为心之外围,阴血之母,心为君火,心包则为相火。如此,十二经脏腑就都有五行属性了。

此外,还有一种“泻南补北”法,《难经·七十五难》云:“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盖子能令母实是言其病因,母能令子虚是言其治法。当细心体会泻火补水之意义。清·丁锦注解:“读此章乃见补肾之法,出自越人,盖因肾水足,则金不耗,而肺不虚。肾水足,则木得养,而肝不燥,则木不乘脾而脾足。脾既足,土又可生金,金又生水,目此接续而生,莫不藉补水之力,此天一生水之义也。若不明乎此,即经所谓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

十二经共有二十四个母子补泻穴,按照每经补母泻子分成十二对。在《针灸大成·卷五》载有“十二经病井荥输经合补虚泻实”一篇,文中结合《灵枢经》里的十二经脉“是动所生病”,较详细地讨论了十二经母子补泻的24个穴位。为便于记忆,这里将“十二经补母泻子歌诀”录于此:

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间;

胃泻厉兑解溪补,脾在商丘大都边;

心先神门后少冲,小肠小海后溪连;

膀胱束骨补至阴,肾泻涌泉复溜焉;

包络大陵中冲补,三焦天井中渚痊;

胆泻阳辅补侠溪,肝泻行间补曲泉。

五输五行相配合,实泻其子大病安;

井荥输经合五穴,虚补其母顺势间。

见“表33 本经补母泻子按时取穴表”。

表33 本经补母泻子按时取穴表

img

续表

img

应该说这十二对母子补泻的穴位在临床上经常用到,取穴精简,效果好(详见后十二经补母泻子取穴诠释)。

(三)关于补母泻子的取穴原则

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开穴。以肺经为例,晨3~5点为寅时,气血流注到肺经。如诊断为肺经虚证,用纳甲法当在辛日未时开补肺经母穴(输土)太渊;用纳子法则可在任何一天肺经流注的寅时已过,进入卯时开补太渊穴。如若肺经实证,用纳甲法当在癸日亥时开井穴涌泉,转入甲日未时开泻肺经子穴尺泽(合水);用纳子法可在任何一天肺经流注到寅时开泻尺泽,余类推。

关于母子补泻,因病每每虚中夹实,实中夹虚,因此不可机械地认为母穴必补,子穴必泻。古人有“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的说法。另外,因为井穴气薄,不宜于补泻(疼痛),因此又有“泻井当泻荥,补井当补合”之说,供临证时参考。

总之要根据具体病情,灵活应用补母泻子法,他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补火生土、泻肝实脾等,是中医五脏一体观的生动体现,反映出脏腑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确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四)本经本穴开穴法

根据“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的原则,若开穴的流注补泻时辰已过,或无明显虚实的证候时,可开取与本经同一属性的经穴(称本经本穴)治疗。所谓本经本穴开穴法,就是指与本脏腑五行属性相同的穴位,即金经的金穴、土经的土穴、木经的木穴等,这是由本脏腑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所决定的。例如胃经五行属土,足三里是胃经的合土穴,即称为本经本穴(土经土穴);又如肺经属金,经渠是肺经之经金穴,即称为本经本穴(金经金穴)。但不要把母经母穴、子经子穴混淆成本经本穴,如胃属土,胃经火穴解溪,火生土,故解溪只是胃经的母穴;又如肺属金,肺经的水穴尺泽,金生水,故尺泽只是肺经的子穴。

此外,本经本穴还可作为配穴使用,如病变部位在某脏腑,除按经与穴的五行关系或母或子取穴之外,还可配合本经本穴。

本经本穴具体言之:肺属金,肺经五输穴之经金穴经渠;大肠属金,大肠经五输穴之井金穴商阳;胃属土,胃经五输穴之合土穴足三里;脾属土,脾经五输穴之输土穴太白;心属火,心经五输穴之荥火穴少府;小肠属火,小肠经五输穴之经火穴阳谷;膀胱属水,膀胱经五输穴之荥水穴通谷;肾属水,肾经五输穴之合水穴阴谷;心包络属火,心包经五输穴之荥火穴劳宫;三焦属火,三焦经五输穴之经火穴支沟;胆属木,胆经五输穴之输木穴足临泣;肝属木,肝经五输穴之井木穴大敦。

(五)异经补母泻子开穴法

济母而补其不足,夺子而泻其有余。这是按流注时辰“虚证开补与本经有相生关系的母经母穴,实证开泻与本经有相生关系的子经子穴”之法(注:与本经无相生关系的异经开穴则不适用)。

以肝经为例:

肝经虚证用纳甲法:于丁日未时开心经井木穴少冲(心经母穴),转入戊日丑时开补母经即肾经(水生木)母穴经金复溜(金生水);或于乙日酉时开肝经井木穴大敦(木经木穴)后,转入丙日的巳时开补肾经合水穴阴谷(水经水穴);用纳子法则可在任何一天酉时(肾经气旺)过的戌时开补经金穴复溜(金生水)。

肝经实证用纳甲法:于丁日亥时或甲日卯时开泻子经,即心经子穴(输土)神门(火生土);或乙日亥时开泻心经荥火穴少府(火经火穴);用纳子法则可在任何一天午时(心经气旺)开泻神门。

又如肺经虚证,土生金,脾(土)为肺(金)之母,而脾经母穴荥火大都(火生土),即母经母穴,在脾经流注巳时过的午时补之。

若属肺经实证,金生水,肾(水)为肺(金)之子,取肾经的井木穴涌泉(水生木),即子经子穴,正当肾经流注旺盛的酉时泻之。余类推(见表34)。

表34 异经补母泻子按时取穴表

img

(六)本经、异经补母泻子法

利用经生经、经生穴、穴生经的关系(生我、我生)两者配合使用。这种本经本穴、母经母穴、子经子穴互相配合,用异经治疗的方法,曲尽其妙,且非常灵活。

例如脾阳虚证,见乏力、气短、虚咳,应取肺之母经足太阴脾经本穴太白(脾属土,太白输土穴,属土经土穴),配肺经母穴输土穴太渊(土生金),为虚则补其母。功能培土生金,补肾益气。

又如肾阴虚肝热者,法当滋水涵木以制火。取足少阴肾经(本经)经金穴复溜(母穴),金生水,和手太阴肺经(肾的母经)经金穴经渠(本穴),属金经金穴,功能滋生肾水,这是虚则补其母;泻肝经荥火穴行间,肝属木,木生火,行间乃肝经子穴;再泻肝经的子经——手少阴心经荥火穴少府(心属火,少府属火),这是实则泻其子。

有人说中医是美学,这话同样适合子午流注针法,如果深入研究子午流注的配穴体系,就会发现其左右逢源、变化无穷的内涵——其辨证论治是十分灵活而有序的。

(七)“三焦归丙、包络归丁”的商榷

子午流注纳甲法,十二经纳天干,推算是从日上起时,日配经,时配穴。推算日干是确定某日应开某经;推算时辰是确定某日某时应开某穴。十二经配十天干,每日轮值一经,还余心包与三焦两经,应当怎样配属呢?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徐凤“十二经纳天干歌”已有高度概括,云:“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然而,张景岳在《类经图翼》“十二经纳甲歌”中认为“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理由是“虽三焦决渎犹可言壬,心包附心主,更何云癸?且二脏表里,皆相火也”。近人承淡安等著《子午流注针法》,也从张景岳之说。由此产生两种意见分歧,即三焦寄壬抑或归丙?包络寄癸抑或归丁?使后之学习者莫衷一是,由此造成按时配穴针法的混乱。对此,谈谈我的看法。

1.三焦乃阳气之父,心包为阴血之母。气血是运行全身的。因此二经虽然分寄于壬癸,但主要作用还是三焦经的井荥输各穴分派于五个阳干之中,包络经的井荥输各穴分派于五个阴干之中。这样三焦与诸阳经,包络与诸阴经,就构成相互配合的关系。

2.三焦为决渎之官,属膀胱,故可言壬。心、肾二经同属少阴,向来取其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为用。肾五行属水,天干纳癸;包络乃心之外围,五行属火,天干之所以纳癸,正是取其水火既济之功能。

3.三焦为火气所化,五行属火而内寄相火,总司全身气化功能,它与膀胱同寄于壬,针时取三焦经原穴阳池,与膀胱经原穴京骨相配,便能调节周身上下气机、调和气血的作用。若按张景岳、承淡安之说,言三焦归丙,则针阳池时配以小肠经原穴腕骨,殊欠妥当;包络寄癸,针时取心包经原穴大陵与肾经原穴太溪相配,则能起到上下呼应、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效,以治头晕目眩、虚烦不眠、怔忡心悸、腰痛无力等疾。反之,如按“包络归丁”之说配穴,针大陵时又针心经原穴神门,实为蛇足之治。中医属平衡疗法,一阴一阳者谓之道,强调阴阳水火的平衡协调。盖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若不信,请于临床验证。

二、十二经补母泻子取穴诠释

十二经补母泻子取穴法是子午流注纳子法的主要内容,故列专项讨论。这是五输穴另一种形式的应用。此法是遵循人体气血每天周流不息的规律,以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十二个时辰,配合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十二经脉,结合五输穴中的母子穴,按照“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来开穴治疗的一种按时取穴法。可以说临床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掌握。

此法源于《内》《难》两经,以五行相生为基础,把五脏五行与治疗结合起来,联系病变的虚实(太过与不及)使某一行失衡的关系通过补母泻子而重新达到平衡。如木不生火(母病及子,我生),木虚水病(子病及母,生我);火不生土(母病及子,我生),火虚木病(子病及母,生我);金虚水病(肺虚及肾作喘);肾虚及肺(子盗母气);阴虚阳亢的眩晕(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是为水不涵木(母病及子)等。

讲补母泻子源于五行相生,而五行的生克乘侮同样需要了解。《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反乘),己所胜,轻而侮之。”意思是:五脏的某脏之气有余,则制约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反侮克制自己的脏器;若某脏之气不足,则克制自己的脏器便乘虚侵犯而克制太过,是谓相乘;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则轻易地反侮自己。那么出现“乘侮”传变的前提是什么呢?一是太过,一是不及。比如肝木,正常是金克木、木克土,若肝木太过,则会出现木旺侮金,如临床所见的木火刑金的咳痰咳血。木旺乘土临床见某些慢性肝炎患者,表现为烦躁、失眠、两胁胀痛、呕恶乏力、便溏等,所谓肝郁肝热兼脾虚者,临床常见。若肝木不及,肝阴肝血亏虚者,又容易出现土壅侮木,临床见纳呆腹胀、呕恶,继而眩晕、两目昏花;或木虚金乘,临床见某些老慢支的患者,反复的咳痰量多,色白而黏,并见昏眩、视物模糊、干涩或目无神采、少寐、胸胁满闷等。明显的是肝肺升降之轮出了问题,肝气生发不足,肺气壅逆于上而不降。

虚则补其母,补火生土,补土生金……实则泻其子,泻火平木,泻木宁水,泻金生土……

子母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以经(我)为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经的五行生穴的五行穴,为子穴;以穴的五行生经的五行穴,为母穴。五行相生应该说把它用到穴位上,就是先确定脏腑的五行,再确定穴位的五行。

根据证候的虚实,进而还有补泻的问题,即补母泻子的问题。一般情况,应该说各脏腑配属五行的属性,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关系,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制定出各经五输穴中的母穴和子穴,以每经各取一个子母穴进行治疗。前已述及,它的理论根据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的五方五行配属五脏的分类,这种分类法是古人认识自然规律的产物,即自然方位与人体、气候、性味的高度统一,而且非常实用,体现着中医的整体观——这个东西太有意义了!言不虚发。中医的这种抽象,言必有证,它会落实到具体的治疗上,落实到某一个穴、某一味药的思路上,所以它是一贯到底的,整个就是一张网。那么五输穴的五行归属,恰恰是如网在纲,使得六十六个五输穴按照五行的关系这条主线贯穿。那么,通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段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五脏有了五行的属性,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五脏分属五行,腑随脏走,脏腑是按照表里关系配合的,比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属金,大肠也属金,只不过一个是清金,一个是燥金;脾与胃相表里,脾属土,胃也属土,胃是燥土,脾是湿土,燥湿互济的问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属火,小肠也属火;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属水,膀胱也属水;肝与胆相表里,肝属木,胆也属木;三焦为六腑之一,为阳气之父,乃火气所化,所以也称相火,心包为心之外围,阴血之母,因心属火,心包则为相火,所以心包和三焦共济相火。

如此,十二经脏腑就有了五行的属性。脏腑的五行属性确定以后,第二步就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阳井金,阴井木”,按照五行相生次序,确定何为母穴,何为子穴。

“十二经补母泻子歌诀”与“本经补母泻子按时取穴简表”已列于前,客观讲这十二对母子补泻的穴位在临床上的使用率很高,现按照十二经流注顺序诠释如下。

1.手太阴肺经——母穴太渊,子穴尺泽

肺属金、天干纳辛。《针灸大成》云:“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又云:“补用卯时(随而济之),太渊为输土,土生金,为母。经曰:虚则补其母。泻用寅时(迎而夺之),尺泽为合水,金生水,为子,实则泻其子。”

太渊是肺经输穴,阴井木,阴经的输穴五行属土,土生金,故太渊是肺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几遇肺系机能减退性病变,可在每天的卯时(5~7时),开取母穴太渊,因气血卯时始流过肺经,肺气过时而衰,补输土穴太渊,正是“随而济之”;尺泽是肺经合穴,阴经的合穴五行属水,金生水,故尺泽是肺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凡实性、热性哮喘、胸膜炎、肺炎、支气管炎、肩臂痛、肩周炎及肺系机能亢进病证,可在每天的寅时(3~5时),开取子穴尺泽,因气血寅时流注肺经,时值肺气方盛,泻合水穴尺泽,正是“迎而夺之”。

根据“阳井金,阴井木”的规律,阳经第一个井穴属金,五行相生次序为:金生水→生木→生火→生土;阴经第一个井穴属木,五行相生次序为: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

【临证点滴】

太渊是肺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遇到肺系机能衰减的病变,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肺系慢性病,辨证属于肺气虚的,症见气短、声低息弱、自汗、畏冷、久咳气喘、乏力等;或属于肺阴虚的,症见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渴、呛咳、咳血等,就一定要取太渊穴,培土生金,针用补法,随而济之。由此拓展,因脾胃属土,土为金母,土不生金,母亏及子,不但形成肺气虚弱,且金不生水,导致火无水制,而见肺阴虚证。故肺经母穴太渊是治疗肺虚证的要穴。

尺泽为肺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凡是哮喘病急性发作,或胸膜炎,或肺炎,或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症见外邪壅遏肺气,肺气郁闭,经气不利,或痰湿停留,或瘀热夹痰,以致喘息气粗、胸满仰息、咳唾痛引胸胁、咳逆上气痰浊,或咽喉肿痛等,辨证属于肺经实热证者,均可针泻尺泽(必要时可三棱针点刺放血),迎而夺之,化痰宽胸利膈,疏调气机,清热利咽止痛。

这是讲肺经的补母泻子穴。一个补虚,一个泻实。肺经这条经脉,无论虚证实证,这两个穴位一定要搞清楚,搞清楚了就不会犯原则性错误。尺泽穴一般在临床中,对于急性肺系疾患,肺热喘咳兼血脉瘀阻的,都可以刺尺泽放血,可迅速控制病情发展。我在临床中凡属于表、热、实证病情较急迫的,有三个穴位可针刺放血,疗效立竿见影,即委中、尺泽、曲泽。辨证以哪一经脉为主则先取哪经穴。

2.手阳明大肠经——母穴曲池,子穴二间

大肠与肺经脉络属,互为表里,腑从脏走,所以手阳明大肠经五行亦属金,天干纳庚。《针灸大成》云:“手阳明大肠经,为庚金。起商阳,终迎香,气血俱多,卯时气血注此。”又云:“补用辰时,曲池为合土,土生金,虚则补其母;泻用卯时,二间为荥水,金生水,实则泻其子。”

阳井金,阳经的合穴属土,土生金,故曲池是大肠经合土穴,是大肠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半身不遂、小儿麻痹(痿证)、上肢瘫软无力及本经证候群中机能减退病证,可在每天的辰时(7~9时)开取母穴曲池补之,因气血辰时始流过大肠经,此时大肠经气方衰,补合土穴曲池,正是“随而济之”;二间是大肠经的荥穴,阳经的荥穴五行属水,金生水,故二间是大肠经子穴,实则泻其子。凡咽喉炎、牙痛、上臂痛、前头痛及本经证候群中机能亢进病证,可在卯时(5~7时)开取子穴二间泻之,因气血卯时注入大肠经,此时大肠经气方盛,泻荥水穴二间,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曲池是大肠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曲池主要是治疗一些肢体功能障碍的慢性恢复性疾病,如脑血管病遗留的半身不遂,进入到功能恢复阶段;还有痿证,类似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多发性骨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还有痹症,属手足无力、百节缓纵不收,或气虚血少津液不足,筋骨肌肉发生挛痛、重着、酸麻为特征者,这种情况曲池必取,针用补法。因其位于肘关节部位,是大肠经的母穴,有散风祛湿、温经化滞之功。又属大肠经的土穴,与脾胃有密切关系,脾主四肢,若四肢屈伸不利属气虚者,补曲池配合足三里等,可以培土益气。此外,同样是曲池,很多外感热证,曲池配合谷,或配风池,或配外关,由于手法补泻不同,起的作用就完全不同。临床证明效果同样很好。

二间是大肠经的荥水穴,金生水,是大肠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临床见大肠经的实证、热证,尤其是阳明郁热,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部位所见的发热肿痛,如急性咽喉肿痛、口干、鼻衄、牙痛、唇肿、口角溃疡等,都可针泻二间子穴,发挥清热开郁、消肿止痛功能。附带一句,牙痛(下牙痛)为什么取合谷穴?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大肠经“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所以这种风火牙痛的,合谷加二间穴是正取。此外,包括筋脉的痛证,上臂肩背疼痛,循经取穴走手阳明大肠经这个路,或者是前额头痛不舒,属阳明经,都可以加荥水穴二间,针用泻法。

3.足阳明胃经——母穴解溪,子穴厉兑

胃为腑,腑从脏走,五行属土,天干纳戊。《针灸大成》云:“足阳明胃经属戊土,起头维,终厉兑,气血俱多,辰时注此。”又云:“补用巳时,解溪为经火。火生土,虚则补其母;泻用辰时,厉兑为井金。土生金,实则泻其子。”

解溪是胃经的经穴,阳经的经穴五行属火,火生土,故解溪是胃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遇虚性、寒性的痹症、眩晕、面肌麻痹、面部浮肿、胃中寒冷、腹部虚气胀满、痿证等,流注纳子法可在巳时(9~11时),开胃经母穴解溪。因气虚巳时始流过胃经,此时胃经气方衰,补经火穴解溪,正是“随而济之”。厉兑,胃经井穴,阳经井穴五行属金,土生金,故厉兑是胃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凡属癫狂、下肢痹痛、实性水肿、小便色黄、肠痈、阳明燥结、发热及本经证候群中机能亢进性病变,流注纳子法可在辰时(7~9时),开取子穴厉兑泻之。因气血辰时注入胃经,胃经脉气方盛,泻井金穴厉兑,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解溪是足阳明胃经的经火穴,五行属火,胃虚弱证如见胃脘冷痛、绵绵不休,重则胃部痉挛痛剧,得温缓解,口淡不渴或呕吐清水等,取解溪穴补火生土,有加强胃气健运,促进受纳功能。此外,凡虚寒性属气血不足的痹症,或是某些虚性的眩晕症,如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其眩晕的特征是“振振欲擗地者”,用真武汤温阳利水,若用针配穴可取解溪穴,同样取补火生土义。还有面肌麻痹、面部浮肿、痿证等,因为解溪这个穴,它是火生土,既然是火生土,它有助阳化气的作用,有补后天气血的作用,应该是温阳补土的一个穴。

厉兑是胃经的井穴,五行属金。胃属土,土生金,所以厉兑是胃经的子穴。临床取厉兑穴一般多是点刺,主要用于胃经的实热证,像阳明气分热盛、阳明腑实的谵语等。此穴位于足次趾外侧爪甲根部,是最为敏感的穴位之一,痛感强,放射也较远,所以沿足阳明胃经自头至足的实证、热证,针泻此穴皆有卓效。如面部热肿、喉痹、鼻衄、上齿痛(足阳明经“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腹胀满痛等。此外,热病发狂、神识昏蒙、梦魇,还有溺色深黄、肠痈,某些急性肠道感染,或有痈脓之变,像急性肛周脓肿这种情况,厉兑都得取。配合大肠经井穴商阳,阳明燥结、发热的,都可以针。总之,阳热郁闭、痰火壅盛、气机闭滞以阳明为主者,针泻厉兑,功能清热开闭通滞、引火下行。

4.足太阴脾经——母穴大都,子穴商丘

脾与胃经脉络属,互为表里,天干纳己,五行属土。《针灸大成》云:“足太阴脾经,属己土。起隐白,终大包,多气少血,巳时注此。”又云:“补用午时,大都为荥火。火生土,虚则补其母;泻用巳时,商丘为经金。土生金,实则泻其子。”

大都乃脾经荥穴,阴经荥穴五行属火,火生土,故大都是脾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腹满呕恶、全身倦怠、纳呆食少、脾虚泄泻及本经证候群中所有机能减退性疾患,流注纳子法可在午时(11~13时)开取脾经母穴大都补之。因气血午时始流过脾经,此时脾经经气方衰,补经火穴大都,正是“随而济之”;商丘是脾经的经穴,阴经的经穴五行属金,土生金,故商丘是脾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遇有腹部膨胀、肠鸣、大便秘结、痔瘘、消化道出血及本经证候群中机能亢进性疾患,流注纳子法可在巳时(9~11时),开取子穴商丘泻之。因气血巳时注入脾经,脾经脉气方盛,泻经金穴商丘,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大都是脾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脾虚证大凡虚性的腹满、呕吐,或倦怠乏力、食少纳呆、面黄消瘦、食后腹胀,甚至肠鸣、大便稀溏、腹痛喜按,配穴都可取大都穴,针用补法。单纯的脾虚有,但临证中脾阳虚更多见,因脾主湿,湿为阴邪,所以脾虚为病易阳气不足,水湿不得运化,更见浮肿、小便不利、身困重等。配穴取大都穴,针用补法,取火生土义,针后加灸,脾阳虚明显者以灸为主,功能温运脾阳,补火生土。一般临证当中辨证为脾虚证就抓两点:一是舌质淡胖有齿痕,再是主诉容易疲乏。紧接着问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便溏,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温脾阳。“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张仲景有明训。取穴大都,脾经的母穴,补火生土。

商丘是脾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脾实证泻商丘,以湿邪阻滞气机为主,症见身体困重肥胖、腹满实痛、腹部膨胀、矢气少,或湿热头胀、胸满、热利腹痛、黄疸等。这种情况下,用针配穴要给病邪一个去路,使邪从大小便而出。临证还需了解患者有没有便秘病史、痔疮出血病史、消化道溃疡病史。围绕这种实证、热证,针泻商丘穴,迎而夺之,行湿导浊,消胀散结,泻其子而宣化湿阻。

5.手少阴心经——母穴少冲,子穴神门

心为脏属阴,天干纳丁,五行属火(君火)。《针灸大成》云:“手少阴心经,属丁火。起极泉,终少冲。多气少血,午时注此。”又云:“补用未时,少冲为井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泻用午时,神门为输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少冲是心经的井穴,阴经的井穴五行属木。木生火,故少冲是心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心气虚、掌中寒、自汗、不寝、怔忡、心悸及本经证候群中机能减退证,可在未时(13~15时)开取母穴少冲补之。因气血未时始流过心经,心经脉气方衰,补井木穴少冲,正是“随而济之”;神门是心经的输穴,阴经的输穴五行属土,火生土,故神门是心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遇有精神分裂症(如狂躁、偏执、青春型等多属实证),掌中热、上臂内侧后缘痛等,可在午时(11~13时)开取心经子穴神门泻之。因气血午时注入心经,时值心经脉气方盛,泻输土穴神门,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少冲是心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故心虚证补少冲。心气虚证见自汗、心悸,甚至怔忡、惊惕不安、喜悲善忧、健忘、多梦,或是胸闷气促、心下暴痛、似嘈似饥,甚至胁下及腰背有牵引疼痛等。这种情况,这个母穴少冲针用补法,随而济之。理论上当是这样。不过在临证中见心慌、气短的,很少针这个少冲穴,因为它是井穴,针刺最为敏感,《难经·七十三难》云:“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所以元·滑伯仁就提出“补井当补合”之说。理由是:凡虚证的治疗,不论阳井金或阴井木,其母穴必是阳合土(土生金)或阴合水(水生木),补井当补其合穴。所以少冲这个穴,作为虚证,即便是毫针补法,也用得较少,每以心经合水穴少海替代。同理,心包经井穴中冲,补其合穴曲泽;膀胱经井穴至阴,补其合穴委中。

神门是心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神门主治凡神志、血脉以心经实热证为主的病症,如面赤、口渴欲饮、脉数、胸痛热烦、少寐,或喜笑不休等,疗效很好。临证有种顽固性失眠,属于阴虚火旺的,取穴手少阴心经的神门和足少阴肾经的太溪,取少阴心肾之两原相配,太溪穴济肾水以制心火;神门穴针用泻法,导心火下行。神门因属心经的土穴,土克水,针泻神门,泻土后水得以升,从而加强了水克火的力量,而有助于热病的改善。中医火的概念,就人体言,生理之火下行,病理之火上炎。还有那种精神异常的,比如狂躁症,性格偏执,爱钻牛角尖的那种,神门穴必取,针用泻法。临证还有见掌心发热者,老觉得手心烧,可以泻一泻,这都是心火。还有像上臂内侧后缘痛,循经取穴,同样可以取神门针之。

6.手太阳小肠经——母穴后溪,子穴小海

小肠与心经脉络属,互为表里,腑从脏走,天干纳丙,五行亦属火(君火)。《针灸大成》云:“手太阳小肠经,属丙火。起少泽,终听宫。多血少气,未时注此。”又云:“补用申时,后溪为输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泻用未时,小海为合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后溪是小肠经的输穴,阳经输穴属木,木生火,故后溪是小肠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遇本经经气虚弱所致的目疾、耳聋、颈项不能回顾等,可在申时(15~17时)开小肠经的母穴后溪补之。因气血申时始流过小肠经,此时小肠经脉气方衰,补输木穴后溪,正是“随而济之”;小海是小肠经的合穴,阳经的合穴五行属土,火生土,故小海是小肠经子穴,实则泻其子。凡遇肩臂痉挛,小肠气痛、肩肘关节痛等经脉瘀滞者,可在未时(13~15时)开小肠经的子穴小海泻之。因气血未时注入小肠经,时值小肠经脉气方盛,泻合土穴小海,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小肠属腑属阳,腑从脏走,小肠与心相表里,五行属火。后溪输木穴,木生火,后溪是小肠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小肠虚寒证每每导致泌别清浊的功能障碍,见肠鸣泄泻、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等。后溪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督脉总督诸阳,又维系元阳,针用补法是为正治。小肠经经气虚弱见证,如《素问·厥论》指出:“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同样针后溪而立效。临床应用这个穴,一般治典型的太阳经的经脉阻滞,“后溪督脉内眦颈”,目内眦即眼内角,所以也治眼病。颈项俯仰或左右转动困难,脖子老是发僵发板,或者落枕,或者冷不丁一个姿势,腰动不了等,取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通督脉,调动诸阳经气。别小看这个后溪穴,下针后足以激发人体巨阳和督脉之阳!

小海是小肠经的合土穴,是小肠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小肠实证主要是邪热蕴结,阻滞经脉的病证,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起于小指外侧端,沿手背外侧至腕……故见目黄、耳聋、颊肿、齿龈肿痛,颈、颌、肩、肘臂外侧后缘痉挛疼痛,或脐腹胀痛,牵引腰背,小肠气痛,控引睾丸、小便赤涩等。还有肩关节、肘关节方面的,只要是手太阳小肠经所过之处,针刺小海,迎而夺之,这穴也好使。

7.足太阳膀胱经——母穴至阴,子穴束骨

膀胱经天干纳壬,腑从脏走,五行属水。《针灸大成》云:“足太阳膀胱经,属壬水。起睛明,终至阴。多血少气,未时注此。”又云:“补用酉时,至阴为井金。金生水,虚则补其母;泻用申时,束骨为输木。水生木,实则泻其子。”

至阴是膀胱经的井穴,阳经的井穴五行属金,金生水,故至阴是膀胱经的母穴。凡半身不遂、遗尿、难产、目暗流泪及本经证候群中所有机能减退病证,可在酉时(17~19时)开取其母穴至阴补之。因气血在酉时始流过膀胱经,此时膀胱经脉气方衰,补井金穴至阴,正是“随而济之”;束骨是膀胱经的输穴,阳经输穴五行属木,水生木,故束骨是膀胱经子穴,实则泻其子。遇有后头痛、小便淋浊、腰背痛、颈项痛、痈疽、疔疮等疾,可在申时(15~17时)开取其子穴束骨泻之。因气血在申时注入膀胱经,此时膀胱经之脉气方盛,泻输木穴束骨,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膀胱与肾互为表里,肾属水,膀胱亦属水,腑随脏走。膀胱主要功能是贮存津液进而化气行水。膀胱虚证主要是虚寒证,乃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液,症见尿频或遗尿、小便不利、浮肿,或小便点滴不爽、排出无力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经的井金穴,是膀胱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至阴穴位于小脚趾外侧趾甲角,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更是在远隔取穴中治疗头面疾患的要穴。如治疗虚寒性的眼病,动不动目泪时出,清稀而冷,与通常见的风热上扰迎风流泪,或者阳亢目赤不一样,证属虚寒,取至阴穴有效。他如目生翳膜、鼻塞、头重足冷、四肢厥冷等,在辨证基础上都可配合至阴穴治之。临床上有时针治脑血管病,患者遗留半身不遂,配穴后溪、环跳、阳陵泉,当扎至阴穴的时候,每每腿抽动一下,再给一点刺激,又抽动一下。可见这个穴的力量挺大。那么这个穴,古代医家总结,至阴的针或灸的作用可上达,增强温运之功,灸能温补下元,对遗尿、难产及胞衣不下者有特殊功效。总之,凡属机能减退的膀胱经证候,取母穴至阴,效果较好。若结合“补井当补合”之说,加上膀胱经之合土穴委中,更有相辅相成之妙。

束骨是膀胱经的输木穴,阳经的输穴五行属木,所以是膀胱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膀胱实证以湿热为多见,如淋证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色黄赤或混浊,或见血尿、砂石者,清利湿热配穴中当加束骨。《脉经》云:“左手关后尺中阳实者,膀胱实也。苦热冷,胁下有邪气相引痛,刺足太阳经治阳(即束骨穴)。”大凡热病、神志病、膀胱经循行之头项腰背痛证,即如足太阳膀胱经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临证凡见外邪侵袭、经脉瘀滞,表现为后头痛、项强、腰背痛等太阳表证者,配穴加束骨针用泻法,疏调膀胱经气,解表清热;同时这个穴还能治皮肤病,如某些疔疮、痈疽之类,针泻束骨穴亦有效。

8.足少阴肾经——母穴复溜,子穴涌泉

肾与膀胱经脉络属互为表里,天干纳癸,五行属水。《针灸大成》云:“足少阴肾经,属癸水。起涌泉,终输府。多气少血,酉时注此。”又云:“补用戌时,复溜为经金。金生水,虚则补其母;泻用酉时,涌泉为井木。水生木,实则泻其子。”

复溜是肾经的经穴,阴经的经穴五行属金,金生水,故复溜是肾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盗汗、水肿、下肢麻痹、咳嗽带血、视物不清等,可在戌时(19~21时)开取肾经的母穴复溜补之。因气血戌时始流过肾经,此时肾经脉气方衰,在戌时补经金穴复溜,正是“随而济之”。涌泉是肾经的井穴,阴经的井穴五行属木,水生木,故涌泉是肾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如遇急性肾炎、心肌炎、五指俱痛、小儿搐搦、足心痛等,可在酉时(17~19时)开取肾经的子穴涌泉泻之。因气血酉时注入肾经,此时肾经脉气方盛,泻井木穴涌泉,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复溜是肾经的经金穴,是肾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如肾阳虚畏寒,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的水肿,气虚不得行水、阳虚不得化水的水肿;或肾阴虚盗汗、耳鸣、齿摇、腰痛、遗精、腰腿酸软的情况,或见下肢麻木,筋脉不舒;还有肺阴虚咳嗽,痰中带血;还有肝阴虚、肝血不足,视物不清;大凡病属阳虚、阴虚者,均可针灸肾经母穴复溜,灸可补肾益精、振奋元阳,针有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生津液止盗汗之能。利尿消肿可加配阴陵泉、膀胱俞。

涌泉为肾经的井木穴,是肾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肾经实证,主要指肾经热病。《素问·刺热论》云:“肾热病者,先腰痛,img 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img 寒而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刺足少阴、太阳。”针刺涌泉穴滋水降火。涌泉穴救急也好使,像小孩惊风高热抽搐,此穴釜底抽薪,引火下行,可较快地控制住病情。涌泉是肾经的根穴,根者本也,是肾经脉气始生之地,是激发潜能的一个穴,对于急性热病、喉痹、失音、小便不利、狂躁,甚至昏厥者,针刺涌泉穴每每见效。

9.手厥阴心包经——母穴中冲,子穴大陵

心包经天干纳癸,五行属火(相火)。《针灸大成》云:“手厥阴心包络经,配肾,属相火。起天池,终中冲。多血少气,戌时注此。”又云:“补用亥时,中冲为井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泻用戌时,大陵为输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中冲是心包经的井穴,五行属木,木能生火,故中冲是心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遇表证汗不得出、虚脱、虚烦及本经证候群中一切机能减退病证,可在亥时(21~23时)开取心包经的母穴中冲补之。因气血亥时始流过心包经,此时心包经脉气方衰,理论上讲木生火,中冲为心包经的母穴,在亥时补中冲,正是“随而济之”。然根据“补井当补合”之说,亦可配合曲泽穴针之;大陵是心包经的输穴,阴经输穴五行属土,火生土,故大陵是心包经子穴,实则泻其子。遇有心肌炎、口干、面赤、心绞痛、高热谵语、腋下肿痛及本经证候群中一切机能亢进病证,可在戌时(19~21时)开取心包经子穴大陵泻之。因气血戌时注入心包经,此时心包经脉气方盛,针泻输土穴大陵,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中冲是心包经井木穴,心包经属相火,所以是心包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属心包络的虚证,主要指心血不足,或血虚生热引起的病症,如内热烦闷、心下嘈杂似饥、虚烦等,中冲可除烦;或突然发作的心痛、四肢厥冷、口鼻气冷、畏寒,或血虚猝然昏厥等;或表证汗欲出不得,中冲有助于汗出。这个穴从理论上讲是心包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但临证中同样适合治疗急症,因井穴的部位属于阴阳脉气交接的点,以交通阴阳为顺。所以像身热面赤、心胸闷热疼痛,甚至狂躁谵语等,点刺中冲,针泻厥阴风火,清热宣闭。

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以输代原穴之输土穴。火生土,所以大陵是心包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心包经的实证,主要指病性属心火亢盛、热邪郁积者,更多的是神志病,如喜笑不休、心烦、掌中热、胸胁痛、目赤、喉痹、腋下肿、热病汗不出等,针刺大陵有镇静安神、清热除烦之功。包络相火妄动的某些精神疾患,这个穴很好使。此外,大陵与神门同属火经之土穴,主治大致相同。其所异者,神门更侧重心与小肠两经,所谓“口糜淋痛小肠火”即是。

说到大陵穴,这里可以扩展一下,腕横纹中点是大陵穴,上2寸是内关穴,内关上1寸是间使穴,间使上2寸是郄门穴(心包经郄穴)。这几个穴的共同特点是主治精神疾患,心包有热、相火妄动所致的心痛、心悸、烦热等。但因穴性不同而小有区别:大陵为输土穴,兼可治疗胃痛、呕吐等,又是心包经的原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某些疮疡等皮肤病,针刺大陵有效;内关用途广泛,既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所以统治包络三焦还有阴维脉、冲脉(配公孙穴)诸病,且还是救急的必用穴;间使穴乃手厥阴心包经所行为“经”,穴性决定了这个穴治疗急性热病好使,甚至包括热病昏谵、狂躁等,间使必取;郄门乃心包经的郄穴,主治急性热性之疾,包括热伤阳络的咳血,针刺郄门效果不错。

10.手少阳三焦经——母穴中渚,子穴天井

三焦与心包经脉络属互为表里,天干纳壬,腑从脏而五行亦属火(相火)。《针灸大成》云:“手少阳三焦经,配心包络,属相火。起关冲,终耳门,多气少血,亥时注此。”又云:“补用子时,中渚为输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泻用亥时,天井为合土。火生土,实则泻其子。”

中渚是三焦经输穴,五行属木,木生火,故中渚是三焦经母穴,虚则补其母。凡遇出血、耳聋、耳鸣、五指不能伸屈、眩晕及本经证候群中一切机能减退性疾患,可在子时(23~1时)开取三焦经母穴中渚补之,因气血子时始流过三焦经,此时该经脉气方衰,故在子时补中渚穴,正是“随而济之”。天井是三焦经的合穴,阳经的合穴五行属土,火生土,故天井是三焦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遇有癫狂、暴喑、臂外侧痛、耳后痛、眼外角痛、疔疮、痒疹及本经证候群中一切机能亢进疾患,可在亥时(21~23时)开取三焦经子穴天井泻之。因气血亥时注入三焦经,此时三焦经脉气方盛,故在亥时泻合土穴天井,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三焦属相火。中渚是三焦经输木穴,木生火,所以是三焦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三焦经的虚证,主要是指三焦元气衰微、久病不愈、正气不足者。如《针灸甲乙经》:“头眩耳鸣,中渚主之。”《席弘赋》:“久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得其宜。”《千金方》:“中渚主目img img 如无所见,恶风寒。”凡此中渚穴有补虚作用。补木可以生火,慢性的肾虚耳鸣、耳聋,还有五指屈伸不利的,可取中渚补之。同样,泻木可以减弱火势,临证中亦有少阳头痛、耳聋、咽肿、目赤、阳亢面热、血压较高的阳热证,中渚穴也可配合使用,针用泻法。这里再次看出来,理论上讲“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这是立规矩,是方向,但不是绝对不能变通的。具体到临证,还要观其脉证来选穴配穴,或补或泻。

天井是三焦经的合土穴,火生土,所以是三焦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三焦经的实证,主要是沿其经脉循行所见,三焦经的分布,起于无名指外侧端,沿上肢外侧中,过肩颈耳后到达耳前,绕颊部眼眶之下及眼外角。故三焦经实证如突发性耳聋、偏头痛,或循三焦经的痛证,如颈、肩臂外侧痛、耳后痛,眼外角痛等。他如突发的癫痫病,或暴喑等,都可针泻天井穴。此外,还包括皮肤疹痒、疔疮等,配合曲池泻天井穴,古人有“天井泻一切瘰疬,疮肿隐疹。”(明·张景岳《类经图翼》)

11.足少阳胆经——母穴侠溪,子穴阳辅

足少阳胆经天干纳甲,腑从脏而五行属木。《针灸大成》云:“足少阳胆经,属甲木。起瞳子髎,终窍阴。多气少血,子时注此。”又云:“补用丑时,侠溪为荥水。水生木,虚则补其母;泻用子时,阳辅为经火。木生火,实则泻其子。”

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胆属木,水生木,故荥水穴侠溪为胆经母穴,虚则补其母。凡耳聋、耳鸣、眩晕、善太息、下肢外侧麻痹及本经证候群中一切机能减退性疾患,可在丑时(1~3时)开取胆经母穴侠溪补之。因气血丑时始流过胆经,此时胆经脉气方衰,补胆经荥水穴侠溪,正是“随而济之”;胆属木,木生火,火为木之子,胆经的经火穴是阳辅,胆经实证,实则泻其子。遇有偏头痛、缺盆肿痛、耳痛、胸胁痛及髀、膝、绝骨等处痛,可在子时(23~1时)取胆经子穴阳辅泻之。因气血子时注入胆经,此时胆经脉气方盛,故于子时针泻胆经之经火穴阳辅,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胆腑属阳,肝与胆同属木,腑随脏走,侠溪穴是足少阳胆经荥水穴,所以是胆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胆虚证临床主要指胆气虚,清阳不得舒展。症见胆怯,慢性的耳鸣、头目昏沉,或者是气郁不舒的善太息(长叹气)、虚烦不眠,还有下肢外侧沿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麻木,都可以取侠溪穴,针用补法。有些气虚夹郁的善太息,长吁短叹的,配穴时要考虑到这个穴,因其穴性属水,居少阳胆经,功能滋水涵木、调和阴阳、疏肝利胆,以疏调气机为主。

阳辅穴是胆经的经火穴,木生火,所以它是胆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胆实证主要指邪入少阳胆经,见胆经郁火郁热的病患,如偏头痛、眼外角痛、咽喉肿痛、目眩、耳痛、胸胁胀痛等,都可取阳辅穴,针用泻法。此外像胆火上炎,见口苦、易怒、往来寒热、夜寐不安、喉痹,或见经气郁闭如缺盆中痛、腋下肿、瘰疬,沿髀、膝至足外踝侧疼痛等,阳辅穴均可针泻。

这里顺带谈谈“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问题。此句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其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在详细讨论了脏腑功能特性之后,作为结论性的一句话,强调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联系“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语境,本人认为,胆主甲木,为五运六气之首,禀少阳春生之气。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具生发之能,故曰“取决于胆”,取者,需要之意。以时令言则与长夏土气相应,胃肠水谷精华的吸取,水谷糟粕的排泄,转化五味而主吸收与排泄。又,胆为“中精之府”,《东医宝鉴》所谓:“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胆对十一脏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其吸收精华物质与传化代谢糟粕的功能正常。从运气角度言位居甲木之首,意义特殊,乃“求其至也,皆归始春”之意。

12.足厥阴肝经——母穴曲泉,子穴行间

肝与胆经脉络属互为表里,天干纳乙,五行属木。《针灸大成》云:“足厥阴肝经,属乙木。起大敦,终期门。多血少气,丑时注此。”又云:“补用寅时,曲泉为合水。水生木,虚则补其母;泻用丑时,行间为荥火。木生火,实则泻其子。”

曲泉是肝经的合穴,阴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水生木,故曲泉是肝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凡四肢不能伸屈,大腿内侧麻木,疝气及本经证候群中一切机能减退性疾患,可在寅时(3~5时)开取肝经母穴曲泉补之。因气血寅时始流过肝经,此时肝经脉气方衰,故在寅时补曲泉穴,正是“随而济之”;行间是肝经的荥穴,阴经的荥穴五行属火,木生火,故行间是肝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凡属于胁肋疼痛、目赤、偏头痛或巅顶痛、急性睾丸炎、女性少腹痛、颊部肿痛等症,可在丑时(1~3时)开取肝经子穴行间泻之。因气血丑时注入肝经,此时肝经脉气方盛,于丑时针泻肝经荥火穴行间,正是“迎而夺之”。

【临证点滴】

曲泉是肝经的合水穴,肝属木,所以它是肝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肝虚证,一是肝阴不足,阴虚风动的眩晕,血虚筋脉失养拘挛、肢体麻木、挛痛,或肝阴虚,水不涵木的两目干涩、雀盲、耳鸣等;二是寒滞肝脉,肝经脉过阴器、抵少腹,阴寒凝滞肝脉,见少腹寒痛、肾囊收缩、阴股痛、疝气、膝胫冷痛等,某些慢性妇科病证,如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痒等,辨证配穴中取曲泉穴均有效。盖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妇科病常用此穴。此外还治疗小便不利,因曲泉是合穴,合主逆气而泄,且五行属水。临床有的患者每每大腿内侧麻木,活动感觉别扭的,可针曲泉穴,肝主筋,配筋会阳陵泉(胆经),肝胆互为表里,取表里两经之合穴。此外,对一些生殖方面的疾病,循肝经取穴是必要的,曲泉穴就很好使,还降逆气。手法得当,还有温通的作用,祛寒,散凝,降气等,取肝经母穴曲泉补之。

行间是肝经的荥火穴,是肝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肝实证最为常见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

(1)肝气郁结、经脉阻滞:症见胸胁胀满疼痛、少腹痛、疝气、阴痛。

(2)肝气郁久、化火刑金:症见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等。

(3)肝气横逆、木来克土:症见胃脘灼痛、泛酸嘈杂,甚至呕吐。

(4)木郁化火上炎:症见目赤肿痛、胁痛口苦、咽干消渴、烦热少寐、茎痛、热淋、血淋等。

(5)肝热化火生风、肝风内动:症见眩晕欲仆、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辨证配合荥火穴行间针用泻法,直折其火,清泄肝热,平肝息风,很好使。

总之,行间穴用于临证,主要是治疗热病及急性发作期的炎症。如生殖方面的急性睾丸炎,妇科的附件炎,少腹疼痛;或是热病胁肋胀痛、头痛、目赤肿痛、颊肿等,运用行间远隔取穴针法,还有降逆平冲、引火下行功能。个人经验,此穴治疗顽固性失眠,伴抑郁者,配内关效果也不错。

至此,我们把十二经的母子补泻即十二对二十四个穴位,逐一论述一遍。涉及脏腑五行、经穴五行,以及脏腑五行与经穴补母泻子的五行关系等。还是那句话,“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这些都属于规矩的东西,把规矩的东西学得扎实一点,对针灸临床会大有好处。这是一条针灸配穴的正路,会越走越自如,越走越灵活。

单志华按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来自子午流注的基本运动形式。《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学认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是最复杂多变的动力体系,人体内环境与自然外环境二者关系是统一的,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机体,不能离开“暑往寒来”六气而独立存在。人体对外界规律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这种适应来自人体本身的调节系统——“节律”。事实上,依赖于时间的人体生理病理学过程很普遍。迄今为止发现,人体内存在着几十种周期。从疾病角度看,如《灵枢·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古人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大量医疗实践总结得来。有些疾病,发作期和间歇期交替出现,某些疾病在一天中的一定时段易于发作,某些风湿病患者,其症状周期也是长短不一。人体在发病时的节律周期同样有着几小时、几昼夜、几星期,甚至若干年的变化,变化幅度从一个太阳日到几个或更多个太阳日。所以,讲子午流注的时间意义,就是要首先承认这些客观存在,人体生命过程是按照“生、长、壮、老、已”的规律循环,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多个不同节律周期的组合交替的过程。作为子午流注针法,正是顺应了人体的这种机理而起到调整这一过程的正常发展的作用。因而才具有独特的疗效,才能历久长存。

子午流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强调时间条件,强调人体时间周期的意义,把十二经、十五络经气运行的盛衰,用五运六气的基本理论贯彻始终,形成一套有内容、有形式、有特点、有变化的较为完整的学说。前面讨论十干化运问题时讲过,十二辰十二次体系为较准确测定太阳周日和周年视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标尺,即它不仅据太阳周年视运动划分出二十四气,且据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而生出十二辰的时刻制度(即把一昼夜分成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这种年周期和日周期的十二划分法是天体运动规律的反映,这种规律必然要通过中医所谓“气化”的途径影响人体,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子午流注正是顺应这种规律和人体调节机制,“因天时而调气血”,而产生治疗上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年周期的纳甲法和日周期的纳子法。纳甲法,穴随天干走;纳子法,穴按地支行。

(一)纳甲法 ——穴随天干走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大意是:阴阳之气每五日有一次小的变化,叫一候,详言之,一候为五日七刻十七分五厘;七十二候合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即成一岁。阴阳之气每三候有一次较大变化,叫一气,三候十五日,详言之,一气应为十五日二十一刻五十二分五厘;二十四气合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即成一岁。阴阳之气又每六气有一次再大变化,叫一时,六气九十日,详言之,一时为九十一日三十一刻十五分,四时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即成一岁。阴阳之气又每四时有一次更大的变化,叫一岁,即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这样,五行气运相互递承,各有所主,年复一年,以周而复始的运动周期形式运转,分立四时,部署节气,犹如圆环一样,无始无终,没有穷尽。五日一候的推移亦然。

笔者认为,这段经文有这样的含义: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表现在时间上,就是以无数小的周期构成大的周期,乃至构成更大的周期,以至无穷。因此,强调发展的循环旨在强调它的“无穷”意义,即“如环无端”上。就某一个周期言,尽管时间间隔相同,但内容是不同的,是变化发展的,同是一候,前一个五日不同后一个五日,“东风解冻”不等于“蛰虫始振”;同是一气,“雨水”不等于“惊蛰”;同是一时,“立秋”不等于“立冬”;同是一年,今年不等于明年。尽管年复一年的循环,但循环中有“新质”,有不能颠倒、不能重复的因素,这点早已被生物演化史所证实。因此,我们讲“时间”是物质的时间,讲“周期”是讲物质运动的周期。没有物质运动的时间周期是不可想象的。古人通过有形之物象,测候无形之阴阳,由小见大又以大识小,于反复的认识过程中含有认识的深化。

以“候”论,一年有七十二个周期;以“气”论,一年有二十四个周期;以“时”论,一年有四个周期;而这众多个周期又构成“年”这一大的周期。“年周期”的变化规律又是这些众多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的动力,中医认为就是“阴阳气交”。尽管周期有大有小,但它们是统一的,有机联系和贯通着的,具有同一的本质。他如“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等,都是很有深意和来由的。

让我们回来再细细品味一下“五日一候”,这是子午流注纳甲法运动形式产生的根本。

“五日一候”是物候学的一个内容,物候学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往来生育,进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对生物影响的一门科学。我们知道,节气是每年在某一固定日期保持不变的,翻翻日历便可知道某月某日某时交某某节气。因节气的日期年年基本相同(指阳历),而同一节气的气候是逐年有所不同的(存在具体过程和环节的差异)。因此,要认识自然规律对生物的具体影响,仅了解节气的一般特征是不够的。物候观象是天气气候条件的反映,物候随天时的变动而变化,察物候便可了解天时,这样我们就可以估计出自然气候对生物界影响的程度,缩小和逐步弥补仅依节气考虑对生物的影响在具体过程和环节上的差距。以“五日一候”观察天时地气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更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关于一年七十二候法,古今不少学者充分肯定了它的价值,清代地理学家刘献廷认为,七十二候有“天地相应之变迁,可以求其徵”的评价;著名物候学专家竺可桢先生说:“我国古代历史悠久又最有系统的七十二候的物候记载,是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气象、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都包括在内,对于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记载比较全面,这是我国古代物候记载的优良特色,是值得发扬光大的。”(《物候学》)学者郑文光评价说:“五日为一候和现代科学的节候的划分法完全一致。”(《中国天文学源流》)可见,用“五日”作为阴阳变化的标志,除考虑到推算上的方便外,主要在于“五”与“气”“时”“年”等其他周期有一种平均值的联系,这个平均值是气化规律的客观数字表现,故古人仰以观天,俯以察地,观象取气,以数推之,而知五日一候。盖五日为推测气候变迁之圭臬也!

反映在中医学上,古代医家吸收了物候学的这一精华,更具体、更深刻地注意到气候条件对人体的影响。宋·刘温舒就讲:“以风雨霜露草木之类,应期可验,测之,曰候。言一候之日,亦五运之气,相生而直之,即五日也。”(《素问运气论奥》)这就是说,五日为一候的日数,是和五行运行之气相生一周之数符合的,所以每五日而有气化之候,符合五运相生之气。既然五日为五行一周之数,一日为十二时辰,五日六十时辰,故又与甲子一周之数相合。

所以,子午流注是将一岁之气运比作一日(一昼夜),五日一周(六十时辰),十日再周,且强调时与时相生,经与经相生,穴与穴相生,是有着客观依据的,纳甲法的穴随天干走便自然产生了。元·窦汉卿在《标幽赋》中说:“推于十干、十变,知空穴之开阖;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这是讲子午流注临床上运用十干五合的道理。五运的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都是隔五日而相合,为在运化生之五行。其用法:

甲与己合之穴,取甲胆之阳陵泉穴与己脾之太白穴同用;

乙与庚合之穴,取乙肝之太冲穴与庚大肠之曲池穴同用;

丙与辛合之穴,取丙小肠之腕骨穴与辛肺之太渊穴同用;

丁与壬合之穴,取丁心之神门穴与壬膀胱之金门穴同用;

戊与癸合之穴,取戊胃之冲阳穴与癸肾之太溪穴同用。

这就是常说的子午流注“合日互用”法。当然,纳甲法于临床远比这要复杂,这里仅言其大概,明其大意而已。

在年周期里,五日一周表明了时间的阶段性,十日再周表明了阶段的连续性。作为“人亦应之”的纳甲法,其“合日互用”就是讲周期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换言之,五日一周反映了变化规律有阶段性的周期,而规律本身众多个周期的构成,又决定了五日一周必然是发展的循环,故张介宾讲:“举一岁之气及干支之数而言,从天用干,则五日一候,五阴五阳而天之所以有十干,甲戊(甲丙戊庚壬)以阳变,乙癸(乙丁己辛癸)以阴变,五之变也;从地用支,则六日一变,六刚六柔而地之所以有十二支。子巳以阳变,午亥以阴变,六之变也。十干以应日,十二支以应月,故一年之月两其六,一月之日六其五,一年之气四其六,一气之候三其五。总计一年之数三十六甲而周以天之五,三十子而周以地之六,故为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类经图翼·气数统论》)

请看,这篇气数统论讲的全是阴阳气交!由此不难理解,子午流注干支甲子的运用,绝不是什么机械的公式,也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始终贯穿“气数两全”的职能。纳甲法的五日一周十日再周,从甲日到癸日,按天干值日配穴,七十二候周期构成年周期。因此,纳甲法是在“年”这一大的周期里反映“人与天地相参”关系的一种运动形式。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以六六为节……天有十日(十干),日六竟而周甲(一甲子周),甲六复而终岁(六个六十甲子日),三百六十日法也。”

(注: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这五日是由各个节气所余的奇零数积累而来,古人往往置而不言,仅概举其大数)

(二)纳子法——穴按地支行

卫气在周身运行分为阴阳,昼夜有着一定规律。《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此外,人体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存在于日周期的十二时辰中。元·滑伯仁具体指出:“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始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注足厥阴。是经脉之行一周身也。其气常以平旦(寅时)为纪,以漏水下百刻,昼夜流行,与天同度,终而复始也。”(《十四经发挥》)

故纳子法就是依据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按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的流注时间,掌握与之相应的经络气血盛衰开阖的针刺时机“穴按地支行”,如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穴,终少商穴,寅时注此,是动病邪在气,肺胀满……所生病邪在血,咳逆上气,喘呕烦心;泻宜寅时,迎而夺之——尺泽穴性为合水,金生水,“实则泻其子”,故针刺尺泽用泻法;补宜卯时,随而济之——太渊穴性为输土(脉之会),土生金,“虚则补其母”,故针取太渊用补法。举此一例,其他类推。

临床反复证明,对在某一时辰开穴的穴位进行针刺,其效果比同一穴位在其他时间针刺要好很多。这一点已通过电位器及示波器对十二经原穴做过电位测定所证实。

又,相关协作单位曾对《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编经考穴编》《针灸大成》等数部针灸古典文献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发现,经络之循行路线与四肢末梢端腧穴的主治作用有密切关系,而流注穴道,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一定部位。可通治全身脏腑表里、上下左右各病。正所谓“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六十六穴”。可见,对子午流注,不论从人体经脉与时间的关系上,还是从经络系统本身与刺激点(穴位)的机制调节关系上,都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这是讲以人体昼夜十二时辰气血盛衰为周期的纳子法,是比较简单的形式。而子午流注讲的人体气血循环周期主要在纳甲法上,所谓“穴随天干走”,讲的是年周期。故有必要对纳甲法的形式问题做重点分析。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配穴同样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地,先针时穴(按时取穴),顺天时而调气血,改善机体抗病的内环境;后配病穴(辨证取穴和循经取穴),有着一套严格的配穴规律。如此疗效才能迅速而稳健。它的价值,一是治病,一是健体。平时可增强调节机能,病时又可促进自然疗能,诚有超过一般针术所不及者。

第三节 养子时刻注穴法

养子时刻注穴法,是在纳子法、纳甲法的基础上的按时开穴法。此法在应开时辰内,每个时辰开穴五次。“养子”指五行中母子相生;“时刻”即十二时辰与百刻;“注穴”指十二经气血各至本时注于所括之穴。

此法首见于金·何若愚撰《子午流注针经》中的《流注指微针赋》,何氏本着“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的宗旨,力倡子午流注针法。养子时刻注穴法,就是根据井、荥、输、原、经、合六十六穴出、流、过、行、入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规律,逐日按时刻开穴。本法适应病证多,且每日每时均有开穴,便于掌握,临床应用效果亦好。

《流注指微针赋》云:“养子时克(刻),注穴必须依。”阎明广注:“养子时刻注穴者,谓逐时干旺气,注脏腑井荥之法也。每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荥输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气血行过六十输穴也。”此法的具体应用,阎氏举例说:“设令甲日甲戌时,胆统气初出窍阴穴为井木,流至小肠为荥火,气过前谷穴注至胃为输土,气过陷谷穴又并过本原丘墟穴。但是六腑各有一原穴,则不系属井荥相生之法,即是阴阳二气出入门户也。行之大肠为经金,气过阳溪穴,所入膀胱为合水,气入委中穴而终。此是甲戌时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时辰流注五穴毕也。他皆仿此。”由此可见,五输按相生顺序流注穴位,一时辰相生五度,母子相生取穴,故称“养子”;每24分钟流注一穴,是为一刻。此法与纳甲法在取穴原理和顺序上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时间,纳甲法要求在一日内完成五穴流注,而养子法则是在一个时辰内完成五穴流注,可谓五行中有“小五行”,流注里有“小流注”了。该书补充了每日阳干合处注三焦,阴干合处注包络的纳穴方法。元·窦汉卿在《标幽赋》中云:“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与此法颇相一致。

养子注穴法,强调按照气血流注盛衰开阖有利时机进行针刺。所谓“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合”,刺其开穴,因势利导,来调和气血阴阳。其开穴规律,是先开与本时辰之时干相应经脉的井穴,然后依照“阳时开阳经穴、阴时开阴经穴”及“经生经”“穴生穴”的原则,开本时辰其他四穴。每时辰相生五经,流注五穴。凡遇次日阳干重见时纳三焦经五输穴,阴干重见时纳包络五输穴。

纳甲法开井穴是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唯癸日开肾经井穴是在癸亥时,空下十个时辰为“闭穴”;养子时刻注穴法开井穴根据时干,其返本还原亦即时干。所以,纳甲法以各经值日为主,养子法则以各经值时为主。养子时刻注穴法每日依据各时辰的时干均有开穴,癸日亦无“闭穴”。

例如,诸日甲时(包括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甲为阳木,先开胆经井穴足窍阴,然后顺序开小肠经荥穴前谷、胃经输穴陷谷,返本还原,过胆经原穴丘墟、大肠经穴阳溪、膀胱经合穴委中(纳穴除外)。一个时辰开五穴,即每24分钟开一穴。诸日乙时(包括乙丑、乙卯、乙巳、乙未、乙酉、乙亥),乙为阴木,故先开肝经井穴大敦(木),木生心荥穴少府(火),火生脾输穴太白(土),过肝经原穴太冲,土生肺经穴经渠(金),金生肾合穴阴谷(水)(纳穴除外)。余皆仿此。

至于纳穴的推求规律是,本日日干上一个天干为当天时干的时辰,即为纳穴(如果一日出现两个,以前一个为准),时干属阳者纳三焦,属阴者纳包络。如乙日上一个时辰为甲,乙日里的甲申时即为纳穴,甲属阳,当纳三焦,开关冲、液门、中渚,过阳池、支沟、天井。而壬日上一个天干为辛,壬日以辛为时干的有辛丑时和辛亥时,辛丑在前为纳穴。辛属阴,纳包络,开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穴,余类推。

明·李梴认为“必穴与病相宜,乃可针也”。临床应用养子时刻注穴法,必须通过辨证施治原则,运用其逢时开穴,选取“穴与病相宜”而治之。具体做法如下。

1.按时开穴

按气血流注之开穴,约患者定时就诊,根据病情取用相合时的开穴。五脏病定于每日阴时,六腑病定于每日阳时。如脾经病可约每日的丑、卯、巳、未等时辰针刺或灸。

2.按补母泻子配穴

凡值生我我生气血旺盛之时,可辨虚实而刺之。如开肝经(乙木)合穴曲泉,虚者加补肾经合穴阴谷(水生木),实者泻心经合穴少海(木生火);又如胆经(胆木)病开荥穴侠溪,虚者补母,当补膀胱经荥穴通谷(水生木);实者泻子,泻小肠经荥穴前谷(木生火)。

3.按相合规律开穴

按照“甲与己合……”的规律,可以用相合时辰的开穴。如甲戌时顺序开窍阴、前谷、陷谷、阳溪、委中的同时,亦可顺序取用己巳时的隐白、鱼际、太溪、中封、少海(不能互用所过为原)。即开窍阴穴时,亦可取用隐白穴;开前谷时,亦可取用鱼际穴;开陷谷时,亦可取用太溪穴……以此类推。由此可见,甲与己合是时辰的相合,相合的每对腧穴,是阴阳两经的相合。

第四节 子午流注开穴干支原理探讨

单志华按 本节内容是单玉堂先生写于20世纪60年代初,这里首次公开出来,以供业内人士研究讨论。单老从五运六气干支阴阳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原理。联系人体生理病理,力争回归传统思维,玩味流注干支本义。

干支体系的深层内涵,正如中国中医科学院黄明达教授所说:“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对时间的记录方式,也包括了天象场景的描述,是中华易医同源中极具独特内涵的知识瑰宝,它将宇宙天地对人类生命的影响,表达得既准确又精确。作为来自于天上的信息,天干的十个字是宇宙天体金、木、水、火、土太阳系五大行星,相对运动对地球影响信息能量场的记录。作为来自于地球的信息,地支的十二个字,代表了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与六气固定对接的气候元素:风、热、暑、湿、燥、寒。我们祖先最智慧的就是根据‘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观,从天干中寻找宇宙生命时空特征的体质属性,从地支中了解地球气象对生命体质的影响关系。与世界偌大的天体宇宙相比,我们的生命个体可能看似那样的渺小和无助,但自从我们每个新生命降生到地球是那刻开始,就被广大的信息能量网所覆盖。”(《32体质之生日与血型·序》)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不可不通。”这里说的“五运阴阳”,用天干表示就是“十干五合”,子午流注纳甲法由此而生。大论又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朞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这里说的“天之阴阳”,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地之阴阳”就是主时之气的三阴三阳。恰如唐·王冰的解释:“木初气也,火二气也,相火三气也,土四气也,金五气也,水终气也。以其在地应天,故云下应也。气在地,故曰地之阴阳也。”既然古人用干支推演来表示天地阴阳,其原理如明·张景岳的解释:“应天之气,五行之应天干也;动而不息,以天加地而六甲周旋也。”“应地之气,天气之应地支也;静而守位,以地承天而地支不动也。”由此,天地动静上下相互感召,阴阳交错,变化就产生了。讲子午流注的干支原理,《内经》的这层意蕴当认真体会。

此外,还需了解干支体系与人体的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指初气与中气),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又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子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素问·六节藏象论》亦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是为中医学引入的干支纪岁。人生存于自然界中,乃天地之气交合的产物,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陈述堂《子午流注说奥》中写道:“天有晷度,人有脉窍,地有山河,人有脉络。三百六十骨节无非脉之贯通,四万八千毛孔尽是脉之穿透,同源异用,合之为一,分之为三。所谓一者,自然之体;三者,天地人元,天地人相应矣。”中医学认为,人体(包括疾病的发生)与天地阴阳气交、特定的时空方位是有关系的,由于出生日期时辰的不同,脏腑的功能特性也因人而异。传统疾病预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根据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和人的首次发病的年月日时,完全用干支对应,进而运用五运六气进行分类,找出具体五运与具体六气的盛衰(太过与不及),进而归纳出针对现有病证的“时相辨证”和时空治疗方法。

张仲景明确指出:“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自然界有东西南北中五方,以干支五行合之,则为东方——甲乙寅卯属木,南方——丙丁巳午属火,中央——戊己辰戌丑未属土,西方——庚辛申酉属金,北方——壬癸亥子属水。人禀赋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规律,则人体五脏的功能便相应产生。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观,即东方甲乙寅卯木(肝与胆),南方丙丁巳午火(心与小肠),中央戊己辰戌丑未土(脾与胃),西方庚辛申酉金(肺与大肠),北方壬癸亥子水(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它们之间形成五行相生的关系。

一、从甲日戌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甲戌 甲代表胆经,戌指太阳寒水。说明寒邪客胆而发病。症见胁痛、转筋、头痛、下颌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等。考胆属甲木(阳木),本可相火化源为丁壬,自喜条达。若寒水与相火相遇,水克火,与化源之丁(阴火)不利,且寒主收引,更妨害其调达。相火被寒邪所束,郁而不伸,查胆经“上抵头角下耳后,下颈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经脉阻滞,故见胁痛、头痛、下颌痛、缺盆中肿痛等诸多痛证;转筋者,乃胆木化源壬水太过,丁火(阴火)不及,火不胜寒,收引太过使然。目锐眦痛者,胆经起于目锐眦,胆木郁而丁火上炎,寒邪之性下趋,火不下行而逆于上,上下阻隔,则炎上、收引之情状各异。以上诸症,水火虽异而机理实同。

古人于甲戌之下取足少阳胆经之井金穴窍阴,玩索古人本意,以寒邪为发病之因,必以温通为其主治,戌为太阳寒水之气,最忌泛滥,用金气之收敛使水有所归,同时金以平木,折其势使郁火从井而出,所谓用井者“所出为井”是也。总之,此证为寒邪客胆,寒凝火郁为发病之主因明矣。

丙子 丙代表小肠经,子指少阴君火。说明心火移热小肠涉及胆而发病。症见耳聋耳鸣、颈颊肿、肩臂肿痛、吐血、衄血、发狂等。夫手太阳、足少阳经脉皆通于耳,小肠为火腑,司相火,其化源为戊癸,火性上炎,不利于化源之癸水下行,胆亦司相火,是火上炎太过而水下行不及,故见耳聋耳鸣;手太阳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相火循经上炎,症见颈颊肿、肩、臂肿痛;吐血者,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色红或紫暗。乃少阴心火移热于太阳小肠,内迫阳明,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迫血妄行,故见吐血;衄血是鼻中出血,乃火热犯肺迫血妄行,或肝郁化火、木火刑金所致;发狂者,狂属阳,以喧扰不宁、躁妄打骂、动而多怒为狂,乃精神失常病患。盖少阳(甲木)化源为丁壬,心藏神,心与胆通,火热上攻,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风木,火极生风,风火交煽,故发狂。

古人取手太阳小肠经之荥水穴前谷,用荥者“所溜为荥”,引火下行以泄小肠经热;用水者,水能克火,直折其上炎之火,令其水升火降。此证以火邪为发病之因,由小肠至胆木,即合五邪从前来者之实邪也。

戊寅 戊代表胃经,寅指少阳相火。说明胃受火邪波及胆而发病。症见恶人与火,闻木声(五音之“角”,性属木)则惕然而惊,腹胀肠鸣、腹痛、大腹水肿、面肿、颈肿、膝髌肿痛等。夫戊为阳土,少阳相火中见厥阴风木,火夹风邪犯胃,胃本为阳土,其体兼湿,遇少阳厥阴风火相蒸势必上炎,症见面肿、颈肿、喉痹等。胃为戊土,为水谷之海,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土虚不能制水而水气流溢,症见大腹水肿、腹胀肠鸣,然风火扰动水谷亦可闻肠鸣之音也。风火之邪与水谷结于内,则为热病,阳明主肌肉,阳明经气郁闭,则膝髌肿痛。少阳胆之枢,更兼阳明之阖,邪留于肌肉而不出,故呈上症。

古人取足阳明胃经之输木穴陷谷,用输者“所注为输”,乃胃经脉气灌注之处,“实则泻其子”,土为火之子,故泻之;用木者,可使木性条达,调畅少阳火郁,具清胆和胃调肝之功。总之使胃安胆畅以治本。本此要义,古人加取胆经原穴丘墟和解少阳,以避免乘土之患。此证少阳相火夹风为主因,终非湿土为患也。故用木穴疏调之,使少阳郁火不令留于胆中也。

庚辰 庚代表大肠经,辰指太阳寒水。说明大肠受寒水之邪侵袭波及胆而发病。症见颈肿、鼻衄、目风赤烂、喉痹、胸满不得息、肩前臑痛、肘臂不举、惊掣等。手阳明之脉从缺盆上颈贯颊、上夹鼻孔,胆司相火夹风循经上犯,深究其理,大肠为燥金,感寒而相并入胆,胆属木而司相火,木畏金则不调,火畏水则不降,木火郁闭久留于上焦,进而风火相搏必循孔窍而出,故发为鼻衄、喉痹、目风赤烂;火郁经中,故颈肿;“邪气传里必先胸,由胸及胁少阳经”,太阳寒水收引之气与少阳胆经郁火相搏而不散,存留于胸中,故发胸满不得息也;少阳主枢,大肠属阳明而主阖,寒主收引,寒滞阳明大肠经脉,故见肩前臑痛、肘臂不举;少阳火郁,气不得枢转,亦是胸满气不得息、肢体不可转侧之因素;惊者,乃木畏金、火畏水之象;掣者,为欲伸不得、如有物牵引之形,乃少阳胆火夹风,伤津化燥,筋脉失其濡润所致。总之,大肠燥金之敛、感寒邪之收引为本证主因,致使少阳胆火郁闭、枢机不利所引发。

古人源于气化之理,取手阳明大肠经之经火穴阳溪,用经者“所行为经”,脉气经此而畅行(病位在手阳明),以行经气郁闭;用火者以温经散寒,进而疏解少阳胆气之郁。

壬午 壬代表膀胱经,午指少阴君火。说明水寒凝滞太阳膀胱经脉,火性上炎波及胆而发病。症见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背痛、腰似折、髀枢痛、腘如结、踹如裂、其人如狂等。考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寒邪郁闭太阳经脉,清阳失展,故见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足太阳经脉夹脊、抵腰中、入腘中、过髀枢、贯踹内,寒邪侵犯太阳,卫闭营郁,脉气受阻,不通则痛,故见项如拔、脊背痛、腰似折、髀枢痛、腘如结、踹如裂等;胆属木,内寄相火,火郁于内气机闭塞,火沿膀胱经脉上冲于头,则其人如狂。考太阳热力之由来,不外君、相二火,君火生于心之血脉与肺相循环,散热于胸中大气以外通于营卫;相火生于肾中命门,其水火蒸热之气,借膀胱经脉而布散于身之外表,所谓“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是也。今寒水凝滞太阳膀胱经脉,又火夹胆热亢炎于上,冲击脑系,故见膀胱经脉循行诸多痛证与精神疾患。

古人取足太阳膀胱经之合土穴委中,用合者,“合主逆气而泄”,疏泄太阳经气以祛邪,膀胱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委中刺络放血,清降火热、醒脑安神,降其势而平其狂;用土者,取土以制水,解表散寒、宣发膀胱经气瘀滞。总之,膀胱经感寒进而胆火气郁乃本病之主因,取委中穴使其寒去火清,恰合病机。

甲申 甲代表胆经,申指少阳相火。但子午流注有个特点,就是每经均起于井,过其原,纳于三焦、心包络(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此乙日甲申时,是甲日戌时开胆经井穴顺序相生,至乙日又重见“甲”,天干重见者,在阳经必由三焦经归纳一穴来生我主经,因胆经是甲日主经,至乙日甲申时,则本日所有的井、荥、输、原、经、合各穴,都已开过,故此时辰可以归纳三焦经的荥水穴(水生木)来生我本经(甲木胆经),是为“阳日注腑,气引血行”的主经。

故在这里甲代表三焦,申指少阳相火。说明三焦受火邪并波及胆经而发病。症见耳聋、嗌肿喉痹、汗出、目锐眦痛、口苦、善太息、胁痛不可转侧、缺盆中肿痛等。夫三焦与胆同属少阳,内寄相火。两经脉气于目锐眦处交接,火性升明,若相火妄动,势必循经脉而上行逆乱,火热弥漫上扰清空,蒙蔽清窍,故见耳聋、嗌肿、喉痹、目锐眦痛、口苦;足少阳胆经络肝属胆循胁里,相火充斥经中,耗伤津液,闭阻脉道,故见胁痛不可转侧;太息即以呼气为主的频频叹气,少阳主枢,火郁气闭,气机升降不利,故善太息;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经均入缺盆,相火内郁,必见缺盆中肿痛。

古人取手少阳三焦经之荥水穴液门,用荥者“所溜为荥”,疏导经气引火热下行,且“荥主身热”,泻火者泻其荥,清热泻火;用水者,水能制火,使其水升火降。总之,相火妄动弥漫少阳经脉损伤津液是其主因,取荥水穴乃恰合病机之治。

二、从乙日酉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乙酉 乙代表肝经,酉指阳明燥金。说明燥金之气收敛太过致使木郁不疏而发病。症见颓疝、妇人少腹肿痛、胸满、热中喜睡、癃闭等。夫足厥阴肝经过阴器、抵少腹,金克木,金气收敛太过,乃至木郁而欠伸,肝木体阴用阳,遇金收敛太过,阳气郁结于中,故发肿痛;男子症见颓疝,女子见少腹肿胀;阴囊为足厥阴肝经所络,湿热下注,经络阻隔,气血瘀滞,可致囊痈(囊痈指阴囊红肿,子痈指睾丸肿痛,二者有别);热病喜寐者,《华氏中藏经》有“胆热则多睡,胆冷则无眠”之说,木属阳,易为热,肝与胆相表里,胆热而肝亦热,或云热从何来?木被金束,阳气内郁,自发热也。肝气郁滞故胸胁满而痛,膀胱主藏津液而司气化,肝主筋,肝郁气滞,疏泄不利,约束膀胱之筋脉,气化失司,亦可见癃闭。

古人取足厥阴肝经之井木穴大敦,用井者“所出为井”,使燥热之邪从井而出;用木者,疏调肝木,强化木性条达,以平衡燥金收敛之太过。燥邪去木得条达而诸症可平。

丁亥 丁代表心经,亥指厥阴风木。说明火受风邪所扰并及于肝而发病。夫外风引动内风,显见肝气太过,症见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胸中痛、阴痒、善太息等疾。夫烦满少气者,是心火被风煽动,火乘风势而太过,太过则少气,经云“壮火食气”也;悲恐畏人者,是火太过必乘犯肺金,金受迫则乘木,木畏金克,同时火太过则水不及,水亏则木不荣,故少谋寡断、悲恐畏人;掌中热者,掌属心脉之部,风吹火盛,故掌中热;胸中痛者,胸为心肺之位,肝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肝气主升,火旺乘风则发痛;阴中痒痛者,肝脉绕阴器,肝风被火动,风火交煽,风盛则痒,火盛则痛也;太息者,呼多吸少、叹气频作,气机被风火所扰,不得正常出入也。

古人取手少阴心经之荥火穴少府,用荥者“所溜为荥”,“泻火者泻其荥”,使经气流通而火热得降;用火者,泻火所以息风也。总之,火受风扰,风火相煽,心肝火旺是其主因,故取心经荥火穴乃恰合病因之治。

己丑 己代表脾经,丑指太阴湿土。说明湿气太过、湿伤脾土而土壅木郁。症见身热、烦满、腹胀、食不化、呕吐、泻痢脓血、腹中切痛、转筋、骨痛、身重等。盖土衰无力生金而肝木横逆妄行。夫烦满者,脾主肌肉,脾因湿盛而衰,肝木乘虚而入,肝主风,风为阳主热,肝木克犯脾土,故见身热;木喜条达,脾虚湿盛,土壅阻碍木性条达而木郁,郁而生热,热则烦,气机升降不调,故发烦满;腹胀食不化者,是湿被风动而发胀,更兼土被木乘,腐熟水谷失司,所以食不化也;风性属阳主动,湿被风动则上壅,故发呕吐;泻痢脓血者,土虚不能制水则泄泻;肝藏血,厥阴风木下迫于肠,肠风下血则泻痢脓血;脓者,血败肉腐使然;切痛者,疼痛之剧烈也。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风为阳邪,其性善行。阴阳相搏、湿与风争,盘踞腹中,故腹中切痛也;转筋俗云抽筋,肝主筋,脾气肝血不足,风加寒湿内侵,聚而不散,表现为肢体筋脉牵掣拘急者,故云肝转筋也;身重骨痛者,重属湿,痛属寒,凡身重者皆湿也,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阴盛阳虚,寒主收引,故骨痛也。

古人取足太阴脾经之输土穴太白,用输者“所注为输”,乃经气灌注之处,益气壮原,补脾土以胜外湿,土旺则木不得逞;且输主体重节痛,有散寒祛湿止痛之能;用土者,健脾补中化湿,中气建则湿不内侵;又恐里气不和,复取肝经之输土穴太冲,使肝木条达,木土平衡而相和也。古人之思,既周且备矣。

辛卯 辛代表肺经,卯指阳明燥金。说明阳明燥气犯肺涉及肝而发病。症见寒热如疟、胸背拘急、胸胀满、膨膨而喘、掌中热、咳逆上气、伤寒热病、汗不出等。夫寒热如疟者,燥为小寒,肺主皮毛,燥邪初犯皮毛,燥气敛降,毛窍闭塞,肝经在内之风热欲出而不得,故时寒时热;胸背拘急者,肺居胸中,肺主肃降,肝主升发,肝与肺左升右降,“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若燥邪犯肺,肺金收敛太过而肝气升发被郁,气机升降逆乱,故胸背拘急;肺主气,主宣发肃降。燥邪犯肺,金气收敛,肺气失宣而郁闭,故见胸胀满,胀者风阳鼓动之象,满者肺气不宣则满。膨膨而喘者,乃肺胀肝风交作之象也;掌中热者,厥阴风阳化燥最易伤阴,阴虚火旺又被金束而留于中,故掌中热;咳逆上气者,肺不伤则不咳,咳皆为伤肺,上气为肝热被束而上冲;伤寒热病汗不出者,为寒邪束表、阳气郁闭不得外泄也。

古人取手太阴肺经之经金穴经渠,用经者“所行为经”,脉气大行于此,取脉气正盛之势,使燥金之气下行,肝气得以舒畅;且“经主喘咳寒热”,宣肺定喘止咳,正当其宜;用金者,助肺气恢复宣肃之能,又恐肝气升发无制,故用金气之敛,平衡肝肺气机之升降。

癸巳 癸代表肾经,巳指厥阴风木。说明肾水受风邪侵袭涉及肝而发病。症见膝痛如锥刺不得屈伸、舌纵涎下、溺赤、小便难等。膝为筋骨之节,肝肾皆主之,风水相搏,风性主动而水性下流,风属阳,水属阴,阴阳一动一牵,两相争执,故膝痛如锥刺、不得屈伸也;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风性善弛,舌受风邪而松弛,内热炽盛不得收束,欲伸于外,故舌纵涎下;风为阳邪,水性下趋而被风阻,故溺赤、小便难。

古人取足少阴肾经之合水穴阴谷,用合者“所入为合”,脉气入脏为合,滋补肾水而涵济肝木,水足则风息;又“合主逆气而泄”,潜阳息风平肝降逆;用水者,疏利关节促其化气行水,使风邪无所依附,不能留于膝间也;用肾经水穴滋水降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使肾水循经脉上升滋润舌本,则舌不纵而涎自不下也;总之,用水治风,滋水涵木,使风无太过,不得为灾也。

乙未 乙本代表肝经,然在各经井荥输经合流注之后,阴经值日以血为主,阴经血纳包络,必由心包络经纳一穴,由本日主经去生纳穴。主经肝属木,木生火,是以肝经之木穴生心包经之火穴。故在这里乙代表心包经,未指太阴湿土。说明湿邪上犯心包,火郁湿阻涉及肝而发病。肝与心包同属厥阴,病则风火相煽,症见中风、善怒或喜笑不休、热病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便血尿血、鼻衄、气逆呕哕、烦渴、食不下、口臭口疮,甚发黄疸、目黄等。夫中风胁痛者,为湿阻木郁之象也;“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有喜乐则怒自止,盖包络之火清,泻子则母安也;热病汗不出者,火郁之象也;汗为心之液,心包为心之臣使,湿土中阻,不得化气上行,火郁无以生土作汗外达,故热病汗不出;火郁心神被扰,热犯心包故怵惕;肝气郁结故胁痛;湿主静,风主动,火性炎上,土壅木郁,风火相搏而不散,故胁痛不可转侧;心主血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为奉心所化,湿土中阻,风火或上或下,下伤阴络则大小便血,上伤阳络则鼻衄;中焦湿阻,气机升降逆乱,故见气逆呕哕、食不下;风火相煽、阴津被耗,故烦渴;湿热留于中,故见口臭口疮;火蒸湿气,肝胆湿热外发,故见周身黄疸;肝主风,开窍于目,故见目黄。

古人取手厥阴心包经之荥火穴劳宫,用荥者“所溜为荥”,使湿气流行而不聚;且“荥主身热”“泻火者泻其荥”,用荥穴以清热泻火利湿;用火者,“火郁发之”,宣发包络之郁火,盖火为木之子,“实则泻其子”,泻火即所以息风,火清风息不为湿气所困也。总之,本证湿邪阻滞、风火郁闭是其主因,必湿浊行风木调郁火清则诸症可平。

三、从丙日申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丙申 丙代表小肠经,申指少阳相火。说明相火移热于小肠而发病。症见心烦、口干、头项强急、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等。小肠与心为表里,心为君火,小肠为相火,小肠本为引心火下行而交于肾水之用,而为水火既济。盖心火化源于戊癸(戊癸化火),今小肠感受外来之火邪,是炎上之力大,癸化之力小,心火不得下降,故见心烦口干;太过之火侵袭手太阳小肠经脉,则消灼津液、筋脉失濡,故见头项强急、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古人取小肠经之井金穴少泽,用井者“所出为井”,刺井穴使其经气通利,使火邪从井而出;用金者,金气主敛降,金虽畏火克,然金为水之母,强金必生水,水升则弱火,非直接制火也。用金之义,乃火禀开明之性,变壮火为少火,俾火自化而不烈,则诸症可平。

戊戌 戊代表胃经,戌指太阳寒水。说明胃感受水寒之邪涉及小肠而发病。症见中满嗌痛、颔肿、耳聋、目黄、腹胀、恶闻人声等。夫中满嗌痛者,嗌指咽喉部食道的上口。小肠与心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从心系上夹咽,手太阳小肠经入缺盆络心循咽,其支脉从缺盆循颈上颊,若胃热与水寒之气内郁,湿热中阻,心火不得下降,循经上扰,故中满嗌痛;颔,即下颌骨正中下之空软处。戊为阳土,寒气入胃,热蒸于寒,必蕴成湿热,循经上壅,故颔肿;手太阳小肠经脉“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小肠为相火,遇水之寒,则火不下降而循经上炎,故耳聋;小肠经上颊至目锐眦,其支者至目内眦,湿热循经上蒸于目,故目黄;中焦水湿不化,气机受阻,故腹胀;恶闻人声者,夫发声者金也,金之化为乙庚,火之化为戊癸,戊土(阳土)畏乙木(阴木)之克,故恶闻人声。

古人取阳明胃经之荥水穴内庭,用荥者“所溜为荥”,疏导经气,导湿热下行;又“荥主身热”,泻火者泻其荥,使心火下降;用水者,取水克火义。总之,此证是胃受寒邪蕴成湿热进而火炎湿阻为基本病因,则清降火热、导湿热下行是为恰当之治。

庚子 庚代表大肠经,子指少阴君火。说明火热迫于大肠、小肠而发病。症见下齿龋痛、肠鸣洞泄、目眦急痛、舌肿吐舌、戾颈等。下齿属大肠经,大肠为燥金,下齿龋痛者,火灼金之象;小肠属丙火,大肠属庚金,小肠之火下行,大肠感受火邪,金遇火克,以火烧金,火盛而金弱,则必发肠鸣洞泄;鸣者金之声也,或在肺或在肠。目眦急痛者,手太阳小肠经至目锐眦,又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火邪循经上扰,故目发急痛;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之火太过,心火不降而炎于上,故舌肿胀而外吐也;戾者,疠气也,戾颈者,火太过灼金之象,金遇火则胀,故肠胀气,戾颈而上行;试观疯犬无不戾颈,夫犬因何而疯?皆火毒太过之故。

古人取手阳明大肠经之输木穴三间,用输者“所注为输”,取脉气灌注之义;用木者,取木性条达舒畅,则火不内郁,火不郁则金亦不受煎熬,金与火各得其所,则诸症可平。兹用输木穴将火疏散而不克金(大肠),复取小肠经之原穴腕骨,夫原者乃脏腑真气输注于经脉的穴位,激发小肠经气,维护生理之少火,是病理之火降而金得其所。想金之子水来复母仇,取腕骨以培补火之元气,即水来克火,而火亦不畏之。足见取腕骨之意,以免胜病方去,而复病人生也。

壬寅 壬代表膀胱经,寅指少阳相火。说明膀胱感受火邪波及小肠而发病。症见腘如结、踝如裂、肩背拘急、足踹肿痛不能履地、目痛如脱、头痛如裂等。夫太阳膀胱经脉“下合腘中,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膀胱经脉感受火邪,流注关节,灼津炼液,筋脉痹阻,则腘如结、踝如裂,皆是膨胀之象,兼见红肿可知,为化源之丙太过也;肩背拘急者,手太阳小肠经脉“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足太阳膀胱经脉夹脊而行。太阳之上寒气治之,故太阳经脉易感寒邪,寒主收引,故太阳循行部位皆呈拘急之状也;足踹肿痛不能履地者,为火邪犯于膀胱经脉,水与火争之象;太阳经脉皆循于头而入于目,火邪循经脉上炎,故见目如脱、头如裂。

古人取足太阳之经火穴昆仑主治。用经者“所行为经”,盖膀胱为水腑,足太阳膀胱经乃人体最长的经脉,值脉气大行于此穴而充分调动之,以制约火热妄行;用火者,太阳主开,火郁发之,取水中之火义,使滞留关节之火邪发散而出。以上诸症,皆手足太阳经脉循行部位,治疗非手足太阳经穴则无由而生,实因火邪侵入而生病,故发散经中火邪,又引生理之火下行,则诸症可平。

甲辰 甲代表胆经,辰指太阳寒水。说明寒水之气侵犯少阳胆木,波及小肠而发病。症见膝屈伸不利、髀枢膝骨冷痹、膝内外廉不仁、僻厥偏枯、半身不遂、足冷无血色、头面肿、足筋挛痛等。夫足少阳胆经“下循髀阳,出膝外廉”,阴寒阻滞筋脉,胆经脉气受寒,见膝盖伸屈不利,髀枢膝骨冷痹也;因寒主收引,寒凝血瘀,久则闭塞不通,见膝内外廉不仁;偏枯、半身不遂者,上肢属小肠,下肢属胆,不遂之因,乃寒邪侵袭经脉,夹风上行,气血逆乱犯脑使然;肝与胆相表里,肝藏血,寒邪客于半身,血逆于上,真气去而邪气独留,见足冷无血色;气血逆乱,寒气在下,火炎于上,故头面肿;火在上,水在下,水火未济,血因寒而凝,不能润养筋脉,故足筋挛痛。

古人用胆经合土穴阳陵泉,用土以制水,用合穴者,“合主逆气而泄”,疏调气机,制其逆乱之势,不惟从少阳之枢驱散外寒,亦治内寒,且阳陵泉乃筋之会,疏通筋脉,降逆祛邪,使寒邪不留于胆和小肠,从少阳转出太阳而解也。

丙午 丙代表小肠,午指少阴君火。然当阳经的合穴开后,相隔两个时辰,必定是三焦经和本日主经的时间天干重见。本日主经为小肠经丙火,三焦经的输穴属于甲木,木生火,故取阳经气纳三焦甲木生丙火之义。故在这里丙代表三焦,午指少阴君火。说明三焦受火热波及小肠而发病。症见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鸣、目生翳膜、疟疾寒热、咽喉肿痛、肘臂痛、手指不得屈伸等。夫汗为心液,小肠为心之表,三焦属少阳而主枢机,三焦火郁,津液耗伤,故热病汗不出;三焦火盛生风,风火相煽,故目眩;火热上冲故头痛;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至目锐眦,却入耳中”,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可见,三焦与小肠经脉皆通于耳。耳鸣者,鸣为火之音,火循经入于耳而不得出,故耳鸣;目生翳膜者,三焦、小肠经脉皆上于目,翳膜即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肝经风热或阴虚火旺者为多。此经中火邪太过,故目生翳;疟疾寒热往来间歇发热者,因少阳主枢,三焦火邪郁于表又不得出,故发热;火退于内则表恶寒;手太阳经脉“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火邪波及小肠经脉而上冲咽喉,故咽肿痛;手少阳三焦经“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手太阳小肠经“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火邪流窜经脉之中,故肘臂痛;手指不得屈伸者,为火邪耗散津液,筋脉失濡,故屈伸难也。

古人取三焦输木穴中渚,用输者“所注为输”,脉气灌注于此,“输主体重节痛”,疏通关节瘀滞,以散经中火热也;用木者,木性条达,气机调畅,取火郁发之,使火宣发而散也;故用木来条达疏散。

四、从丁日未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丁未 丁代表心经,未指太阴湿土。说明心经感受湿邪而发病。症见热病烦满、上气嗌干、渴、目黄、心胸痛、痰气上逆、悲惊、寒热、前阴臭臊等。夫热病烦满者,心火被湿所阻、火气郁闭之象也;上气嗌干者,嗌指食道上口,出于胃。是咽喉食道上口有干燥的感觉,乃胃被食伤不能消化,火性炎上又被湿阻,扰动胃气上逆也;火热耗津故渴;黄乃湿土之色,湿被热蒸故目黄;胸为阳气出入之门户,乃心所居,火被湿郁,故发心胸痛;痰气上逆者,痰由湿聚而生,湿聚气机阻滞,故痰气上逆也;悲惊者,悲则气消,惊则气乱,乃火畏水之象,湿甚为水,水湿上凌心肺,君火不明使然;寒热交替者,乃火与湿相搏,湿胜则寒,火胜则热也;前阴臭臊者,肝脉过阴器、抵少腹,肝其臭在臊,湿与火并走前阴,湿热下注,故呈此症。

古人取手少阴心经井木穴少冲,用木者,取木性条达,疏调气机升降,木生火可发火气之郁闭,且木主风而风胜湿也;用井者“所出为井”“井主心下满”,清热泻火除烦,并使湿气从井而出。总之,此证乃心经感受湿邪,火郁湿阻为基本病因,故用井木泻火除满化湿,使湿气从井而出,气机调畅,心火得宁,诸症可平。

己酉 己代表脾经,酉指阳明燥金。说明脾土遇燥金而发病。症见身重、骨痛、手足冷、腹满、腹胀、善呕、胃心胸满痛、烦热闷乱、目眩等。夫身重骨痛者,脾虚湿盛被敛降之金气收束,湿郁不得散,故身重;肾属水主骨,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凝滞下趋,故骨痛;脾主四肢,金气收敛太过,火被金侮,不得达于四末,故手足冷;脾虚湿盛而中满,气机升降失调,故腹满、腹胀、善呕;湿气弥漫,火郁于中,故胃心胸满痛;金气收束,火郁而不得出,蒸于湿土,气机失于升降,故烦热闷乱、目眩。

古人取足太阴脾经之荥火穴大都,用火者,火克金,以制约燥金收敛太过;用荥者“所溜为荥”,使得脉气流动,且“荥主身热”,清金降火,发散火郁。总之,脾土遇燥金收敛太过为发病之主因,使脾土之化源甲木不受金克,得施升降湿土之能,气机调畅,诸症可平。

辛亥 辛代表肺经,亥指厥阴风木。说明肺金受风邪侵袭影响于心而发病。见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肩背痛、掌中热、喘不得息,或见胸痹逆气、心痛、脉涩、咳血、烦闷不得眠、狂言,或见善呕、饮水则哕、嗌气上逆、数欠伸、乍寒乍热、溺味变辛、大便失禁等。夫肺主气、属金、司呼吸、主皮毛,风性鼓动,外袭皮表,风木侮金,肺气不得敛降而上逆,气道受阻,故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肺经脉从肺系横出腋下、下肘中、循鱼际,风为阳邪,风热犯肺,经脉阻滞,故见喘不得息、肩背痛;风火内郁,故掌中热;心肺同居胸中,心主血脉,肺朝百脉,风邪袭肺而病肺胀满,心气内瘀,血脉失和,故见胸痹、心痛;脉涩者,乃往来艰涩不畅之象,风木袭肺,火被金束,脉道欠滑利,故脉涩;风为阳邪,夹火上炎,肺络受损,故见咳血;风性主动,火炎摇摆,神明受扰而不安,则烦不得眠,甚则狂言(神被风火摇动);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风木侮金袭肺,肺失肃降,木来克土,胃气上逆,故见善呕、饮水则哕、嗌气上逆;风木为阳主升,金主敛降,木来侮金,金欲克木而不能,故见数欠伸、乍寒乍热;辛者金之味,火克金,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金被火灼,肺热沿水道下行,故溺味变辛;肺与大肠相表里,风木袭肺,又被火灼,肺金收束无力,故大便失禁。

古人取手太阴肺经之输土穴太渊,用输者“所注为输”,脉气灌注于此,且太渊为脉会,益气补血通脉是为主治;用土者,土生金,助肺气之肃降,又用土以泻火(实则泻其子),用土之静以息风之动;犹恐心火不宁,复取手少阴心经输土穴神门,以强安定心神之功。用意既详且备。

癸丑 癸代表肾经,丑指太阴湿土。说明肾水受湿土浸渍并及于心而发病。症见肠澼、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舌干、足痿不收、腹中雷鸣、腹胀如鼓、四肢肿、血淋尿痛、脉微细或欲绝等。夫肠澼者,便血也,泻下垢腻黏滑似脓之物,是为澼。《素问·通评虚实论》云:“肠澼便血……身热则死,寒则生。”乃太阴湿土浸渍肾水,脾肾阳虚,中气虚弱,统血无力,血溢肠道,色暗或黑;亦有水土相搏而及于心,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湿热内蕴,浸渍回肠,进而蒸于肠道,脉络受损,发为肠澼(痢疾)者;腰为肾府,湿土浸渍肾水,阳虚寒凝,脉络瘀阻,故见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舌干者,湿土中阻,上下水火不得交通,肾水不得上升,心火上炎所致;肾主骨,脾主四肢,湿土留于肾水,气化不能,故足痿缓纵不收,四肢肿;脾主腹,湿土凝滞,中焦气机阻碍,无以运化,故腹胀如鼓;腹中雷鸣者,上下水火不得交通,气机升降逆乱相击之声也;或见血淋尿痛者,膀胱湿热下注也。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被湿浊浸渍,气化失司,久则蕴湿生热,损伤膀胱络脉,故见血淋尿痛;水湿皆为阴类,阳主动而阴主静,此证乃肾水受太阴湿土浸渍涉及心所致,心主血脉,脾肾阳虚,水盛火衰,故脉微细或微细欲绝。

古人取足少阴肾经之经金穴复溜,用经者“所行为经”,脉气大行于此而经过,其气正盛,使得湿化水行,水火相交;用金者,金为土之子,实则泻其子,取燥湿利水之能。湿土行,水火交,则诸症可平。

乙卯 乙代表肝经,卯指阳明燥金。说明肝木被燥金之气收束涉及心而发病。症见痰疝、胸胁支满、目眩、关节痛、拘挛不得屈伸、发狂、少气喘呼等。夫足厥阴肝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肝木被金气收束,浊痰凝结成核,气血瘀滞,症见睾丸生出慢性肿块或结节,是为痰疝;肝脉上贯膈,布胁肋,肝气被燥金约束,不得条达舒畅,经气郁闭,故胸胁支满;肝开窍于目,肝脉连目系,心火肝风被金所束,不得宣发,风动火摇而上犯目系,故目生眩也;关节痛者,风火留于关节不散所致;拘挛不得屈伸者,肝主筋,燥金收敛,遇火煎熬,耗津伤血,血不荣筋所致;发狂者,厥阴风木郁而上冲,风为阳邪,最易动火,木生火,风火上冲而犯脑系,神明失主,故发狂;少气喘呼者,喘乃金气收敛太过、气逆迫肺使然;呼为肝声,肝木郁而不畅也;少气者,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火聚则旺,为壮火,耗津伤气,故少气。

古人取肝经之合水穴曲泉,用水者,金生水也,“实则泻其子”,以泻燥金之太过,乃燥气太过为病之主因也。且水能克火,火为本病之继发,同用水以治之;用合者,“合主逆气而泄”,风火扰动,气机升降逆乱当取之合。盖木为火之母,化源于丁壬,戊癸化火,因壬癸同属水,故此用合水穴以增壬癸之力,使心火下降交于肾水,则诸症可平。

丁巳 丁本属心经,然丁巳是由乙卯时转化而来,合穴之后应开纳穴。凡是阴经的纳穴,当本日天干重见血纳包络时,都是以主经去生纳穴。丁心属火,火生土。故在这里丁代表心包经,巳指厥阴风木。说明心包感受风邪扰于心而发病。症见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胸胁支满、喜笑不休、烦心等。夫心包属相火,手厥阴心包经“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入掌中”,查天池穴居于腋下乳旁一寸处,风火相煽,循经脉而发,症见手心热,而发腋肿;心包为“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包相火与心之君火相并,其势必旺,心气实则喜笑不休也;烦乃不安之象,心火被风木煽动,故烦心。

古人取手厥阴心包经之输土穴大陵,用输者“所注为输”,取其经气灌注之处,疏通脉气,清心泻火除烦;盖本证乃心包感受风阳扰动内迫于心是其主要病因,用土者,取土之静以牵制风性之动,且火生土,土为火之子,“实则泻其子”,大陵直泻心包之火,火去则风息,动摇之性自平。

五、从戊日午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戊午 戊代表胃土,午指少阴君火。说明胃土受火热侵袭而发病。症见心腹胀满、发热面赤,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消谷善饥、黄疸、溺色黄等。夫腹胀满者,火蒸胃土则必发胀也;阳明胃经行于面,火留胃中,故发热面赤;胃与脾相表里,脾在声为歌,胃中火热升腾,腑从脏走,发声为歌;火性主升主动、上炎冲犯脑系,神明失主,故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只顾前行而不休也;黄为土色,因火蒸发于外,故黄疸者,火蒸湿土之象也;消谷善饥者,胃为水谷之海,火之消谷最速,胃中有火,将水谷迅速消尽,故人善饥也;溺色黄者,《素问·水热穴论》云:“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胃火蒸于湿土,其色必黄,肾主下焦,脾胃水湿下渗膀胱,故溺色黄。

古人取足阳明胃经之井金穴厉兑,夫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用井者,“井主心下满”,泻满以下夺火热之势,直折火邪从井而出;用金者,阳井金,用金气之敛降以清热泻火,火本克金,然金为水之母,而水克火,强金即壮水也。火欲克金而畏水,其火必不敢妄行。故针刺阳明井金穴厉兑,令火热从井而出,则诸症可平。

庚申 庚代表大肠经,申指少阳相火。说明大肠感受火邪波及胃而发病。症见颔肿、鼻鼽、衄血、喉痹、目黄、口干渴、伤寒水结等。夫喉为发音器官,属于金,火邪克金,甚则发为喉痹;颔,即下腭骨正中下面空软处,乃手足阳明经所过之线路,火邪循经而发,故颔肿;肺开窍于鼻,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感受火邪,火热上壅而动血,故见衄血;而外邪袭肺,亦可见鼻流清涕之鼻鼽;目黄者,胃土色黄,火蒸湿之象;脾开窍于口,脾与胃相表里,火邪犯于脾胃,伤津耗气,故口干渴;伤寒水结者,肺与大肠相表里,外寒袭肺,寒邪伤表,然火邪在肠,金被火克,肺为水之上源,火逆于上,肺气不降,不降则不通,故伤寒水结于上也。

古人取手阳明大肠经之荥水穴二间,用水者,水克火,使得火不妄行;用荥者“所溜为荥”,促其水流而不结,且泻火者泻其荥,清热泻火,俾火不留于肠胃而诸症可平。

壬戌 壬代表膀胱,戌指太阳寒水。说明膀胱受寒邪侵袭,波及胃而发病。症见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背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头囟项痛、肌肉img 动、项强不可以顾、目内眦赤烂、发背痈疽、背生疔疮等。考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太阳膀胱经脉受寒邪侵袭,寒主收引,经脉瘀阻,故见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背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等经脉瘀滞症状;腘如结、踹如裂者,即如冰之结,如天寒地裂也;头囟项痛者,寒侵太阳经脉所致;肌肉img 动、项强不可以顾者,乃寒性收引,筋脉肌肉被寒邪侵袭失其柔和所致;太阳者巨阳也,寒邪外束,阳气郁闭,久则化热化火上犯于目,亦可沿太阳经脉而发,故见目内眦赤烂、发背痈疽、背生疔疮等火热证候。

古人取足太阳膀胱经之输木穴束骨,用木之生发以散寒之收引;用输者,“输主体重节痛”,散寒胜湿,恰合太阳膀胱经脉郁闭之治;然寒湿不能骤然除之,复取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振奋胃气之原,助太阳以解外。正如张仲景所云:“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壮水谷之海以强胃气,使邪不内传也。

甲子 甲代表胆经,子指少阴君火。说明胆经受火热所迫,波及胃而发病。症见口苦、心胁痛、善太息、面尘、头角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诸节尽痛等。夫少阳胆火内郁故口苦;善太息者,叹气频作也,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运动。乃胆木因火而气壅,或肝胆气郁所致;面尘者,为风气使然,火郁夹风之故;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少阳胆火内郁循经而发,故见目锐眦痛、心胁痛、缺盆中肿痛;马刀侠瘿者(瘰疬),居于腋下,正为胆经所发;头角颔痛者,胆经上抵头角,颔属胃经,火郁于胆胃则发痛也;足少阳胆经“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胆经火郁则发痛,故诸节尽痛也。

古人取足少阳胆经之经火穴阳辅,夫用经者用其行,“所行为经”,脉气大行于此,其气正盛也。疏通经络,调畅胆火气郁;用火者,非以火补火,乃泻经中之火邪,去壅散结,则诸症可平。

丙寅 丙代表小肠经,寅指少阳相火。说明小肠受火邪内攻并迫于胃而发病。症见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等。夫小肠为受盛之官,功能是承接胃中腐熟的水谷,经过消化与泌别清浊,精华营养周身,糟粕归于大肠,水液归于膀胱。太阳小肠经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小肠经从手走头,今火邪内攻,循经上扰,故见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耳聋、目黄、颊肿等;目黄、颊肿亦为脾胃之湿气被火熏蒸也;耳聋亦有胆火上攻之原因。其肩、臑、肘、臂外后廉皆为手太阳小肠经所过之部位,经中火郁,故痛。

古人取手太阳经之合土穴小海,用土者,火生土,土为火之子,乃“实则泻其子”;本证是火邪入于小肠并上迫于胃为主因,故用合者“所入为合”,脉气深大,合于本脏之气,以突出“合主逆气而泄”之用。因火邪入于两腑,非用合土穴入于腑,则腑内火邪不能泻也,此穴泻火清热、降逆疏调气机,则诸症可平。

戊辰 戊本是胃经属戊土,然合穴之后应开纳穴,阳经是气纳三焦,以生本日主经之经的所用穴,火生土,取三焦的经火穴。故在这里戊代表三焦,辰指太阳寒水。说明寒邪客于三焦波及胃而发病。症见热病汗不出,肩背酸痛,胁、腋下肿,四肢不举,霍乱吐泻,心胸烦闷,伤寒结胸等。夫热病汗不出者,三焦属相火,是遍布周身内外、肌腠之间的水谷精气、津液和脏腑之气出入的通道,所以总司人体气化。若寒邪客于三焦,气血运行受阻,又兼胃阳被寒邪所束,阳气郁闭,发为热病;汗乃水谷精微所化,源于胃,入于心则为汗,寒邪束表,卫闭营郁,故汗不能出;手少阳三焦经脉“贯肘、循臑外、上肩”,寒邪客犯三焦,经脉不通,故肩背酸痛;三焦相火被寒气收引,郁而不伸,与胃土相搏,蕴生湿热,弥漫于少阳,故见胁、腋下肿;脾主四肢,脾与胃相表里,属土主静,寒与湿皆为阴类,寒性收引,湿性趋下,故见四肢不举;霍乱者,挥霍缭乱也,乃气机逆乱之象;相火妄动而寒性收引,阻于胃肠,湿热相混,气机升降失常,故见吐泻交作;《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因寒邪客犯三焦,水道不能正常输送膀胱,亦发泄泻;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三焦相火被寒邪所束,郁而不畅,必然抑阻胸阳,故见心胸烦闷;伤寒结胸者,“邪气传里必先胸”,寒邪袭表,克犯胸中,三焦水道不行,气化失司,寒邪入里化热与水相结,故发结胸也。

古人取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火穴支沟,用经者“所行为经”,脉气大行于此经过,通行三焦水道,行水以散结也;用火者,三焦因寒邪所束而不通,故用火以温经散寒也。考其穴名,古时穿地为沟,支沟乃将水沟掘畅而水自行。而三焦为“决渎之官”,决,通也;渎,水道也。细细玩味,古人用意昭显。水行则寒散,三焦得通,胃阳得复,诸症皆平。

六、从己日巳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己巳 己代表脾土,巳指厥阴风木。说明脾土被风木所客而发病。症见腹胀满、喘不得卧、胃脘痛、食则呕、善嗌、食不下、胸中热、溏瘕泄等。夫脾主腹主湿,腹胀满者,木郁土壅、湿被风鼓之象;肺主肃降属金,风性属阳,风木太过,夹湿气上冲,乘土侮金,故喘不得卧;脾与胃相表里,风木客于中焦,脾胃升降不调,“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故食不下、食则呕;“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便溏或泄;地气通于嗌(咽与食管上口),胃为风邪所客,则善嗌也;脾虚至极,统血无力而肠内溢血,则瘕泄;风性属阳,善行数变而主动,风木上冲于胸,故胸中热。

古人取足太阴脾经之井木穴隐白,用井者“所出为井”,使太过之风邪从井而出;用木者,借其条达之性使风气开散以化湿气,风动而无太过,湿静而不壅满,则阴阳动静相反相成,诸症可平。

辛未 辛代表肺经,未指太阴湿土。说明湿邪弥漫肺金波及脾而发病。症见咳嗽、咽喉干燥、舌黄、哕、上气、食不下、腹满等。肺脉起于中焦,上膈属肺,脾脉“复从胃,别上膈”,且肺与脾同属太阴,湿邪弥漫太阴,金束湿阻,气道不利,故咳嗽;足太阴脾经上膈夹咽,湿阻气道,津液气化无由,故咽喉干燥;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腹,湿为阴邪,湿邪困脾,胃阳不得受纳腐熟水谷,故见哕、上气、食不下、腹满等脾胃见症;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黄为土色,湿热循经上泛于舌,故舌黄。盖脾土之化源为甲己,甲木疏泄不足而湿气太过,木不克土,反被土侮,亦见上证。

古人取手太阴肺经之荥火穴鱼际,用荥者“所溜为荥”,使肺经脉气流动,肺主气而朝百脉,气行则湿化;用火者,火克金,清降肺气,使肺气恢复宣肃之性;且火生土,调运升降,健脾化湿。

癸酉 癸代表肾经,酉指阳明燥金。说明燥气消灼肾阴波及脾而发病。症见口中唾涎如胶、消瘅、黄疸、呕吐痰涎、手足厥冷等。夫肾液为唾,脾液为涎,脾开窍于口,唾涎被燥金之气所敛,结而不化,故口中唾涎如胶也;酉为燥金,燥能消水,燥气太过则消。消瘅者,消指下消,燥金消灼肾水也;瘅指黄疸,中焦湿热所为也。燥金收束,水土相搏,必湿热内蕴外泛,故身黄;湿困中焦,逆而上泛,故呕吐痰涎;脾主四肢,脾肾被燥金所敛,阳气郁闭不得外达,故手足厥冷。

古人取足少阴肾经之输土穴太溪,用土者,土为金之母,滋补肾水以济燥。甲己化土,土之用依赖甲木之动生也。此用土者,非用土之性静,而用其化源之动也。如同乙庚化金之理,抑金之动,而金之作用亦生,不独为收敛也。则肾气有气化之能,脾气有运化转输之用,脾肾各司其用。复取足太阴脾经之输土穴太白,用输者“所注为输”,脉气输注于此,乃补土强化中焦运转之力,以静合动也。此用脾肾之两原,取其相生相济,滋补水土以润燥。

乙亥 乙代表肝经,亥指厥阴风木。说明风邪客于肝经克犯脾土而发病。症见痎疟、色苍苍、小腹肿痛、身黄、有微热、身体不仁等。夫痎疟者,疟疾两日一发也。因风邪侵入经络,逢脾土之湿,风木属阳主动,湿土属阴主静,风阳内郁不得出,阳欲达表而湿阻于内,风湿相搏,风胜则发热,湿胜则恶寒,气过风湿滞留之所则寒热休矣;色苍苍者,乃厥阴风木之本色;小腹肿痛者,小腹乃肝经所主之部位,且脾经脉“上膝股内前廉入腹”,风木主动,太过则生变,湿被风鼓则发肿,风湿相搏于小腹则痛;风性属阳主热,因湿气凝滞,故身热而其热尚微;夫身体不仁者,人之运动皆赖于气血,气血运行正常,则身体灵活,知觉灵敏。若风湿入于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营卫不调,久则身体不仁。

古人取足厥阴肝经之经金穴中封,乃此证因风而发,故当以治风为重点。用经者“所行为经”,取脉气大行于此经过,其气正盛,疏通气血,以行风湿之凝滞;用金者,金克木,用金气之敛降制约风木之阳动太过也。

丁丑 丁代表心经,丑指太阴湿土。说明心火受湿浸渍波及脾而发病。症见呕吐黏稠涎沫、四肢不举、心痛手摇、健忘等。夫涎为脾液,脾经脉“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而与手少阴心经连接,湿邪侵入脾胃,蕴湿化热,热被湿伏而上膈,遂成脾经伏火熏蒸于上,故见呕吐涎沫、质黏稠;脾主四肢,因湿遏火伏,久则聚而成痰,流注经络,故肢体沉重、四肢不举;心痛手摇者,火性炎上,湿性凝滞,火郁则发心痛;火为阳主动,湿为阴主静,手摇者,乃火与湿争,动摇不定之象;心主神明,心火被湿浊所阻,则神明不清,不清则记忆不实,甚至无所回忆,故健忘也。上证皆因湿浊使然,经于心则神识恍惚,客于脾则肢体困重。

古人取手少阴心经之合水穴少海,用合者“所入为合”,取其脉气深大,经脉自此而入脏,犹如百川汇合入海也。故用合以治内,调运气机升降出入,平其逆乱,所谓“合主逆气而泄”也;用水者,水克火,清泻火郁,且用水性之下趋,导热下行。

己卯 己本是脾经属己土,然合穴之后应开纳穴,凡阴经所纳之穴,都是由本日主经去生纳穴,阴经是血纳包络,本日主经是脾经,土生金,取心包络的经金穴。故在这里己代表心包经,卯指阳明燥金。说明燥气客于心包及于脾而发病。症见中风、舌强语謇、口涎、突然昏仆、喑不得语、咽中如梗等。中风乃风中经络、痹阻气血、进而化燥化火,瞬间血壅于上,脏腑气机逆乱所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手厥阴心包络内寄相火,燥气客于心包,最易化火生风,发病如风性之善行数变,乃风邪所中,故名中风;舌强语謇者,风夹痰邪闭阻窍道使然,痰乃湿聚而成,脾主湿属土,土之化源甲木之动被金收敛太过(金克木),因而留湿凝滞脉络,考脾经脉连舌本、散舌下,痰阻于脾经,故见舌强、语言謇涩;口涎者,涎为脾液,脾主肌肉,脾虚肌肉不得收束之故;燥气客于心包,化火生风攻冲于上,故见突然昏仆;喑不得语者,心为言之主,言为心之表,痰湿蒙蔽心窍,故不能语也;咽中如梗者,湿被热蒸即为湿热,遇火煎熬成痰,又为燥金之气收敛,痰核流注气道,故见咽中如梗阻。以上诸症,总以燥气化火生风为主要之病因。

古人取手厥阴心包络之经金穴间使,用经者“所行为经”,脉气大行于此经过,其气正盛也。主行痰湿之凝,开窍醒神,疏通经气,使经脉气血各行其道而不逆乱;用金者,金克木,平肝息风,以泻风火之郁闭。

七、从庚日辰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庚辰 庚代表大肠,辰指太阳寒水。说明寒邪客于大肠而发病。症见胸中满闷、口干、颐颔肿、肩前臑肿痛、热病汗不出等。盖寒邪客于大肠,或进食生冷不洁之物,导致下利无度;或大肠阳气虚衰,感寒后见肠虚滑泄。夫胸中气满者,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主气,位居胸中,寒邪束表而主收引,肺气不得宣发,迫于胸而气满也;夫行津液者,气也。口中津液全赖气之升腾濡润,若气被寒束,不得上升津液,故口干也;颐,即口角、腮下之部;颔,即下腭骨正中下之空软处。盖大肠与肺经脉络属,表里相通。气被寒束,不得宣发,留于大肠经附近之颐、颔处,阳明经气郁闭,故颐颔肿;手阳明大肠经“上臑外前廉上肩”,经气郁闭,故肿痛;夫阳明者,两阳合明也。病则易从阳化热,偶遇寒束则热闭于内,故发热病;又阳明主阖,外寒束缚,表阳郁闭,故阳明初起亦可见汗不出也。

古人取手阳明大肠经之井金穴商阳,用井者“所出为井”,使寒邪得散,从井而出;盖肺与大肠同属金,大肠经承接肺金清肃之气而来,从阴出阳,清金转为燥金,故用金者,清阳明经中郁热也。

壬午 壬代表膀胱,午指少阴君火。说明火热下注膀胱及于大肠而发病。症见头重、目眩、善惊、鼽衄、项痛、目img 等。考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膀胱属水,大肠属金,火客膀胱,如火注入水中,即为热气,又被金气收敛,留于膀胱经脉,故发头重、目眩;善惊者,乃惧怕之形,火客膀胱水腑,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主惊恐,故善惊易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鼽衄者,鼽为鼻塞不通,衄为鼻出血,大肠经脉上夹鼻孔通于鼻,火克大肠燥金,大肠经热随火性炎上而冲于鼻,故见鼻衄;水火相搏,又被金束,大肠经气窒塞,则为鼽;太阳膀胱为寒水之腑,其经“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火客膀胱,水静而火动,搏于经脉,故项痛;目img 者,火主升明,如火光之外晕水气,则火光不甚清晰,肾主水轮,肾之精为瞳子,肾精不足,故目img 如无所见也。

古人取足太阳膀胱经之荥水穴通谷,用荥者“所溜为荥”,取经气流动,疏通膀胱经气,且“荥主身热”,清热降火以解经中热邪;用水者,壮水以制火,使水升火降而不妄行,则诸症可平。

甲申 甲代表胆经,申指少阳相火。说明火客胆经波及大肠而发病。症见咳逆、喘不能行、胸中满、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等。夫咳逆者,气遇火则逆行,大肠与肺相表里,腑随脏走同属于金。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若火客大肠,金气收束,腑气不通,必影响肺气肃降,火扰于上,肺气上逆,故见咳逆;喘者吸少呼多,肺气上逆则发喘,动则喘甚而不能行;胸中满者,足少阳胆经“下胸中、贯膈”,因火客胆经波及大肠,胆火夹腑浊之气上逆胸中,故胸中满;胆经脉“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胆与肝相表里,胆司相火又感火邪客于胆,最易夹肝风逆乱于经中,进而风火相煽,故见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者,即瘰疬生在腋下,形如马刀;若生在颈部,谓之侠瘿。乃胆火旺又遇金气收敛,痰火气逆凝结经络所致。

古人取足少阳胆经之输木穴足临泣,用木者,取木性条达以疏散火郁气逆也;用输者“所注为输”,取经气灌注之处,由井荥注于此而输于彼,使凝滞胆经之火邪输送而出,不得停留也。因风火气逆,波及大肠,古人取足临泣穴犹恐不及,又加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合谷,宣泄火郁、通腑降浊。从流注角度看,每逢开输穴,必是本日主经返本还原之时,庚日主经是大肠经,其原穴是合谷,亦即“金原合谷返本归”也,所以时当甲申,既开足临泣,同时也开合谷穴。

丙戌 丙代表小肠经,戌指太阳寒水。说明水寒之气客于小肠,波及大肠而发病。症见癫狂、热病汗不出、颈肿颔肿、恶寒发热、肩臂外后侧痛不举、吐舌、项强等。夫小肠属太阳经脉,寒邪客于膀胱经脉,是为典型的太阳病;若客于丙火小肠经脉,既可见寒邪束表或卫闭营郁的恶寒发热、热病汗不出,又可从阳化热化火,见相火内郁的火热证。夫癫狂者,癫属阴,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为多见,乃寒客于小肠,值相火衰微,且小肠与心相表里,火衰而精神恍惚,神明失主,故发癫;狂属阳,以喧哗不宁、躁妄打骂为多见,乃寒客小肠,值相火迅速化热妄行,或波及大肠,与阳明燥热互结,而阳明主阖,燥金之气收敛,与相火互结,并走于上,故发狂;颈、颔肿者,因手太阳小肠经脉“从缺盆循颈上颊”,相火不得发散,热郁经中,故颈颔肿;肩臂外后侧为手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寒客太阳小肠经脉,故肩臂痛不能举,乃寒与火相争之状也;吐舌者,心开窍于舌,小肠为心之表,寒在外主收引,火在内而妄动,故吐舌也。

古人取手太阳小肠经之经火穴阳谷,用经者“所行为经”,值脉气正盛于此而畅行,以散寒达表;用火者,清泻经中火郁,且火克金,使金不收敛,阳明燥热得以下行。

戊子 戊代表胃经,子指少阴君火。说明火客于胃,阴虚燥热波及大肠而发病。症见肠鸣、大便燥结、气上冲胸、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热中、消谷善饥、小便不利等。夫肠鸣者,肠动有声也,有中焦虚寒或邪犯大肠之分。此指火迫于胃肠,颇类阳明腑证,阳明大肠为燥金,肠鸣者,火克金之声。火迫大肠,金气收敛,肠中阴津被夺,燥粪滞留肠内,故大便燥结;大便不通,腑浊之气随火性上炎而冲逆于上,故见气上冲胸;胃属土,火客于胃则易生湿热,发为热病;阳明以燥气为本,戊为阳土,火邪犯胃,燥热太过必耗伤津液,作汗乏源,故见汗不出;热中即中消也,以消谷善饥为主,伴多饮多尿,亦即消瘅,乃胃火炽盛,燥热津伤液耗所致;喜呕者,夹少阳胆火气逆也;口苦乃火之味也。此证属火邪消耗为最速,谷被火消,人必饥而思食。大肠与肺相表里,大肠有火,肺亦随之,肺与膀胱通,火热耗阴,津液下夺,很快无津可下,故见小便不利,病属危重。

古人取足阳明胃经之合土穴足三里,用合者,“合主逆气而泄”,降逆气清胃火,同时“合治内府”,胃肠腑病取合穴治之;用土者,土为火之子,“实则泻其子”也。总之,抓住火客于胃肠这个主因,泻火清胃通便,诸症可平。

庚寅 庚本是大肠经,然合穴之后应开纳穴,阳经是气纳三焦,以生本日主经之经的所用穴。本日主经是大肠经,属庚金,而三焦经的合穴是戊土,土生金。所谓“庚寅气纳三焦合”。故在这里庚代表三焦,寅指少阳相火。说明相火并入三焦波及大肠而发病。症见咳嗽上气、短气不得语、时发寒热、凄凄不得卧等。夫咳嗽上气者,大肠为肺之表,肺主气,而三焦主持诸气,相火并入三焦及于大肠,火随三焦气道上炎,夹气而上逆,故咳嗽上气;火邪郁闭,肺津被耗,“壮火食气”,呼吸不利,故气短也;言为心声,心肺居于胸中,肺津耗散,心阴亦虚,心肺气阴两虚,故不得语;时发寒热者,三焦属少阳而主火,其经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弥漫整个胸腹腔间,胸上有热,火郁而伸之则热;腹中有冷,气不达于表,金气内收则寒;凄凄者,即凄楚不安之状,三焦为游部,相火妄动,气阴俱伤,心神不宁,则君火不明,故见凄凄不得卧也。

古人取手少阳三焦经之合土穴天井,用土者,火生土,“实则泻其子”也;本证皆由火而发,故先治火。且大肠属金而火克金,故用土以生金。中焦脾胃属土,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润养肺金;胃肠一腔相通,胃土受纳腐熟降而下行,则大肠燥金之气收敛有度,传导正常。用合穴者,“合主逆气而泄”,泻火降气,则诸症可平。

八、从辛日卯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辛卯 辛代表肺经,卯指阳明燥金。说明肺受燥邪侵袭而发病。症见咳逆、痎疟、振寒、颔肿、喉闭、心烦等。肺之化源为乙庚,其气为燥,金克木,庚胜于乙,吸入肝与肾,呼出心与肺,为病则呼多吸少,气不自平而发咳逆;疟疾者,时发寒热也。气胜则发热,气虚则恶寒。痎疟即寒多热少,甚至无热,显见气少不能达于表也。振寒者,“振”是身体耸动而无力,不能支持(关于战、振、栗,古人认为,“战”是身体耸动而有力,是正气抗邪的反映;“振”是身体耸动而无力,是正气虚的反映;“栗”是心中寒战,是邪气实的反映)。故振寒是更加有寒无热;颔肿者,颔即下腭骨下之空软处。肺经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大肠经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可见颔居肺与大肠经脉附近,燥气犯肺,金气收束太过,肺气不得通畅,存留此处,故发肿也;喉闭者,闭是气塞不通,喉为肺系,乃呼吸出入之门户,气本属阳,热聚于喉则发肿,肿则气不通,故喉闭也;心烦者,心主血,肺主气。肺气郁闭,则心脉受阻,热郁胸中,故发心烦。

古人取手太阴肺经之井木穴少商,用井者“所出为井”,使邪从井出;且“井主心下满”,泻井以除其壅满,则肺气得降;用木者,取其条达生发之性,以解燥金收敛太过之弊,则诸症可平。

癸巳 癸代表肾经,巳指厥阴风木。说明风邪客肾波及肺而发病。症见咽喉肿、哮鸣有声、喘呼少气、淋沥白浊、滑精等。夫风为阳邪主热,肾经脉“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风邪客肾,风阳随肾脉上升入肺,又被金气收敛,结于咽喉及舌本,故发咽喉肿也;又风阳至响,入肺金气收束(金克木),亦可见呼吸哮鸣有声(此哮喘起于肾而表现于肺,所谓哮喘急性发作,正是风阳客肾,继而入肺,出现哮鸣之音);喘呼少气者,肺之化源为乙庚,乙主木气生发,庚主金气敛降,乃《素问》“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说所由生也。乙庚升降协调则喘自平矣;乙属风木,肾感风邪而及于肺,证明肺之化源,乙太过而庚不及,肺气张,鼓则气入;肺气收,敛则气出;乙木侮金则必气壅上逆,入少出多,故必喘;肾不纳气,故少气也;膀胱与肾相表里,肺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邪客肾波及肺,必膀胱气化不利,皆能应于小便也。风性善行,客于肾而鼓动膀胱,使“津液藏”而不藏,不得存留,有则溺出;风为阳邪,侵入膀胱,热与水相搏,酿成湿热,故见淋沥;肾主封藏,风邪客肾,封藏之本不固,肾元亏虚,精微下陷不摄,故见淋沥白浊;滑精者,乃梦遗之甚,扰精妄泄也。此为心肾不交、风性主动、风夹相火扰动精室所致。

古人取足少阴肾经之荥火穴然谷,用荥者“所溜为荥”“荥主身热”,用荥以清热息风,使风去热清;用火者,木生火,火为木之子,“实则泻其子”,泻火即泻木泻风也。总之,风邪客肾乃发病之主因,风去则诸症可平。

乙未 乙代表肝经,未指太阴湿土。说明肝经被湿邪浸渍,土壅木郁波及肺而发病。症见大便难、便血色如亦豆汁、呕逆、嗌干等。夫肝与大肠通,肝被湿浊郁阻,疏泄不及,内风下乘,搏于阳明大肠,湿热化燥,故大便难;便血者,大肠乃多气多血之经,燥热蕴积肠中,而内风下乘,风为阳邪,损伤阴络,发为肠风,故便血。因夹湿浊,血色如赤豆汁或紫黑也;呕逆者,土壅木郁,肝气失调而横逆犯胃也;嗌干者,《素问·热论》篇有“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之说。嗌即咽腔(食管上口),湿邪壅脾,太阴之脉无以布津化气上归于肺,加之风木横逆,津液无以上荣于咽,故嗌干也。

古人取足厥阴肝经之输土穴太冲,用土之静以定风之动。用输者“所注为输”,取肝经脉气灌注之处,不令风动太过也;且土为金之母,土生金,使津液上输于肺也;古人犹恐力所不及,复取手太阴肺经之输土穴太渊,肺主气,气行则湿化,用原穴扶助肺气;且肺朝百脉,太渊穴为脉会,强化肺脉之用。总之,湿邪壅滞肝经是其主因,由肝及肺、实中夹虚,又当补肺气生津液,使湿去木平、肺得安宁。

丁酉 丁代表心经,酉指阳明燥金。燥性干劲而敛,燥犯心脉波及肺而发病。症见心痛、干呕、悲恐相引、瘛疭、肘挛、暴喑不言等。夫心主血脉,燥邪凌犯心脉,心阴受损,脉道不利而瘀阻,不通则痛,故发心痛也;太阴有吐而无呕,干呕者,多邪犯少阳,表入里拒之象,而燥邪犯肺,金气收束不及,厥阴肝气上逆侮金者,亦可见干呕;悲恐相引者,肺在志主悲,而肾主恐,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脏,肺肾本是金水相生。若燥邪犯肺,肺津耗伤,又心火被郁而克金,则发悲伤;金水被耗,上水乏源,则肾水必不足也(金生水),不足则无以克火,反被火侮,故发惊恐;瘛疭者,瘛,筋脉拘急而缩;疭,筋脉缓疭而伸,为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状,乃燥热伤阴,津液被耗,风火相煽,筋脉失濡失养所致;肘挛者,心经“下肘内、循臂内后廉”,燥犯心脉,火被金侮,燥热伤阴耗血,热邪牵动筋脉,故肘挛也;暴喑不言者,暴喑即突然失音,《灵枢·寒热病》有“暴喑气鞕”语,是指突然喉舌强硬不能发声,喉为肺系而肺主声,故暴喑乃金实不鸣也,燥热扰心犯肺,肺气郁闭而气道被壅,故暴喑不言者,心欲言而肺不发声也。

古人取手少阴心经之经金穴灵道,用经者“所行为经”,脉气大行于此,值经气正盛也,以行其燥气之收束,使火郁发之;用金者,助肺气之清肃,使津生火降。

己亥 己代表脾土,亥指厥阴风木。说明风邪侵犯脾经波及肺而发病。症见不欲食、胁下痛、水肿腹胀、喘逆不得卧、小便不利或失禁、暴泻、飧泄等。夫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相交会,“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若风邪犯脾,外风引动内风,肝木太过,克犯脾土,运化不及,故不欲食;胁下痛者,足厥阴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肝木与肺金相争,金欲收束而不能,肝气郁结,经脉不利,故胁下痛;脾主腹,水肿腹胀者,乃肝木太过克犯脾土,土虚不能制水而水泛滥,盖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金被肝木所侮,治节收束之力不及,水邪泛滥,故见水肿腹胀;风热犯肺,肝热风摇,木火刑金,故喘逆不得卧;小便不利者,肺气主降,主治节并下输膀胱,肺气上逆,无以通调水道,故小便不利;小便失禁者,指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有虚实之分。属肝郁热结,肺金收束无力,以致膀胱失于约束,见腹胀而尿意急迫,但所溺不多,甚至小便自遗;暴泻者,指突然出现的急剧下利,《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之论,乃大肠湿热或肝热夹风下迫于肠所致;飧泄者,脾虚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语。肝木克犯脾土,脾之清阳不升,最易泄泻。

古人取足太阴脾经之合水穴阴陵泉,用合者“所入为合”,乃脾经脉气合于本脏之处,其气深大,且“合主逆气而泄”,故取脾经合穴,健脾降逆利水,最为恰当;此病乃风木克犯脾土为主因,治疗符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识脾”之旨;健脾补土即能生金,加强肺金收束之力,可制约肝木之太过也;用水者,滋水以涵木,使热清风静则土安,肺金收束正常,则诸症可平。

辛丑 辛本是肺经,属辛金,然合穴之后应开纳穴。凡阴经所纳之穴,都是由本日主经去生纳穴,阴经是血纳包络,本日主经是肺经,金生水,取心包络的合水穴。故这里辛代表心包经,丑指太阴湿土。说明湿邪浸渍心包及于肺而发病。症见善惊、身热、烦渴、口咽干燥、逆气,甚至呕血等。夫手厥阴心包乃心之外围,内寄相火,湿浊浸渍心包,相火被郁,妄行而乱于心,故善惊也。如《素问·举痛论》所云:“惊则气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身热者,火郁湿阻,化热而上迫于肺,肺主皮毛,湿热蒸于肺,故发身热;烦渴者,火热扰心则烦,火热耗散津液则渴;口咽干燥者,脾开窍于口;咽属胃,《灵枢·忧恚无言》篇有“咽喉者,水谷之道也”语,太阴脾湿,无以化生津液,濡润口咽,且肺热上蒸,故口咽干燥;肺主肃降,胃气以下行为顺,湿阻热迫,肺胃之气不得清肃下行,故逆气也;呕血者,指血随呕吐而出,呕血出于胃,乃湿阻火郁,气逆迫肺,肺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加之胃中积热,热伤胃络,气火上壅,必见呕血,色红紫暗(亦有脾虚统血无力而血溢脉外,吐血缠绵,神疲面苍白者)。

古人取手厥阴心包经之合水穴曲泽,用合者,“合主逆气而泄”,主降气逆;用水者,水克火,以制约妄动之相火。总之,本证乃湿气浸渍包络,相火妄动,火烁肺胃动血为主因,故取心包经合水穴正当其治。

九、从壬日寅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壬寅 壬代表膀胱经,寅指少阳相火。说明火邪下迫,侵袭膀胱而发病。症见目生翳膜、目赤、迎风流泪、头重、小便黄赤短少、尿道灼痛等。夫翳膜者,视物模糊不清如水汽弥漫也,现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黑睛属肝主风,是为风轮;瞳仁(瞳孔)属肾主水,是为水轮。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膀胱与肾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肝肾阴虚,精气不能上注于目,转而膀胱之水随肾气升腾而达于目,故目生翳膜;若肝经风热外袭,肝气生发太过,亦可引动膀胱之水上达于目,故见目赤、迎风流泪;头乃诸阳经气所聚,膀胱经脉与督脉皆上于头并濡养清窍。病则经气不利,相火妄动。考相火根源于肾中命门,肾为水脏,中藏相火,其水火蒸热之力,由膀胱水腑连三焦水道化气上行、外达于周身。头重者,水湿泛滥上蒙清阳也,乃相火妄动,经气郁阻,致使膀胱之水不得外达,随相火而逆于上;溺赤涩痛者,火邪下迫膀胱,蒸为湿热,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或肾经郁热移于膀胱,湿热阻滞,膀胱失于气化,故小便黄赤短少,甚至尿道灼痛。

古人取足太阳膀胱经之井金穴至阴,用井者“所出为井”,急刺井穴,清热泻火,使妄动之火从井而出,不留于膀胱而乱水也;用金者,盖乙庚化金,戊癸化火。强金之化源庚,弱火之化源戊;强金之化源乙,弱火之化源癸。火之化源不足则无由后继。所以用金者,金为水之母而水克火,壮水制火,火被制则诸症悉平。

甲辰 甲代表胆经,辰指太阳寒水。说明寒邪客胆,郁阻胆经波及膀胱而发病。症见胸胁支满、热病、身痛汗不出、目外眦赤痛等。夫胸胁支满者,指前胸与两腋下肋骨部支撑胀满也,考足少阳胆经“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相火寄于胆。寒客胆经,相火内郁,蕴生湿热,又兼膀胱寒水太过,湿热盘踞胸胁,气机中阻,故胸胁支满;寒主收引,寒邪束于胆而火郁于中,故见热病;寒邪外束,太阳膀胱经气瘀滞,卫闭营郁,故身痛汗不出;盖火郁发之,少阳胆火内郁,不得外发于皮毛,势必火性上炎,循胆经而上于目,故目外眦赤痛。

古人取足少阳胆经之荥水穴侠溪,用荥者“所溜为荥”,使得脉气流动,则太过之寒水下趋,从膀胱而出矣;且“荥主身热”,主治胆经郁闭的热病汗不出;用水者,取水克火义,清胆明目。总之,此证以寒邪束表为主因,外散表寒,通调水腑,内泻胆经郁火,则诸症可平。

丙午 丙代表小肠经,午指少阴君火。说明小肠感受火热波及膀胱而发病。症见目赤生翳、胸满、头痛、肩背痛、项强不能回顾等。夫手足太阳经脉交接于目,手太阳小肠经至目锐眦,其支者至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而手少阴心经“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从中医五轮学说认识,内外眦眼角属心,内眦赤红凸出部分(泪阜)乃心之精华所聚,心主血,故为血轮。目赤者,眼白红赤、脉络粗大,心火之象也;生翳膜者,火蒸水之象,乃太阳寒水受火邪蒸腾随经脉上于目也。此目疾必有太阳表证见于前,如头痛项强等,盖手太阳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间上”,足太阳膀胱经“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太阳经脉因内火而迅速从阳化热,里不和则表不和,经气郁闭,故见头痛、肩背痛、项强不能回顾等。胸满者,胸为太阳传里之位,“邪气传里必先胸”,表入里拒迫于胸位,故胸满;盖手足同为太阳经脉,但所司不同,小肠为丙火,膀胱为壬水,火降水升,气化于周身,是为其常。病则火燎于上、水蓄于下,而变由生矣。

古人取手太阳小肠经之输木穴后溪,用输者“所注为输”,使经气注于此而输送也;且“输主体重节痛”,畅达经气郁闭而主痛;用木者,取木性升发条达以散经中火郁也。古人取小肠经一穴犹恐不及,复取膀胱经原穴京骨,以水制火,令其水升火降;因太阳乃人体最长之经脉,火乱于经而燎于上,又加取三焦之原穴阳池,考《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说明三焦与太阳膀胱经脉的联系如同嫡亲,三焦又总司人体气化功能,故取三焦经之原穴,其水升火降力量最强。

戊申 戊代表胃经,申指少阳相火。说明胃受火邪影响膀胱而发病。症见缘缘面赤、面目浮肿、目下如卧蚕、额黑、腹胀等。夫足阳明胃经循于面,“起于鼻之交img 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火邪犯胃,循经而燎于面,故见缘缘面赤;胃属燥土,赖湿以济之。火蒸于胃则胀,湿热循经上蒸则肿,《内经》云:“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眼睑属肉轮,目下为胃脉所过,为脾所主,水湿潴留于胃,循经热蒸于上,故面目浮肿、目下如卧蚕;额黑者,黑为水色,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土壅无以制水,上泛于额,故见额黑;阳明胃经属胃络脾,湿热蕴阻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故腹胀。

古人取足阳明胃经之经火穴解溪,用经者“所行为经”,脉气畅行无阻,清热化湿、利水消肿;用火者,或谓病因为火邪,用火治火,岂不犯“虚虚实实”之戒乎?不知此用胃经火穴,泻上炎之火邪从胃经而出,火去则土安,土不壅滞则水亦不会上泛。

庚戌 庚代表大肠,戌指太阳寒水。说明大肠受寒,影响膀胱气化而发病。症见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疮疡、筋急伸展不能,或缓纵不收、捉物不得等。夫大肠与肺相表里,肺为清金,大肠为燥金。寒侵大肠,阳虚津凝,在里易见肠虚滑泄,津液耗损。在表则金气收敛太过,津伤不布,盖肺主皮毛,大肠液耗,燥气上干于肺,肺失清肃,无以熏肤、充身、泽毛,故见皮肤干燥;燥邪化热生风,风盛血燥,失其濡润,故见瘙痒脱屑;疮疡是外科疾患的一大类,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注、瘰疬等,多由湿热浸淫,或毒邪内侵,气血壅滞而成。联系庚戌,此证起于寒湿,郁久化热,影响营卫气血的运行。此外,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太阳膀胱之水,经肾中阳气的蒸化,外达于周身,旁出于腠理毫毛,卫外而为固也。若大肠受寒,影响膀胱气化,使得太阳寒水太过,寒主收引,筋脉失于温煦,故见筋急伸展不能;反之,大肠液耗,燥气上干迫肺,致使肺热津伤,甚至“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润泽五脏,致筋脉失养失濡,故见筋脉缓纵不收;乃至因不能随意运动,肌肉萎缩,故捉物不得。

古人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合土穴曲池,用合者,“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府”,以疏调气机,恢复大肠与肺的清肃下降之性;用土者,土克水也,此证主因为寒,培土以制水。

壬子 壬本是膀胱经属壬水,然合穴之后应开纳穴,阳经是气纳三焦,必由三焦经受纳一穴来生我本日之主经,金生水,取三焦经的金穴,故在这里壬代表三焦经,子指少阴君火。说明三焦感受火邪涉及膀胱而发病。症见口干、喉痹、舌纵(伸长不收)或舌短(卷缩萎软)等。夫三焦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亦为津液运行之道路。若火犯三焦,最易伤津耗血,故口干也;热在气分则口渴欲饮,热在血分则但欲漱水不欲咽;喉痹亦称喉闭,出自《素问·阴阳别论》等篇,为咽喉肿痛的统称。喉属肺系,为呼吸之门户;咽属消化道从口腔到食管的通路,亦是呼吸道联系鼻腔与喉腔的要道。火邪上攻或外感风热犯肺,咽喉首当其冲,故发为喉痹(咽喉肿痛);心开窍于舌,属少阴君火,多为心火旺盛。考心脉系于舌根,肾脉循喉咙夹舌本,心肾脉络通畅,水火相济,则舌体伸缩自如。若水火不交,火热炽盛,独燎于上,则舌纵不收;若水盛火衰,水邪泛滥,阴寒凝滞,则舌短卷缩。

古人取手少阳三焦经之井金穴关冲,用井者“所出为井”,泻火从井而出也;用金者,取其收敛下降之性以抑制火邪之上炎。或谓火本克金,何来阻挡火邪之用?不知用金者,金为水之母,金气旺则水足,水能制火,则火不敢妄行。总之,病以火热妄行为主因,故以制火为首要也。

十、从癸日亥时流注开穴干支原理

癸亥 癸代表肾经,亥指厥阴风木。说明肾水受风邪侵袭而发病。症见面如漆柴、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面目肿大、身重、手足肿、厥逆等。夫漆柴者,指色黑消瘦无光泽。肾属水,其色黑,肾阳虚衰,浊阴受风邪鼓动而上泛于面,故面如漆;肾藏精,精衰而色枯,故面如柴;恐为不安之象,肾藏志而主恐,肾气虚则志怯,故善恐;惕惕者,形容心中惕动不安状,多为水邪凌犯心阳,阳虚而神怯,故惕惕然如人将捕之;夫风为阳主动,水为阴主静,风性善行,风邪动水,上泛于头,水湿滞留于上,卫阳被郁,故面目肿大;水留于皮肤经络,故身重、手足肿;厥逆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逆者,手足厥冷也。

古人取足少阴肾经之井木穴涌泉,用井者“所出为井”,使邪有所出;况且涌泉乃肾经根穴,逆转其势,恢复阴阳之根本,是为必用之穴;用木者,取其生发调畅之性,使风邪宣发于外,风去则水安,是为针对病因之治。

乙丑 乙代表肝经,丑指太阴湿土。说明湿邪弥漫肝木,波及肾而发病。症见消渴嗜饮、易怒、转筋、面色苍黄、泪出、喜瞑、目img 如无所见、善太息、面尘脱色等。夫肝主厥阴风木,体阴用阳,木本克土,若木生火而伤津,风胜湿而化阳,风火交煽,必见消渴嗜饮。盖湿邪弥漫肝木,土壅木郁,郁而生火,水为木之母,子盗母气以自救,加之土本克水,津液化生乏源,故发消渴。消渴者,渴饮无度随饮随消也;肝在志为怒,湿邪弥漫,土反侮木,郁则气逆,故易怒;转筋,俗名抽筋。语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风属阳,湿属阴,风性主动,肝主风主筋,气血不足,湿邪凝结筋脉而风欲鼓之,故见肢体筋脉牵掣拘挛(转筋);肝在色为苍,脾在色为黄,木被湿困,土壅木郁,故面色苍黄;瞑者,闭目也,《灵枢·寒热病》篇有“阴气盛则瞑目”之论。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喜条达而恶抑郁,足太阴脾经“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若湿土壅滞,反侮风目,随经脉浸渍于上,故见目泪频出;目泪多,肝阴不足则瞑,甚则目img 如无所见也;太息即叹气,指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若频频叹气者,称善太息,乃湿邪困阻,肝气不得舒畅,偶见肝气乘其间而长出也。若长期善太息者,则子盗母气,肝病及肾,见呼多吸少,治当补肾调肝、化湿利水也。面部蒙尘者,土也,土壅木郁,肝经郁滞,面如蒙尘暗无光泽,故见面尘脱色。总之,湿邪弥漫肝木、肝气郁结是其主因。

古人取足厥阴肝经之荥火穴行间,用荥者“所溜为荥”,溜者,流动、流布也,使肝木调畅、湿气流动而不居;用火者,木生火,取相生相济之用,进而火生土以化湿浊。木气条畅,阳长阴消,则湿浊自化矣。

丁卯 丁代表心经,卯指阳明燥金。说明心火感受燥邪波及肾而发病。症见恶寒而烦躁、心悸、善恐、少气不足以息、臂厥、振寒等。夫燥为秋季主气,乃天时不断敛降,秋凉始生,气候劲急干燥使然,故有燥为小寒之说。燥邪外犯肺(属金同气相求)扰心,寒凉外束而火热内郁,故见恶寒而烦躁;燥邪灼伤津液,心阴耗伤,故心悸;善恐者,肾在志为恐,水本克火,然燥邪夹心火犯肺克金,津伤而液耗,在下之肾水乏源,故善恐;犹如釜金之器盛水,釜底加火,久则水必耗尽,说明火遇燥金则火反侮水而发恐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火热灼津,津伤气必耗散,气即水、水即气也,津伤液耗,金水不得相生,故少气不足以息也;臂厥者,手少阴心脉“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下肘内循臂内后廉”,燥邪耗散心阴,火不胜燥,且燥性敛降,经脉之气逆,阴阳气不相顺接,故见臂厥(手臂寒凉);振寒者,振乃身体耸动而无力。燥为小寒,其气收敛,燥邪袭表,正气无力抗邪,欲伸不能,故见振寒,是既有表邪复有里虚(肾虚)之象。(注:战,正气抗邪;振,正虚无力抗邪;栗,心中寒战、邪气实;战栗者,正邪剧烈交争也)

古人取手少阴心经之输土穴神门,用输者“所注为输”,乃本经经气灌注之处,安神以补心气;用土者,土为火之子,取“子能令母实”,中焦化源以生血养心也;复取足少阴肾经之输土穴太溪,本证乃心火感受燥邪,波及肾水为主因,故取手足少阴之两原穴,阴阳水火既济、心肾交通,则燥无可犯也。因心为君主之官,必用心包(臣使之官)以护之,燥最伤阴,阴经血纳包络,故加取心包经之输土穴大陵,用土之静以宁心安神也。

己巳 己代表脾经,巳指厥阴风木。说明脾土受风邪侵袭波及肾而发病。症见腹胀、肠鸣、溏泄、骨痹、体重、节痛等。脾主腹,足太阴脾经“入腹、属脾络胃”,风邪犯脾,木来克土,气机升降不调,故腹胀;土虚不能制水则水泛,风性善行,以风击水则发声,故肠鸣;溏泄,语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大便稀薄。盖脾之化源为甲己,甲为阳木而主动,己为阴土而主静,阳动则化物,但动而太过则土衰无力分利水湿,故便溏;若脾土被风邪所扰,不能制水,故泄水;骨痹者,指以骨节病变为主要症状的痹症。《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肾主骨,此乃风寒湿气客骨伤肾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湿气困脾,清阳无以温煦腠理,故体重;脾主四肢,风湿流注关节,故节痛。

古人取足太阴脾经之经金穴商丘,用经者“所行为经”,脾经脉气大行于此,取其本气正盛之穴,健脾化湿利水;符合仲景“知肝传脾,当先识脾”之论。用金者,金克木以制风邪,且金生水以强肾,此乃培土生金之妙穴。总之,培土抑木,健脾祛风,补肾利水,则诸症可平。

辛未 辛代表肺经,未指太阴湿土。说明湿邪阻肺波及肾而发病。症见小便频数、汗不出、短气、胸闷、喘满少气、心烦闷、劳热等。夫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湿邪阻肺,肺气虚,津液失其固摄而下渗,故见小便频数、色白而清;肺气通于卫,主皮毛而司开阖,湿为阴邪,其性类水,湿邪阻肺,肺气不得宣发,故汗不出。《医宗必读》云:“短气者,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痰声,亦不抬肩,但肺壅而不下。”乃肺气虚弱、肺壅气逆使然。肺居胸中,湿邪阻滞肺系,气道不畅,故胸闷。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湿阻于中弥漫于肺,必气道不利,肺肾金水不得相生,肺虚及肾,故少气;肾不纳气,故喘。湿阻肺气,故满。心烦闷者,心属火,肾属水,心肾水火相交,则心气平和。若湿邪中阻,上犯于肺,肾水无以上济,湿困火郁,故心烦闷。劳热,指虚劳发热。劳倦伤脾,脾虚湿阻则伤肺,湿郁化热,肺阴亦虚,金不生水,肾阴不足,肺肾阴虚,故虚劳发热也。故此种劳热属继发,有一个慢性演变过程。

古人取手太阴肺经之合水穴尺泽,用合者“所入为合”,本经脉气自此汇合而入脏,调补肺气,宣肺化湿;用水者,金水相生也,取“子能令母实”之义。总之,此证乃湿阻肺气波及肾为其基本病因,治当肺肾同调。

癸酉 癸本是肾经,属癸水,然合穴之后应开纳穴。凡阴经所纳之穴,都是由本日主经去生纳穴,阴经是血纳包络,本日主经是肾经,水生木,取心包络之井木穴。故这里癸代表心包经,酉指阳明燥金。说明心包感受燥邪波及肾而发病。症见掌中热、热病、汗不出、身如火燎、心中憺憺大动、舌强等。夫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循胸出胁、入掌中,心包乃相火所居,心包经感受燥邪,包络之火受燥邪之收敛存留于经脉,故见掌中热;且包络相火之地被燥邪束缚,火郁体内不得外出,故发为热病、身如火燎;夫汗为心之液,心包乃心之外围,包络相火更加燥热内焚,势必耗伤心液;同时,燥为小寒,体表卫阳被燥气束缚,故可见短暂的汗不出;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包络是其外围,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相火夹燥热盘踞心包,扰动于心,心神不宁,故心中憺憺大动;舌强,即舌体僵硬、运转不灵活自如;心开窍于舌,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舌根),包络相火夹以燥热,火喜散而不聚,然燥性收敛聚火,燥火炽盛内焚,伤及心肾之阴,肾水上升不足,筋脉失养,故舌强,必见舌质红绛。 

古人取手厥阴心包经之井木穴中冲,用井者“所出为井”,使燥热从井而出;用木者,木为水之子,取“子能令母实”之义,使肾水升而心火降;且木主宣发,调畅气机,反制燥气之收敛。总之,心包经感受燥邪伤及肾阴为本证之主因,“急刺井”乃正当其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