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让“疫情” 成为惰政的理由

 IT时报 2020-12-31

图源/Pixabay

30秒快读

1

出行,要随时准备出示随申码;去医院,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交费,对不起,不收现金……我们习惯了这些改变,以及将原因归结于“疫情”,但疫情可以是万能的“理由”吗?

2

如果城市这座“生命有机体”的管理者也产生惰性,那么,谁来让他克服惰性,又会如何影响城市的进化之程呢?在这个一切皆IT的新时代,希望基层管理者们也能“知行合一”。

书橱里,摆着一大摞“令我烦恼”的书。三个月前,一时兴起,在离家遥远的某个图书馆借了15本书,如今,逾期已久,而逾期费以每天0.3元/本的价格累积着。前一个周末,我辗转跑了三个家附近的街道图书馆,想着能通借通还,却无功而返。

在这些图书馆的门口,都贴有一纸通知,因受疫情影响,为给读者“提供更良好的服务体验”,图书馆只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开放,阅览、借还书等读者服务事项必须提前一天通过电话预约。对我等作息经常“996”的“打工人”来说,这只意味着一个词——拒绝。

图源/Pixabay

因为疫情,很多事变了。出行,要随时准备出示随申码;去医院,要至少提前一天预约;交费,对不起,不收现金……我们习惯了这些改变,以及将原因归结于“疫情”,但疫情可以是万能的“理由”吗?

当我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走进某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时,这栋原本为当地居民提供各种休闲娱乐和文化服务(包括图书馆)的建筑,空无一人,犹如城市中未曾被阳光照到的隐秘角落。

阳明先生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今日的上海,最大的“知”,莫过于上海是一座“人民的城市”,是“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那上海的“行”,自然是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建设国际数字之都,让城市的“有机生命体”将治理“养分”输到“四肢末端”,用智能化“大脑”高效统筹治理,让每一个“城市细胞”都焕发出活力。

图源/Pixabay

多年来《IT时报》始终在坚持的一件事,便是帮助读者提升科技“良知”。如果说阳明先生的“良知”是知善恶,那么我们希望,现代人能够在科技的帮助下,对“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具备基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吃到“闭门羹”时感觉愤怒的原因。

“疫情”应该成为停止提供公共服务的理由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想,是对整座城市以及每一个在2020年这场“战疫”中付出心血的人,做出的否定。

运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产品,这些街道服务中心的管理者应该可以找到更多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的办法。但如果不与时俱进,格物致知,那么,知易行难,并非少见。

我更担忧的是,“疫情”会不会成为一些部门惰政的理由。年初疫情暴发时,由于小区封闭式管理,快递小哥只能将快递放置于小区门外,但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不送货上门”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快递小哥招呼不打便将你的快递放置“驿站”或“快递柜”的情况。

图源/IT时报

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生命自我保护本能机制,但人之所以能成为地球主宰者,是因为我们最终都进化成了“社会性动物”,是服从于现实世界规则的“自我”。所以,不送货上门的快递小哥,如果一旦被投诉,便必须克服自己的惰性。

如果城市这座“生命有机体”的管理者也产生惰性,那么,谁来让他克服惰性,又会如何影响上海的进化之程呢?

岁末年初,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尾眺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新一代科学技术的突破,人类社会的前进,显然将再次经历跳跃式发展。在这个一切皆IT的新时代,希望城市的基层管理者们也能“知行合一”。

作者/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编辑/挨踢妹

排版/冯诚杰

图片/IT时报 Pixabay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相关推荐

你遇到过哪些疫情时期的惰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