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龄焦虑和谋生本领

 布鲁斯邓bdtcis 2020-12-31

洗牌重来,是一种最好的翻身策略。如果一件事越来越复杂,确实无法掌控,倒不如脱身开来,稍作调整,重新寻找战场。与事情死磕,把事情做成,成事方可利于稳固的位置。

头脑中想法万万千,有消极的,有积极的,有死扛的,有硬撑的,所有这些中,最重要的是“翻过身来”,从此时此刻起,重新开始。

2020年快要过去了,近三个星期来,忽然有年龄上的忧虑。不是已经两个“十九”都过去了么?第三个“十九”年开始了。

12月之前,一心在工作之上(想起了王阳明前辈讲的“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还有什么心思顾及其它),并未想到年龄的问题。因为年龄过大而不能做什么,这样的想法,还没有在脑海中飘过。

宫本武藏讲,不要做无意义的事。但他又讲,要充分了解士农工商各个行业的谋生之法。他讲的看似矛盾,如果不仔细分辨,不能得知其真实意图:思想可以神游,但若是浮光掠影,没有扎根下去,恐怕不能产生什么价值,这就会光阴虚度。

那要怎么做呢?也就是说,不要一起床就刷短视频,看网络新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以一个目标为中心,去了解相关的信息。有相关性的信息,才能 引发连锁反应。

每日必问:我这辈子想做什么?在我的深层愿望清单中,我渴望什么?

回答:释放身心,不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充分发挥我的热情和活力,做出一番成就来。这样的成就,越大越好。

有此志向,那么我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而进行。我的一言一行,跟人相处,都要瞄准而不是偏离这个目标。比如,跟人有不同意见,脑子里冒出对他人不满的想法(或情绪时),怎么办?且先跟着人走一段路,完成这件事,先无视头脑中的不满再说。不因为他人的反馈而否定自我,也不因他人的赞许而洋洋自得。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轻松上阵。

反复咀嚼这句话:从心所好而不逾矩。遵守规章制度,但能够释放和遵从天性,不让体内的勃勃生机受到抑制。检验的办法很简单:头脑是否觉得拘谨,还是觉得放松无拘。每天睡觉前,是否能心满意足地安心睡觉。睡梦中是否坦然欢畅,醒来后是否精力旺盛,心中充满希望。

多一些这样的日子,人生就更值得。而没有这种状态的日子,正是持续修炼的日子。“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

年龄焦虑来源于“忽然”,因“忽然”想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十九年”,但人还在茫然中四处奔波,没个主见。幸运的是,虽然身边信息噪音较多,但已一改过去的盲从,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心中没有忧愁。

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就叫做“有志心不慌”。赚钱只是一方面,一旦我知道薪水可以满足日常需求后,我就再也不会考虑薪水的问题,只沉浸在“如何成就自我”的探寻中。具体来说,我珍惜每一个周末,估量着时间怎么分配,我要做什么。我不是已经说过了么,随时随地可以阅读,静下心来可以写作么?

为何写作?写作是一项基本技能,跟阅读等价而由于阅读。我读过什么,确实值得骄傲,而我写了什么,才能将读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观历史上那些卓越的人才,无一不是通才(跨界、斜杠青年)。他们不会受制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我们随着年岁渐长,不再适合从事工程建设工作时,可以做顾问。如果已经老到不能再在工地上奔波时,可以写作、绘画。而这些本领,须得在平时积累,就像每天做几个俯卧撑,比划几次单腿深蹲。功夫都是平常点滴积累起来的。

现在多培养几个兴趣爱好,终生受益,这绝不是空话。“没有时间”也绝不是借口,我们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当孩子还小时,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在陪孩子上面。当孩子渐渐长大了,不怎么需要我们的陪伴和指点时,几乎全部的精力,都可以用在想做的事情上。不在于年龄多大,而在于我们心中到底想做什么。

想到要做什么,保持那份热情,不为他人的评价而动心,自得其乐,奋勇冒进。我猜想,如果我学习了编程,也会以程序语言为工具,构建一个程序员的世界。所不用的是,程序为功能性所用,而我为塑造心灵而用。

昨天外出半天,参观各个商场,感觉很好。“这是有钱人的时代”,我如是感慨。只要有钱,你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东西,香水、包包、手表、精美的服装。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消费品。

我轻易就能想到,所有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还不够。我不会为了一块手表而耗费一年或是数年的工资。我不需要这些东西来装点门面——尽管我认识到,我需要一套合身的衣服来装点自己,但我认为,合适就好,不必过于计较。

头脑中装着吃喝玩乐,对我而言,境界太低。头脑保持愉悦,身心保持开放无拘,才是我想达成的日常境界。我所想的,很简单,很实在,可以达成,但也不是没有难度。需要在具体的日常情境中,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达到此目的。

但我遇到棘手的事,将自己置身于难以平静的状态中时,我有股“脱身开来”的冲动。这使我想到宫本武藏说的“避小见大”,不要因为执着于细枝末节而忘记了本来的目的。我的个人直觉,跟他的实战经验不谋而合。当我们陷于细枝末节的争论中时,不妨脱身开来,从宏观层面俯瞰全局,避免鸡毛蒜皮的争论。

那么,从今天开始,重点考虑这些问题(而不是焦虑于头脑中冒出来的各种莫名的忧虑):如何保持头脑的开放无拘?

首先,你得准确描述出你想要的生活。在这一点上,需要勇气和抗干扰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扛得住自己的干扰,不要因为畏惧什么而逃避。想要什么,并朝着那个方向奔过去。

其次,要不断地、矢志不渝地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决不放弃。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习惯。

譬如,只要我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中,不管我是刚醒来,还是走在路上,我总会在头脑中酝酿各种想法。然后,在某个合适的地方,打开电脑将之写下来。如此看来,我似乎生来就适合干这个。

将那首诗放在这里吧《晨起过西江》:

释放了年少轻狂,

积累了深厚沉稳,

掩藏好

岁月磨砺的刀锋,

不伤己,亦不伤人,

开拓的信念,

以刀柄来支撑。

人生似、小舟荡湖上,

有时凶猛,有时平静,

老练的剑客,从来不

立船头、迎风浪。

人生漫长,需多磨练几项本领备用。就目前来看,我正在培养成型的可贵品质有:斗志、乐观、信心、审时度势、判断力。

且持续努力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