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碗流传千年的“百家粥”,重新在这流行起来……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社工客睦邻学院小睦睦

前段时间

《那年花开月正圆》

在热播

里面有一幕

乡绅设棚

在路边派粥

▼▼▼

原来剧情是:

泾阳天旱遭灾,

灾民遍地,涌入城中,

县令赵白石带当地富绅

去灾民聚集地,

看到灾民们食不果腹,

饥荒面瘦的场景,

当场很多富绅

捐银搭建粥棚,

一起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

古代遇到饥荒之年,

经常有富绅或官府,

在街头搭棚施粥,

如今我们就要实现小康社会了

街头已无灾民

粥棚还有用武之地吗?

答案是肯定有啊!

不信你看

有新玩法哦~

最近,和平社区

“百家米·睦邻情”

活动可是火了一把~

社区义工从每家每户

收集大米煮粥

早上在社区、街头派粥

给社区长者

独居老人

外来打工者

以及周边的流浪人员

......

具体怎么操作呢?

三天前,义工开始在社区筹米

小区设筹米点

上门到家筹米

4个米桶、一人一勺

6个小时

筹集26公斤米;逾62人次捐米

有白米、黑豆、玉米、薏米、桂圆、黑米......

米筹好,这些阿姨准备开始煮粥了

早上5:30分,仍有路灯

1个半小时,熬2锅粥

……

天色微亮

小区的居民开始起床

开始新的一天忙碌

义工把粥送到长者家里

给晨练回来的阿叔端上一碗暖粥

匆忙的打工一族

还没来得及吃早餐

阿姨说,

“出门在外,不容易,给你们多拿两块馒头”

“好久不见,最近忙啥呀?”

“是啊,好久不见”

“来,没吃早餐吧,这是百家粥”

“好好,谢谢你们”

三天的早晨

共派出120碗粥

自制160个馒头,花卷;

其中:

慰问孤寡长者24人次

......

“百家米”是什么呢?

百家米,是由逾百户人家捐供之米混合而成的米,汇集了百家功德与福气。起源于宋朝,当时的百姓为祝愿岳飞军队抗金平安顺利,纷纷捐米给岳家军食用,以此期盼能实现愿望。古时老人在小孩满周岁时,都会抱着小孩到各家各户收集百家米,然后将收集的百家米带回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这样孩子就可受到百家的庇护,能消灾祛病、保佑安康。

为什么做这样的活动呢?

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一勺米,对于我们现在的家庭来说微不足道,但是一粒米,一颗心,爱心粥、爱相传,传递的是和睦共处的温暖。

深圳,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城市,一个充积着无数梦想的地方,每个人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纷纷来到这个城市,我们称之为“追梦人”,正是追梦人让深圳年轻了,正是追梦人让深圳经济腾飞,正是追梦人让深圳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但是在追梦想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快节奏的生活,是邻里之间的擦身而过,却相互不认识的“城市过客”关系。

唤醒“百家粥”文化,倡导人人捐米,人人有付出,人人有分享,人人有收获。

原本冷漠,没有交集的邻里关系,伴随着每一家的米煮成粥,产生有温度又有粘性的邻里情。

听听居民怎么说?

@社区老居民: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啊,都是一个社区的人,下次我也来参与,多好的优良传统啊 

@路上的上班族:早上上班经常路过这里,还是饿着肚子准备到公司楼下买早餐,今天看到社区义工在派粥,觉得好贴心,对我这样不做早餐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福音

@社区的青年租户A:还以为是收费的,问了才知道原来是社区的公益活动,挺好的,谢谢,有时间我也来做义工。话说第二天这位小哥很自觉地来领粥啦)

@社区的青年租户B:公益的啊,不用啦,留给更有需要的人吧!哎哟,不错哦~有爱青年)

......

活动并没有结束,

阿姨们商量下次会把粥

送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

让社区有更多的互动交流

让更多人体会到社区互助的温暖

形式可能变

睦邻情谊不会变~

一勺米,百家粥,睦邻情,

让社区更温暖

【和平里·睦邻学院】是社工客团队在深圳市南湖街道和平社区自主运营的一个实体空间,旨在从现代都市人的需求出发,在整合社区资源的基础上,以“和平里”为空间载体,激发居民自身潜能,促进人人参与、终身学习,实现兴趣娱乐、文化教育、慈善公益的基本功能,为社区居民及社会人士搭建的一个乐享生活空间,并依托此平台探索社区营造新模式。

目前在招人哦~看下文))目前已开通“社工客睦邻学院”公众号,分享和平社区在社造之路的点点滴滴,期待和更多的社区工作者一起探索和传播社区营造的价值和本土化经验,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来稿sgke123@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