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工作的重点是让居民参与,共同付出 | 新社工三天培训笔记 day2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文稿 | 魏小苑  喵喵

    校对 | OT  靖儿  

新社工三天培训笔记 day1:个案工作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协助案主改变 |

(点击上方蓝字查看第一天笔记)↑↑↑

昨天的笔记看的过瘾吗!

今天来继续“社区工作”篇

社区工作是三大工作手法中

大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法,

一定要认真学习哦

3月26日·社区工作篇

你了解你的社区吗?你知道社区工作做的是什么吗?原来社区工作不仅仅是开活动……拥有16年社区工作经验的香港社工 Athena Wong,将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社区工作介绍。

导师: Athena Wong 黄颖姿

★香港注册社工

十多年社区服务经验

多间香港大专院校社工系专题讲师

致力发掘及整合社区资源,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硕士

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学士(荣誉)

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兼职讲师及实习督导

社区发展计划(天水围) 项目统筹


社区发展工作怎样做?

01  社区是什么?

 一种社会单位,分享着共同价值、生活背景、文化或是地缘性。社区是一种超出家族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们互相保持着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紧密、持久,透过这种互动关系,他们能够确认自己的身份、位置、价值及应该做出怎样的行动。

社区分为:地缘性社区、功能性社区

社区本质是关系,人与人、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社群的关系,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联结就是社区。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正面vs负面、紧密vs疏离、建设性vs破坏性、支持vs阻碍

02 「社区发展工作」

★ 众多的、个人所面对的共同问题与其身处的社会脉络及社会制度存在互相关系;

★ 社区发展模式假设社区问题是可以透过参与和沟通获得解决,主要目标在于建立社区的自助能力和社区整合;

★ 任务目标:环境改变

★  进程目标:参与者的转化及提升

从悲情到喜乐的小社区——香港·天水围

2008年9月开始,在天水围社区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发展需要调查,目标是找出可以短时间内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法(因社区家庭的贫穷引发其他一连串问题)。

调查方法:

透过观察社区及访问居民

调查方向:

1.社区目前面对的问题及需要

2.社区目前所拥有的资本(潜能),包括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资料收集途径:

1.社区观察

2.调查数据

3.报纸报道

4.直接访问数据

数据分析:

1. 社区观察

2.以需求为本看天水围情况

3.以资产为本看天水围情况

4.访问居民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设计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1.透过街头/街站讨论了解居民意见及参与动机(付出时间的动力有多大);

2.了解地方官员的态度;

3.举办记者招待会,了解媒体是否关注及公众对方案的态度和意见

最后,2012年9月1日,政府公布设立天秀墟,由慈善机构负责经营,设立200个摊位。在活动试验成功之后,促进社区居民社会意识的觉醒,并且推动社区实践了一系列的扶贫方案,包括:

  • 交通津贴计划

  • 在职家庭低收入津贴

  • 地区城市试验计划(天秀墟)

  • 全港城市政策

  • 兴建公营街市

  • 争取医疗资源公平分配

  • 社区生产中心:试验计划中

    社区——墟市计划


    (图片来源:香港参访天水围之旅

    01、计划背景

    由于天水围发展的步伐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人群的贫穷、家庭暴力、屋邨规划等问题,天水围周边以大型商场为主,这导致了“贵价菜”的现象产生;新移民及青少年的管教问题等也非常明显;由于居住在天水围的居民以低收入人群为主,为了维生,小贩应运而生,但小贩的出现却又不符合香港的相关管理条例;为了省钱,部分天水围的居民愿意耗时两三个小时,到深圳买菜。

    02、社工介入

    (一)调研、访谈、走访社区

    1.居民参与&方案策划

    2.实验计划:试行社区墟市

    3.开展的频率和形式:邀请居民参与计划的修改,不断修改和改进。

      (二)政策倡导,促进墟市合法化

      在政策倡导层面,动员居民去游说政府。

      (三)链接媒体资源:

      ①街头调研,与媒体有一些合作,将墟市计划进行纸媒报道;

      ②通过媒体进行专题,用故事来告诉政府。

      (图片来源:香港参访天水围之旅

      (四)其他介入:

      ①邀请青年人和当地居民的对话:贫穷不是个人的问题;

      ②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有能力的人,你会怎么改变天水围;

      ③社区有很多空间,关于空间如何改造,让居民参与进来讨论;

      ④并邀请规划师来到现场一起参与(社区是居民的集聚地,如何改造和规划,需要更多地倾听居民的想法和了解他们的需求)。

      (长按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3   产出

      (1)三年多,政府回应需求,给予指定的区域进行摆卖;

      (2)人的改变:刚开始在街头摆卖,觉得当小贩失败,很没面子。现在觉得自己为了生活而付出,是有能力的;

      (3)社区意识的觉醒:居民从开始反思“为什么小贩就像小偷一样”,然后展开讨论,到愿意公开接受记者采访;

      (4)香港墟市政策:由社会福利机构申请,对接居民;

      (5)争取到公营街市:以低价出租,交易的物品种类更多元。

      04   墟市令其他可能性出现——共厨家作

      (图片来源:香港参访天水围之旅

      当地妇女想出售手作美食,但是香港有关部门对自制食物监管严厉。社工整合当地一些持有牌照的餐厅,选择没有客源的时间提供给居民进行食物的制作。

      空置的学校:申请来当墟市和货物摆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