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心理咨询行业看社工人才流失问题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罗飞霞

与社工行业息息相关或者学科最相近的邻行心理咨询行业,几乎在全国各地可以看到,基本心理咨询行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相近的社工行业的发展也比较好。

这是为什么呢?社会工作专业的两大基础学科,社会学和心理学,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实际我们操作的是社会学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大量的工作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导向,手法多半是社会学的方法。

因为普遍认为心理学还是偏唯心的,社会学更加科学和可量化,这个很适合我们项目化运作和应对第三方评估机制。本身社会工作的发展就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的平行夹道中,不断摸索前进的。

社会学相关的行业,我们可以参考的很少,可能就是我们的项目调研可以参考社会学学者们的田野调查研究方式,但是在目前的社会工作的行业生态中,这种方式耗时费力,不太适合项目周期短,中标流失率大的地区。

香港、台湾、美国是一些爱好社区服务的心理咨询从业者纳入到社会工作行业中来,在美国社工和心理咨询师甚至存在着竞争关系,美国社工需要学习临床心理学可以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诊断排除,他们首先是具有心理咨询师执照,然后才是社工。

中国的社工,最早的深圳也10多年,但是可以看到深圳政府对于社工行业发展的探索精神是全国社工发展的排头兵。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从去年开始,作为从业者在其中,还是深深感觉到了社工人才的急速断层和精英流失。

2017年年末,我在深圳从事社工服务,社工圈内的普遍反映是,社工人才的断层问题,各个机构的一线社工招聘很难招到从业1年以上的社工,出现了一大批应届毕业生。在行业内做到5年以上的中层管理者,很多也开始进入到政府部门工作。

2017年春节后,深圳政府发布的社工行业开工利是,吸引过来了一批行业外的投机者,在人才缺失的情况下,投机者也将流入社工行业,虽然政府明确规定了从业执照,但是从业执照的规定也只是底线。

2017年下半年,由于对个案技能提升的需求,我裸辞去了武汉中德心理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脱产进修。(武汉中德心理医院1989年成立,主要是精神分析、动力取向治疗)为期3个月的进修,我每天都在比较分析所学的理论如何运用到社工服务中,心理咨询与社工服务的不同与应用。

随后,我进入到一家心理研究所进行心理咨询的公益推广工作,我深刻感受到心理咨询师对于社工同仁们的合作的渴求,当然也深刻感受到两个行业彼此的不了解。

当时的推广工作中,有两项工作都是和社工同仁合作完成的,一项是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辅导工作,一项是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

咨询师们由于专业设置无法与个案有更多的接触,家庭方面信息的缺乏或者咨询的事后跟进工作,就需要社工岗位的同仁们协助。

我是这两者的协调者,我看到了两个行业的不了解和需要更多交流借鉴的地方。了解到这些背景后,大家会更容易接受一下的观点:

一、督导培养制度的借鉴

社工行业的督导培养制度基本分为三大类:

一是政府选拔考核,例如武汉地区是民政局统一选拔督导助理,再进行考核选拔督导;

二是部分社工机构是从一线社工到某领域项目主管或者社区服务中心主管再到督导助理、督导,选拔出来的督导是具备行政管理经验的;

三是一部分社工机构将行政管理和专业选拔分为两条选拔路线走,在人员配置上是督导加行政主管一起管理。

心理咨询行业督导培养制度可能更为简单一点,首先督导是一个技术职称,对技术的要求很高,第一是个案服务时长的量定有明确规定,其次职称评定是有专门的行业协会来认定,有督导师面试和同行举荐认定,审核中对于个人的受训也有明确的考量。

咨询行业的培训当然很多,鱼龙混杂,但是基本认可的培训是有的,比如中德、中美高级培训等,基本都是连续3年至5年。一旦具备督导的职称,那么他可以作为新手咨询师的师傅进行案例督导和讲学。

二、基础人才的培养制度的借鉴

社工行业的基础人才培养制度没有明确的制度方案,但是基本遵守以下的方向:

一线社工入职培训进行服务机构各方面的制度规范学习,深圳政府还有注册认定的规定,需要具备从业执照的社工进入行业时在岗进行行业历史及基本服务规范的学习,考试及格后予以注册认定,注册社工才可以获得深圳政府针对社工行业的相关福利。

一线社工进入服务点工作,在主管的带领下或者老社工的带领下,进行服务点的业务熟悉,不定期会进行统一督导。深圳社工在社协的管理下,注册社工需要完成每年80个学时的继续教育。

心理咨询行业的基础人才培养耗时较长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一般先从咨询师助理做起,学习接待来访者和电话咨询,基本3年以上才可以独立接案,这是私人的或者商业化的培养。商业化的咨询机构,客源是很大的问题,他们需要和政府合作。

无论是私人的或者公立的,从业者必须在大量的地面学习、专业书籍阅读中度过,执业期必须是个人成长体验(一种咨询师针对咨询师的心理咨询)、个人督导或者同辈督导的两个平行线中前进,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专业不足的,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及自身的心理健康。前期入行费用差不多在10万元。

三、借鉴中的反思

深圳最资深的督导也有10年从业经验了,督导对于行业的方向的引领是具有示范作用的。制度的改革不只是一人之力,可能与地区政府、时代发展有关。

但是在时代的洪流中,淘炼出来的社工精英是可以尝试去走一走。是归隐教学做学者还是进政府出谋划策或者创业独立门户发声,都是个人的选择。很多人的选择也会影响一个行业的方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认为社工人员流失率大吗?原因又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