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 新入职社工培训感悟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莫敏桦

    单位 | 广东联众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我们总是在督导口中听到社工的定义,我们也如是认为,社工就是这样。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工这个行业,我利用周末时间参与了第四届新入职社工培训(深圳站),这次我是用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尝试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看我们的同工是如何定义自己社工的身份。

在生活上我是一个比较慢热的人,在陌生环境会比较内敛。以志愿者身份到培训点集合,我感觉自己格格不入,我想很多刚进行社会的新人都会有那种感觉。现场来的志愿者和参与者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社工,他们用“自来熟”的方式融化了我对陌生环境的隔阂。

用一个志愿者的身份融入其中,我发现,作为社工的我们都是一群很有热情,很会照顾人的小伙伴,我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在与案主访谈中,我们虽会时不时运用学到的理论方法去与案主沟通,但案主还是能向我们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

因为我们社工的热情真的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案主也会感受到社工的关心。

在新人培训中,阿峰导师向参与的社工提出“从社工与老师、社工与兴趣班导师、社工与朋友、社工与医生、社工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工与志愿者这几方面的对比,您是如何看待社工这份职业”。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社会大众很多时候也是会把社工定义为这几个身份,结合我之前工作的经历,有时候群众甚至会将我们社工这份职业标签化。

有甚者,社工在外回应群众自己的职业时,为了让群众更容易明白自己职业类别,只会简略地介绍自己是社工,就是有工资的义工

其实我们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专业性服务,链接资源解决案主的真实需求,让案主学会充权,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促进他们自我成长能力等等的工作技能,都是义工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培训里,我以志愿者的角度了解到,其实社工首先要学会自我对其职业进行了解、定位,我们才能更好地让社会大众了解到我们的职业,虽然我们进驻社区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们会竭尽所能,与群众一起美化、完善这个城市。

此次参与培训的社工们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社工,同时,我也遇到好几位与我一样在禁毒领域的社工,在与他们谈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大家都是新入职的社工,但是大家都对禁毒工作有不同的见解,有时候他们提出的意见甚至解决了我目前工作遇到的困境。

在与其他领域工作的社工聊工作事宜时,他们提出的想法也激发我构思创新型的禁毒宣传活动。

最后,我反思到,其实社工为何需要督导,为何需要学习,因为在社工领域里,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在变迁,社工的能力也要逐步提升,所以我们需要交流,需要不断学习。

在这次新人培训中,虽然我是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但是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很感谢我的站长,一直支持鼓励我外出学习,很感谢现场的志愿者们,让我明白社工是一份很有趣的工作,而且我们需要对这份工作保持热情。

很感谢现场参与的同工们,你们在小组学习中提出的想法,让我了解到社工能做的事情是可以更多的,我们社工也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很感谢主办方和导师们,你们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意义。原来这就是社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社工就是有工资的义工?当然不是!社工首先要学会自我对其职业进行了解、定位,我们才能更好地让社会大众了解到我们的职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