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心妈妈”李利娟判刑20年:利用孤儿敲诈勒索、利用慈善招牌敛财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花椒粉

她是“爱心妈妈”,她是“河北好人”,她还是“为抚养孤儿散尽百万家财的女企业家”。

一切在2019年7月戛然而止。

7月24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河北“爱心妈妈”李利娟案一审公开宣判。

庭审现场 来源:武安市人民法院官微

感动中国人物被判刑20年

李利娟曾经多次讲述自己收养孤儿的心路历程:婚姻失败,前夫吸毒成瘾,离婚后甚至以7000块钱把儿子卖给人贩子。李利娟追赶到车站,花了8000元把孩子赎回来。她说她见不得孩子受苦。

李利娟在心理上对失去父母之爱的孤儿产生了同情,这段经历成为她开始收养孤儿的起因。

1996年,她收养了第一个弃婴。此后直到2006年,陆陆续续又收养了十几个。

2006年,李利娟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对李利娟事迹进行报道,一时间,李利娟成了全国有名的“爱心妈妈”。

李利娟(图自中国残疾人网)

李利娟对外一直宣称自己收养了100余名名残疾孤儿弃婴。

但据北青报报道,李利娟曾主动让爱心村一名护工的孩子把户口落在爱心村(李利娟收养孩子的住所。周边的村民都称这片民宅为“爱心村”自2006年已在当地民政部门注册为“武安市民建福利爱心村”),且这个孩子的名字,也出现在公诉书中违规办理的低保名单里。还有一些为了生二胎的人家,也会找过来,把孩子落在李利娟名下,但并不在爱心村生活。

武安市现任民政局局长冀彦军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说,随着李利娟与“爱心村”名气越来越大,政府相关部门多次试图与李利娟沟通,将“爱心村”纳入民政系统,接受民政局监管,但一直被李利娟拒绝。

去年4月,李利娟被警方立案调查后,与之相关的各种举报材料如雪片般寄往相关部门。

图片来源2017年新京报对李利娟的采访

目前,经公安部门查证,李利娟涉嫌敲诈勒索。一次,李利娟在某宾馆乘坐电梯,以电梯不稳造成其腰部损伤为由,讹诈宾馆17多万元;从宾馆出来住到医院,又以药物过敏为由,讹诈医院12多万元。不到一个月,就轻松获利近30万元。还有一次,李利娟在路过某企业门口时,以路面坑洼刮蹭车底盘为由,讹诈该企业一辆新迈腾。

李利娟之所以能屡屡得手,就是因为利用手中的残疾孤儿弃婴做筹码,如果不答应条件,就带着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前去闹事。

李利娟的种种“不光彩”的行为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拒绝和政府部门合办福利机构、拒绝将孤儿接入公办福利机构、拒绝安全检查;

2.借众多孤残儿童名义频频向有关部门“套取”低保金;

3.以残疾孤儿和弃婴做“挡箭牌”,“敲诈勒索”企业,不答应其条件就带孩子们前去“闹事”;

4.为达到“敲诈”目的,不顾孩子危险,让残疾智障儿童阻止重点工程建设。

知名公益人士、法律学者姚遥认为,李利娟一案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在于普通民众和法律都承认她收养孤残儿童是一个“正义的前提”,但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很多方面超越了合法的范畴。

把慈善当工具,把公益当道具,一味消费大众的爱心,不仅污染慈善源头,更会蚕食好心人的纯良。

慈善当工具,把公益当道具

1、假公益,真赚钱 

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一带,穿着简朴的村民成为线上直播的主角。在直播中,他们得到食物、水果、衣服等物资,还有一沓沓分量不小的“百元钞”,视频中的“志愿者”体贴入微。

不过,暖心一幕随着直播结束而结束,“他们拍完就走,钱和东西也都拿走了。

在视频中,十余名村民分为两排,前排蹲着小孩,后排站着成年男性,其穿着都较为简朴破旧,但每个小孩手中都拿着一叠厚厚的红色百元钞票。

不过,一名穿着白色T恤的男子正逐个取回小孩手中的钞票,另一名穿着黑色背心、双臂文身的男子在一旁观看,在将钱全部收回后,两名男子走到一辆面包车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据了解,视频中的黑衣男子是该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其直播内容显示,从9月起,他前往四川省大凉山等贫困地区“做公益”,购买食物、衣服等物送到当地村民手中,有时直接发钱。

据当地村民反映,主播在作秀完成后,会“给村民几十块钱,或一点吃的,拍完就把东西都拿走”。在此之前相关主播“每天收到的礼物价值5000到1万元不等” 。

当那些打赏者被其“善举”感动,为其送上礼物时,就已陷入了其公益幌子下的圈套,这已是对公益的伤害。对此,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嘉辉有一层担忧,而当骗局被戳破,这势必会对公益形成二度挫伤——很多人对公益的信任,也会由此冷却不少。

监管举措不到位、慈善负面新闻频发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组织信任危机给我国公益事业进步带来了严重消极的影响。

2、不停行走的公益人们

诚然,社会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相关事件,但更多的人还是在公益路上坚持着。

那一年,汶川地震,千万百姓流离失所;也是那一年,古天乐成立了古天乐基金,就是为了拯救在痛苦边缘挣扎的人群。

忽如一夜春风来,100多所小学在无人知晓的十年间,遍地花开。

同样热心公益的还有韩红。

她不仅仅是一个歌手,更是公益事业的领军人物。几十年如一日奔波在公益前线,不止自己热衷组建爱心团队,还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好友。“呼朋唤友做公益”。

“诈捐门”、“诺而不捐”、“郭美美事件”……尽管社会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相关事件,但更多的人还是在公益路上坚持着。

那么作为公益慈善组织的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重塑那些年缺失的公信力呢?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塑

1、加强慈善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1)加强内部监管治理。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通过多种模式和策略不断提升自身的内部治理能力。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增强意识,确保每一笔募集资金在每一个资金管控环节上的安全,严厉查处打击贪污、挪用等违规行为。

并最终运用在出资方所决定的用途上。应采取信息即时发布的模式让全体民众及时了解组织行为动向,保障全体民众的知情权,维护组织自身信誉和公信度。

2、健全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1)提升公众监督地位。当社会公众位捐献主体时,有权利了解慈善组织的运行情况,对善款的使用形况、取向等方面拥有知情权。因此,慈善组织应充分保证公众行使监督权,主动向公众公开组织具体运行状况。

2)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监管。

《慈善法》鼓励引入第三方评估,并就民政部门建立慈善评估制 度专门制定了有关规定。2015年,民政部也出台了在社会组织中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的相关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公平、公开、公 正原则,以招标方式遴选出资质最优的第三方机构对公益慈善组织 实施评估,定期汇总和及时公布评估结论。

善良本无错,消费善良才是最大的恶。

正如作家斑马所说:“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爱心透支额度也是有限的,不要因为有些人对他人爱心和善意的滥用,关掉了那些真正有需要人们的求助之门”。

请让舆论多一些关注、多一些监督,同时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相信不断完善的制度,会保护所有的善意不蒙尘!

点击链接

学习更多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人民网《“爱心妈妈”获刑敲醒草根慈善警钟》

武安市委宣传部官方《从冰山一角看“爱心妈妈”李利娟的两面人生》

中国新闻周刊《“爱心妈妈”李利娟的双面人生:利用孤儿敲诈勒索、利用慈善招牌敛财》

孙发锋《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塑》

潘琳《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组织多元协同监管研究》
董新宁《论慈善组织的政府监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在留言区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