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工如何帮助社区戒毒康复者?

 社工客 2020-12-31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徐文俊

    单位 | 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长宁工作站虹桥社工点

“用苦涩余温点红妆,沐浴世界苦与难”,这句话恰到好处描述小燕之前的人生,作为“折翼天使”,前半辈子人生就是用来“渡劫”。


天使静待时抖落一身灰尘,跃跃欲试伸展开丰满的羽翼,用力一跃,翅膀和谐的律动,那展翅的一刻不在是昙花一现,小燕向光明飞去。
一、案例背景介绍
1、基本情况
小燕:女,出生于82年11月16日,职校学历,未婚,健康状况良好,15年因吸食甲基苯丙胺而被社区戒毒,同年8月因复吸而被强制隔离戒毒,现处于社区康复第三年。
小燕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去世,母亲身患尿毒症14年,在2014年去世,目前和叔叔共同居住在一套两室户内,但叔叔平时很少管教她,有一个交往1年多的男友,经常出入她的居所。
阿姨在小燕母亲患病期间一直帮助他们,发现小燕社会结交不良群体,故掌控她的金钱,两人发生剧烈矛盾,后自己报警,被拘留5天,随着时间推移,知道阿姨是真的关心她,和阿姨的态度也在改变。
小燕从小就缺乏家庭的关爱,造就了性格比较孤僻、敏感、自控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差,易受到不良群体的引诱,对人非常的不信任。造就她独立自主,成熟等个性,尤其交际能力较强,但结交不良人群,染上毒瘾,小燕的初吸是在她32岁左右,以烫吸的方式吸食冰毒,小燕曾一周多次使用毒品,且毒资就是自己的收入,男友的资助等。对象吸食毒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身材原因(女生爱美,需要保持一个好身材)。

  • 母亲去世,因阿姨介入而发生冲突,内心抑郁。

  • 社交不良(曾经在社会上认了一个干爹)。

2、社会生态系统图

 

二、需求分析
1、服务对象的问题及需求
小燕经历了转介,从原来专业关系较好的社工手中转出,对新社工还不完全信任,再就业道路上也是一波三折。本人又找不到合适自己的戒毒方式便陷入困境,惧怕和厌烦派出所多次上门查验毛发,导致情绪低落,思绪混乱。此时社工及时介入,稳定服务对象情绪,回归社区,陪伴其一路走来。
    
2、服务对象的问题预估
(1)服务对象与社工未建立信任关系
由于小燕刚出所不久,就因网格化原因转介,虽小燕口头上答应,失落神色彰显,对新接手异性社工,存在不信任。与社工的接触不多,恰逢派出所多次“骚扰”查验毛发,对政府机构存在抵触情绪,此阶段社工需多“刷脸”,在短时间内取得小燕的信任。
(2)服务对象心理层面问题凸显
无法走出毛发检测带来的影响,内心自我调控能力较差,长时间怀有内心愤恨不平情绪,女性心理彰显,怕毛发检测影响自身形象,对于派出所的检测出现过逆反心理,担心再次找上门。
入职前政审受挫、产生悲观情绪,入职后所遇到的压力无法自我排解,往往与客户发生言语冲突,受到领导批评后,内心无法走出阴霾。
(3)服务对象家庭支持系统薄弱
小燕父母双亡,与叔叔居住在同一屋檐,但两人交流甚少,阿姨成为她唯一倾诉的家人,但阿姨也有自己家庭,精力有限,无法完全替代母亲的角色。
三、理论依据
根据以上分析,小燕心理与社会之间互动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案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辅以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最基本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之一,该模式具有双重焦点,既关注心理也关注社会,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他(她)的感受、想法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上,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上,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概括不良的现实生活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以及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上重视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认为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对人的价值的假设上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认知行为疗法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可归纳为: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四、服务目标
总目标:帮助小燕度过转介时期的不适应,解决各类心理层面问题,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延长戒断操守,恢复缺失社会功能。
具体服务目标:
1、通过与同工交流、小燕日常朋友圈的渠道,掌握对象目前戒毒康复情况,兴趣爱好,建立起共同话题,消除因转介而产生的陌生感,建立小燕与社工之间的信任关系。
2、介入后,每月开展至少2次以上的各类形式交流,做到每季度上门走访一次。通过倾听、同理等面谈技巧给予服务对象情感上和心理上的疏导和支持,安抚服务对象焦虑无助的情绪。让小燕感受来自社工的关心和支持。逐步建立牢固的专业关系。
3、将整个心理社会治疗法贯穿于小燕帮教过程中,针对毛发检测、入职前后导致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促进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4、社工通过适当自我披露工作压力处理方法,给小燕提供与客户交流技巧的支持,让小燕重新发现自我潜在的能力,帮助她积极乐观的面对工作中问题,增强小燕的自信心,在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中获得能力,从而帮助小燕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方法来应对负面情绪。
5、定期掌握小燕与亲人之间的互动,鼓励她要身怀一颗感恩的心,要将阿姨当做自己的母亲那般尽孝,以家人之间纽带,作为操守保持的动力。
五、干预过程
(一)心理社会工作模式的工作过程
1、开始阶段
与小燕初期几次面谈,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是转介社工的介绍,网格化要求之前,社工与小燕有过几次见面,在小燕出强戒所时,也与同工一起去接所,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陌生。在阅览吸毒人员卷宗,以及与转介同工交流后,确定当前面临的问题。
在建立专业关系阶段,社工愿意倾听小燕的宣泄,表达尊重、接纳的态度,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来自工作者的支持,小燕在与社工的接触中,虽然受到过去对社工认知和早年经验的影响,但小燕非常信任上一任社工,专业关系非常牢固,这些认知和经验恰巧都是良性的,所以也比较配合转介社工的帮教。
而社工将计就计,通过“移情”的方法,继续保持上一任社工工作方法和手段。对于小燕转介的不适应给予协助,充分倾听服务对象的宣泄,表达尊重、接纳的态度,让小燕感受到来自社工的支持,在小燕慢慢愿意表达自己困难和需求时,社工及时给予回应,逐步取得小燕信任。
2、心理社会研究
与小燕沟通,了解到她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是否尝试处理过这些问题,可以得出:
1)对于外区派出所多次上门要求毛发检测,她内心拒绝但没有办法,曾经与外区民警进行过沟通,但遭到拒绝并强行带上车。
2)对于转正后的政审问题,曾表现出自暴自弃,担忧不安情绪,但这是公司要求,自身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3)入职后抗压能力不强,知道很多客户都是无理取闹,有时候会发生言语冲突。
4)由于童年成长经历导致,在家人支持上,小燕与叔叔没有任何共同语言,自己也回避这个问题,她以前认为阿姨管的太紧,但渐渐知道她是真的关心自己,强戒所期间也好几次探望,渐渐把她代替母亲的角色,希望能够弥补以前对阿姨偏见。
社工在了解小燕对于自己问题的看法后,帮助她进行自我发现,了解自己在行为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及这些缺陷面临问题的影响。
1)抗拒毛发检测的行为导致生活受到影响
2)对待政审自暴自弃,万一失败可能会影响自身就业意愿。
3)与客户发生言语冲突会导致领导同事不信任,甚至被辞退。
4)对与阿姨的偏见会影响戒毒操守保持,家庭支持在戒毒康复过程中起到很重要作用。
3、诊断

社工运用心理动态诊断来评估小燕的心理自我调节功能,当她面临上述问题,内心产生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时,并没有很好的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决问题,也可以侧面表示小燕“心理防御机制”偏弱。
4、治疗
针对小燕的问题,在帮教过程中,社工采取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方法。
  
1)直接治疗技术
支持:减轻小燕不安和焦虑情绪,每月开展至少2次以上的各类形式交流,做到每季度上门走访一次。通过了解、接触、共情、信任和帮助的态度帮助她面临问题的不安和焦虑,建立起对社工的信任关系。对于她在心理研究过程中作出的行为,承诺有好的改变效果。
直接影响:社工在和她沟通时,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劝阻她的某些行为。譬如:抗拒毛发检测,这是小燕本身行为所要承担的后果,社工也能理解她当时的心理,建议她将民警电话留下,在派出所多次找上门,能够取得联系,表示近期已经做过毛发检测,希望频率不要过快,影响自己生活;针对转正后政审问题,社工让其做好两手准备,做好因政审不通过而产生失落情绪。
劝阻小燕与客户言语冲突,推荐对象观看《自控力》、《管理情绪》等职场情绪支持的书籍,和她分享阅读后的体会,鼓励她发挥自己人际关系强的优势,增强职场抗逆力;对于和阿姨的互动,社工肯定她对阿姨想法改变,小燕每月将部分收入给阿姨的行为,社工持支持态度,肯定她感恩的心理,加强了她和阿姨之间的联系。
宣泄:提供一个让小燕表达出自身负面情绪的平台,提供一个发泄的途径。
2)间接治疗技术
与小燕的阿姨、社区民警、男友进行交流,了解这些重要他人和并行者的态度,这些与小燕生活发生关系的人,对小燕戒毒操守起到正面作用,阿姨有自己家庭,生活压力也不小,但她还是将小燕当做自己亲生女儿,希望她能远离社会不良群体,远离毒品;社区民警也会问及小燕目前情况;而男友知晓小燕有吸毒前科,但并不介意,两人感情逐步升温。
(二)认知行为疗法的工作过程
1、发现非理性信念
在和小燕的沟通中,向她阐述思维方式、观念的不合理,简单向她介绍一下ABC情绪疗法,指出她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内心不合理信念所导致,自己应该为此负责任,帮助其理解为何会变成这样。
序号
诱发性事件:
秉承的信念
情绪和行为结果
1
就业政审
自己本来就是吸毒人员,不会受到社会重视,在就业方式受到歧视。
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沮丧、就业积极性受到影响
2
警方多次上门进行毛发检测
派出所认定自己一定有复吸行为,根本不会因为是女生而怜香惜玉。
恐惧、愤怒、抗拒检测
3
客户投诉
客户无理取闹,技术问题和客服部无关
愤怒,和客户言语冲突
4
父母去世
自己天生命苦,阿姨没有资格管控我的生活。
与阿姨言语冲突
(2)辩驳非理性信念
社工确认了小燕接受ABC理论的观点,让她了解到非理性信念会导致不好的情绪和行为结果。运用质疑、夸张、苏格拉底式提问,要她和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她的认知逐渐改变,放弃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
  • 社工:现在就业政审是一个常态,你可以网上搜寻,大部分企业都需要政审。

  • 小燕:是。

  • 社工:按照这样说,岂不是所有人都不受到社会重视,就业受到歧视?

  • 小燕:不是。

  • 社工:况且现在只是转正后政审,未必会失败,对吧?

  • 小燕:是的。

(3)合理情绪想象
使小燕想象他产生过的不适当情绪反应或者自己受不了的诱发性事件场景,体验强烈的情绪反应。鼓励小燕努力克服这种情绪,植入合理的情绪反应,听取停止想象后小燕的想法,针对警方的毛发检测场景,只是单纯的把民警想象成例行公事,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社工肯定她的情绪改善。
(4)重建理性信念
    
社工在小燕的情绪想象后,及时输入正确的理性信念,对她的认知行为进行矫正
不合理信念
合理信念
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自己本来就是吸毒人员,不会受到社会重视,在就业方式受到歧视。
政审只是就业的一个步骤,不存在歧视。
继续努力工作,不受政审的影响。
派出所认定自己一定有复吸行为,根本不会因为是女生而怜香惜玉。
派出所只是例行公事,只要自己不碰触毒品,不怕他们的检查。
不在抗拒检测,与派出所合理沟通。
客户无理取闹,技术问题和客服部无关
客户不明白公司架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没有在发生过和客户争吵事件。
自己天生命苦,阿姨没有资格管控我的生活。
阿姨是真心关心我。
把阿姨当做自己母亲一样孝顺。
(三)其他辅助性康复帮助
     
在小燕社区康复期间,带领她参加各类戒毒康复活动,譬如每年一度的HIV戒毒康复人员体检,心理健康讲座等,以缓解心理压力,释放负面情绪,学习科学有效戒毒的方法。
通过朋友圈,时刻关注她的交友圈动态,定期掌握她与阿姨的互动过程,增强戒毒康复能动性。
六、成效评估
1、服务对象的改变
小燕由于成长中父母角色的缺失,一度陷入毒品的泥潭中,通过心理社会治疗以及认知行为疗法,让折翼的天使再次翱翔,回归家庭和社区的正常轨道,内心冲破了阻碍,化解了和阿姨矛盾,她再次找到属于自己的“母亲”,这份爱是她所渴望,现在的她也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长久以来,“家”的概念第一次在她内心建立。
小燕现在非常信任社工,无论是否转介,都保持很好的帮教角色,经历了出所后的毛发事件以及就业波折,小燕心理更加强大,负面情绪逐步远离她,能够更好的与同事相处,笑容长伴左右。
社工带领小燕参加各类戒毒康复活动,让她有了社会参与感,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巩固了戒毒操守。
2、服务对象的感言
  • 我现在和阿姨关系非常好,经常一起结伴出行,你有啥好玩的地方推荐给我?

  • 感谢你们的帮助(社工),你(指社工)有啥不开心的事情,我也能帮你做情绪疏导。

  • 在也没有派出所找上门来,反正我再也不会碰触毒品了。

  • 我现在谈了一个新的男朋友,他对我很好,也和阿姨见过面了,阿姨对他还是挺满意的。

3、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五个工作目标基本完成,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七、专业反思
1、社工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