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州:一座不断学习的城市,为什么最终却被远远甩在后面

 昵称3cnM8 2020-12-31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而吸引人才的动力又离不开实业和薪资,在这种显性的因素中,一个城市能否装得下灵魂和肉体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对于勉强在新一轮城市排名中跻身新二线城市末尾的兰州来说,这座西北重镇却显得落寞而让人慨叹。

过年回到兰州,从兰州延伸到全国的高铁也是一日千里,让他的交通地位更加巩固。到处所见的挖沟修地铁,也让这座城市成为新的堵城。为了评选上“全国文明城市”,也是煞费苦心地将市区所有小商小贩“赶尽杀绝”,路上有来来往往的环卫工将城市打扫的一尘不染,熙熙攘攘的西站和西关十字依旧人来人往,然而商业气息却弱了很多。

即使这样,兰州却依然早早从评选名单中被踢出局。

大街上林林散散的共享单车,孤独地摆放在路边无人问津,虽然人人都拿着智能大屏手机,但是兰州人仿佛更偏爱走路和挤公交,对于好不容易登录兰州的共享单车报之以不屑和冷漠。

兰州人更愿意开着私家车,甚至挤在公交上耗费时间,或者享受于蹲在牛肉面馆前吃一碗牛肉面带来的快感,也不愿意骑上免费的共享单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仿佛那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

兰州因其“一碗面(牛肉面)一本书(读者)一条河(黄河)”而享誉全国,百年兰州也只是在这“三个一”中固步自封。拿着全国最低的工资,花着全国最高的消费,过着全世界最悠闲的生活。

如果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得城市,那么对于外地人来说,兰州就是一座来了就想走得城市。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不起。

有网友总结,2007年到2017年是中国最特殊的十年,这十年,见证了中国经济增速达到顶点,然后悄然回落;这十年,见证了经济全球化思潮的极盛和退潮;这十年,也见证了世界的动荡。期间涌现了中国最成功的5座城市和最失败的5座城市。

最成功的5座城市包括:合肥、郑州、贵阳、杭州、深圳。

而最失败的5座城市包括:沈阳、济南、上海、大连和兰州。

相比其他四座失败的城市,兰州的失败显得更加具有非典型意义。他的失败一度是因为愚昧和庸庸碌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别人建高楼,他也建高楼,别人修地铁,他也修地铁,城市产业空心化,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兰州,这座曾经的中国名城,在一次又一次的城市变迁的互联网革新发展中,也在不断的学习,但是如今却被其他城市远远甩在身后,不复当年的辉煌,也因为人才的流失、资源的匮乏和经济的落后,成为被历史遗忘的一座西北“边陲小镇”。

首先是人才的流失,这一点从百年学府兰州大学的变迁和衰落中可见一斑。羿云天说也曾写过文章《其实兰州没什么可牛的,只不过……》作了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其次,是区域位置的限制。

像一个生命体一样,任何城市在众多城市构成的生态圈中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

兰州一度是中国五大军事核心区,又是西北五省区最有名的明星城市,他和另一座西北名称西安在争夺西北第一城的不懈“战争”中历经沧桑,总是处于千年老二的位置。于是,又和乌鲁木齐的争夺战中在网上吵的热火朝天。

于是,兰州成为了西北城市中既有自己独特风格,被所有城市羡慕,但是又被众城孤立的一座“孤城”。

经常出差的兰州本地人感慨:从西北其他城市回来后看兰州,他就像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但是当你从北上广深乃至沿海城市转一圈回来后再看兰州,才发现兰州就像一座县级城市。

兰州和一线城市乃至南方发达城市的差距是存在的,但是如今和周边的西安、银川、西宁、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比起来,从GDP到环境、建设、人才、科技、素质等多方面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

中国有三大著名城市经济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如今由成都和重庆组成的西部城市群也显示出不小的潜力,各自以北上广深为龙头和主导,带动了各自城市群大小城市的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共融和群体发力。

然而,西北城市群的建设却始终是一个难题,无法抱成一团,都是各自城市作战。兰州尤其显得格格不入。

兰州,有兰州化工和兰州石化两座石油资源型企业,但是他本身又不是一座资源型城市,比不过曾经的克拉玛依和大庆,也不似山西有着一度源源不断可供开采的煤矿。

四面环山、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这是其优点,又成为限制其城市发展的阻碍。建成数年的蜿蜒数十公里的黄河风情线,在发展旅游业的口号中被政府寄于厚望,然而如今依然无法成为兰州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和名片。

如今,兰州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定位,旨在大力发展西北特色旅游业,然而作为西北要塞的兰州,旅游业的发展总是被西安截胡,然后游客在兰州匆匆一日游,在黄河铁桥拍一张照片、吃一碗地道的牛肉面后,就踏上了敦煌、银川乃至青海湖的旅途。

兰州只不过成了一座繁华背后的港口,只供诱人停驻,看过了游人的身影,却留不住游人的心。

西部大开发数十年,一带一路重新提起,依然无法让西北城市再度崛起,更不可能实现腾飞了。

大年初七,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的一篇讲话在朋友圈流传,这篇题为《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的微信文章中,参照江苏、浙江、河南等如今崛起的经济强省发展路径,从多方面做了分析和寻找差距,言辞恳切,分析到位,找出了山东作为大省如今落后的原因和危机以及应对策略。

文章的火爆是出乎意料的,但是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想来,兰州也是意识到了这种更深层次的差距和危机,只不过没有实际而可行的作为罢了。

再次,互联网发展将其差距越拉越大。

伴随着互联网的火速发展,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北上深已经牢牢占据第一梯队,广州也被深圳超越,而随着国家发布的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名单可以看出,在城市竞争中,永远是强者恒强,弱者稍不留神,把握不住转瞬即逝的机会,就会被远远甩在身后,而且距离会越拉越大。

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显性的GDP数据,更为隐性又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文化、教育、环境、文明、科研等等,而这一切对于兰州来说,又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和流失严重。

兰州是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高房价的城市,这一点和长沙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长沙同样是低收入高消费,但是房价却控制在一万以内,兰州市区的房价早已过了一万五。

最后,地域限制及二次腾飞的可能性。

四面环山的限制,让这座城市发展受限,于是提升到国家高度的兰州新区的确立和开发再度被寄于厚望,可是,因为人口基数的薄弱,没有更多的人迁入新区,建再多的高楼也只是贡献了一点点GDP。

围绕兰州挖沟修路的腐败以及甘肃省政府作为全国第一个政府破产的新闻刷爆朋友圈,也让甘肃几乎囊括了每年的“中国十大穷省排名”榜首,这是何等的讽刺。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穷,还可以靠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申请进行建设投入,从而不断发展,但是,更穷的则是观念的落后和高科技、互联网新型企业的难以落地。

放眼整个甘肃,人口不是太多,除了双一流大学兰州大学,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产业。

资源型和能源型企业也是屈指可数,发展旅游业其实是有更多机会的,但是又限于思维的局限,无法真正通过旅游业带动整个城市发展,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如杭州一样既有旅游业高速发展,又有互联网企业不断放大聚合的效应。

也许还是归根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就像酒香还是怕巷子深,而要通过打广告出名,又没有更多广告费的支持。恶性循环由此产生。

这座不断学习的城市,没有自己准确的定位和特色,最终就被甩在后面,但是,也不是没有机会,国家最新提出的新一带一路的机遇为这座日渐衰落的城市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能够抓住并好好运用,其实潜力还是巨大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