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题精选|江苏如皋中学、如东中学、省丹中2021届12月份高三联考试题语文

 老刘tdrhg 2020-12-3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建筑风格,是建筑的时代的、地方或民族的形式,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只是雕饰的问题,而更基本的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着的。所以寻找民族形式的途径,要从基本的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上去寻找。而平面部署及结构方法之产生则是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和技术所决定的。  历史上民族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而形成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是不自觉的,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形成。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件很好的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了环境而独善其身的。否则,每一个城市都可能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假古董摊,成为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杂志中多少优秀的作品,在它单独本身上的优秀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败,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

19世纪以来日益发达的交通,把欧美的建筑病传染到中国来了,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河中,中国人完全失掉了自信心,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养成了十足的殖民地心理。在艺术方面丧失了鉴别的能力,一切的标准都乱了。建筑师们对于本国的建筑毫无认识,把在外国学会的一套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硬生生地搬到中国来。这还算是好的。至于无数的店铺,将原有壮丽的铺面拆掉,改做“洋式”门面,不能取得“洋式”的精华,只抓了一把渣滓,不是在旧基础再取得营养,而是把自己的砸了又拿不到人家的好东西,彻底地表现了殖民地的性格。

现在那个时期已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始。我们从事于营建工作的人,既不能如古代的匠师们那样不自觉地做,又不能盲目地做宫殿式的仿古建筑,又不应该无条件地做洋式建筑。怎么办呢?我们惟有创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科学化的建筑首先就与大众化不能分离的。我们必须根据人民大众的需要,用最科学化的方法部署平面。次一步按我们所能得到的材料,用最经济、最坚固的结构方法将它建造起来。

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传统又是与前两项分不开的。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最初的起源无疑的是生活所需要的形成。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都是一个小城,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                       (摘编自梁思成《建筑的民族形式》)

材料二:

宋元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城,有着千年历史,境内古建筑星罗棋布。有关数据显示,福建泉州市共有1.3万余栋历史建筑普查线索,正式公布1199栋,挂牌保护的传统历史建筑669幢。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古建筑,让泉州古城更有古早味,今年以来,在积极推进申遗工作和向福建省政府报批《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背景下,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结合古城保护规划设计实践,加快编制《泉州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进一步完善古城保护技术与实践方法,加强和提升泉州的古城保护工作。目前,编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形成《泉州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初稿)》。

  中山路、西街,泉州人耳熟能详的古城街巷代表,节假日,是游客集中打卡的“网红点”,平日里,亦是泉州城人间烟火的温馨所在。编制过程中,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山路、西街等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空间研究为切入点,从战略上对古城空间保护进行控制与引导,并对城市街道、绿化、广场、街景等公共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同时,围绕中山路(涂门街-钟楼)综合提升、八卦沟古城水系保护提升、小山丛竹公园及周边区域规划研究、通政巷、花巷等街巷规划提升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践,对古城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提炼出涵盖形制、风貌、结构、功能、空间完善等各方面控制要素索引40余项,并逐一明确相应修缮要求。   (摘编自《让古城留住古早味》2020年11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建筑风格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其形成是由时代、地方或民族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而成的,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的。

B.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单独本身不乏优秀作品,其失败在于脱离环境,不能满足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

C.19世纪以来,中国人完全丧失鉴别能力,养成了彻底的殖民地性格,表现在将欧美建筑的精华生搬硬套,完全吸收。 

D.为了使拥有众多古建筑的泉州城更有古早味和积极推进申遗工作,泉州市完善保护技术,加强和提升古城保护工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设计建筑物必须考虑城市环境和生活需要,否则,即使建筑物本身再优秀,也只能是游离于城市体系的附属物。

B.19世纪以来中国建筑体现出的殖民地特点,与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历史情境紧密相关,这表明了建筑具有时代性。

C.在平面的部署上,中国有特殊的民族传统,只要沿袭这一传统,我们就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D.泉州城的中山路、西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以公共空间环境研究为切入点,十分契合泉州城的古建筑风格。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标题新闻符合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深圳南头古城修缮植入文化创意、数字展厅、社区舞台等内容 。  

B.泉州崇武古城百年榕树被砍,因其根系深入城墙成安全隐患。

C.台州临海的桃渚古城,木工师傅采用传统手艺修复古宅。

D.西安耗资2亿重建阿房宫景区,终因交通不便而拆除。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师,怎样才能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茅盾

 天是阴沉沉的;天像在发闷,又像是没有睡醒,没精打采似的。虽然说不上是喜欢,老赵可是向来就不觉得他有理由来反对这样的天气。一年到头,他白天上公事房,公事房里他所占有的那个角落反正是不论阴晴都得开电灯的,晚上呢,他当然有个家,一丈见方那样一间,尽管外边太阳晒得狗吐舌,他这家还是得不到什么阳气。

“我见鬼么,来看这种年货!”老赵偷偷叹口气,心里说。抽身就想走。

  现在他觉得街上走的人,好像都是办年货的;而且又觉得手提着糖果、饼干、年糕、瓶装酒等等诱人的东西的,也特别多——比空手的人多。他惘然想起昨天也是在这条街上走过,偶然朝一家食品店望一眼,看见高高挂在那里的一提一提的东西,其实也不过小小两个纸盒的蜜饯,再加两瓶酒,几块红白年糕,可是标价就要几万。

 有人说:“大减价的铺子真多,几乎一条街上没有不是大减价的,可是一看标价,比上月不减价的时候倒又提高了。”

“这是为了下月不减价时再提高作准备呀!”又一人立刻接着俏皮地说。

  各种的报导,各种的预测,于是纷纷而来。

  老赵坐在他的“岗位”上,只是倾耳谛听,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心里也不起任何反应,大减价的铺子跟他向来很少关系,正像早上他路上碰见的鲜花摊儿一般。和他有切身关系的物品,向来是无所谓大减价的。

  他一边想,一边惘然看着那些闲谈的同事们的脸。他忽然觉得这些脸都很陌生,这些脸虽然各有各的表情,而且是极善变化的表情,可是又都那样勉强而刻板,好像是些不同形式的面具。而且即使是高声的笑,那笑声也极不自然,似乎本来不想笑,也并无可笑之处,不过为了闲谈中间总得夹一点笑声才合适,于是就官样文章的笑了起来。

  这一个新的感觉,使得老赵心里发毛,不敢再抬眼看了,而且又不敢想象自己的脸是否也跟面具似的,如果是,那又是怎样个谱式?

  老赵心里感到点空虚。逢到过年这么一个习俗相沿的佳节,要是单位里干脆不放假,那他这做父亲的不带孩子们乐一天,似乎也不算有亏父道,可是偏偏又放了假了,他怎么办呢?站在马路上茫然四顾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要设法曲尽为父之道,反正一年只这一次。于是心里就默默地计算他的口袋里的全部财产。难道他做父亲的就连一些口福都不给他的孩子们么?不用什么山珍海味,有这么一点甜甜的,富于脂肪的,便够叫孩子们快活得跳了;而这,似乎尚在他能力范围以内。

“贵得怕人呀!”老赵低声说,便也伸手去摸一下那块宝贝。

  取钱的时候,手又碰到自己正楷抄写的那张单子,老赵微微一怔,但是他仍然很痛快地付了钱,拿起年糕,奋步走出了那店铺。

  现在只有老婆交办的差使了。要是这也顺利完成使命,那就连夫道也尽了,老赵真可以自傲是一个善良的堂堂公民。而手里的一斤猪油年糕又那么重甸甸地怪窝心,一丝开朗的皱纹掠过了老赵的苍白的面孔。

  天黑的时候,老赵回到家里了,这时候,在他这家所在的那条小巷子外边,而且麻雀的煞拉煞音的也在那整齐的楼房里响起来了。

在小巷子里,也有个醉汉扯紧了嗓子,似哭非哭地,在哼着什么小调。从那些破烂平屋里闪出来的点点桐油灯光,加倍衬出了这地段的阴森——但并不冷落。挤在这里的人家照例是不能哑起嘴巴来的,今晚当然不会例外,不过跟坡上那一带整齐的楼房比起来,这里是另一种调子罢了。

  老赵的家也是这样。他的老婆检点着丈夫买来的东西,检一样,就问一次价钱,又唠叨了一回;两个小孩子拉住父亲一会儿问他明天放不放假,一会儿又夸说他们天黑以前在坡上那一带楼房前面所见的好吃的好玩的种种;这个说了一遍,那个又抢着重说一遍,似乎光是说说也够快乐似的。

 老赵不作声。回头看一眼两个睡着的孩子,好像自己回答自己似的说:“总也快过完了,抗日战争就要胜利了。”

“哦,打完了仗,天上就落下金子来么?”老婆生气地大声说着。

老赵低了头,半晌,这才偷偷叹口气说:“人,总得有个希望呵,人是要希望来喂养的罢!”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天是阴沉沉的”“没精打采似的”,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晦暗,给全文打上了暗淡的底色,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B.老赵在大街上,“心里感到点空虚”,既指对那些同事们闲谈中间夹一点笑声的不解,也指自己面对物价飞涨的不知所措。

C.老赵回到家,两个小孩子缠住不放,“这个说了一遍,那个又抢着重说一遍”,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以及对父亲的关心。

D.小说前后两次出现“偷偷叹口气”,都很好地反映了老赵的心理,同中有异,前者是无奈中有愤慨,后者则是无奈中有期待。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惜墨如金,既叙写了老赵过年买东西的行为、感受,也交代了老赵单位的情况和同事的言论,使社会环境更具典型性。

B.整齐的楼房里麻雀的煞拉煞音、醉汉的小调、破烂平屋里的点点桐油灯光,反衬出小巷的冷清和阴森,揭示了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

C.小说多处运用反语,其中“真可以自傲是一个善良的堂堂公民”句,诙谐风趣,调侃中却一语道尽老赵生活的心酸,是含泪的幽默。

D.小说以老赵的自言自语收束全篇,辛酸中不乏温馨,艰难中看到希望,朴素中蕴含深思,直接揭示主旨,提升了小说的思想境界。

8.有人说茅盾的作品体现了“矛盾”,请概括老赵生活中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9.文中老赵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物,虽然生活不易,但老赵身上依然有许多亮色,请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这种亮色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丁丑,(王珣)入朝,帝嘉其功,赐金虎符。从木华黎兵略山东,至满城,令还镇,戒之曰彼新附之民恃山海之险反覆不常非尽坑之终必为变对曰国朝经略中夏宜以恩信结人若降者则杀后宁复有至者乎遂还,以子荣祖代领其众。甲申春正月卒,年四十八。珣为政简易,赏罚明信,诛强抚弱,毫发无徇。子四人,荣祖袭。

荣祖,字敬先,珣长子也。性沉厚,勇力绝人。珣初附于木华黎,以荣祖为质,稍见任用。珣卒,从孛鲁入朝,帝欲留置宿卫,会金平章政事葛不哥行省于辽东,咸平路宣抚使蒲鲜万奴僭号于开元,遂命荣祖还,副撒里台进讨之。拔盖州、宣城等十余城,葛不哥走死。金帅郭琛、完颜曳鲁马、赵遵、李高奴等犹据石城,复攻拔之,曳鲁马战死,遵与高奴出降。虏生口千余,荣祖屡请,皆放为民。方城未下时,荣祖遣部卒贾实穴其城,城崩被压,众谓已死,弗顾也。荣祖曰:“士忘身死国,安忍弃去。”发石取之,犹生,一军感激,乐为效死。有言义人怀反侧者,撒里台将屠之,荣祖驰驿奏辨,事乃止。己丑,授北京等路征行万户,换金虎符。伐高丽,围其王京,高丽王力屈,遣其兄淮安公奉表纳贡。赵祁以兴州叛,从诸王按只台平之。祁党犹剽掠景、蓟间,复从大将唐兀台讨之,将行,荣祖曰:“承诏讨逆人耳,岂可戮及无辜,宜惟抗我者诛。”大将然之,由是免死者众。再从征高丽,破十余城,高丽遣子綧入质。又从诸王也忽略地三韩,降天龙诸堡,皆禁暴掠,民悦服之。破五里山城,下瓮子城、竹林寨、苦苫数岛。帝嘉其功,赐以金币,官其子兴千户,仍赏其部曲。移镇高丽平壤,荣祖乃募民屯戍,辟地千里。

中统元年夏,诏荣祖诣阙,帝抚慰之曰:“卿父子勤劳于国,诚节如一。”以病卒,年六十五。                                                   《元史·列传第三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彼新附之民/恃山海之险/反覆不常/非尽坑之/终必为变/对曰/国朝经略中夏/宜以恩信结人/若降者则杀/后宁复有至者乎

B. 彼新附之/民恃山海之险/反覆不常/非尽坑之/终必为变/对曰/国朝经略中夏/宜以恩信结人/若降者则杀/后宁复有至者乎

C. 彼新附之民/恃山海之险/反覆不常/非尽坑之/终必为变/对曰/国朝经略/中夏宜以恩信结人/若降者则杀/后宁复有至者乎

D. 彼新附之民/恃山海之险/反覆不常/非尽坑之/终必为变/对曰/国朝经略中/夏宜以恩信结人/若降者则杀/后宁复有至者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金虎符: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是古代军中印信。多为铜质虎形,左、右两半,朝廷存右半,统帅持左半,调动军队时则需虎符验证。

B.宿卫:值宿宫禁,担任警卫。始于秦,定制于汉。凡宿卫者,见有出入,先查验其“符”,后令执御者传呼前后,从夜至晨,严格执行。因担负着保卫皇帝及宫中安全的重大使命,历朝都有专门立法。

C.行省: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也借指该省官。元代指“中书省”的简称,置丞相、平章等官总揽该地区政务。明代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

D.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如《文选·陈琳》:“逆贼宋建,僭号河首,同恶相救,并为脣齿。”李善注引《魏志》:“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荣祖勇力过人。王荣祖入朝后,皇上本想留他在身边担任警卫;但适逢战事,王荣祖便奉命率领副将撒里台讨伐敌人。

B.王荣祖善待俘虏。石城之战中,一位金军统帅战死,蒙军生擒俘虏千余人,由于王荣祖多次请求,俘虏才被释放为民。

C.王荣祖爱惜部下。王荣祖在攻城过程中,抱着一线希望终于救出部卒,使全军将士十分感动激奋,乐意为他效死。

D.王荣祖爱护百姓。王荣祖跟随诸王也忽征讨三韩,降服天龙诸堡,一路攻城略池,但都禁止杀掠,百姓十分高兴。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荣祖遣部卒贾实穴其城,城崩被压,众谓已死,弗顾也。(4分)

(2)承诏讨逆人耳,岂可戮及无辜,宜惟抗我者诛。”大将然之,由是免死者众。(4分)

14. 文中说“帝嘉其功,赐以金币,官其子兴千户”,请结合文中内容从三个角度简要概括皇帝赏赐王荣祖及其子的原因,每一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 辛弃疾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注:①兴门户之叹:为朝中权贵各立门户、互相倾轧而叹息。

②故前章及之:所以在词的上阙提到这件事。

③貂蝉贵客:指当朝权贵王公明。

④“孙刘辈”三句《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辛毗传〉》: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正色曰:“主上虽未称聪明,不为暗劣。吾之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有大丈夫欲为公而毁其高节者邪?”

⑤种种:头发短少稀疏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词的上阕从眼前饯别之情切入,点出别恨匆匆的遗憾;但从其“正怕酒尊空”的心理活动来看,词人心中积郁的愁情,决不仅仅是离别僚友们的感情。
B. “头上”三句,诗人以旁观者的洞达,对争名争利而兴门户私计的朝廷政要作出讽刺,言纵使生前为“贵客”,死后立“高冢”,终不能称“雄”一世。
C. 上阙结句,诗人既以清灵飘逸的意境抒写怀抱,从章法上讲,又将离隆兴而赴行都的词作“本事”作出了必要的交代。
D.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是承接上片末句“出门去”而来,诗人借用典故,写自己已然老去,不必再为公事而耿耿于怀,表现出诗人的旷达自适。

16.叶嘉莹评价此诗“此词以旷达的风貌,隐含悲愤讥刺之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     ,    ”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    ”

(3)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杜甫《蜀相》中“     ,    ”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们在果园里忙碌地剪枝除草,全是为明年的春天做准备。看到那些在冬天也顽强抽芽的小草,又似乎感到春天就在深深的土地里,随时等候着涌冒出来。

果然,让我们等到了春天。

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天气依然冰冷如前。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般的绿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像透明的绿水晶,抖颤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那是一种春天的心情,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才能探知。

我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与感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并且有的还长出嫩绿的枝桠,逐渐在野风中转成褐色。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是借着树上的叶、草上的花,我们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而是同一株树上的两片叶子,那样密结地跨着步。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李叔叹气道。

B.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我们农民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C.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D.“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

19. 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一句中, “喧哗”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分)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我们有时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随着5G通信、区块链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使汽车制造正加速融合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变革技术,②助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升级。③在产品上,中国品牌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加快了创新的速度,而且在“颜值”上不输任何国际品牌,④进而迎来了品牌高端化的“爆发期”,显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爆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⑤国际数据亚洲集团在2020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发布了《2020智能汽车产业研究报告》。⑥其中提出,智能汽车产业呈现出网联式智能汽车、自主式智能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3个方面。⑦面对汽车产业创新的历史机遇,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勇于与国际汽车品牌同场竞技并开始出现先发优势。⑧现在,中国汽车产业正以自信的姿态迎接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字。(5分)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专家介绍,与地面起飞不同,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不具备成熟的发射塔架系统,着陆器相当于上升器的“临时塔架”,上升器起飞存在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等问题。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三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这次月面点火,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为每个人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因为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而走红的不在少数。

最近,生活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的藏族小伙丁真,因为一条不到10秒的视频意外走红网络。有人说丁真的走红,源自于其超高的颜值和帅气的外表,也有人说丁真身上的淳朴和纯真格外打动人。事实上,这些只是让他具备了网红的潜质。真正让他成为“顶级流量”的,是他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让人们感受到逆境中成长的自强不息力量,是镜头中的雪山、白云、藏族服饰等元素,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而又立体的中国,唤醒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是在他走红之后依然保持的纯真本色,让人们看到一颗赤子之心。

走红后的丁真不仅被当地聘为旅游大使,更引发了各地文旅机构助推热潮。通过丁真这个窗口让更多人了解到四川乃至全国的景点。网友纷纷表示“这才是网红最好的打开方式”。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综合材料,以“网络中的清醒和喧嚣”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校联考参考答案

1.B(A.“三个问题”理解错误,原文指雕饰、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C.“将欧美建筑的精华生搬硬套,完全吸收”错误 ,原文 “不能取得精华”、“拿不到人家的好东西”,表明没有能够“完全吸收”。D.“积极推进申遗工作”只是背景,不是泉州市古城保护工作的目的。)

2. C(“只要沿袭这一传统,我们就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名族形式的建筑”于文无据且绝对化。)

3.D(阿房宫景区虽然优秀,但脱离了城市的环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

4.①论证结构上,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结构(或层进式)展开论证(1分),严谨周密(1分)。

②论证方法上,采用例证法(1分),论据典型,有说服力(1分)。

5.①要明确建筑风格的基本问题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

②要经得起城市环境的考验(1分),满足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1分)。

③要自觉贯通古今中外,符合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民族形式)【既不盲目仿古,也不无条件媚外。】   (每点2分)

6.C(“对父亲的关心”错,有的是对“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的渴望。)

7.A(“惜墨如金”表述错误,应为“不惜笔墨”。)

8.①物价飞涨,但又囊中羞涩(不得不“尽父道”“尽夫道”,给家里买点年货);

②对生活绝望,又怀有希望;

③人际关系虚伪,但要曲意逢迎。

④心里满是感慨,但脸上不表现出来。(1点1分)

9.①尽父道:对比手法,虽然生活很苦,还是觉得要让孩子乐一乐,享一点口福。

②尽夫道:用心理描写,写老赵完成老婆交办的差使,自傲于自己是堂堂的公民;

③怀希望: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对抗战胜利充满希望;

10. A  

11.C.(应该是“行中书省”的简称。元朝时,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为中书省下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又渐成最高地方行政区名称。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撤销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而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

12. A.“副将”错。副:帮助,辅佐。

13.(1)王荣祖派遣部下贾实挖空城墙(在城墙下挖地道),致使城墙倒塌(贾实)被压,大家都以为(贾实)被压死,就没有理会他。(得分点:“穴”、补充“贾实”、“谓”、“顾”各一分)

(2)(我们)奉诏讨伐叛贼(逆贼),怎么能够乱杀无罪之人,应该只诛杀那些拼死抵抗的人。”大将唐兀台认为他说得对(赞同他说的话),因此而免于死难的人很多。

(得分点: “承诏”、“无辜”、“ 宜惟抗我者诛”、“然”各一分)

14.(1)征战有功(征讨高丽等地,使高丽王兄上表纳贡、高丽王子入质)。

(2)平叛有功(讨伐赵祁及其余党)。

(3)爱惜百姓(不杀掠无辜百姓)。

参考译文:

元太祖【即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8月25日)】十二年,王珣入朝,太祖嘉奖其功劳,赐予金虎符。(王珣)跟随木华黎【蒙古国开国功臣,以沉毅多智、雄勇善战著称,与博尔术最受铁木真器重】进占山东,行至满城,(木华黎)命令他还军镇守辽东。(临行前)木华黎告诫他说:“那里刚归附的百姓,凭借险要的山海之势,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坑杀他们,(他们)终究会叛变的。”王珣回答说:“我朝规划治理中原地区,应该用恩惠信义团结百姓,如果他们投降就杀死,以后哪里还有再来归顺的呢?”(王珣)于是回到辽东,让儿子王荣祖代他率领部下。(王珣)在太祖十九年正月去世,享年四十八。王珣治理政务简便易行,赏罚分明讲诚信,诛杀豪强扶助弱小,丝毫不曲从私情。(王珣)有四个儿子,王荣祖继承父职。王荣祖,字敬先,是王珣的长子。(王荣祖)性情忠厚,勇力过人。王珣当初归附木华黎时,把荣祖作为人质,(王荣祖)渐渐地收到重用。王珣死后,荣祖跟随孛鲁【蒙古开国名将、太师国王木华黎的儿子,在木华黎死后,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对金朝作战。】入朝。太祖本欲留他于近卫禁军中,适逢金平章政事葛不哥在辽东担任行省,咸平路宣抚使蒲鲜万奴在开元僭越称王,便命荣祖回到辽东,辅佐撒里台讨伐他们。蒙军攻下盖州、宣城等十多座城市,葛不哥逃跑战死。金朝元帅完颜曳鲁马、赵遵、李高奴等还占据石城,蒙军又攻打占领了石城,曳鲁马战死,赵遵与李高奴投降。蒙军生擒了一千多敌人,由于荣祖多次请求,俘虏均释放为民。当初城池未攻下时,王荣祖派遣部下贾实挖空城墙,致使城墙倒塌(贾实)被压,大家都以为(贾实)被压死,就没有理会。王荣祖说:“兵士奋不顾身为国拼死,(我们)怎么忍心抛弃他离开呢?”(王荣祖命人)挖开土石找到贾实,(发现他)还活着,全军将士都十分感动激奋,乐意为(王荣祖)效死。有人说义州人有反叛之心,撒里台将要屠杀他们,王荣祖驾乘驿马疾驰奏请太祖,此事方才作罢。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1186年—1241年12月11日)】元年(1229),(王荣祖)被授予北京等路征行万户,更换金虎符。领兵攻打高丽,围攻高丽京城,高丽王兵力不支,派遣其兄淮安公向朝廷上表纳贡称臣。赵祁占据兴州反叛,荣祖跟随诸王按只台平定了叛乱。赵祁余党还在景州、蓟州一带抢劫掠夺,荣祖又跟随大将唐兀台讨伐他们,临行时,荣祖对唐兀台说:“(我们)奉诏讨伐叛贼(逆贼),怎么能够乱杀无罪之人,应该只诛杀那些拼死抵抗的人。”大将唐兀台认为他说得对,因此而免于死难的人很多。又跟随大军征讨高丽,攻克十多座城池,高丽王派遣其子王綧入朝为人质。又跟随诸王也忽攻取三韩,降服天龙诸堡,一概禁止杀掠,百姓十分高兴诚服他。攻下五里山城,又攻克瓮子城、竹林寨、苦苫数岛。皇上嘉奖他的功劳,赐予他金币,授予他的儿子王兴为千户,还赏赐了他的部下。荣祖受命镇守高丽平壤,于是在那里招募百姓驻防,开垦了一千多里荒地。中统元年(1260)夏,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诏令荣祖回到朝廷,抚慰他说:“你们父子为国勤劳效忠,忠诚不渝的节操完全一样。”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15. D.“不必再为公事而耿耿于怀,表现出诗人的旷达自适”错。应为“表明自己此去朝廷为官,宁愿不做高官,也不做曲附党私之徒的态度”。

16. 旷达:(2分)

(1)词的上阙“人世竟谁雄”,表达了诗人对生前显赫,死后立“高冢”,终不能世世称“雄”的权贵的蔑视,体现了诗人的旷达心境。

(2)“一笑出门去”,诗人化用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明诗人宁可不为高官,也不曲附权贵的洒脱旷达。

(3)“千里落花风”,诗人落花美景由宴前而宕开无际,意境开阔,表现出诗人不虑俗情的潇洒放逸,可见其旷达风貌。                 (以上三点,任答一点,即得2分)

讥刺:(2分)

诗歌下阙“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二句,诗人明写自己衰老憔悴,任凭朝中权贵结党、大兴门户,实则是对门户倾轧的讽刺。

悲愤:(2分)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诗人表面说自己毫无建树,想要归隐;实则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愤。

【译文】

我饮酒不需要劝杯,反而担心酒杯空了。分别相离也是可恨的事情,这次的分别是那么的匆忙。酒席上美女贵宾云集,花园外豪富高门坟冢,人世间谁能算是英雄?一笑出门而去,千里外的风吹得花落。

如果遇到刘放、孙资这样的人物,我宁愿效仿辛佐治不做三公,也不做曲附党私之事。我已衰老,那些相互排挤倾轧的门戸之争就交给如今的“孙刘辈”吧。只是感觉自己一生游遍湖海,除了喝醉吟些风花雪月,便是一事无成。身上的所有东西都是陛下赐予,我惟願乞归山水。

17.(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18. C

  解析: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通过叶和花感受到春天的感受。A项,破折号表示表示话题的停顿。B项,破折号表示意思的递进。C项,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D项,破折号表示表示话题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9. “喧哗”在此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1分),给予嫩芽人的灵性, 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时节树木竞相吐绿、蓬勃生长的盎然生机,(1分)流露出作者面对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美好春光萌发出的无比喜悦和振奋之情。(2分)

20. ①表现手法不同:改句只是简单陈述。

原句化无形有形:“可是借着树上的叶、草上的花”通过春天里园子里典型的景物,化无形有形,使春天可感可触,更符合语境的逻辑。(1分)

比喻:“而是同一株树上的两片叶子,那样密结地跨着步”,形象地写出了冬天与春天紧密的联系。                              (2分)

②语体风格: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富有诗意和文采,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1分)

21. ①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改为:删去“使”(删去“随着”不给分);

③句:语序不当。将两个分句的语序对调;

④句:结构混乱。删去“爆发出”或删去“显示了中国汽车产业”。

⑥句:搭配不当。改为“呈现出网联式智能汽车、自主式智能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3个发展方向|趋势”。

22. 12月3日23时10分(1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1分),顺利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2分),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1分)。

23.略。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