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事观点】美军空战场杀伤链发展与启示

 铁马冰河雄关 2020-12-31
简介

本文研究了美军空战场杀伤链的概念、发展历程、平台构成、职责、指挥关系和工作流程,并针对空中作战典型任务流程,分析了空战场杀伤链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及其信息流程。基于空对空和空对地杀伤链工作机制,阐述了发现、锁定、跟踪、定位、交战和评估环节的具体运用及技术手段。最后,总结了美军空战场杀伤链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对我军发展联合空中作战体系的启示。

0

引言

1996年,美国前空军参谋长罗纳德·福格尔曼将军在空军协会研讨会上提出了杀伤链(kill chain)概念。杀伤链通常可分为发现(find)、定位(fix)、跟踪(track)、瞄准(target)、交战(engage)和评估(assess)6个阶段,即F2T2EA[1⁃2]。美军空战场杀伤链,依托指挥控制星座网(C2Cnet,也称C2星座网)[3]构建,其核心是以E⁃3预警机、E⁃8C“联合星”飞机和RC⁃135侦察机等空中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和侦察监视平台构建的空中网络,将F⁃15战斗机、F⁃16战斗机和F⁃22战斗机等作战平台,以及地面空中作战中心(AOC)等指挥控制平台紧密连接起来,通过Link⁃16数据链、机间协同数据链(IFDL)、多功能先进数据链(MADL)、网络中心协同瞄准系统(NCCT)和美空军战术作战管理系统(TBMS)等形成网络化的情报、侦察、监视与指挥控制能力,网内各平台能自主共享情报、监视与侦察(ISR)态势信息,产生精准的实时战场态势图,并实现对敌方目标快速准确和近实时(数秒内)打击,从而支撑对空战场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杀伤、情报、监视和侦察(C4KISR)系统能力。

1

发展历程

美军空战场杀伤链伴随美军空中作战体系一起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4]

1)第1阶段:二战至越战时期,主要依靠陆基传感器进行态势感知,通过地空话音通信或摩尔斯电报将情报传至空中作战平台;

2)第2阶段:1986年空袭利比亚行动中,美军使用了E⁃2C预警机和EA⁃6B电子战飞机,通过战术数据链为执行空袭任务的攻击机和轰炸机等提供预警情报和电子支援,为空袭行动提供信息支撑;

3)第3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1次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投入使用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E⁃8试验样机(E⁃8A),并将其与E⁃3预警机和RC⁃135侦察机一起初步形成了空中、地面战场感知与指挥控制体系,构成了美军杀伤链实施发现、识别和打击作战的重要基础;

4)第4阶段:南联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第2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建设C2星座网,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通过多平台通用宽带数据链(MP⁃CDL)将E⁃3预警机、E⁃8C“联合星”飞机和RC⁃135侦察机等空中预警侦察与指挥控制平台以及地面空战中心、F⁃15战斗机等紧密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化的情报侦察监视与指挥控制能力,极大缩短了打击时间;

5)第5阶段:2000年开始实施“舒特”计划,着力增强体系电子对抗能力。“舒特”计划是美国空军实现从传感器到射手[5]作战网络的重要组成,旨在弥补防空压制能力不足,将RC⁃135V/W联合铆钉电子侦察飞机、EC⁃130H电子战飞机和进攻性防空作战(F⁃16CJ)进行无缝集成,构成电子攻击+火力摧毁的一体化的防空压制体系。基于C2星座网的美军空中作战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C2星座网的美军空中作战体系

2

空战场杀伤链

2.1 平台组成及其信息关系

美军空战场杀伤链是在联合空战部队司令统一指挥下,由E⁃3预警机、E⁃8C“联合星”飞机和EC⁃130E战场指挥飞机等组成的机载空中指挥系统,与空中作战中心系统一起共同担负战区空中作战指挥任务,并组织RC⁃135侦察机、战斗机和轰炸机等空中平台装备实施作战行动。空战场杀伤链系统构成及指挥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空战场杀伤链系统构成及指挥关系

空战场杀伤链的核心平台节点包括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飞机(AWACS)、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联合铆钉电子侦察机(EW)。其中,预警指挥机对空中和海上目标进行监视,实时指挥控制;联合监视指挥机对地面目标实施大区域和近实时的监视、定位与跟踪;电子侦察机对敌方雷达的性能、制导、通信及辐射等电子目标数据进行搜集,辅助目标识别。空中侦察打击节点包括F⁃16战斗机、F⁃22战斗机、B⁃52轰炸机和RQ⁃4“全球鹰”/RQ⁃1“捕食者”无人机等,担负侦察、进攻、制空、电子压制、加油和评估等任务。地面情报与指挥控制节点包括空中作战中心、空军分布式联合通用地面站系统(DCGS⁃A)和控制与报知中心(CRC)等,提供态势情报综合、方案决心制定和作战效能评估等体系功能。各节点依托数据链,基于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宽窄带数据链及武器协同数据链,建立覆盖指挥机构、空中平台和支撑保障要素的自组织协同信息网络,实现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和进攻防御信息组织的一体化,实现发现—定位—跟踪—决策—交战—评估的完整打击链条[6⁃8]。空战场杀伤链典型平台图间信息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空战场杀伤链典型平台间信息关系

2.2 作战流程

空战场杀伤链典型作战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1)发现:利用侦察卫星、电子侦察机、无人机和地面雷达等进行空中侦察与地面探测,以发现目标;

2)定位:采用各类传感器对发现目标实施定位和识别;

3)跟踪:对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持续监视与侦察,保持对目标跟踪;

4)决策:通过预警机确定目标威胁,进行战场资源配置,生成打击方案,评估风险并避免冲突,选择打击方案;

5)交战:将打击方案或作战指令传递到武器平台,战斗机进行空中交战以夺取空中制空权,轰炸机发射导弹以便对地目标实施突击;

6)评估:根据预警机、卫星和无人机等兵力信息进行作战效果评估[9]

图4 空战场杀伤链典型作战流程

图4给出了一种空战场杀伤链典型作战流程,具体参战单元包括侦察卫星、无人机、RC⁃135电子侦察机、E⁃8C“联合星”飞机、E⁃3预警机、F⁃16/F⁃22/F⁃35战斗机和B⁃1/B⁃2/B⁃52H轰炸机等。空战场杀伤链的应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发现:通过无人机、侦察机、侦察卫星及预警机等兵力进行空中侦察。“全球鹰”/“捕食者”无人机通过光电/红外传感器和具有移动目标指示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关键目标位置进行持续监视,通过X波段视距通用数据链或Ku波段超视距卫星通信链与地面控制站或空中作战中心保持联系;RC⁃135电子侦察机通过电子发射源定位系统(AEELS)侦测电磁信号,对辐射源进行定位、分析和信号处理,收集预警、制导和引导雷达频率等技术参数,通过特高频(UHF)、甚高频(VHF)、高频(HF)设备或卫星实时回传,最终向空中作战中心或预警机提供战略战术侦察数据;E⁃3预警机通过机载雷达发现目标,由Link⁃16数据链实现与空中作战中心的侦察情报共享;E⁃8C“联合星”飞机通过AN/APY⁃3相控阵雷达对地面机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获得桥梁、港口、机场和静止车辆等高分辨率的敌方阵地和地面固定目标的图像和照片,通过局域网、有线网和无线网向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部门的节点分发情报。

2)定位与跟踪:各平台一旦发现目标,迅速实现对目标的定位、识别及跟踪,并将探测数据发送给预警机或空中作战中心。侦察卫星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地面目标的侦察定位,通过战术信息广播(TIBS)或军用卫星通信(MILSATCOM)等实时向空中作战中心广播多传感器、多元态势感知和威胁告警等战术信息;无人机采用旋转SAR、“线锯”小型激光雷达和近地点毫米波应用系统等先进机载定位设备实现目标的定位及简单识别,并通过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等方式将数据传送至地面终端;RC⁃135侦察机探测到目标后,通过通用数据链路(CDL)、TCDL、监视控制数据链(SCDL)和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等将信息发送给预警机或E⁃8C“联合星”飞机进行融合处理,实现目标精确定位,并将目标准确位置通过TCDL、JTIDS和Link⁃11数据链等提供给战斗机和轰炸机,以便实施对目标的精准打击;E⁃8C“联合星系统”可对地面运动目标进行持续跟踪,准确判断其运动方向和速度,掌握其作战行动意图,并通过SCDL等将雷达获取的动目标及图像数据发送给E⁃3预警机或空中作战中心;E⁃3预警机将多个传感器的目标信息进行情报融合处理,生成目标精确位置或航线信息,并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

3)决策:E⁃3预警机进行威胁估计,制订目标打击清单和任务分配方案。通过单信道地面和机载无线电系统(SINCGARS)、态势感知数据链(SADL)和JTIDS等将空中任务指令、空域控制指令等分发至各武器平台,指挥引导各武器平台实施空中作战打击计划。

4)交战:F⁃16/F⁃22/F⁃35战斗机飞行到预定位置,利用Link⁃16数据链上目标航迹信息启动火控雷达以跟踪目标,从而实现选择武器、火控解算、发射导弹及武器制导;B⁃1/B⁃2/B⁃52H型轰炸机、导弹发射平台等武器系统接收到E⁃3预警机或E⁃8C“联合星”飞机的作战指令后,根据指令要求对地目标实施有效的突防打击。对于制导武器,使用组合全球定

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GPS/INS),以及高性能的制导算法等技术,在飞行过程中不断修正目标坐标,最终飞向目标。

5)评估:F⁃16/F⁃22/F⁃35战斗机执行作战任务后,使用作战平台综合消息向预警机报告交战状态。此外,无人机和侦察卫星均担负战场毁伤评估任务。例如,RQ⁃4“全球鹰”无人机在高空飞行,而MQ⁃1“捕食者”无人机则进行低空飞行,以此对目标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观察,通过TCDL将毁伤评估图像传送至E⁃3预警机或空中作战中心进行综合评估,以支撑二次打击决策。

3

发展趋势

美空军由E⁃3预警机、E⁃8C“联合星”飞机、RC⁃135侦察机等组成的空战场杀伤链,在C2星座网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战场态势感知、空战场管控、空中电子战和数据链传输等能力,压缩了打击时间并提升了打击效果。美军空战场杀伤链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机载多传感器技术:未来的传感器可将多种功能综合集成于一个传感器系统中,扩大传感器系统工作的空域、时域和频域,从而提升传感器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增强星座网中各个ISR系统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战场上敌我识别能力和实现防区外交战能力。

2)信息化武器系统打击技术[10]:未来体系对抗条件下,信息化精确打击武器将通过采用巡逻待机攻击、同时打击多个目标和智能化协同攻击等方式,发展协同任务规划、远程操控、协同搜捕与自主攻击、协同突防和在线毁伤评估等技术,以提升信息化武器系统高精度导航、攻击状态切换、远程操控及协同攻击等能力。

3)时敏目标协同探测任务规划技术[11]:面对临近空间探测系统探测范围不足、空中探测飞机难以进入敌方腹地和探测区域小、地基探测系统受地球曲率影响探测距离近且难以机动部署等难题,开发时敏目标协同探测任务规划技术,将地基、天基、空基和临近空间等观测平台相结合,高、中和低分辨率互补,各频谱信息综合应用,全天时、全天候及长期稳定运行,构成空天地多源探测综合系统,即未来时敏目标快速探测体系。为了快速捕获时敏目标并实施高效打击,需依据作战区域、作战任务、作战对象、敌情和自然环境对各种可用的观测和火力打击平台进行统筹任务规划,以充分发挥多种探测手段的优势。

4)无人机指挥控制技术[12]:无人机系统作为空战场杀伤链的重要节点,将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无人机与无人机、无人机与有人机之间的混合编队技术,以及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对无人机群的指挥控制技术、有人机系统及其他作战平台对无人机群的指挥控制技术,对促进空战场杀伤链各节点间的互连互通以及提升空战场杀伤链整体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4

启示

空战场杀伤链是夺取战场信息优势、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美军空战场杀伤链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5点启示:

1)构建空中作战体系[13⁃14]:在多维复杂战场环境下,完善以预警机、侦察机、干扰机、战斗机和无人机等空中节点为主力,以数据链系统为支撑,与地面和海面指挥控制系统深度铰链,形成一个高效组织、紧密协同且独立自主遂行作战任务的空中联合作战体系,提升空中作战C4KISR系统的核心能力。

2)提升网络瞄准能力[15⁃16]:依托战术数据链,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武器生成唯一的、相关的和精确的目标瞄准信息,提升有人和无人空中平台对目标的定位、跟踪和瞄准能力,对时敏目标进行快速定位,直接支持武器实施精确打击,并为武器攻击实时更新瞄准信息,满足作战飞机对高机动时敏目标的精确打击需求。

3)压缩杀伤链时间[17]:建立全方位、全天候和全频谱的空中侦察系统,从多维度空间获取态势信息;实时共享情报态势,分配打击力量,实现侦察单元与火力单元的无缝衔接;增强侦察单元和评估单元间的互操作性,缩短信息传递过程;建立标准指令格式,使信息可在作战节点间自由流动,进一步压缩杀伤链时间。

4)打通宽带数据链通信[18]:建立多平台通用的宽带数据链系统,建立空、天和地间的IP数据传输网络,在空地及空空之间实时和准确地传输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信息,确保侦察、敌我识别和目标定位等程序的准确执行,支持打击效果评估,满足各类平台在更大范围内的高速通信。

5)发挥无人机体系作战能力:通过空中作战指挥平台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有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以及无人机群集群作战等方式,使无人机融入空中作战群,充分发挥无人机战略侦察监视、高精度实时目标指示和毁伤效果评估等能力,提升无人机体系作战效能。

5

结束语

通过对美军空战场杀伤链发展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对空战场杀伤链典型作战流程的剖析及发展趋势研究可见,空战场杀伤链的实质是构建空中作战体系、缩短杀伤时间以及提升杀伤效果。我军应结合武器装备实际水平及作战指挥体制发展,着眼空战场杀伤链的理念、构成和流程等开展研究与创新,针对作战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发展满足实战需求的空战场杀伤链,提升作战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