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地监视飞机,有何军事需求?

 国际航空 2020-11-25

对地监视飞机提供的监视能力和战场/战斗管理能力,是空地一体和空海一体作战的核心支撑力量。发展一型可改装为对地监视飞机的通用平台,是攻防兼备型空军发展信息类支援保障飞机的理想途径。

美国空军的E-8C“联合星”对地监视飞机是其践行空地一体战思想的重要装备,是空中侦察监视系统“铁三角”(预警指挥飞机、电子侦察飞机、对地监视飞机)的重要成员之一。该机能对敌方纵深250km区域内的运动和静止目标进行监视、定位、识别和跟踪,为美国联合作战部队及其盟国部队提供战场监视信息、空中战场与战斗管理等。目前,美军装备了约17架E-8C“联合星”对地监视飞机,均由老旧的波音707飞机平台改进而来。美国虽然对这17架飞机的发动机、航电系统和雷达进行过改进升级,使其整机性能获得提升,但这批飞机仍将面临从2019年开始逐步退役的困局。

外界曾猜测,美国空军将使用具备对地成像与监视能力的“全球鹰”无人机来取代E-8C“联合星”,事实上,美国空军也开展了相关论证研究。但是,从最新的公开报道来看,美国空军仍将继续发展可搭载多名机组成员的对地监视飞机,并将从波音737、“湾流”550、“环球”6000等平台中选择一款进行改装,计划于2024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可以推断,未来美国将构建有人驾驶对地监视飞机与搭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移动目标指示(MTI)传感器的无人机协同作战的空中对地监视装备体系。

综合判断,美国决定继续发展对地监视飞机的策略与其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特征密切相关。

攻防兼备型空军的标志性武器装备


E-8C是一种集战场目标侦察与监视、信息处理与分发、指挥引导空中和地面武器对敌目标实施快速攻击以及进行战场毁伤评估等任务使命于一体的信息支援保障飞机。从美国空军的作战任务清单来看,E-8C主要用于制地作战与制海作战,在全天候条件下对地面、海面和低空目标进行远距离、大范围、高分辨率的侦察与监视,以获取敌人雷达阵地、炮兵阵地、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所、通信枢纽、桥梁、港口、机场等静止目标和海上舰船编队、地面车辆和人员编队等移动目标及低空飞行目标的信息;并能接收其他武器平台传来的目标信息,与机上传感器信息、数据库数据进行实时融合,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和识别,产生实时战场态势情报,指挥引导指令传送至陆军、海军、空军指挥所来支持指挥员决策,或直接引导己方武器实施攻击。

通过对E-8C“联合星”对地监视飞机承担的任务和作战能力,以及在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等战争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可知,E-8C属于进攻型空军或攻防兼备型空军的标志性武器装备,是美国空军“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全球力量”战略的重要支撑。海湾战争后,美国空军参谋长曾公开表示,今后美国空军将不参加没有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参与支援的战斗行动。现役JSATRS系统的平台是E-8C飞机,国内一般取该系统英文缩写之意译“联合星”为飞机代号。

通过对比分析对地监视飞机与预警机在全球的装备情况,可进一步说明其属性特征。预警机主要在进攻性制空作战与防御性制空作战中,用于对空中目标的预警探测以及指挥引导己方飞机。世界上的主权国家都存在防空需求,因此除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进攻型空军装备了预警机外,沙特、土耳其、韩国、印度等国也装备了预警机,全世界各国装备预警机数量达300多架。相比之下,对地监视飞机作为进攻型空军或攻防兼备型空军的典型装备,仅有美国(E-8C“联合星”飞机)、英国(机载远程雷达系统ASTOR)、法国(对地监视直升机)等3个国家装备,其中美国装备的数量最多,作战能力最强。

当一个国家空军由国土防空型转向攻防兼备型、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时,空军作战范围将被拓展。在制地作战与制海作战等进攻性作战任务中,特别是在打击时敏目标的任务中,对敌方纵深目标实施全天候、大范围、高分辨率的侦察/监视以及战场/战斗管理能力,是空军必须具备的能力。这就要求空军力量的建设不能局限于防御,更要着眼于依靠自身力量打出去,决胜于境外,而对地监视飞机可满足进攻性作战对侦察/监视与战场/战斗管理的军事需求。

空基战场/战斗管理


美国认为,空中力量的运用难度随着战争规模呈指数级增长,特别是现代战场上的装备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盟友间的跨国军事行动越发频繁,使战场/战斗管理活动变得不可或缺。战场/战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对战场中的各种作战力量、保障力量与作战资源(电磁频谱、空域、网络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与协调应用,实现科学决策、快速响应和灵活调度,从而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从相关报道以及E-8C“联合星”飞机在海湾战争中的使用情况看,该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美国在远程作战中的战场/战斗管理任务。在战场态势感知方面, E-8C为多国部队空军实时地提供了大量的伊方目标情况,比如“飞毛腿”导弹发射架、装甲部队、防御掩体、机库、桥梁、渡口、补给线以及部队集结地域和退却路线等。在快速响应、灵活调度的方面,E-8C “联合星”飞机较好满足了战斗需求。海湾战争中,一架美国F-16战斗机被伊军击落,E-8C在接到指令后,及时做出了响应,迅速确定了飞行员的降落地点及其附近伊军活动的情况,并为搜救力量给出了到达该地区的详细路线,使这名飞行员得以顺利脱险。在科学决策、有效打击方面,E-8C可有效担负起指挥所的角色。在海湾战争中,一架E-8C发现了伊军一个坦克师的集结地,然后直接指挥和分配作战资源,即派遣美国F-15E战斗机对目标实施了及时有效的猛烈攻击,摧毁了该师58辆坦克。

一体化联合作战是空军的基本作战模式。在联合作战中,具有战场范围广阔,交战领域多维,参战力量多元化的特点。所以,指挥控制体系要控制协调陆、海、空、天、电多个作战域的各种作战行动,及时全面掌握敌情及战场情况。因此,实施战场/战斗管理是一体化联合作战成功的关键。对地监视无人机在战场监视、打击效果评估等方面,与对地监视有人飞机的功能相似,但在科学决策、快速响应、灵活调度与打击有效性等方面,对地监视无人机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对地监视无人机目前还无法取代对地监视有人飞机承担起战场/战斗管理等一体化作战中的关键任务。

平台选型的要求


目前,美国空军向三家厂商征集新一代对地监视飞机的方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选择的是“湾流”550公务机平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选择了“环球”6000公务机平台,波音公司则选择的是波音737客机平台。无论美国空军最终选中哪一家,其选择依据都应是对地监视飞机的能力需求。

机场适应性

对地监视飞机在制地作战与制海作战中,需要具备较好的机场适应性。据美国国防部作战试验与评估处的报告,在“联合行动”中,E-8C“联合星”飞机在加满燃油的情况下,所需跑道长度大约为3350m,而北约盟国的机场跑道长度多为2500m,机场适应性较差使E-8C“联合星”飞机部署受到一定限制。

机动性

对地监视飞机在执行制地作战与制海作战时,需要快速机动至任务空域,在遇到威胁时需要快速脱离危险空域,所以对载机的巡航速度、最大飞行速度、快速下降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任务巡航高度

对地监视飞机的任务巡航高度越高,其SAR/MTI雷达的成像范围越大,战场监视效果越好;同时低空防空武器对其威胁也越小。

留空时间

对地监视飞机在遂行作战任务过程中,需要较长的留空时间,必要时需进行空中受油,以尽可能持续地提供对地监视和战场/战斗管理等能力,满足一体化作战的需求,同时为单项任务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搭载任务系统的能力

如果载机平台具有较大空间与载重能力,可加装更多或更大的传感器天线、容纳更多的任务系统设备与空勤人员数量;同时载机平台能提供的电源容量与液冷/散热能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经济性

对地监视飞机想要大批量装备,就需要载机平台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对比分析,“湾流”550公务机与“环球”6000公务机飞行速度较快、巡航高度较高、经济性较好,但载机平台携带任务系统的能力不及波音737客机。

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方面的能力需求,理想的发展途径是研制适用于改装对地监视飞机的通用飞机平台。由于对地监视飞机、预警指挥飞机、电子侦察飞机、电子干扰飞机等机型对平台的需求相近,因此,这种通用飞机平台可成为发展信息类支援保障飞机的基础平台,实现一型多用。          

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