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划公示,未来15年西安三学街的变与不变!

 长安坊间 2020-12-3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自古以来,便是鸿儒英才聚集地的西安三学街,经过历代更迭和时代变迁,文气始终未变,也因那些文人墨客、时代英豪们留下的珍贵记忆,三学街成为西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片区。

文化的基因虽未曾消磨,但在上千年的风云变化中,人口的迁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文化资源逐渐被封尘,遗忘在角角落落。

随着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提出,以及片区改造日渐提上日程,三学街的改造进度和发展动向,备受关注。

大众对三学街的历史遗存激活和未来规划,也充满着美好的期待。

近日随着一纸公示,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未来15年的改造路线也逐渐清晰。

XI'AN

规划:三轴两带六片区,多点式展示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如何改造”是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早在2017年初,在实施西安市碑林博物馆改扩建的同时,陕西、西安提出了拟对三学街片区进行同步改造。

但彼时的发展蓝图还较为模糊,将三学街改造方向定位为:

中华文化展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丝路文化新高地、文化创新示范地。其中,三学街传统风貌区将以建筑风格、文化氛围为切入点,对街区内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保护传承,延续传统街巷风貌。

西安也曾在多个城市规划中指出,要在老(明)城墙内街区人文遗存形成“一环(城墙)、三片(北院门、三学街、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三街(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和文保单位、传统民居、近现代优秀建筑及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但实际进展却较为缓慢。

而随着今年8月,碑林区正式发布了《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关于对三学街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的国有土地上房屋予以征收的决定》系列通告,三学街的改造进程开始步入正轨。

图片数据截止日期8月25日

11月批复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进一步明晰了西安历史遗存该如何保护,也对像三学街这样的历史文化片区的改建更新进行了规划。

批复中,统一划定了北院门、三学街、七贤庄3片历史文化街区。

批复之后,一个多月后的12月25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以下简称《规划》)批前公示(公示期30天)。

目前,《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就规划内容进行公示,征求社会各界人士意见。

公示的保护清单中,明确划定了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

保护范围

核心保护范围:东至开通巷以东陕西省黄金家属院界墙,西至南大街,南至西安城墙,北至东木头市、东厅门,面积约33.8公顷。

建筑控制地带:核心保护区以外,东至西号巷,西至南大街,南至西安城墙,北至东木头市街以北,面积约16.4公顷。

保护内容

保护清单内容由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存历史信息构成,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类。

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物保护单位8处、未定级文物点5处、历史建筑2处,此外还包括传统风貌建筑、街巷格局、历史环境要素和历史场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生活和生产商业习俗、风俗习惯、民间曲艺、思想文化、历史人物、重要历史记忆等。

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在内的50.2公顷范围内,分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2处,并保存有众多传统风貌建筑。

但从规划图中也可以看到,诸多的文化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均处在三学街片区内,但呈散落状态,周边覆盖有居民住宅和商业,目前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展示体系。

而此次发布的《规划》公示中,对片区内的展示空间格局进行了详细规划。

在片区内形成以碑林展示为核心的“一庙三学”碑林文化轴线;以关中书院为核心的书院文化轴;包含有卧龙寺石刻造像和铁钟、高培支旧居在内的佛禅文化轴。

将保护片区划分为,碑林文化展示区、安居巷民国名人居住空间展示区、关中书院文化展示体验区、书院门文房商业展示区、卧龙寺寺庙文化展示体验区和明清城墙及顺城巷古城展示区,6大片区。

片区西、南方向,形成南北走向的南大街城市商业带和东西走向的顺城巷休闲生活带

为对区域内的文化遗存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完成老城更新,《规划》中也通过一张建筑规划措施图,对保护建筑、修缮建筑、保留建筑,以及需要改善更新建筑、整治改造建筑、拆除建筑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建筑规划措施图——文物建筑

从图中可以看到,关中书院北侧、卧龙寺石刻造像和铁钟北侧、高培支旧居东侧,以及开通巷以东,有大片有待整治改造的建筑;而需要拆除的建筑,存在于西安碑林的东侧、高培支旧居四周等大片待拆建筑,以及个别散落待拆迁建筑。

对比公示的建筑规划措施图和用地规划图,需要拆迁的建筑用地,未来将规划为绿地与广场、文化设施、商业设施等用地,在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改善老城的用地功能的基础上,延续重要区域的历史文脉,提高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建筑规划措施图

用地规划图

同时,公示的《规划》中,也对片区内的高度控制,以及在片区内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及燃气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划分。

高度控制规划图

交通规划图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给排水图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电力电信及燃气供热图

详细的规划,对于未来片区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和老城区更新极其重要,通过这份公示的保护规划,也让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蓝图更为清晰,遗存保护、文旅激活、宜居生活,令人憧憬的老城更新场景正徐徐展开。

街巷格局保护图

XI'AN

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破与立

三学街的历史文化价值早已无需赘述,曾经的官学教育高地,曾经的文人墨客聚集区,碑林博物馆、文庙、关中书院、卧龙寺、下马陵、董仲舒墓……

在此后的历史变化和时代发展中,除了文人学子,平常百姓也慢慢进入这里。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既添了醋房、酱园、油条铺、裁缝铺、菜摊子等生活小店,也保留着碑帖铺、古董店等独居文化特色的店铺,书卷气息渐渐汇入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息。

时移世易,经过千百年更迭,三学街虽早已不是西安的学府重地,大街小巷里充满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息,但亦也不能因时代的变迁,让这片充满书香文气的历史文化老街,就此被封尘。

对三学街的整体规划更新,就像是将散落在各处的文物重新归整,扫除其身上附着的尘土,重现原貌,成体系的向世人展示,更好的讲述曾经的文化故事。

而在文化保护工作越来越先进的如今,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兵马俑等地都发挥着属于自身的光彩,三学街的文化底蕴虽依旧存在,然而环顾四周,片区内百姓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改善。

当前,三学街周边社区院落多为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屋,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落后陈旧,环境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小区依然不通水、不通气、不通暖,甚至没有“水厕”,部分住房偶遇极端天气可能坍塌,居住和生活环境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同时,在国宝级的碑林文物周边,博物馆被私搭乱建的各类房屋环绕、包围、叠压,受展馆面积的限制,碑林博物馆的许多国家收藏品难以向世人展示。

所以,无论是历史文化的保护,还是生活在这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都必须要开始了。

从目前已披露的规划中,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具体风貌还未呈现,但三学街中的核心区域——碑林博物馆改扩建项目,设计方案早在2018年,就有所曝光。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  鸟瞰图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 近景鸟瞰图

以项目建设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原则,以“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为总体思路,总体规划为“遗址保护区”“文明传承区”和“文化发展区”三大区域。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规划的方案中将该博物馆与三学街等街区融为一体,新馆需找准定位注重体现碑林博物馆与西安文庙、明城墙等文脉,在规划理念上要保持整体性。

碑林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方案中针对现状,对街区的历史脉络、时空体系进行了梳理与疏通,规划设计的空间格局为“两廊、三轴、四街、九巷”

从两年前这份规划与目前三学街保护规划对比来看,似乎在空间布局上两者颇为相似,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划也将随着保护理念的确定而再次更新。

当然,碑林博物馆改扩建中关于场馆的相关内容目前没有更多信息显示其有所变动。

场馆设计上,以碑刻为出发点,以发展传承的视角构思方案。形成从“碑”到“碑亭”,从“碑亭”到“碑林”,从“碑林”到“竖楼藏碑”,再从“竖楼藏碑”到”碑楼林”的概念推演。碑楼之间通过连廊和连桥连接各层碑楼空间,碑楼的外侧连廊四壁上同样设嵌碑,碑石、碑林环绕。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  馆内碑楼展示空间效果图

从馆外近处看整个博物馆主体建筑,中央主体建筑高于周边建筑,顶部的四坡顶采用深灰色金属质感,檐下四壁采用玻璃窗结构,屋顶造型简洁轻盈。

场馆沿街建筑立面通过水平和垂直线条的切削,形成虚实对比、凹凸有致的界面。

整体上,既具有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又以简洁大气的现代化建筑设计,充满现代感。

同时,包含着众多文创基地、剧场、书社、酒店、设计工作室、酒吧、音乐live等多重业态。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  馆内碑楼展示空间效果图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项目  博物馆沿街效果图

碑林博物馆改扩建,作为西安重要的文旅支撑项目,是此次公示的《规划》中,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中的重要一轴——“一庙三学”碑林文化轴线。它的改扩建方向,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

而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改造,市政基础设施的提升能够使周边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其中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文物建筑的修复保养,将是日后西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板块,对于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意义重大。

随着改造工作一步步推进,三学街这张文化名片,将重新擦亮,在更大格局上释放碑林、书院、佛禅的文化魅力和价值,片区也迎来新一轮的有机更新与品质提升。

IXIAN.CN

历史的烟云终会散去,那些鸿儒大家、壮士英雄的身影也终将远去,但他们的传奇与老街的精神却在晨钟暮鼓中与茶香炊烟中代代相传。

而历史不仅仅代表着过去,更糅合了这座城市的现在与未来,我们要做的,是传承,是发扬。

纵使阻力重重,老城改造的计划终究代表着西安老城区的未来。

一幅生动鲜活的历史文化传承画卷,将在曾经静谧肃穆的三学街徐徐展开。

主笔:LLn

审核:CHEN

监制:号称嬉皮

文章不代表荣耀西安网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