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脚踏实地:乌镇如梦

 赤脚闲侠 2020-12-31

乌镇如梦 

                                 鲁人 

  

乌镇之美,古朴沉静。行于石板铺就的曲折而细长的小街上,晃如世外,晃如梦境。

古镇分东栅、西栅,一条东西向古河贯穿;北岸是一条两三米宽的石板小街从民居间贯穿;南岸是一条沿河的游廊与河同弯蜒。民居的风格相同,细节处又各有不同。可谓一步一景,十步开外,已不知会有怎样的欣喜了。

北岸街南,临河一排民居,屋与屋相连,共用一堵山墙。偶有两户山墙分开一两米的夹道,则通向河边的台阶。房子都是独门无院的二层小楼,颇为局促,当年想是小门小户栖身之所。街北则除了临街而建的老宅,还有一些深宅大院。也有表看是一栋临街老宅,进去后穿堂入室,竟是几进的院落,低调中尽显殷实。老宅临街一侧都以上及屋檐的门板代墙。扇门合起,难辩那里是门了,好在门外有半高的木栅门作区分。门板被时光打磨得近于乌黑,模糊的木纹透着沧桑的淡然。小街很幽静,游人的叹和脚步也无法打破这静。这静又不是枯寂,它是时光沉淀下来的沉静。老街的居民也都很沉静,仿佛与小街融为一体。

古镇也是绿色房前屋后满是树适宜的气候枝繁叶茂,在灰瓦白墙上空铺出一片浓。通向河边的夹道两旁有青藤缘墙而上,在为岁月打磨得暗灰的白墙上无拘无束地四散,构成一幅幅独特的景致。所有的石桥两侧都有植物,从桥两侧的石缝中活泼泼地生长起来。夹在两排房屋间窄窄的石板路,虽极少阳光,但向阳一侧也不时可见点滴小小的绿色生于石板缝隙中,猛看时仿佛是那石板萌发的嫩芽,令人不禁心中微微一颤。在古镇还有一种绿色随处可见,便是苔藓。老的暗了,新的又绿,如古砚上的夙墨,斑斑驳驳地伏在百年老墙上;又似水墨,在墙上洇润着,浓淡变化妙趣难言。

过桥到南岸沿河的游廊内也是一条石板小路。沿街北望,隔岸观景,又是一个惊喜。看对岸的老宅,或齐岸而建,或探到河面一部分以石柱支撑,或让出一块临水的平台。有的还在自家屋前建有台阶,拾阶而下便可淘米洗菜刷马桶了。在北岸看临街的老宅都是二层小楼,隔河远眺,许多二楼却是错进去一半。屋顶都是脊形的,只是一楼处仅为半脊,屋脊上铺着乌黑的灰瓦。迎河的墙也都是乌黑的木板,上是乌黑的木窗。青藤绿蔓爬满墙和屋脊,衬托在一片乌黑上越发鲜绿。透过临河的窗子,偶尔,可见有阿公阿婆临窗而坐,悠闲地打着小麻将。仿佛他们只为做风景,而与街上的游人是隔世的。

镇上石桥随处可见,拱桥石板桥廊桥,样式不尽相同。拱起的桥与石板铺就的小街相连,桥下是横穿老街连接古河的小河汊。,必先见对面浮出一颗,之后身躯才浮上来。古镇的街角会有一些小店,售些纪念品。也有的横一个柜台,当垆而沽了。

徜徉在乌镇,总恨脚步匆匆,难以尽兴。乌镇像一只青花古瓶,极美极朴素又极耐寻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