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动物长相太“魔幻”,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见过几个呢?

 acerbookstore 2020-12-31

下面这些动物长相都太“魔幻”,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但是,由于这些动物都属于濒危物种,我们真的很难亲眼看到它们!

如果继续缺少保护,也许有一天,它们大概只能永远活在影像资料里了!

1,Pied Tamarin,黑白柽柳猴


黑白柽柳猴的脸庞有点像中世纪神话中的石像鬼,目前属于濒危物种。

它主要生活在巴西亚马逊雨林中,头顶和颈子上有厚重的绒毛。

2,Saiga,高鼻羚羊


目前高鼻羚羊主要栖息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和蒙古。

早在2002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就已经将它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导致这种动物数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偷猎(因为他们的角)和传染病。

3, Phillippine Eagle,食猿雕


菲律宾鹰是菲律宾的“国鸟”,又称食猿雕,其体态强健,体长近1米,重4公斤以上,翼展可达3米,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鹰。

食猿雕被人们赞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鹰中之虎”的美誉。

食猿雕主要猎食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田鼠等。

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故有食猿雕、食猴鹰之称,但这种珍稀鸟类目前已经濒临灭绝。

4,Beluga Sturgeon,欧洲鳇


欧洲鳇,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鲟鱼和欧洲最大的淡水鱼,主要栖息在里海、黑海附近,偶尔也能在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发现它们的踪迹。

过度捕捞、栖息地丧失和环境污染对欧洲鳇的生存构成很大威胁。

同时,欧洲鳇的卵也是具有极高价值的白鲟鱼子酱的原料,因此,对大量非法捕捞欧洲鳇的报道早已不足为奇。

污染、筑坝、淤泥等行为可能会破坏沿海水域并且改变河道,从而破坏欧洲鳇的栖息地。

5,Hooded Vulture,冠兀鹫


冠兀鹫,又称头巾兀鹫。这种兀鹫看上去真像头上带了块头巾一样,所以得此名。

它们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目前它们也属于极度濒危物种了。

6,Iberian Lynx,伊比利亚山猫


伊比利亚山猫是一种较大的猫科动物,仅发现于葡萄牙和西班牙。

它目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而且很可能成为史前时代以来第一种灭绝的大型猫科动物。

经过研究发现,在20世纪初,山猫的数量还有10万只,目前只剩下不到500只。

研究表明,人为的猎杀、被机动车撞击导致的死亡都是山猫数量下降的原因。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山猫的主要猎物——野兔,因疾病大量死亡,而间接引起山猫数量的骤减。

7,Shoebill,鲸头鹳


鲸头鹳目前主要生活在非洲东部热带地区苏丹共和国和赞比亚的巨大沼泽地区,常常在泥水中捕食肺鱼。

由于近年来原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人为干扰和非法捕猎,鲸头鹳的数量已经减少至5000至8000只之间。

国际鸟盟将其保护现状定为易危鸟类。

8,Proboscis Monkey,长鼻猴


这种猴子是东南亚婆罗洲的特有动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文莱和马来西亚这三个国家。

它起初常见于婆罗洲岛流域附近红树林和沼泽地中。

因为原栖息地被人类过度开发,长鼻猴的数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减少了约50%。

除此之外,因为这种猴子的肉可以入药,长鼻猴往往也会遭遇非法捕猎。

目前,只幼崽指定的保护区内才能找到这种猴子了。

9,Ring-Tailed Lemurs,环尾狐猴


环尾狐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南部的森林中。

据统计数据,自2000年以来,它们的总数量下降了惊人的95%,预计全球仅剩不到2000到2400只。

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因土地过度开发导致其原栖息地迅速丧失、非法狩猎以及与之相关的非法宠物交易。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经将这种物种定义为濒危物种。

10,White-Bellied Pangolin,白腹穿山甲


这种奇异的动物主要栖息在非洲大草原(塞内加尔、肯尼亚和赞比亚)的热带雨林中。

白腹穿山甲自2008以来数量锐减,从2014年开始极度濒危。

这意味着如果不采取特别保护措施,这种奇特生物一定将会在10年内灭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