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故宫博物院-展览(四)沈阳故宫藏山水画特展

 hsgzlgg 2020-12-31

“锦绣江山——沈阳故宫藏山水画特展”,展出明清至近现代名家山水作品40幅。明清两代,山水画创作步入空前繁荣时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代艺术遗产。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家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东西方艺术思想和写实主义风尚,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山水画的多种表现形式,开启了艺术反哺社会与人民的一代新风。


前言

沈周《设色秋泛图》

明早期 绢本 墨笔淡设色 立轴  画右侧山石上树五株,其中三中夭矫直上,板叶旁出。中心画一舟,泊于树旁,上有一人昂视。其上群山围绕,港岸纷拔,一派秋肃清远之景。左上自题七言绝句诗:“秋水浮空天影长,归来江上自鸣榔。白欧飞过搀红叶,不觉微风阧存凉。”后署款:“沈周”,下钤“启南”朱文方印、“石田”白文方印。图右下角钤“祖诒审定”、“海门凌氏收藏”、“宝米斋珍藏印”、“叶梦龙鉴藏”、“曹溶秘玩”等鉴藏印。 
赵左《浮岚暖翠图轴》

    明晚期 绢本 设色 立轴 江南暮蔼,云岚浮动,山峦层叠,林木茂郁;山坡林荫里建有高低错落的房舍,图下部杂树林立。山峰以淡青墨色染出,树木略用淡赭,笔法洒脱大气,墨色浑然天成。右上自题:“浮岚暖翠,赵左”,下钤“赵左之印”、“文度氏”白文印二方。图右下角钤“锡山孙氏研思室”收藏印。 
石涛《设色松窗读易图》

      图中危峰石壁之下,一径通幽,群松茂郁,楼阁轩窗,一人伏案读书。画面构图新奇严谨,近景、石、树、径及楼阁,充分利用虚实对比关系层层推进去。中景山石、瀑布、树是一部分拉出来,一部分推进去,与近景的松树若即若离,远山如黛,山岚中的树由浓淡墨点簇而成,意境缥缈神奇,与中景是“笔断意连”的关系。近、中及远景处理的既富于节奏又浑然一体。

题:“书画从来许自知,休云泼墨意迟迟。描头画增多多少,花样人传花样诗。去古日远,书画无传,学者尽为指鹿为马,鉴赏者谁,予虽传单,老而精力已退,何可多得哉:此予深异之语,大方博笑”
王翚《设色秋林书屋图》

     图中两峰峻峙,谷间楼阁,溪前茅屋,苍林翠竹与霜叶秋风相映。皴法典雅,设色秀丽,极似元代大家王蒙笔意。
恽寿平《茂林崇山图》

    画中崇山两重,左右皆有村舍,溪流层曲,彼岸交映,上二峰对峙,中有瀑布。款识:辛亥春夜,偶戏拈大痴茂林崇山,有《暖翠图》意。南田客寿平。题跋:此南田翁拟子久之作也,有款识而无图印,苍浑秀润,乃其经意笔墨,因为记数语于帧首。时丙戌新秋七日。茶山外史城。

恽寿平的山水画,从境界上看,最显著的特点是荒寒、寂静、幽冷、旷淡。这些荒荒寂寞、萧散历历的“无可奈何之境”,最能寄托他的情怀、意绪。
张宗苍《设色溪桥策杖图》

纸本 设色 立轴 纵140 横51厘米。画面布局严谨紧凑,层峦叠嶂。山顶石势巉岩,侧坡险出。树木邃密,屋宇深藏。中景一茅草亭独立山中,山脚下一策杖老者溪桥缓行。下钤朱文圆印、方印“乾”“隆”,白文方印“幾暇临池”。左下落款“臣张宗苍恭写”,朱文连珠印“张”“宗苍”。鉴藏印多方:“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嘉庆鉴赏”白文圆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宜子孙”白文方印、“石渠宝笈”朱文方印、“宝笈三编”朱文方印、“避暑山庄”朱文方印、“宝蕴楼书画续录”朱文方印。
清 袁江《设色村居即景图》绢本  纵111 横62厘米。

险峰高兀,独踞图中,水岸曲折,绿野田畦,村舍树影;行商驱畜,农夫操持,渔人生计,雅士临亭。全图布景构物细致入微,村居景象跃然纸上。图左上部自题七绝一首:“花满人家水满溪,桔槔声杂乳鸾啼。他年准拟归休计,卜筑茅檐此地栖。”后署款:“壬辰夷则月,邗上袁江并题”,款下钤“臣江印”朱文长方印、“文涛”朱文方印。
清  张立松《设色关山层峦图》

      图绘高山峻岭,烟雾缭绕,叠泉直下,苍松翠柏。
清 王原祁  《设色仿大痴山水图》纸本设色,立轴,纵98厘米,横46厘米。

为王原祁五十八岁时精能之作,布局用笔虽云仿大痴,实乃麓台自家面目,图中绘山峦叠嶂,板桥茅屋,飞瀑如练,中幅绘曲径通幽,山居掩映其间,渺峰崦霭,近屿远坡,湾环于湖天空阔中。技法上,山石线条钩勒虚实相结,皴、擦、点、染多次并加以小披麻皴,树叶、攒点用笔更加密集,整体绘画风格渐渐向圆厚、苍茫、虚婉的境界靠拢。

《仿大痴山水图》流传三百年来无一丝断裂破损,迎光视之竟无一骑条,品相之好也,实古画中之希见者,非神物护持,安能至此。
自题:“荆关董巨为元四大家祖祢,大痴画人知为董巨正宗,不知其得力于荆关之处也。屺望侄问画于余,以此告之。随写其意,当为识者讪笑矣。时康熙己卯长夏,麓台祁识。”
清  方士庶《设色山水图轴》

      此画作以峰峦崎岖叠嶂的重山为主,兼绘曲折方硬的石蹬,枝虬叶茂的树林,山间小道崎岖盘绕,杂草成林,芦苇成片。
清 顾鹤庆《设色春湖烟柳图轴》

      此画笔墨清劲秀丽,近景岸边两棵绿柳仰偃疏密,柳树下一处茅屋院落,左侧拱桥上行走一人欣然前往。涳濛的湖面上,一舟轻泛,远处山岭突兀,淡雅清润。
清 蓝孟《仿关同青绿山水图》

      图绘远山,陡峭耸立,山间杂树丛生,一弯溪流自上奔流而下。近绘古松虬曲,枫红柏翠,山径蜿蜒,一櫵人持杖而行。
清 姜筠 《设色山水四条屏》      

姜筠山水专学王翚,笔墨浓重,苍润古秀,殊乏清疏之气,间作花卉。工写兼至,别有韵味。姜筠作画以古法入,在借鉴古人笔意上又力图摆脱古人,从而寻找自己的绘画道路。笔下的山石树木借鉴古法,重视造化,而点缀其中的 房屋、渔舟、云气正是表现了人的伟大和大自然的永恒。

此四条屏春日山水,群山朦胧,山顶翠色可见。

夏景山水,苍松翠柏踞于石上,山下屋舍一人执笔题诗。
设色秋景,山脚下巨石,苍松踞于石上,岸边一舟,渔人垂钓归来。

设色冬景,冬日远山,山势陡峭,殿宇坐落山间,山脚寒林,溪水木桥。


清  姜筠 《设色山经柴扉图》

      此画苍茂寂静、雄厚深远,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几间茅舍参差栉比,相继向画面上方延伸,山腰间围绕着石阶,远处山峦叠嶂,逐步向外延伸。

清  董邦达《设色清溪落雁图》

       图中翠柳浮动,生机盎然,清溪水暖,杂树村舍,长空雁阵。古法俨然,设色精妙。
翟大坤《设色浮峦暖翠图》

       此图远方山峦浮云,近景峡岸对峙,杂树参差掩映,延溪水榭渔村,全幅用色大胆,虽仿元人画意,实采众家之长。

清 关槐《设色西山秋爽图》

      图中绘宁静幽深的山居景色,山峦连绵,林木郁郁葱葱,山间村舍数座,溪水平静。
清 徐扬《设色溪桥散步图》

      此图远山重峦,连绵不绝,云雾飘渺,林木萧疏,山中瀑布飞悬,顺势而下,泉水汇入山下溪流,溪水潺潺,临水置一草阁,阁内设书案,一人坐于阁内远观秋水,近处坡石杂树,偃仰多姿,板桥横陈,一老者执杖于板桥之上,观山中美色。全图用笔疏淡秀气,清新自然,设色清雅,构图富于变化。
现代部分

张大千《设色万木奇峰图》

      全图以细腻的笔法,绘诸峰高兀,万松竟秀,山势雄奇伟岸,坡下碧流清波。此幅构图新奇,墨色沉静端重,松树、杂树描绘别有创意,排列而立的树干,鲜明大胆的用色,擎起山峰更为突出。

吴镜汀《设色群松叠嶂图》

      此画远山连绵,高岭突出,溪岸曲折,山泉综综;近景绘劲松数枝,枝繁叶茂,藤蔓缠绕其后杂树。全图用笔疏淡,颇具元代文人画的常莽气韵。
黄宾虹《设色秋江独钓图》

      此图采用传统构图格局,远景绘群峰环峙,远山连接,平湖广阔,长空独钓秋江,连天,山洼间坐落一处村舍,房屋错落。前景绘山岩凭水,杂树为伴,孤舟轻泛,一人安坐船中,画面清研秀润,繁而不乱。
惠孝同《设色黄山白龙溪图》

      此画构图颇具巧思,所作树石古厚浑茫,意境深幽。惠孝同的山水画传统功力深厚,从“四王”入手,对郭熙、王洗研读尤深,所以能利用宋画的优点,一扫“四王”萎靡柔弱和软甜俗赖的画风。
石鲁《设色上工图》

      黄土高原沟壑深深,坡梁脚下小路弯弯,一对村民清晨上工,荷锄而行,笑语欢歌。此幅画作用笔开放,着色凝重,在雄浑的山势下,人物虽然体态渺小,却不失改造自然之心。画家透过对乡村现实的描写,反映出对生命和自然的生命的深沉理解。
石鲁《设色禹门逆流图》

      深深的峡谷,高高的绝壁,滚滚黄河在两山之间奔涌而下。波涛闪亮的激流,擎着坚硬高耸的赤崖,在如此险要的河中谋生,本是一种艰辛,却见艄公在撑船之际,与船尾系上一挂风筝,其自由自在的身影,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礼赞。
石鲁《设色延塔葵花图》

     层叠的山崖,高高的塔影, 虽是熟悉的画面,又增加了画家的理想和创意,此画前景绘一排茁壮的向阳葵花,金色的花辮因籽粒而下垂,墨色的叶片因错落而舒展。葵花坚挺向上,卫护宝塔,其新颖的构图,打破了圣地延安多见的画面,使宝塔之山孕育出独特的新意。
萧逊《设色山水图》

      此作构图饱满,层次分明,远处坡石杂树,板桥横陈,临水置草阁,远处茅屋掩映林间,一人执杖而行,山崖栈道,清新自然,设色精致清雅。


祁昆《设色霜林溪隐图》

      此图用笔圆转,细致不沦琐碎,设色娟秀,清润不陷轻浮;构图规整无险怪奇诡,曲径小桥,一树一石,无不布置有度,远山瀑布,有虚有实,繁而不乱。
傅抱石《设色石涛故居图》

      此图以草草率笔,简绘高山脚下石涛故居景象,其状类于写生,前景为双松垲岩,溪流拱桥,有一丈人立桥远眺;河对岸杂树茂盛,掩映一座院落,草堂亭内方桌上立有一花瓶,远景以写意手法描绘远山,整体画面层次分明,极具浓厚生活气息。
彭暘《设色携琴访友图》

      此画远山如黛,连绵逶迤。山腰云蔼蒸腾,缠绕盘桓。瀑布奔泻而下,汇成一道溪流,令人心旷神怡。山水刻画的笔墨细致精微,着色即体现了青绿山水的金碧辉煌,又不乏文人画的雅致之趣。
关山月《设色雪景图》

      此画明显的吸收了西画的写实手法,具有不同程度的实镜感,这是画家关山月对岭南画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也是近代很多画家难以与关山月比肩重要原因。
宋文治《调色洞庭帆影图》

      空阔的洞庭湖水,小舟轻泛,近处山崖掩映着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使人感到气氛的幽静青丽,这种春蔼迷蒙的表现,更加使人感到乡土的特有之美。
宋文治《设色山乡巨变图》

      此作山势雄伟,远处开阔湖面一水库大坝耸立其间,近景帆影连连,一架铁桥飞跨两岸,画面格调清新,时代气息浓郁,展现了新时代改造的伟大成就。
萧逊《设色秋亭碧岭图》

      此作山重水叠,构图饱满,层次分明,用墨及赋彩皆相当精致。

吴幻荪《设色武夷山图轴》

     此图画风清雅,风格独特,卓雅不群,神奇自然,有北宗山水最为原始的真实的自然感,吴幻荪研究北宗山水画法,致力于山水画写生融合西法。
贺天健《设色黄山写景图》

      此画赋色和谐,从远景、中景到近景,石青与赭石混用自然,颜色由淡渐浓。重叠的山岗,飞流直下,境界邃远而空灵,秀逸多姿,给人感谢生活气息浓厚,气势雄伟,境界开阔,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江寒汀《设色农村之晨图》

      此图描绘清晨农家景色,画中农舍,门前几头家猪,房前一条小河,河中绘鸭子戏水,河边杂树,树梢喜鹊鸣翠,一农夫肩扛农具过桥上工,画面清新自然,生活气息跃然纸上。
方洺《墨色雪岭枯杖图》

       此图描绘主峰雄岩峻险,表现出奇峰积雪霭霭幽深北地精致,而一侧锯状的岩块,看似突兀奇倨,但却有增强画作张力的视觉效果。中景楼阁隐现山间,融雪瀑布直下,近景则画溪水两侧,枯枝树石,整个画面呈现出清净素雅氛围。   
应野平《设色西山峰蔼图》

      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画,融会贯通,自具面目。所作笔墨苍润拙朴,格调清新明快,画面气韵生动。
“乾隆皇帝的盛京书房——沈阳故宫藏清宫文房用具展”

乾隆帝在位期间四次东巡盛京,为盛京宫殿留下了很多诗、词、联、匾,以及众多的皇家御用珍品,使我们得以一睹乾隆帝盛京书房御用文具的独特雅致。

本次展览共分两个单元,呈现近百件大清盛世时皇帝在盛京所用的御用文房用具。

第一单元为“丽笔宸翰”,展出的是御用“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尤以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徽州的徽墨、安徽宣州的宣纸、广东端州的端砚最负盛名。

清宫用笔

清   紫檀嵌玉管鬃毫大抓笔

紫檀、玉、鬃毫复合制。全长26、笔末端径宽0.75、执手最宽处0.58厘米。笔尖用长体鬃毫制成,笔杆以贵重的紫檀木雕刻,执手处稍粗,中间腰部略窄;笔底部为圆形平底,中心处嵌有一块圆形白玉,玉心浮雕一团寿字,外侧雕六只向心蝙蝠,白玉外另嵌有银丝回纹。


清  黑漆描金百寿字羊毫提斗笔

此笔制于清中期,由竹、漆、羊毫制成,笔身通体施以墨漆地,其上描金写有各体寿字,杆端绘描金回纹及花卉图案,杆与羊毫连接处加以描金金属圈。此笔做工精细,纹饰华美,为清中期宫廷文房用具当中的精品。


清  紫檀镶牙骨文具箱


清  剔红山水人物纹长方提梁文具盒

此文具盒是清代皇帝用于盛装宫中文具的御用器物。乾隆年间制。其材质由漆,木、铜制成。盒高(不含提梁)28、长35、宽20厘米。此文具盒外表呈长方形,通体有多屉、多格用以贮物。盒表面为红色雕漆图案,边缘部分为雕数层回纹,内心为雕山水、人物纹饰。提盒上部有两个对称方盒,各置有小抽屉,表面满饰几何图案,两盒中间安有铜质鎏金提手。盒下部为两个对开门,门内各置二层格及一个小抽屉。盒四面为红雕漆山水、游船、人物等纹饰,剔红工艺十分精致,盒里面髹以黑漆。此件文物为清中期宫廷书房中的文具盒,既能用以盛放笔墨等文具,亦可放于书房作观赏陈设用品。


清宫用墨

清乾隆款花卉纹方壶外史八方形墨
有风来仪纹佩形御墨
清   乾隆款绵纹佩形墨

清   乾隆款东林莲社上弧下方形墨

高16、宽6.5厘米,一面浮雕“御墨东林莲社”描金字及“得象外音”。一面为山水人物,人物雕刻之多,令人咤舌,景物之繁复,令人惊叹,无论人物、动物还是花草树木,均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墨两侧有“静莲斋珍藏” 及“大清乾隆年制”楷书单行款。


清  乾隆款凌云向日长圆形墨
清  乾隆款王绂山水纹长圆形墨
清  乾隆款地不爱宝长委角形墨

高10.5、宽3.5厘米,委角长方形,四周边棱突起。一面中间楷书“地不爱宝”,上方篆书“御墨”,下方为“千潭月印”方印,均涂金。另一面为崇山峻岭,中有片片浮云流动。“地不爱宝”是感叹古人随葬的大批珍贵文物不得安放于地下,被后人肆虐挖出。将此作为墨的题识,既是对时人不爱惜古代遗留的感叹,也是对世人的警醒。


清  乾隆款去龙纹砚形墨

高13.5、宽7厘米。 墨制成砚式。上方雕双龙戏水图,龙纹贴金。墨边框饰阳起夔龙。墨背刻阳文隶书御题七言诗句:固因磨墨有陶泓,砚也何来即墨卿。新样非关夸巧手,别裁可识寓思情。必偕出处犹为远,相忘主宾莫与争。声应气求求应在,研来合相只天成。后题“刘源者,康熙初年间人也。内府藏所制博古墨,有以砚为式者,因题句。”并署“乾隆庚寅仲春月上浣御题”,钤“比得”、“朗润”闲章,左、右边框上分别刻填金楷书“遂初堂藏墨”、“大清乾隆年制。

浅黄色洒金蜡笺纸
草绿色洒金蜡笺纸
粉红色洒金蜡笺纸
素面发笺纸
云龙纹端砚
端石仿石鼓形砚
清  浮雕梅鹊砚
铜镂空花纹歙石暖砚
端石鹅形砚
清  浮雕梅花端砚
澄泥八方形砚
乾隆御笔为君难册

清 弘历雪景山水图卷
这幅画有1米多长,描绘了雪景山水,远处江山浩渺间山峦起伏,近处巨石嶙峋上枯木疏林杂陈,全图用笔细致,意境深远。仔细观察这幅画,会发现画上的白雪并不是留白的,而是撒了颜料白粉。乾隆皇帝80岁之后,为这幅画盖上了耄耋之宝;将皇位交给了嘉庆皇帝之后,又盖上了太上皇帝之宝。可见乾隆皇帝对自己的这幅作品非常欣赏。他多次在上面题诗,盖上自己的御印,也体现了这幅作品的珍贵和重要性。
掐丝珐琅书式长方形砚盒
展柜局部

展柜壁左侧:《弘历秋景写字图》局部

右侧:乾隆朝服像。

紫檀木书桌上的陈设。

紫檀浮雕人物笔筒、青石长方砚、青黄玉印盒、荷叶末釉墨床、寿山石透雕三鱼海水钮印章、水晶笔架、象牙管万国来朝紫毫笔。
第二单元“龙案清玩”。
清   粉彩三友花卉笔筒

清  反瓷雕王母庆寿笔筒

笔筒为圆柱立筒式,直口直壁,底部为壁形底。全器无釉露胎,为反瓷工艺所制。内壁为素面,器身以透雕、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刻画“西王母庆寿”的神话故事,仙境之中有祥云、瑞树、亭阁、枯桴,各个场景内分刻多组人物,有南海观世音、踏海之八仙、福、禄、寿三星、踩云仙女、和合二仙、提钱刘海等等,或成群结队,或三两为伴,或一人独行,各路神仙均面带喜悦,手持宝物、果品,衣带飘飘趋奔盛会而去,所刻形象极其生动;器底心刻有阳文篆书“陈国治作”4字2行方图章款。

清   乾隆款仿玛瑙釉双连笔筒

该笔筒为双连造型,即由两个菱形方筒连缀一体,形成方胜形的一件器物。笔筒为直口,深直壁,平底,底部有6个瓷足,插于所附底座内。筒口沿描金,全器内外皆为仿玛瑙釉,在黄褐色的石胎上,遍布玛瑙石材的纹理,玛瑙色泽十分逼真,石材质感亦极强;筒底部有描金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图章款。

清   青玉浮雕松石笔筒

清   金星玻璃笔筒

笔筒以金星玻璃为材质,总体呈树桩状。通体运用镂雕、凸雕、圆雕等技法制作,筒身攀附数株桃枝,从筒底延伸至口沿,枝叶茂盛,曲干虬劲,富有张力,桃枝上结出颗颗果实,并凸雕一只小鸟,鸟翅微张,正欲落地;另外一侧凸雕秀石、竹子。笔筒前下部连制一个桃形水丞,整体呈祝寿之意。 金星石又称“金星玻璃”,学名“温都里那石”,为人工合成的玻璃石料。其外观在棕红色地子中布满金色星点。金星石为乾隆朝宫廷首创,只有宫内中可以生产和制作,因此价值较高。

清  白玉镂空笔架山

清   青玉山岩形笔筒

清   乾隆款粉青釉叶形洗

该洗为一对,均属文房用具之一。每个洗子皆呈树叶造形,边缘突起,中为浅底,叶柄粗短,叶片各分为五瓣;洗底部制有叶脉,纹理清晰,制作精细,生动形象。通体施以粉青釉,胎质细腻,釉色纯正,釉汁肥厚,色调青绿粉润,有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洗底部各有里钉8个,中央处有蓝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款。该仿生洗外轮廓线复杂,加之粉青釉在明、清时期仅见于景德镇所制,组合配套烧成难度较大,因而颇具较高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清   龙犹主人款粉釉花卉洗

清   乾隆款仿汝窑三足洗

洗呈葵花式,广口外卷,总体呈8瓣状,花瓣间微向内折,直壁,近底部内折为平底;洗底承以三足,足底露胎呈黑灰色,足根部突出外壁,底面另有多处支烧点。口外沿施浅色酱釉,时断时续,形成美观的竖条纹;通体为仿宋汝窑釉,釉色青灰色,青中闪绿,其色淡雅;洗里面在纵横数道黑色大开片纹,其间散布金黄色细纹开片,层次清晰,尤如蛛网;洗外壁为金色细纹开片,洗底亦有简略的黑色大开片纹及细微的金色开片纹,底部中央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方款。

清    红绿螭虎水丞

清  粉青釉莲式水丞

水丞外形为莲蓬、荷叶造型,将水丞、笔洗两件文房用具化身为文人喜欢的莲荷,巧妙地把实用器与艺术品合二为一。水丞由横置的六角形莲蓬头制成,表面制有7个乳钉状凸点,用来象征成熟的莲子,上部开有圆口,空腹用于盛水;其侧有两片叠加的荷叶,一为椭圆形全叶,一为露出一半的月牙形叶,均可用作笔洗。全器施以粉青釉,以淡绿色为主,釉质莹润,色彩柔和。器底有多处支烧点。 

清    冬青釉青花釉里红桃式水注

看起来像一个小水壶,壶面有凸出的彩色花纹。这是倒流壶。

清   白玉浮雕山水墨床

清   白玉蟠夔龙长方墨床

清    青玉几式墨床

青玉琢成,长方形。形似案几,双足内卷。墨床面上雕花瓣纹,两侧浅雕兽面纹。下附木座。

清  青玉雕花墨床

清  玻璃蛤蟆镇纸

清  白玉雕螭镇尺

清  白寿山石雕竹节纹小山子

高8、宽7、厚3.5厘米、白寿山石制.印文篆体,白文.印文右起顺读: “超然象外,得意其中”八个字.整件作品采用圆雕及透雕的手法,以四根粗细不均、高矮不等的竹子为基本原形,雕出三节竹子,在竹子上又雕刻细竹枝以及竹叶,细竹附干而生,形态真实自然,形态优美.

清   黄寿山石浮雕双龙云蝠印章

高15.7、宽12.2、厚4.2厘米。黄寿山石制。浮雕巧做。印文篆体,朱文,右起顺读:“寿同山岳水,福共海天长”十字。黄寿山石随形雕,正面雕,海面上袅袅上升的祥云,两座空中楼阁遥相呼应,空中飞舞着利用自然皮色雕刻四只蝙蝠,两条祥龙腾跃在云海之间,长须飘拂,凌空飞舞,龙尾似鱼尾,刚劲有力,使嬉戏追逐的两条龙的矫健身姿得到充分体现。四周环视海水,海水波浪平稳,绵绵不绝。好一幅海市蜃楼的景象。背面雕山峦,上书:“蜃楼海市”,下书:“康熙八年冬月福州尚均制”,右下书: “世事无非假与真,假真真假辩难明,蜃楼海市原为假,点石成金岂有真”。冷枚吉臣题刻。

清     竹雕人物臂搁

清   牙雕婴戏芦瓣臂搁

臂搁为一对,是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或手臂之上,另外使用臂搁书写,也会使腕部感到舒适,故它又称为腕枕。这两件臂搁均呈长条形,覆瓦式造型,上窄下宽,一面为光滑搁面,另一面为镂空雕刻图案。两只臂搁所刻图案大体相同,均镂雕三童捉蟹场景,芦苇雕刻逼真,螃蟹神似,空中惊起一对鸳鸯,使得场景动感十足,生机盎然,妙趣横生。

清    青田石圆雕蟠螭纽印章

清   乾隆款玛瑙印色盒

清    乾隆款景泰蓝印盒

清   竹根雕象驮青玉宝瓶

清   竹根雕巧琢如意

清   竹根雕双桃洗子

以竹根雕刻一大一小两个连体水洗,双桃造型逼真,内部制成中空,外部浑圆,桃实上部及后面镂空雕刻桃树枝叶,叶片灵魂,舒卷翻飞,颇具动感。双桃洗子下,以镂空刀法制黑色铁梨木小桃、小叶花托,其下另制椭圆形束腰四足底座,刻法圆滑,工艺颇精。

清   碧玉雕松鹤山子

清    竹雕香筒

明    宣德炉

清   乾隆款粉彩粉青地单人抱柱香插

清   青玉浅雕菊荷插屏

这件玉插屏由一长方形玉片插于木座之上。一面浅雕描金荷花图案,荷花盛开,荷叶自然伸展,旁有苇草相伴;屏左上部雕描金《御题荷花》诗:“鲤鱼风动柄相摇,破叶疏花势若飘;却是色香真净处,水天了了照清寥。”另一面浅雕描金菊花图案,姿态秀逸,状物生动,花型硕大,枝叶舒卷;屏左上部刻描金楷书《御制菊花》诗:“东篱正虑酒空觞,送喜王弘新酝香;优可把陪牡丹紫,应须重忆郁金黄。”此屏下部附有质朴木座,既有皇家的雍容华贵,又具文士的高雅意境,品味不俗。

清   紫檀边座铁保隶书插屏

明    宣德铜炉

清  黄杨木雕佛手如意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图轴》

这幅画作采用的是西洋画中的透视法,画中人物及景物极富立体感。画中出现了两幅着汉服的乾隆画像,此种画法在清代只出现在了乾隆一朝。乾隆对这幅画格外欣赏,竟然先后让人画了多幅一模一样的作品,而目前故宫保存下来的就有五幅之多。

乾隆皇帝在画上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长春书屋偶笔”


请继续欣赏下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