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节将至,你知道为什么医护人员没有节假日,也没有三倍工资吗?

 医看Yikan 2021-01-01

节 日 快 乐

全年无休的医院

一般在病情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在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到医院去看病。因为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时候去医院,这里都是有医护人员在的,医院总是全年无休。

那么你可知道,即使在万家灯火的大年三十,在医院坚守的医护人员也是没有加班费的,更不用提国家规定的三倍工资了。

在此圣诞节及元旦节之际,谨以此文表示对医护人员的尊敬。

没有节假日的他们

首先,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组织,医护人员是社会后勤保障人员,而不是工人。医院24小时必须有人值班,而科室用人要从排班,人力成本,床护比等等方面出发。

假设有一个护理/医生组 是三班倒模式,那么这个小组最少应有5人,那么每天休息人数就是1人。

实际情况下,还应备有2~3人轮夜班或值白班,避免有休产假/哺乳假/病假导致科室无人值班,那么8人中每日休息人数就不多于3人。

另,节假日上班族才有空闲去就诊,一般这种情况下还会增加临床值班人员。

所以,总是有人提倡“用爱发电”,多给医护们戴几顶高帽,多用激昂的陈词滥调来鼓吹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促使他们自愿上抗疫一线,鼓励他们付出不求回报,用社会荣誉感替代物质回报。

但是,为什么?

有医生请教过人事局的领导,为什么医生没有节假日也没有多倍工资,得到的答案是:医护人员是特殊工种,不适用劳动法对普通工种的保护条例。

众所周知,医疗本身是一种昂贵的资源。不论是药物还是器械,动则成百上千万的成本。想要获得好的医疗条件,要么患者来支付高额的费用,要么国家补贴高额的费用,可现实情况是:压缩医生的收入。

一个大公立三甲医院的专家挂号费,也就十几块钱到几十块钱。而医院某个科室的专家,起码是重点大学硕士毕业,没有十年的培养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是无法坐在那里给人看病的,可想而知,付出和回报难成正比

假如医生有节假日

可以出院的病人:

“阿姨,我们明天放假了,你看你回家还是在这啊?”

“我怎么回去啊,这一结束假期,都排不上队。”

“那我们要锁门啊,你怎么办。”

“我们住对面的旅馆吧,虽然节假日已经涨到500一晚上了,但我们这着实得接着住啊。我们这身体着实不能睡地上啊。”

(床位费50一天,还带卫生间,还有空调的病房,你还觉得贵吗?)

不能出院的病人:

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得留几个病房吧,走之前得告诉他们八点之前得去把药取回来,八点得配好治疗打上针,此外下午五点,十二点点的小治疗得用上吧,此外药品配上两个小时不用会变质的哦,所以那些拖着不打针的,需要吃个饭再做治疗的,得抓紧时间哦。此外,病情重的需要一直看着监护哦,看看血压,看看心率,可能一眨眼就拉直了哦,不小心拉直了要心肺复苏哦,心肺复苏要点还记得不,按不好随随便便可是会骨折的哦;体温高的经常量着体温哦,不及时降温会烧到40摄氏度以上哦;出血的病人不要动哦,因为一会可能会脑子出血哦,可能你一不小心就昏迷,不能呼吸了哦,要保持冷静,要是真出血了,你们真的处理不了哦,所以要早发现哦;神经科那些出血,脑梗的200斤的大胖子,你们得按好哦,要不然拔了管,你们还得插哦......

以上纯属想象,这么多复杂的情况,就算给医护人员休假,他们也不放心。就算是下班的状态,也要时刻准备回复病人的问题,解决病人的麻烦,说是义务劳动还真不过分......

所以,不要求怎样歌颂医护人员的付出和奉献,只希望对医护人员多一点公平和理解,把应得的待遇落实。

医护收入的实际情况

每当提到医护们的收入问题,总会有那么一些人说:“医生工资还不高?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饭呢!”

确实,如果与刚刚能够温饱的人们比,医生的收入真的“很高”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健身房里一个高中肄业的「健身教练」一小时还要收费二三百,而普通医护人员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几千块,一些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工资甚至只有两三千块钱

大家都知道陶勇医生。作为被普遍认为最赚钱的眼科医生,他却只能由家里人东拼西凑在北京五环外买一套小房子。在北京工作了23年,薪水也不够他换一个大一点、离单位近一点的房子,只能在单位附近租房住

这,就是医护们的真实写照。

医护境遇何时能改善?

近年来,社会上也有一些声音提出“提高医护待遇”,也有一些政策、规定逐渐出现,提高医护待遇仿佛已经被提上日程。

但事实上,真正落实到医护人员头上的少之又少。拿放射科的“放射假”和“放射补贴”来举例,有几个医护人员真的享受到了这份待遇?甚至还有人说,放射假是“历史产物”,早已经过时了,放射科本身就不应该有放射假。

而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的规定: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放射假合情合理且合法,却没有几个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真正享受到。

看看大家怎么说

医生与普通人并不是对立的,在满足普通人诉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医生的诉求。

不知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为了老百姓看病价格更低,国家控制药品、器械的价格越来越低,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好事,但对于医院来说,则意味着收入更少......

简单来说,还是没钱,大概循环如下:

老百姓嫌看病贵→搞医保→上头没钱→全民医保→生娃不够多,远期医保亏空→开放医保投资医院收入降低→缩减开支→少招员工,增加单个员工工作量→药品零差价+医事服务费→降药、降器械加成→4+7→药厂毛利率下降(单药品利润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推广、用人成本下降)→药房负收入,药房越庞大医院负担越大→缩减药房人员,增加单个药房员工工作量,依赖人才排遣降低成本→品控依赖高压监管→一旦暴雷全线崩盘

除了加粗的部分,其他的跟医生根本没关系。但仅这一条,就足够医生没有节假日、上班没有三倍工资了。


在佳节来临的日子,祝愿医护人员有朝一日也能得到付出应有的回报!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