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家具的特点是什么

 新用户12044471 2021-01-01

  硬木家具纹理优美,或明快艳丽,或深沉稳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典雅、精致的审美观念,蕴涵着历尽繁华而不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明清硬木家具按其功能可以分为卧具、坐具、起居用具、存贮用具、屏蔽用具和台架等门类,基本涵盖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家具的典范。

  由于工艺美术的发展,使得家具制作得以借助各处工艺美术手段,去进行综合的装饰处理。清式家具的装饰上采取了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构成了它自己的特点,是历代所不能比拟的。

  在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明万历年间制造的黄花梨书案上,刻有“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假而为凭,逸我百年”的诗铭款。吴地大书法家周公瑕,在他使用的一件紫檀木文椅上,刻了一首“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的座右铭。中国自古就有“以玉载德”的传统,古人面对一桌一椅发出的如此真挚的慨叹,说明了明、清时代的家具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使用功能。

  清式家具在康熙朝以前,大体保留着明代的风格和特征。随着清初手工业技术的恢复和发展,到乾隆时期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清式风格。它的突出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造型稳重,和明代家具的用料合理、朴素大方、坚固耐用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建筑和家具艺术上多采用夸张手法,不惜耗费工料,剖用大材。故宫内收藏的床塌为例,该紫檀木架子床,除用料粗壮外,且形体高大。四足及牙板床柱、围栏、上梯板等全部搂雕云龙纹饰。一根床柱,直径约达十几厘米粗。床足约近二十多厘米。床顶四边,装有近四十厘米高的紫杠雕云龙纹毗卢帽,从外观看,确实显得稳重、华丽。平常架子床也与前代不同。除二面围栏外,清代架子床多在正面做垂花门。用厚一寸许的木板搂雕成“松、竹、梅”、“葫芦万代”等寓意“岁寒三友”、“子孙万代”、“富贵”、“长寿”、“多子”、“多孙”的吉祥图案。还有床下不用四足,而用两个特制的长条木柜支撑床屉。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床下空间,以存贮日用物品。

  明清时期的家具多为棕色,因为明清时期的人都比较喜欢木材的原色,喜欢事物原本的面目,因此木匠们运用木头的原色制造了很多家具,例如床,桌子等等,而床又是文化的一种反应,明清时期的床多为木质的床,整个床都是用木材制作,结实、耐用,而且在床上只铺有薄薄的褥子,因此明清时期的床是十分硬的,不像现在的床都是由弹簧或是钟组成的,柔软舒服,但是对于健康来说还是原本的木床比较好。

  特别是古代皇 家贵 族、大户人家保留下来的明清家具,文物价值极高。2010年南京一拍卖公司的一把“明代宫廷御制黄花梨交椅”,最终以6150万的价格成 交,加上佣金近7000万。

  在鉴别方法上也有很多,例如可以看家具的腿足。因为老家具长期放在地上,接触到地面的部分往往会有自然的褪色和受潮气侵蚀的现象,与家具的其它部分会有所不同。当然还有些作伪的也在这方面动脑筋,会将腿足浸泡起来,让它腐蚀,但是这种腐蚀的效果也会"平",也是均匀的,没有家具使用过程中那种搬移拖拉和碰撞产生的痕迹,细心去看就不难分辨。另外,如果卖家同意,拆开榫卯结构看榫卯上的木头成色如何,这种方式往往很有效,因为表面再怎么做旧,里面的榫卯往往是新的,一看就会知道。在古旧家具鉴定中还需要留意一些细节和暗部,例如抽屉板是否有抽拉使用的正常磨损痕迹,家具表面的铜活件纹饰风格是否与家具造型协调,铜活件表面是否有包浆或使用的痕迹,家具整体的包浆分部是否符合家具的使用规律。等等这些,只要我们从这些地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就会识破作伪的伎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