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兰卡齐礼拜堂及圣母圣衣教堂

 九门胡同 2021-01-01

阿诺河南岸,离皮蒂宫不远有个圣母圣衣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Carmine),也有音译为卡尔米内教堂的,因为是巴西利卡级别,也称作圣母圣衣圣殿。教堂属于加尔默罗修会(天主教四大托钵修会之一,又称圣衣Carmine与修会的发源地迦密山(Mount Carmel)有关。

这个教堂最早始于1268年,是加尔默罗会修道院的一部分。但这里的最大看点不是教堂,而是紧邻的一个小礼拜堂,布兰卡齐礼拜堂里面马萨乔的壁画。先简单看看教堂。


教堂历史虽然很早,但大部分毁于18世纪的一场大火,现在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基本是19世纪后建的,所以没什么看点。教堂免费参观。

这个小堂叫科尔西尼小堂(Corsini Chapel),没有被那场大火烧毁,不过装饰已经是巴洛克风格的了。

这张图是复建前后的教堂及修道院对比。只有教堂的立面还保持着13世纪未装饰过的原样。

还是直接说重点,布兰卡齐礼拜堂吧,礼拜堂单独卖票(通票能用),周二不开,我周二来的时候休息,就先看了教堂,第二天又来了一次。

这就是布兰卡齐礼拜堂,就这么大。但这里的壁画价值连城,而且躲过了大火。

布兰卡齐家族(Brancacci )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老的家族,从事与纺织原料有关的生意,也是佛罗伦萨的富商。因为与美第奇家族的对头斯特罗奇家族联姻,遭美第奇家族驱逐,他们的后人很多去了法国,并获爵位改家族名为布兰卡斯(Brancas)。

布兰卡齐礼拜堂(Brancacci Chapel),也称布兰卡契礼拜堂,是布兰卡齐家族出资修建的,设计师可能就是伟大的布鲁内列斯齐。布兰卡齐家族委托两位著名的画家马萨乔和马索利诺为小堂做的壁画,被形容为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西斯廷”。

马索利诺(Masolino,1383-1447)我没怎么听说过,但马萨乔却是大名鼎鼎。

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有人评价他是文艺复兴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者。

我们知道文艺复兴最初是从建筑和雕刻方面开始的,比如多纳泰罗的大卫、布鲁内列斯齐的几座建筑,吉贝尔蒂的青铜门等等。而文艺复兴的绘画则始于马萨乔(有人说他仅次于乔托),只可惜他只活了27岁,达芬奇是在他死后20多年才出生。马萨乔的画不多,我在乌菲兹和伦敦国家美术馆看过几幅,但在卢浮宫没有见过,据说美国和德国的博物馆也有几幅。下篇要说的新玛利亚教堂内,也有一幅马萨乔的代表性壁画《耶稣受难》。过去很多人说马萨乔是马索利诺的学生,但最新的说法不是了,他们只是年纪上差十多岁,但并非师徒关系。

在介绍壁画的一些细节之前,想说几句题外话。我有一套198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文艺复兴欧洲艺术》,当时印刷质量很差,图片都是黑白的,且不清晰。书中对这个小堂壁画和马萨乔都有不少的介绍,只不过是将圣母圣衣教堂说成了是新玛利亚教堂,当然新玛利亚教堂确实也有马萨乔的一幅壁画。那本书的翻译者叫严摩罕,我不懂美术,也没听说过此人。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得知严摩罕生于1910年,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研究西方美术史的学者之一,一生从事西方美术史的教学和研究。但直到97岁去世前,老先生却没有去过欧洲,没有去过意大利,更没有去过佛罗伦萨。我有些感慨,老先生年轻时没有去过欧洲,一定是因为社会原因,改革开放后,可能是身体原因。我想他最想去的地方肯定是佛罗伦萨,如果他能站在这些壁画前,都是他在教学和研究中无数次提到的,那感受我们一定不能理解。我虽去过两次佛罗伦萨,但在这些艺术珍宝前,我能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


回到正题,说壁画。壁画的主题是《圣彼得的一生》,两边分别有两幅创世纪《逐出伊甸园》的内容。这是小堂左侧的一组壁画。

画面左上角的《逐出伊甸园》是马萨乔在小堂内画的第一幅杰作。亚当和夏娃上方的天使为他们指引离开伊甸园的路。壁画1990年曾被修复过,遮羞的树叶被去掉了。这幅画被很多场合引用,所以你有可能会觉得眼熟。

右侧的主题绘画是《纳税银》(The Tribute Money,也称《奇迹与钱》或《贡银》),这两幅画据认为是马萨乔最杰出的作品,美术史教科书中也对这组画有极高的评价。马萨乔的画风与当时的国际哥特风格已有明显的切割,透视技法也开始用在画面中。按照严摩罕翻译的书中说法,壁画的特征标志着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美术的纲领,这样的纲领为下一个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奠定了基础

画的情节源自《马太福音》17:24-27,在迦百农,有税官来向彼得收税,彼得向耶稣请教,耶稣让彼得去海边钓了一条鱼,从鱼口中抠出了一块钱,给了税官。画中左侧蹲着的,是正在从鱼嘴中抠钱的彼得,穿蓝衣的是耶稣。

画面的最右侧是彼得将税钱交给税官(穿红衣者)。收税、鱼嘴取钱、交给税官这三个情节同时画在了一幅画面上。耶稣后面的是他的十二门徒,其中也有犹大,画中作者将自己画成了多玛。

这组壁画的标题是《圣彼得让西奥菲勒斯总督的儿子复活》也是出自马萨乔之手,但由于马萨乔英年早逝,五十年后才由菲莉皮诺.利皮(波提切利的老师菲力波.利皮的儿子)完成。这幅画对我来说不太好理解,只能简单解释一下了。故事不是来源于圣经,而是源自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一本书《黄金传说》,说的是圣彼得在安提阿时传教的故事,安提阿即当时罗马帝国最繁荣的三城之一安条克,现在的土耳其安塔基亚(不是安塔利亚)。安提阿的总督西奥菲勒斯将彼得投入监狱,圣保罗还去监狱探视了圣彼得(画面最左侧)。总督说了,如果彼得能显个神迹就释放他,于是圣彼得和圣保罗一起将总督死了十四年的儿子(画中下跪的)从坟墓中救活了。于是安提阿全城的百姓都信了基督教,并为圣彼得修建了教堂。

画的右侧是圣彼得坐在宝座上,表示圣彼得是被天主教认为的第一任教皇。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幅画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教皇在调停佛罗伦萨与比萨的一次争战。研究学者认为画中的一些人物,分别是当时的一些名人,比如布鲁内列斯齐、阿尔贝蒂以及画家自己。研究者还能分辨出哪些内容出自马萨乔之手,哪些出自利皮,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这是右侧的一组壁画,出自圣经《使徒行传》。画中最右上方也有一幅《亚当和夏娃》,这幅出自马索利诺之手,人物相比马萨乔的就平淡些,能看到蛇在诱惑他们。这组壁画可能是马索利诺和马萨乔联手所做,尤其是马萨乔的透视画法明显。

左侧情节来自《使徒行传》3:1-10。彼得和约翰让一个瘸子恢复正常行走。画面透视感很明显,可能就是用当时佛罗伦萨西尼奥列广场的场景代替耶路撒冷圣殿。

右侧情节来自《使徒行传》9:36-41。《大比大的复活》(resurrezione di Tabita)。

这幅是《圣彼得殉道》中圣彼得被倒钉十字架部分可能由马萨乔所做,其余部分由菲莉皮诺.利皮完成。圣彼得被倒钉十字架的地点,传说是在罗马的贾尼科洛山上,布拉曼特在那里建了一座纪念性的标志性建筑,坦比哀多(我曾专程去寻找过)。拱门下向外看的年轻人就是波提切利,菲莉皮诺的好友,也是他父亲的学生。


这幅绘画也是由菲莉皮诺.利皮完成。当初未完成的原因可能与布兰卡齐家族被驱逐有关。画的主题是《圣彼得与西蒙在皇帝尼禄前的辩论》。西蒙是《使徒行传》中提到的一个行巫术的人,他想花钱向彼得买神迹的本领,被彼得呵斥。据传说(非圣经),彼得和保罗(画中左3和2)在罗马皇帝尼禄面前与西蒙(左1)辩论,西蒙从高塔上跳下摔死,皇帝让尸体保存三日,等待神迹(复活)出现。处死圣彼得也是尼禄统治时期。

画面最右侧戴帽子的年轻人就是画家菲莉皮诺.利皮自己。


除了两侧的几组壁画,中间祭坛位置还有四幅。分别是左上《圣彼得在布道》。

左下《圣彼得用影子治愈病人》,出自马萨乔的可能性大。据《使徒行传》,耶路撒冷的人听说彼得能治病的神迹,纷纷找彼得治病,有的人干脆将病人抬到街上,等彼得经过时,他的影子就能治好病。画中跟在彼得身后戴红帽的是画家马索利诺,后面白胡子老头可能是多纳泰罗。

右上《圣彼得为年轻人洗礼》,画面中有几个年轻人在等待圣彼得为他们洗礼。

右下《圣彼得施舍及亚拿尼亚之死》,出自马萨乔。亚拿尼亚(趴在地上的)之死是圣经新约《使徒行传》第五章中比较有名的典故。耶稣升天后,彼得组织领导教会,号召大家变卖田地筹集经费。一个叫亚拿尼亚的人和他的妻子撒非喇变卖了田产,却将价银偷偷留了几分,但这没能瞒过彼得,彼得当面点透了他们的行为,钱可多可少,但不可欺骗神。于是夫妻二人当场倒地暴毙。


圣母圣衣教堂还有个较大的修道院,大多数也是被大火烧毁后修复的。


修道院回廊内的壁画大多是16-17世纪的了。据说也有 少数14-15世纪的残留碎片。


修道院内曾有菲莉皮诺.利皮的壁画,后来都毁于大火和洪水等灾害。


这是修道院的食堂,看看里面有没有最后的晚餐。

还真有,是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亚历桑德罗.阿罗里(Alessandro Allori,1535–1607)的。

食堂门上方的两幅壁画,已经看不清了。

这尊哀悼基督雕像,据说有可能是出自建筑大师米开罗佐之手。

马萨乔还曾画过这么一幅画在修道院回廊内,是圣衣教堂举行节庆活动时的场面。画面的透视感非常强,布鲁内列斯齐、多纳泰罗、马索利诺和马萨乔自己都在画面中。据说这幅画对后来的米开朗基罗等佛罗伦萨画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可惜壁画在18世纪时丢失了,很多寻找壁画痕迹的努力也都失败了。这是后人临摹或凭记忆留下的示意图,包括米开朗基罗也临摹过。

圣母圣衣教堂前的圣衣广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