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墨子正名

 xiaoshimin6776 2021-01-02

墨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伟人”。他的思想光耀千秋,泽被后世。

墨子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兼爱”:他将所有人类放在了同一高台之上,他以平等之身来对待他的所有同胞——人类,超越了出身、国别、种族、性别、肤色等等所有禁忌。

他告诉所有人,爱你自己,爱你身边所有的人。

他说,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你看,在耶稣出生之前,就有墨子在发光。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超越了自己的老师:孔子。他对于老师的“仁爱”不满:为了爱自己的家人可以损害无辜之人的利益,那人人都这样做,岂不是人人自危、战乱四起?!

墨子想要这样的一个世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他确实想得好,甚至想得美!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人!但是,作为一个比耶稣还要早熟的人,这还远远不够——

耶稣说:我会复活,所有的人都要受审判;墨子说:“兴天下之利”,我们要这么干——“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明鬼天志”!为了建立“大同世界”,墨子提出了一套逻辑严密的系统方法论!而同一时期,西方先哲柏拉图也正准备提起羽毛笔书写他心中的“理想国”。

只不过,在优质贵族精英柏拉图摇晃着智慧闪闪的金色头发沉醉于自我勾勒的蓝图之时,出身于“贱人”阶层、一身布衣草鞋的墨子又要开工打造板凳椅子和攻城滑梯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想得美、做得爽的人,更是一个活得好的人。而且,他让大家都想得美、干得爽、活得好。

可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起来是一代不如一代。



【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或滕国人(尚无定论),出生在孔子之后,具体年月不详。出身低微,自称为“鄙人”(《吕氏春秋·爱类》)、 “贱人”(《墨子·贵义》),终身未仕。俗话说得好,敢于自黑的人,必定是有智慧的人。
恰好,墨子就是一个智慧之人。墨子生逢乱世,礼崩乐坏,纷争不断,战争、饥荒、暴动、掠夺等,满目疮痍,黄沙漫天。就在这种坏境中,墨子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以“天志”——兴天下之利为目的,以政治上提倡“非攻”“尚同”“尚贤”、经济上主张“节用”“节葬”“非乐”、道德上推崇“明鬼”“非命”的一整套纲目清晰、结构匀称、支撑有力、敦厚稳固的系统学说。 
由此可知,逻辑思维图、组织框架图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许当时就在墨子的稿纸上指点江山。
墨子,敢为天下先,能为天下先。
可是现在,只要谈到国学,动辄就是孔子和儒学,连道家、法家等等其他学派都很少提及,似乎国学代表就只有儒家。
如果这样的话,未免要让墨子的棺材板——哦,对了,一直提倡“节葬”的墨子可能连棺材板都让弟子给省下了!最起码,他是不会用高档红木的。
说一句痛心的公道话:国学固然离不开儒家、孔子,离不开法、道、术等各家,但也更不能少墨家、更不能缺少墨子。
虽然我们对于墨家和墨子的遭遇及其原因已经心中有数、心知肚明,但是——我们作为争气的子孙后代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更要充当正义正气正道的“真理”代言人,我们必须要亮出我们的一个观点:墨家,需要高频亮相,需要洗冤正名!
文明时代的我们,必须要为墨子发声,更是我们自己发声……


【平等】

孔子是贵族式思想家,他的仁义道德、礼乐制度、君子心性其实都是向封建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其繁文缛节、血缘亲亲、天下家国都是站在统治者的看台上来阐释的;墨子是公民式思想家,“墨子十义”的观点阐释,都是站在人类或所有人的角度上提出来的。

孔子爱人,但爱有等差、人不平等,“亲亲相隐”终将变成血统关系基础上的“人人相贼”;墨子爱人,但爱无等差、人皆天臣,“兼爱非攻”必将成就“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贼”的人间乐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单凭这一条,墨子的思想价值就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老师。

站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所处的社会环境各有差异,对于历史人物更不能苛刻强求,但纪念孔子,更要纪念墨子。

历史学家王桐龄在《儒墨之异同》中,这样评价“孔孟学说宜于君主整体,墨子学说宜于共和国体。孔孟学说宜于专制政体,墨子学说宜于立宪政体。孔孟学说宜于阶级制度,墨子学生宜于平等制度。”

“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开篇定调。而二千多年后的我们,为什么只知“儒”而不闻“墨”呢?

我们天天也在义正辞严地讲着“平等”,可是对于墨子来说,他享受到我们“平等”的对待了吗?

现在,看起来好像有些让人脸红啊。

【民主】

墨子心若朗目,不仅拥有自知之明、而且具备知人之慧。他通览人性,明白只有人人平等,才能天下太平。
没错,墨子就是这样说的:“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于是,人人得以生而神圣、活而自由。
如何“自由”?墨子认为,“尚贤”使命神圣、意义重大。
《尙同下》这么说“若苟百姓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逮至人之众,不可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可胜计。此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是以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
然后,新一轮的选举大幕又要拉开:“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然后选择“立诸侯国君”,然后选择诸侯国“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尚同上》)。
好了,从天子、三公、诸侯、正长,没有一个不是选出来的;况且《尚贤上》有明确的选择考核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看吧,和选天子的标准相差无几吧!只不过,墨子看得更加通透:“君,臣民通约也。”(《经上》)所以,为了便于那些一不小心就得意洋洋的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墨子告诫所有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尚贤中》)
2400年后,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受胁迫的选择权与被选举权,就是保障平等的最好体现、保障自由、保障民主的最佳方式。

【法治】

墨子目光如炬,对于人性的认知拨云见雾。
相比于儒家和稀泥式的“性善说”,墨子更为直接干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于是,墨子一不小心又激发了智慧的光芒,从而走在了历史的前面。
人性如染丝,后天的习染会让人性变化,既可能向善,也可能作恶。贤人难道就永远不会做恶吗?
好人也有可能变成坏人。
哦,对不起,我说的是我自己。
“墨家的政治图景设计本意是建立一个节约效能的开放的政治系统,上通下达,运行有序。但这种不完善的开放系统非常有可能因为人性的缺陷而越来越封闭,演变成一个封闭的政治系统,极有可能由贤人政治走向极权专制。”
说的很对,但墨子早有应对: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法仪”,就是规律、准则、制度。墨子不仅觉得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法仪》);而且他认为:“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法仪》)
那,何谓“仁法”?
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好了,天下仁法由于逻辑思维的加持,漫漫征途就此诞生……
日月轮回,沧海桑田。虽然历史在发展进程上打了瞌睡开了大差,让墨子、墨家、墨学在旷野的风沙里沉睡千年。但是,墨子赤心如剑:法律的根本不是统治者简单的统治工具,而是要保护万千众生的利益。
星垂原野,山谷清风!
两千四百多年前的那个身影,我该怎样去仰望呢?
两千四百多个春秋的沙尘未能阻挡你的风采,我又该如何庆幸呢?
接下来,我们又该去哪里呢?

撰稿:华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