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平凹签名记

 司安民 2021-01-02

贾平凹签名记

要问贾平凹大半生写的最多的的三个字是啥?毫无疑问地回答是:贾平凹。且不说在有关签到簿上或文件上签名,或在发稿单上签字,就说在其刊载其作品的报刊尤其是图书上签名,可谓难记其数了。
 要说盛况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签名是1993年在钟楼邮政局门前为《废都》签名,读者排成长龙达上百米,从邮政局门前一直延伸到北大街路边,不得不动用警察维持秩序。当签名售书不得不结束时,闻讯赶来的读者应不绝如缕,将贾平凹团团包围,最后不得不由警察护卫者贾平凹挤出人群。路过的文友看见贾平凹几乎被警察架着走出人群,还误以为贾平凹犯啥事了。


记得2005年,长篇小说《秦腔》出版不久,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图书馆举办《秦腔》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首发式结束后,贾平凹来到图书馆外的广场为师生签名售书,前来“追星”的多为成熟的中年人,人头攒动中,更有甚者,一次买走十余套贾平凹新书,一字摆开让“贾老师”练签名。多年来,贾平凹的大旗之下,总会有许多读者一路追随。
20081230日,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举办的陕西人民出版社举行20<贾平凹文集>全国首发式上,贾平凹铁粉卫民带了自己多年收集的贾平凹的十几个版本《浮躁》,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和期盼,终于等到和贾平凹面对面,他递上书,贾平凹一边给其中一本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浮躁》签名时,一边说这本书我自己都没有。
《秦腔》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的当天下午,贾平凹应邀在西安最大的图书零售书店西安图书大厦为读者签名售书。尚未坐定,两位约70多岁的老人喊着贾平凹的名字,相携着从人群中挤了过来,说是已经等候多时了,要把来时在路上现编的顺口溜亲口当面念给平凹听,意思是“天上有个太阳,地上有个平凹。”老人说话慢,急得旁边的工作人员想劝阻。在场的鲁风认识这位老人,说每次签售活动他都来,场面令人动容。


在为古稀老人第一个签名后,贾平凹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鲁风在旁边帮着熟练地递书,开凹接过书一挥而就,配合相当默契。这时电视台、报社,还有读者自带的摄像机、照相机都在不停地扑闪着抢镜头。排队的人走了一茬又续上一茬,有老人,有学生,有单位的上班族,有乡下的打工妹,有儿子给父亲买的,有女大学生给男友买的,有女士给老公买的,也有平凹的商州老乡给老家的乡亲买的……其中有位女士抱着30本《秦腔》,说是要当作厚礼送亲戚、送朋友、送家人的。他们恭恭敬敬的叫一声“贾老师”,双手小心翼翼地递上书,待贾平凹签完了说一声“谢谢!”握一下手,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贾平凹从头至尾从容镇静,细心认真,他尽量满足着每一位读者的愿望。从3点正开始,直至440分结束,历时100分钟,共签了700多本《秦腔》,还有其他诸如《朋友》等书也签了不少,他没来得及吸一支烟,喝一口茶,也顾不得和身边的朋友打一声招呼,前后用掉了三支签字笔。
好不容易等到签完了最后一本,贾平凹刚放下笔起身穿衣准备走人时,人群里又突然有人问贾老师是否能再签一本,贾平凹无奈地笑说可以。不知旁边谁说了一句“贾老师服务态度蛮好的吗!”惹得众人笑了起来。


临走,贾平凹向西安图书大厦的工作人员要了两本《秦腔》,说是等会还要会见台湾来的两位朋友。在鲁风、王志平和工作人员的陪护下,贾平凹尚未做片刻休息,就匆忙出了西安图书大厦。待文彦群从寄存处取出书时,贾平凹一行已经上了车,田冲拿着三四本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的贾平凹作品,请贾平凹签名。贾平凹看后很不高兴,说这个书商不停地再版,他却毫不知情。旁边的朋友便说平凹脾气就是好,盗版书也给签。实际上贾平凹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才勉强而为之的,接着又为文彦群签了名。这才乘车赶赴台湾同胞的约会去了。
2005414日傍晚,笔者接到陕西新华读者俱乐部经理全玉玲的电话,说她们已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贾平凹“劫持”到车上,让笔者在关中人家订个包间吃晚餐为贾平凹“加油”,然后请贾平凹到俱乐部“夜战”为《秦腔》签名。
7点左右笔者来到关中人家,订了名为“秦镇”的包间,边等贾平凹的到来,边点菜,未待点主食,贾平凹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韩鲁华教授和陕西新华读者俱乐部经理全玉玲的陪同下来到“秦镇”,贾平凹显然饿了,又亲自加点了粉蒸肉、炒鸡蛋、炸带鱼和凉皮、锅盔、枣沫糊等菜肴和小吃。但也许饿过了头或过于疲劳,贾平凹却没吃多少,便放下筷子,他一边抽烟一边陷入半休息半思考状态,偶尔和在座的朋友聊几句。


大约8点钟,大家陪贾平凹步行来到不远处的陕西新华读者俱乐部,两张铺着红绒布的办公桌上堆积着小山般的《秦腔》,贾平凹一坐觉得软椅子低了些,于是换了个高一点的硬椅子,接过笔者的签字笔开签起来。俱乐部的小关为贾平凹递书翻页,司机小张倒茶递烟,全玉玲经理摄影留念。笔者边与韩鲁华聊天,边观察着签名进度,约签了1个小时后,在笔者的提议下,贾平凹放下笔,请韩鲁华为他捏了几下酸痛的背,喝了几口茶,抽了一支烟,又开签了。过一会儿他问还有多少,我们如实告之。不久他边签边问:不多了吧?笔者估摸他太累了,捏笔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与无名指、小拇指挤作一团,挺费劲的样子,于是便逗着要看他的手指,果然他丢下笔说,你们看,已磨下了硬茧,我们凑过去观看,果然略有变形的中指关节处已磨下黄豆大小一样的硬茧。这是几千万作品留下的烙印,是几十年创作生涯的结晶!
10点时,贾平凹终于签完了公家所需的最后一本《秦腔》,又为小关等工作人员签了《秦腔》,小关又请贾平凹为她的父亲签了一本《秦腔》,并说她远在银川的父亲十分喜爱贾平凹的作品。小关的话勾起笔者的思亲之情,412,住在老家大荔县城的父亲在陕西新闻联播看到《秦腔》首发式的报道后,次日在与笔者通话时特意提到此事,于是笔者请贾平凹为父亲和妹夫各签了一本《秦腔》,这时别的部门加班的工作人员也闻讯赶来请贾平凹签名,场面甚为感人。


经统计,不到两小时,贾平凹竟签了500册书。疲惫的贾平凹喝茶、抽烟,稍息后,应邀为俱乐部题辞:读者之家。临别还与在场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告辞时俱乐部负责人请平凹洗头洗脚以放松,平凹说:啥都不想干了,只想回家睡一觉。是啊,平凹该休息一下了
最近的一次就是在日前举行的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暨酱豆书屋开业典礼结束后,人们一下子涌入书屋里,贾平凹喝了几口茶,就来到书屋大厅里开始为粉丝、读者签名,排在最前面的叫田新民的将带来的50册《暂坐》签完后,又在酱豆书屋买了20册《暂坐》,请贾平凹签名。当天一早从铜川赶来的女作家东篱不仅请贾平凹为新买的《暂坐》签名,而且带了珍藏多年的多种版本《废都》请贾平凹签名,她担心有盗版书,请笔者鉴定后请贾平凹认定,在得到肯定后才请贾平凹签名。


在贾平凹为笔者带去的十来本《暂坐》、陕西师大出版总社出版的《贾平凹散文选》(中英文)、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实力派作家.贾平凹》,以及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腊月.正月》《写给母亲》签名后,笔者又买了3本《暂坐》找贾平凹签字,不料贾平凹有事走了,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立志见状拿出事先请贾平凹签名并盖着“酱豆书屋”印章的三本《暂坐》予以更换,聊补遗憾。
在当天的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暨酱豆书屋开业典礼的答谢辞中,贾平凹对各界人士冒着严寒参加活动表示感谢。他说,自己的创作室就在书屋附近,经常有人找上门来签名,但创作室并没有自己写的书,“酱豆书屋”的成立,为喜爱自己作品的广大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说,“酱豆书屋”就是自己与文友们交流的据点,希望大家常来,在这里以文会友,以书会友。
笔者以为,不论是以文会友,还是以书会友,贾平凹签名是必不可少的。可谓生命不息,签名不止。贾平凹这种为广大读者、书友和粉丝服务到屋的精神令人感动,令人敬佩!特予记述,以示点赞!
 

                                                      2021,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