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木香草堂 2021-01-02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不知有多少流年消逝,这里仿佛有岁月驻足,似乎被时光定格,依然守望着那份恬淡和清寂。这大同小镇,虽远离了时尘的纷扰,沉寂下来之后,依旧能聆听那曾经有过热闹商埠的喧哗。那些磨得些许光亮的历史记忆中,还能触摸到曾经激情澎湃的红色足迹.....。行走在大同的赤石街道,窄窄的丹霞石壁上,沉缀了碧藓苍苔,斑驳了世间的静美,浸渍了心尖的静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沿赤水河逆流而上,走到离城区有近二十里路程,你就能遇见那一条清澜缓波的支流汇入赤水,此河自古唤作大同河。.....望得见那江中沙洲绿苇葳蕤,鹭鸟影飘,跨过大桥,这里便是古镇的路口。在傍河而居,襟山带水的小镇,随附遂得“大同”其名。大同其实不大,当地笑谈,一家炒菜四邻皆得美味,一户谈笑远近尽闻其声。可这里风情浓郁,文蕴厚重,可川黔锁钥。小小的,却承载了太多岁月的故事,令人久久地品赏,好不让你追远怀古.....。

 大同古镇,与那些沿河的小镇一样,曾经商贾云集,棹歌船号,喧闹鼎沸。而今水路的消失,使古镇繁盛不再。那衰落的悲戚,却保存了它的那一份纯朴的风貌,留住了那一方清秀的姿容。这一座经历了繁华而衰败的古镇,没有太多商业铜臭的侵染,它那自然原生的风貌,它那纯朴质感的乡情。.....你若走近,也许会遇见那心念的她,一样静美,那般恬淡。

 大同古镇,位于赤水市西部大同河畔,382县道穿境而过,水路经赤水河入长江,可通达泸州,重庆....。水陆交通方便,历史上是黔北各地旱路交运转货的码头商埠,木筏竹排放流飘运的岸点渡口。明末清初,曾经叫做“大洞场”的大同镇,亦是闻名遐迩的古场市,繁荣丰饶至极。即使今日,偶然从当地老辈人绘声绘色的叙事中,轻易亦能翻动那曾经繁华.....。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小镇苍旧残破,简陋古拙,但踏上这巷陌般窄窄的街道,就被那岁月的步履磨去棱角的石板而感慨万分,为一代代乡人脚底磨出凹槽的街道而唏嘘不已。听说过那佛祖达摩“一苇渡江”吗?阅读过金庸小说“裘千仞水上漂”吗?来到大同要是亲眼目睹“一竹独秀”的水上绝技,你更为“独竹漂”这中华神奇感叹惊悚。若是兴趣,你也可以撑一把油伞,体味大同的一份古典素雅,古韵古香。几百年来,时间似乎停滞,一点一滴记忆着古镇昔日容颜

 大同自古水运繁忙,商市兴旺,浓郁的商耕文化,醇厚乡土气息,融合这秀美天成的山水情境,聚合为魅力四射的历史风貌。那些堂皇的会馆,那些富贵的豪宅,那些恢宏的庙宇及那些望族祠堂,至今遗风犹存,残迹尚在。古镇的建筑大多始于明末清初,数那些古街,古屋,古民居,古码头.....都依山沿河而建。看那些老庙宇,老岩穴,老牌坊,吊脚楼.....都枕水临岸错落。大同这原滋原味的民俗风情,蕴厚积重,来过的专家们称之“石头写成的历史”。

 沿着场口那一段水畔的石径走着,过了村头的御碑亭。一眼目睹码头岸边几株虬枝峥嵘,风骨遒劲叶茂葱郁的老龙树,遐思顿起,油然生畏.....。那浓荫掩映之间,有一座座古朴老旧的房舍,古镇的玩味顿时应韵入镜.....那驳岸码头宽阔规整,我知道错过那些繁盛和光鲜的往昔。这喧嚣过后的沉寂宁静,让人看到那时光静美的微笑,聆听那岁月轻柔走来的足音。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伴着脚下那小河潺潺流水,踩过那光滑珵亮的赤石板上,望着这沉苔附藓的浅浅街道,弯弯曲曲地延伸小镇黝黑的深处。见不到何处尽头,悄然间就有一样探秘的期待和焦虑。.....临街铺面两旁尽然木门,木窗,木板壁,凝结了时光的斑驳。偶然有石砌的墙面,也是红石渥丹,充满了久远的剥蚀。转眼时,也许就能回溯到古老的清寂,仿佛隔世.....。

 走了一段浅坡低陌的石道,就到那“坎离宫”,石雕精美的清代王爷庙如今飘出那一阵阵油味桐香,制作出那一把把精美的油纸花伞,却成了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漫步在古旧的窄窄街道上,鲜有人影插肩而过。孤寂中却常常有煮豆花的乡味飘弥,还有品茗的茶香袅绕.,偶尔还有美酒的醇香....。古街两旁不多的铺面那些免费的芳香,总是那样扑鼻沁脾。那坍塌残破的“万寿宫”,野草掩映不住那曾经旺盛香火的遗痕。在红色驿站里,那“中共赤合特支”的旧址,却是人头攒动,不时洋溢出那未曾消失的红色激情。一条短短的街道走来,好像走过古镇一段悠久的时空,似乎就读懂那自然神奇的造化,那历史讲述的故事

 

 在大同小镇里,人们来了,总不会忘“来一碗豆花”,我亦一把嘴瘾,再上一碟老腊肉,那香喷喷的卤笋....古镇的乡味美滋,走后,依然唇齿余香,回望不尽.......。

                 2019.3.25  游后随记于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水岸精致酒店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大同镇,游旧街苍郁忆乡愁鲜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