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四地闲夫 2021-01-02

中小学课后服务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开展时间多长?为了解决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问题,依据国家相关规定,2020年12月31日,省教育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税务局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相关内容。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课后服务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学校正常放学后自愿申请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重点解决城镇学校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问题,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和小学生等急需服务群体。提倡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免费辅导帮助。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为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时30分。

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安排学生在指定场所自主完成作业,并可进行学生作业个别答疑;安排学生参加体育、科普、艺术等各类社团组织或兴趣小组,观看适宜少年儿童的影片等活动;安排学生在阅览室、图书馆等区域开展自主阅读或读书交流活动。学校可统一安排专题教育等有益活动。活动安排体现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

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家长向学校自愿提出申请,学校统筹安排,统一组织。具体活动安排由学校负责,学校会充分利用校内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条件,积极开展课后服务,也可协调校外资源联合提供服务。鼓励学校与其他学校、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开展合作,共同开展课后服务。可广泛动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退休老教师、在校大学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志愿服务力量,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

按照规定,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采取财政全额补贴课后服务经费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采取财政部分补贴或零补贴、收取课后服务费方式筹措经费的,由各市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认真核算,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提出财政补贴标准、课后服务费收费标准意见,报市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费属于服务性收费,由学校向学生收取。课后服务成本包括与课后延时服务有关的人员劳务报酬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我省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教职工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并取得相应劳务报酬。(记者张晓丽)

太原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