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0102教学手记——致可敬可畏的少年们

 晋诺工作室 2021-01-03

我新建的文件夹今天入住了第一批居民——三位同学给我发来了他们自己的创作。李诗琪的时评《爽,饮的是娱乐至死的酒》、王硕的《青春长跑》周彦伯的《冬日檄文》。

这三篇作品都不是我布置的作业,而是他们兴之所至、情不能已的自然书写。从某种程度说,作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我已心满意足了,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元旦礼物吗!

播下教育的种子,就绝不是为了用鞭子和刑罚来促使种子发芽,我年轻时也一度追求那种成果,可是,当我们走过了一段教育的岁月,就会发现,所谓的本着“让学生脚下有路”而强制灌输的英雄行为绝不是教育者的本色,打着认真负责的旗号采取盯人战术把控一切的强人风采只不过是寓居于一隅的山大王,那不是,永远不是教育,也不能说是优秀的教学!

更让我兴奋的是,这三个同学文笔之下的人格、思想、见识远超于当年高中时期的我,甚至,现在,我恐怕也力不能逮了。

周彦伯,这小子的文笔之猛,哪里像个中学生,他简直就是另一个王小波!他的笔下,有现实的影子,这个,我很熟悉;但如果仅仅是现实的模写,那我也不必说可畏!因为,他确实从现实出发,起飞了,脱离地面了,上升了,向蓝天进发了!不信,你读读他的《冬日檄文》吧!

王硕,在持续不断地写,他着了迷了!他写长跑,那里有史铁生的反反复复而又绝不仅是反复的叙事风采,他把失败的长跑写得曲曲折折,实际是思想的认识的深深刻刻的过程,很多同学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曲曲折折。在失败中昂扬,但不是振臂高呼的霸气,而是思想逐渐成熟的馨香!如果,您还在刷着手机,那就请您读读王硕的《青春长跑》吧!

李诗琪,敏锐,一身的江南柔婉!那种纯净,让我找不到恰当的词来形容她,想不到,她生气了,为那种“娱乐至死”的世风,为此,她写下了《三十而已》的影评。文笔虽然还显得稚嫩,但您从那些长长的句子中是否体会到了一个名记者、文艺评论者的思维在拔节生长!

我相信,我的学生现在已然超越了我这个老师!我真心地感谢他们送给我的最让我感动的新年礼物,我并不吝啬,也想让所有的朋友都来分享一下我的幸福!

祝大家新年愉快!

冬日檄文

江苏省苏中中学园区校高二四班周彦伯

我想讨伐这个冬天,我想讨伐这个冬天里的每一个人。

我先要讨伐那个短头发的女生,她压根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人。这样的人是很可恶的。在别人眼里,她爱笑、幽默、善良……活脱脱一个阳光少女。可但凡一个可悲的人去瞟她一眼,立刻就能发现她身上阴沉沉地气流。她也是一个可悲的人——从她的笑就能看出来了。

这世上每个人的笑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笑起来头仰得没边,生怕他要朝后倒下去;有的人笑的龇牙咧嘴,胸脯里要发出机械般“咯咯”的响声。有的人笑的很大方,五官都舒展开来;有的人笑得忸怩,但嘴也能和眼睛一起飞扬。

而她的笑却是“四不像”:她的嘴巴张的很有弧度,并且永远保持着那样的弧度;她的眉毛很活跃,鼻子很活跃,讲笑话的时候两排大白牙也很活跃,但她的眼睛是死的,两道弯弯的双眼皮像是粘上去的一样。她的眼珠会动,但两个瞳孔呆滞而迟缓,像是跟不上她的眼睛,或者说懒得跟上,估计是被这个冬天冻坏了。我真害怕她眼底的那些温热的泪水也被冻坏了,这样她就要一辈子待在冬天了。

她笑起来真的不好看。你看,前头那个戴眼镜的女生转头问她题目,她又笑了。她喉咙里“咯咯”地响,不情愿张开的嘴角抽动起来,我简直怀疑那是她用嘴角发出的声音。

戴眼镜的女生笑起来好看多了,不像短头发的女生。她笑得有条不紊,礼貌的神情传递出真诚直率的情感,而短头发的笑容却留有太多余地。不过我还是要讨伐她,因为她是个文质彬彬的人。我从不讨伐平日里文质彬彬的人,我只讨伐像她这样在冬天里也文质彬彬的人。

平时她讲话,交流作文也好,上台讲话也好,冷不丁就要提到写尼采、黑格尔的名言,从《活着》到《百年孤独》,从莫言到莎士比亚,中外名著都是她引用的材料。我想她看过的书绝对比我写过所有的烂俗故事还要多。我并不因为这些讨厌她,顶多算有点羡慕和嫉妒。毕竟我见过太多文质彬彬的人了。他们博览群书、出口成章,在一顿一个小时不到的饭局里能从三皇五帝聊到今日头条,能从啤的喝到白的,从五粮液喝到威士忌。他们能记住秦始皇修长城拉了多少个壮丁,却记不得酒后说的话和喝过的酒钱。

我曾经就遇见过这样的人。一顿酒席开始前,众宾客正等着主人到场,他便滔滔不绝地调侃了起来。几缕发丝在他滑溜溜的头顶上同他的唾沫一同飞扬。直到一男一女推门近来,四下左一声右一声的“张总”应和着,他便煞有介事地跑到张总跟前握手寒暄。先是夸张总年轻有为,再是说那女子和张总怎样的郎才女貌,形容她“沉鱼落雁”、“皓腕凝霜雪”。

可她和那些文人不一样,她很文气,一年四季都文气。她沉浸在绝对精神的世界中,沉浸在吉普赛人用望远镜看到的田地里,沉浸在红高粱丛中,沉浸在富贵苍老的歌声里……她和我们这些出入在冬天里的人不一样。我们身上结满了各式各样的霜,恐怕一直到七十岁才能化开。冬天侵蚀了我们的身体,它用寒风将我的目光搅的浑浊,它用雨雪将我的喉咙和舌头弄脏、弄冷。于是我们再也说不出热气腾腾的话了,一开口,一股子雨雪的生腥味。

她和我们不一样,她在冬天有着温暖的庇所。在寒风呼啸的时候,她锁在书本的黄金屋中;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她躺在文字的树影之下。因此,她说出的话一点也没有冬天的气味。她的声音不大,却温和地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她的语气不快不慢,平平的音调中一字一句都浓醇的像一碗热粥。我们说话是用嘴说的,而她却是用心说的。

奶奶的,我也想要这样说话啊!可我的心早就冻僵了。所以我要讨伐这个戴眼镜的姑娘,我更要讨伐这个冬季。

我真的很讨厌冬天啊!今夜,窗外甚至都飘上了雪,呼啸的寒风卷着雪片拼了命地往走廊里灌。终于,我明白冬天真的来了。苏州的孩子们没太见过雪,一个挤一个地抢着去看,急忙用手去抓飘来的雪花,来检验冬天的真实性。更有兴高采烈的同学到雪地里打雪仗,又或者恶作剧地将雪块偷偷塞进别人的衣领中……

我站在栏杆边上看了一会,感叹了一阵雪下的真大,便回教室了。我该怎么看雪呢?我生怕更多的孩子在一场又一场的雪里冻伤,失去了温度。我害怕母亲在疲倦的雪夜里开车会出事、会着凉。奶奶的骨灰在去年的冬天下葬,今年我都还没有去看过她,我担心雪水会侵蚀那昂贵而脆弱的木盒子。去年的元旦姐姐没有回家,今年的元旦姐姐拖了一屁股债不知在何处奔波。她是否和我一样感到这雪的凄凉?我在陪我的女孩子度过她人生中最寒冷的一个冬天,我也在陪我自己度过我的冬天……

我好讨厌这个冬天啊!让我杀死这个冬天吧!

让我杀死这个冬天。

                                                      2020年12月19日夜

                                                           写于学校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勿对号入座。

青春长跑

王硕

高一,校运动会一千五百米长跑,我荣获第一。倒数的。

高二,校运动会八百米长跑,我荣获第一。倒数的。

高三,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再跑,我也不知道如果我跑了会不会还是这个名次。

长跑对于我来说,与噩梦无异。每次跑完,我不比真正的第一名轻松。我甚至更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高一,班里只有一个男生擅长长跑,但需要两个人参加比赛,谁都不想跑。可谁让我看起来很会跑步呢?高二,班里只剩下七个男生,报满项目已经谢天谢地,而作为一名有长跑经验的选手,我更没有选择的余地。

每次开跑前,我都告诉自己:不要停,不能走。我满怀热情,坚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我还告诉与我同台竞技的同学们:跑慢点,小心跑太快摔倒。同学们大都笑着答应。等到那打破我内心焦虑的一枪响彻蓝天,我便化身为他们的债主,在他们的身后拼命地追着他们讨债。他们也把我看成吃人的野兽,似乎被我抓到就会死,于是也拼命向前奔跑。我的同学们从那一刻起便不再是我的同学,直到比赛结束。然而他们没有欠我什么,我也并不想吃掉他们。所以我跑在最后。跑着跑着,我的呼吸渐渐地跟不上我的手脚,我越跑越慢——原来一个人片刻不停地奔跑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

我真的跑不动了。但我没有就地躺下休息,我还在走。可能在体育老师或是其他人看来,跑不动就走真的是一件很没意志力很丢脸的事。可在我这里,一个人跑不动了,就向前走,恰恰是一件勇敢又有毅力的事。无非是慢了些,但最起码我仍在前进,并不是原地踏步,也更不是倒退。青春本就与比赛二字无关。只不过是我们的青春中恰好有那么几场比赛。

青春关于我,关于你,关于我们。记得高一那次的一千五,我被第一名套了一圈。我输了比赛,但也仅此而已。冠军拥有同学们的欢呼与掌声。而我有一群陪我一起跑的同学。或许我们才是那场比赛真正的冠军。

比赛的最后,只剩我一人没有跑完。这下我真的是一个人奔跑了。可悄悄的,我的身边跑来许多陪我一起跑的同学,他们为我加油,给我前进的动力。我不是一个人在奔跑,我的背后有许多我的伙伴。我每迈出的一步,都是许许多多的人一起迈出的。这场比赛,我不过是一名陪跑的选手,可现在却也有人陪我跑了。名次在这一刻突然失去了它的意义。而这场比赛却超越了它的本身,成为了我一部分的青春。

今年的高二运动会,学校以危险为由辅以强制措施完全禁止了陪跑这一行为。其实不能说完全禁止陪跑,毕竟还有我这种利用选手身份合法陪跑的人。但我没人陪跑。我输的惨烈,又凄清。无人送水,无人喝彩,无人问津。我接过的水属于我一个朋友,但他并不是来迎接我的。我像一条败犬,乖乖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大口喘气,小口喝水,不吭声,落寞得很。这次的八百米,我不愿记起,想要忘记。可这何尝不是我青春的一部分呢?

人从一动不动,到学会爬,到学会走,再到学会奔跑,然后忘记如何奔跑,接着又忘记如何走,如何爬,最后又回归一动不动。十七八岁的我们每个人都在奔跑。奔跑着的我们都在追逐天上属于我们自己的那颗星星。跑啊跑啊,一直奔跑的我们也终将成为我们所追逐的那颗星。最近几次晨跑,背景音乐是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没过几天,一位老师就说这首歌不适合跑步,太抒情。我不太明白别人,但我跑步就是在抒情,我觉得这首歌,挺好。

教室角落里的地球仪停止转动,也就渐渐地生锈,渐渐地散架。而一旦它转动起来,绕着地轴奔跑起来,它就成为了真的地球,充满活力。地球仪转动时,上面的每个点都在绕着纬线追逐自己的过去,最后也竟让它们追到了。只能说地球仪不愧为人类所制造的,寄托着人类的美好幻想。

冬天,为了不让学生们倒在冷冽的寒风之中,每个学校都会让学生们晨跑。绕着一个大圈晨跑是一个传统,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说不定还要延续到以后的大学。晨跑一跑就是好几圈,跑完大家也都累的不行。不知是否是两次的长跑第一让我每次晨跑都充满力量,晨跑结束后,我很少感觉累。大概是和大家一起奔跑的缘故吧。然而我们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奔跑,也无法像地球仪上的一个点一样追到过去。

我们是绕着一个圈奔跑,但每跑一次,这个操场似乎就翻新了一次,这个圈就换了一次。陪我们一起跑的人也跟着变了一次。

每次晨跑,我的脑子都没睡醒,总是觉得跑着跑着,同学们和我都越跑越小,越跑越小。跑着跑着就跑进了一个小小的洞,那或许是一段长长的滑滑梯,我就这样滑到了过去,滑到了幼儿园,跑回了我与最初的同学们一起奔跑的日子。跑啊跑啊,我又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长大。每踏出一步,我脚下的操场与周围的同学似乎就一点点地变化。就这样,我又从幼儿园一步一步跑回了高中,跑回了我现在的学校,跑到了我现在的同学之中。每当我跑回来的时候,晨跑就已结束。但我的长跑仍在继续。

到了高三的运动会,我可能真要再跑一次长跑,然后再拿一个倒数第一。如果还需要我的话。

我,跑啊跑啊,我的青春会不会就这样跑完了?青春这条跑道很短,跑累了就先走走吧。

2020.12.28

爽,饮的是娱乐至死的酒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李诗琪

不知道《三十而已》的热度有没有过去,曾经被全网抨击没有道德底线的小三林有有是不是还让人咬牙切齿?

那年林小姐安然无恙全身而退,让网民连带着剧和编剧一起骂,想想原因是什么,显然,因为恶人没有家破人亡!这始终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之下的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美好大结局,这就有违通俗,所以被骂。

但,我要说,那些闭着眼睛就能自发迸发而出的剧情所存在的价值,或许也就是成人童话而已;那些从小听到大的家家拍手叫好的故事,带来的结果也就仅仅是精神娱乐上的爽感。但我认为,那种让人思维一贯至底,角色特点一词以蔽之的作品,还有什么社会价值呢?剩下的,大概只是在商业价值上拥有了部分娱乐至死者的增值。

让我们再来看看《三十而已》,我以为整剧全是“最明显的恶人”,只是因角色不同而明显程度不同罢了。全国人民赞扬的国民妻子顾佳,不也是恶人吗?丈夫许幻山出轨林有有,在这之前,有一场景我记忆十分深刻,顾从最贵单价的顶楼太太家下来回到自己金碧辉煌的屋子,出神地算着自己与丈夫还需要努力多少年才能同样搬去高层过金字塔最尖端的生活;同样,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顾也规划地一清二楚,意识不到儿子这一个个的独立性的存在。因此,对顾这个人人夸的角色,我认为也是“恶性十足”:过分压抑,为生活所困,又过分为追求成就而扼制自我与他人。

综上,《三十而已》之中的故事,林有有的出现,只是起到了加速以顾佳个人问题为导火索的家庭问题的矛盾的激化!让她全身而退,是让这一点火星点燃我们反思的火炬,让我们去反思更深层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对一个“最明显”的恶人抱有“最痛恨”的态度,那么你就正在娱乐至死之中下沉,在情绪满足的追求之中娱乐至死。那种爽气,饮的不过是娱乐至死的劣酒而已!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

说来很是惭愧,16周岁的2020年末,终于知道了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凄美的爱情终于还是两败俱伤,这个结果让人无奈,但在无奈之中,终于能够在悲剧情绪下品读一整本书里每一个人的多重化,就像一千个人的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艺作品把冷峻呈现给你,把不合理呈现给你,把你我童年的思维打散,让我们在低落震惊无奈悲伤之间的思考之中寻找出自己对于这样一个不尽人意的结局的原因。

娱乐至死,总是把作品看成王子公主的童话,那这么多社会性事件:教育、婚姻、伦理、性别对立、种族歧视……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

越是难懂的作品越是深刻,我认为原因就是在于你无法立刻马上辨析人的好坏,同时你所认为的好人命运悲惨而坏人平安无事,人物、家庭、社会所有因素都成了嫌疑人,这才能使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更深刻!

                                                        2021年1月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