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依样画葫芦 

 老沈阅览 2021-01-03
            何永康

周末,朋友约我去他乡下老家玩玩,很自然就想到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诗句,便欣然应允。“鸡黍”代表的农家饭菜很具诱惑力,何况,“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致我也许久没见着了。

农家小院清幽雅静,桑叶茶已早早泡好,一桌四椅,安放在院坝中间。地面有鸡鸭在旁若无人地寻食,一条柴狗好奇地围着陌生人友好地转悠;头顶上是一个宽大的花架,挂着大大小小的葫芦,藤蔓与叶子已经枯败,但葫芦还颇有生气地挂着,以沉甸甸的样子,昭示主人日子的殷实。秋风微吹,枯叶飘下,葫芦却纹丝不动,以入定的姿态,耐心等着时光涂改自身的颜色,由碧绿过渡到褐黄。

我长时间地仰着头,目光在每一个葫芦上扫描——我想从它们中间看到曾经熟悉的葫芦影子……

我老家也在乡下,却没有葫芦这种植物,不是水土不宜,也不是没有空地,而是人们完全没有闲情逸致来栽种这个“耍玩意”——它既不能当水果充饥也不能当蔬菜果腹。记得有个亲戚曾从老远的地方带来一个葫芦供我玩耍,但家里很快就将其实用化了——用锯子从葫芦中间锯开,掏出瓤,晒干,一半做了水瓢,一半做了量米的容器。为此我生气了好几天。当时刚刚看了张天翼的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就好希望自己有个葫芦,幻想它变成有求必应的宝物。若干年过去,宝葫芦从未在我身边出现,因此心想事成的时候也不是很多。书架上倒是摆了几个搜集到的大小不等的葫芦,看上去总觉得像是几个大肚弥勒,在笑我的贪嗔与痴狂。

葫芦造型独特。小头,细颈,大肚,形成富有变化的优美曲线。小头是葫芦的嘴,细颈正好手握,大肚就用来装东西了。装什么呢?当然是酒。所以,葫芦又叫酒葫芦。《水浒》中,林冲的经典造型就是一杆红缨枪上挑着一个装满酒的葫芦。有了酒的壮胆,天性优柔寡断的林教头,才敢在草料场一口气杀了陆谦数人。在八仙中,至少有三个是葫芦不离身的,一个吕洞宾,一个张果老,一个铁拐李。他们既是神仙又是酒仙。古诗中就有“洞宾踢破金葫芦”“果老踏破酒葫芦”的句子。吕洞宾为何踢破葫芦无从考据,但倒骑毛驴的张果老的葫芦掉在地上,被毛驴或人踩破则是可以推想的。铁拐李是药王,他的葫芦也装酒,但更多时候是装悬壶济世的良药,这个“壶”字过去也是可以与“葫”通用的。

不论葫芦是装酒还是装药,总是一个好东西。所以,古代那些鄙弃仕途远离官场的高人逸士,会把腰间挂葫芦引为一种时尚,或者作为一种精神的宣扬,说:“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银袋”;也有把葫芦挂在禅杖或手杖上的,说:“杖头挑起小江湖。”至于葫芦里装的是什么酒,卖的是什么药,倒是没人过多理会了。

葫芦很古老,《诗经》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实用性记载。今天的葫芦实用性几乎没有了,成了雅赏的“玩物”,同时也承载着人们的祈愿,那就是人人喜欢的谐音——福禄。所以,画花鸟画的画家大多会画葫芦爱画葫芦,齐白石临终的绝笔之作,居然也是一幅葫芦。百岁老人的用意何在?是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不尽的福禄,还是对艺术生涯作一个自谦的总结?因为,宋人刘克庄曾有诗云:“老画葫芦却未工。”

葫芦也有着不少贬义的色彩,比如称光头者或和尚为“秃瓢”。鲁智深可以容忍别人骂自己“秃驴”,但不能容忍骂自己“秃瓢”,以为后者侮辱更甚。比如嘲讽人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更有直接以葫芦指代糊涂的,我的小学老师就经常骂做错作业的同学:你就是个葫芦!曹雪芹是个谐音大师,也多以葫芦隐指糊涂,如《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判葫芦案”。葫芦僧是指贾雨村,因为他曾在一个叫葫芦的寺庙里待过。为官后,因惧怕贾府和薛家的威势,违心地把薛蟠杀人案错判、轻判,最终让杀人者逍遥法外。曹雪芹以糊涂案,巧妙引出“护官符”,来揭露封建官场狼狈为奸、鱼肉百姓的罪恶。当然,贾雨村其实一点也不糊涂,他太清楚如果公正判决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只是“难得糊涂”了一回而已。

在我有限的认知中,葫芦算是被人们赋予含义与隐喻最多的植物之一。这样的含义与隐喻多了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人如此,对葫芦自身也是如此。如果哪一天,我看到葫芦就只把它当成实实在在的一个瓜的品种,最多想到些童年趣事,不产生太多无意义的深入联想,或许,离纯粹的童话世界就不远了……

朋友见我盯着葫芦发呆,知我喜欢,便摘下一个形态最规整、品相最完好的葫芦赠送与我。我大喜过望——它寄托着的福禄寿喜美好祝福,正好迎合了我趣味不高的凡俗心理。当然,我也可以让它雅一些,把它立于书房案头,既赏心悦目,还可以随时依样画葫芦。因为我完全知道,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生活,以及写字、画画等个人爱好,不都是依着前人之样在画“葫芦”吗?

“一生依样画葫芦”。画好了,也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