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有三急”,哪三急?“六亲不认”,哪六亲?我们的理解粗浅了

 江山携手 2021-01-0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往往一个字,一个词或是一句话,其中都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含义。在面对像“人有三急”“六亲不认”这样的词时,因为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些成语大都被当作名词或者是形容词使用,我们只是大概了解这个成语表面的意思,却很少去深究其中蕴含的深意。

比如“人有三急”指的是哪三急?“六亲不认”指的是哪六亲?这些问题我们从未细想,觉得无关紧要,也从没刨根问底地深究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急”“六亲”指的到底是什么吧!

我们常听人说一个汉语中的俗语:“人有三急”,大多是指排泄、饮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都十分紧急,一刻也等不得。但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对“三急”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人有三急这个词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含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急究竟是哪三急吧!


大众们最常见的版本对“三急”的解释,就是尿急,便急,屁急,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排泄问题。这个解释虽然看上去有些粗俗,上不得大雅之堂,但的的确确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必须经历的事情,我们也不能时时刻刻都活的十分高雅,有些时候这三急也确实是憋不了,是一件非常让人着急的事。

“三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人有三急指的是内急,性急和心急,内急其实就是我们上文说到的个人排泄问题;性急一方面指一个人的性格急躁,性子比较着急,一方面指夫妻之间新婚燕尔,干柴烈火,着急享受鱼水之欢;心急则是指一个人内心焦灼,心急如焚,这种情况多是在等人或是等待一些事情结果的时候才会有出现。

还有一些人认为,三急指的是内急,口吃急和生孩子急,内急上文已经作出解释,口吃急是指一个人说话不利索,不能快速流畅地说完一句话,因此感到十分着急,生孩子急则是指十分想要一个孩子或是生孩子时情况十分紧急。


事实上在古代,“人有三急”其实原为“人有三疾”,这是孔夫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孔子认为,人有三疾,这三疾分别为“狂”,“矜”,“愚”。这种解释就是在指一个人性格的缺陷,“狂”是指一个人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矜”是指一个人自恃清高,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愚”则是指一个人胸无点墨,愚昧不堪。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单单对一个“三急”的理解,就延伸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生理方面,也有生活方面,还有个人性格方面,这真是体现了古人在组词造句方面的精妙之处。

说完了人有三急的“三急”,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六亲不认中的“六亲”究竟指的是哪“六亲”。如今六亲不认这个成语多为贬义词,形容一个人十分冷漠,不通人情,连自己的亲属都能做到不管不顾,有时候也指对谁的态度都一样,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情面。和人有三急一样,人们对六亲不认的“六亲”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首先是在春秋时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就对“六亲”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老子认为,“六亲”应当是指父子,兄弟,夫妇。这三组关系相互对应,这样拆开来总共就是“六亲”。

《左传》中认为,“六亲”代指的范围应该更广泛些,应该代指父子,兄弟,姑姐,甥舅,婚媾和姻亚,前四个关系我们都好理解,那婚媾和姻亚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婚媾指的是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就是妻子家中的亲戚,姻亚和婚媾的字面解释相同,但是指的是丈夫家中的亲戚,这样一解释,的确是扩大了老子对“六亲”解释的范围。

《易经·六爻》之中,将“六亲”解释为我、父母、子孙、妻财、兄弟和官鬼;《汉书》中则认为,“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汉书》中对“六亲”的解释更好理解,因此认可度更高,流传度也更广。


其实不论怎么解释,这六亲基本上都是指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亲人,到了现代,“六亲”一般代指所有的亲戚,是一种泛指,光是一个“六亲”,古人就给出了三个比较官方的解释,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在文化研究这方面真的称得上严谨细致了。

其实不论是人有三急的“三急”,还是六亲不认的“六亲”,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词语,但是我们却很少去深究这些词语中蕴含的深意,忽略了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也是无数智慧的结晶,是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智慧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像人有三急,六亲不认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下面就来给大家列举上几个。


比如三教九流,三叩九拜,五谷不勤,五花八门,六神无主,胡说八道,十恶不赦这些词都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词语,但若真是随便从中挑选一个,估计大部分人都解释不出这些数字实际上到底代指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含义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积淀中,越来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很多我们常见,甚至常常挂在嘴边的俗语,我们往往自以为懂得其中的含义,其实只是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在中国文化中,往往一个字都可能蕴含着多重含义,一个成语中更是凝结了许多智慧和古人的生活经验。

今天我们说的这些俗语,可能有些解释看起来有些粗俗,但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是我们应该去了解,去学习,去探索的文化宝藏。


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并不是要我们只注重那些高雅,晦涩难懂的部分,这些简单的俗语,其中也蕴藏着大智慧,我们不妨一步一个脚印,先从身边最常见最简单的俗语开始了解,一点一点发现,传播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精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