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各位看官和小编一起“开开眼界”“涨涨姿势”吧! 1 原 词:“无商不尖” 典故是: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在量米时会以一把戒尺之类削平升斗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交过钱后,商家会在斗上再加一些米,将升斗堆得尖尖的,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后来,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速,故有“无商不尖”之说。 “无毒不丈夫”现义是: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 这个字存在争议。但是根据《俗语典故精选》中的内容:认为“无度不丈夫”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恰成“度量”一词,为原意。 这个词的现义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大大背离——大丈夫,自然是那些有度量、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 不是“皮匠”是“裨将”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 其实,“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的含义。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这个词现在是民间的一句骂人的脏话。 但是实际上,儒家经典中,中国人自古重视德,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之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原句出自《世说新语》,传说东汉陈元方的儿子和陈季方的儿子是堂兄弟,都夸耀自己父亲的功德,便跑到祖父那里讨公道。祖父就说:“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思是:元方好得让做他弟弟的人为难,季方好得让做他哥哥的人为难。 以讹传讹成为:患难与共或者同样处于困境中的人。 这句话原意是说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因为古时候,人们往往要在磨破一两双鞋子之后才有可能捕捉到狼,如果舍不得费这一两双鞋子就很难捕到狼。 后来由于方言“鞋子”叫“孩子”,于是在流传过程中俗语变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因为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 由于“皮”与“屁”为污浊之物,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于是,后来人们就将错就错了。 原句:“ 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 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其实 ' 上 '' 下 ' 还有尊卑之意。 原句的意思是: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这句话现在的含义是:人要为了自己着想,为自己牟利。 但这句话在古代还有这样的含义:“为”读音为:wéi,意思是“修炼”。这句话的含义是:人首先要做好自己修炼自己,否则会天诛地灭。 看了这么多“古今异义”的俗语和成语,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神奇呢? 不知道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一些有趣的俗语呢? 图文整合于网络 实习编辑:李潇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