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1岁老人顿顿吃肉,血管依旧通畅,医生:坚持3件事,你也可以

 梅雪舟 2021-01-03

导语: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是人们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WHO)全球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心脑血管疾病所困扰,所以现在就我们而言预防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一种行为了。

关于心血管疾病,很多人都觉得是是饮食的原因,的确心血管疾病跟人们的饮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有人说,得了心血管疾病就不能吃肉了,真的是这样吗?

得了心血管疾病就不能吃肉了吗?

当然不是,得了心血管疾病同样可以吃肉,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当的吃一些肉能够补充优质蛋白,提高免疫力等。

著名的心血管专家陈可冀先生,曾经对寺庙里长期吃素的尼僧进行过研究,最终发现过素的饮食,不仅没有降低他们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反倒是造成了膳食不平衡,内源脂质代谢障碍。

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可以吃素的,只不过要注意一些事情,在河南有这样一位老爷爷,他基本上顿顿吃肉,但是现在血管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案例:王爷爷是一为普通的农村老人,平常非常喜欢吃肉,基本上就是无肉不欢的类型,他每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总是会加上几块肉,但是王爷爷今年已经71岁了,身体依旧硬朗,并且也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王爷爷这样的“体质”一直都是村里人羡慕的对象,当时也有专业的医生跟王爷爷做了很多的交流,之后医生对于王爷爷每顿饭都吃肉,血管却一直通畅总结出了3个原因,医生认为只要能做到,心血管疾病不敢来扰。

医生: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吃肉,3件事坚持下来,顿顿吃肉也不怕

1、吃瘦肉,鱼虾肉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虽说可以吃肉但是一定要选对肉,王爷爷也是虽然喜欢吃肉,但是往往只吃瘦肉,或者是鱼虾肉,这些肉往往脂肪的含量是比较低的,并且鱼肉中有一种脂肪酸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脂肪的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平常在吃肉的时候要控制好肉的量,每餐肉的量应该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禽肉50-75g,鱼虾肉50-100g。

最后,在做饭的时候要注意少油,少盐,每天最好将食用盐的摄入控制在6g左右,食用油的摄入在25-30g左右。

2、坚持喝一些对血管有好处的茶

王爷爷平常没事的时候总是喜欢抱着一个茶杯喝茶,王爷爷平常最喜欢喝的茶就是菊花茶,菊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促进血液中的脂肪消耗的,菊花对血管的养护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菊花的种类也是有很多,而在众多的菊花中有机青驰菊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在纯天然的环境中生长的,其中还含有很多氨基酸,水苏碱和硒元素等对血管有好处的营养物质,能够更好的保护血管。

其中的氨基酸是能够促进身体中蛋白质的合成,还能够保护血管的内皮细胞,预防血管破裂。水苏碱是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血脂的效果。

另外,硒元素是能够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增加血管的弹性的,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平常在喝水的时候加上一朵,能够更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

3、远离烟酒

预防心血管疾病远离烟酒是必须要做到的,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可以刺激血管,加速血管的硬化和老化,使血管变得更加脆弱,所以,平常研究一定要远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