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大姓氏“祖训”上榜,你姓什么?快来看看你家祖训是什么?

 闲云野鹤qpab3u 2021-01-04

“庙谟可使归权幸,祖训由来重变更。”——明代·刘基

祖训对于一个家族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家族中有人违反了祖训,那也就是犯了大忌,将会受到责罚;而家族中的“规矩”一旦打破,也很可能因此走向衰落。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条历史长河也见证过许多家族的兴盛与衰亡,那我们就来看看4大姓氏的“祖训”。

慈峰李氏的祖训是“敦孝悌,严教诲;睦宗族,修祠墓;重丧祭,谨嫁娶;尚勤俭,崇礼让。”

24字所囊括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是告诫后人要尽孝道;长辈要严加教诲后辈,以免其走上“歪路”;家族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并且要修缮家族的祠堂墓地,重视丧祭;在婚姻方面要谨慎,不可一时兴起;生活方面要勤俭节约,做人做事方面要谦虚有礼。

李姓是我国的一大姓氏,人口数量占到了全国汉族人口的7.9%,其血缘先祖是舜帝时期掌管刑法的皋陶,官职名为“大理”,其后人先是以理为氏,后为李氏,而“李”“理”古字是相通的,得姓始祖是李利贞,其在殷商帝辛时期任职理官,老子李耳是十一世。

在历史上,李姓称帝的多达60余人,也是创造过许多的辉煌。

赵氏祖训为“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游;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戒争讼;遵法律,禁非为。”

从这可以看出,家族都非常重视孝道与和睦,毕竟“家和万事兴”,此外是要勤俭节约,要懂得礼让,不与他人轻易起冲突,遵纪守法,禁止做些为非作歹的事情,“力本业,慎交游”即要勤勤恳恳的专注本职工作,在交友方面要谨慎。

赵姓在宋代的《百家姓》中排名第一,得姓始祖是造父,造父的祖先是舜帝时期的伯益,得赐姓赢,造父受周穆王封于赵地,便以赵为氏。

赵姓的发祥地是在今山西省,曾为晋国六卿之一。

汉高祖刘邦的遗训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蜀汉昭烈帝刘备的遗训则是“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刘邦与刘备皆是做过帝王的人,与史上有名望的家族还是有些不同,不过刘备的这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直至今日仍是广泛流传的金句名言。

琅琊王氏祖训:“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这个祖训是魏国时期大臣、琅琊临沂人王祥留下的,王祥在史上也有“孝圣”之称,是二十四孝之一的“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琅琊王氏在东晋时期是最鼎盛的,为东晋第一名门,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其家族在史上共出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士,此外二十四孝之一的“王览争鸩”主人翁王览也是出自琅琊王氏,王览是“书圣”王羲之的曾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