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南以北:丙申末真腊至安南行纪(一)

 CHANJIJI陈吉吉 2021-01-04

序:一路向南

很早就想去吴哥窟走走了。

上学时,没有钱。上班后,没有时间。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到了懒癌晚期。丙申年末寒假,和坚叔策划去印度溜达一月。都开始订机票,办签证,我们却退缩了。主要是初次出国经验不丰富,加之没提前预定印度的火车票,和我姐绘声绘色的描述,极害怕到了印度坐外挂火车。于是,印度的计划夭折了。

印度去不成了也总要出去门看看吧。我和坚叔,国文一拍即合,柬埔寨+越南的计划便浮出水面,并迅速的完成了预定机票,办理签证等一系列动作。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放假,等待着一路向南。

一路向南并不复杂。我先坐火车南下广州,卧铺十几个小时,虽然慢,但是便宜安稳。到了广州,姐姐正好飞伊朗,我就随便找了酒店住下。广州算比较熟了,朋友也多,寒假刚刚来约拍过,去肇庆,去白云,去任壬家,留下了不少影像作品,可惜至今也没时间修图和公布。这次来属于过夜就走,便没打算打搅一众朋友,宏翕正好从深圳来广州,还有一相识很久的老友相约,于是在希尔顿随便咔嚓了几张。

次日一早,好友国文自从化而来了。我先到大堂把被子寄回家,和国文边叙旧边步行去黄花岗。黄花岗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国文之前来过,此次又陪我看了一遭。逛完黄花岗步行回酒店,退房,国文带我吃饭,时间也就差不多该去白云机场了。

黄花岗至白云,其后经过繁琐的安检和出镜手续后,一切完毕,再次南下,飞向暹粒。

云端圣殿:从柏威夏寺到高盖

去往柏威夏寺并不难,需要是无非是时间、金钱和勇气。

凌晨四点多,刚在闷热的暹粒迷糊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我们就爬了起来。出了旅馆,提前预约好的司机已经在门口等着。

从暹粒去往柏威夏寺,往返需要八个小时。现如今暹粒约车司机人人都会微信,会讲中文的也大有人在,事先已经在网上比较了几个司机,也询问了很多关于价格的细节,最后以200刀四天(柏威夏一天,大圈,小圈,外圈三天)定下了这个会讲中文的司机—阿彬。

如下图所示,柏威夏寺在柬埔寨与泰国的边境线,可以说只有一山之隔。这里属于泰柬两国争议地区,两国在历史上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所有,2008年,又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柏威夏寺,泰柬两国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目前实际则由柬埔寨的柏威夏省控制。泰国方面为此还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现在去柏威夏寺已经不用担心武装冲突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一切风平浪静,尽情参观闲逛。

早上四点多出发,八点多便到了柏威夏寺的售票处。寺处于山巅之上,而售票处则在山脚下的公路旁,几处简易的房子就是“游客中心”了。门票10刀,需要出示护照。上山则需另购“景区小交通”:皮卡或摩的。皮卡10到,摩的5刀,均是来回的价格。去之前,前沿锅张老师一再叮嘱,上柏威夏寺要坐摩的,嗨的一米。我们一行三人也是穷游族,当然摩的往返。

坐上摩的后,阿彬便在车里补觉,我们一人一车,师傅油门一踩,嗖的窜出去了很远。不过最惊险的还在后面,柏威夏寺所在的山非常陡峭,部分道路接近60度,摩的往上攀爬还不觉得害怕,下山的时候真的忍不住捂住双眼,确实嗨的一米。

摩的不过二十分钟,便把你直直的送到山顶,柏威夏寺就到了。通过一个简陋的检票处,便算是进了景区。柏威夏寺如下图所示,是一组坐南朝北的建筑群。其修筑在山巅斜面之上,两侧均是悬崖,不过整个建筑保存非常完整,沿中轴线神道一路由北向南逐级而上,气势恢宏。柏威夏寺开始建造于公元11世纪上半叶(即北宋中期),到公元12世纪结束,历时近200年,13代君主。 建筑风格与吴哥窟相似,寺共有四层,以中轴线神道串联起带四个庭院,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

柏威夏寺坐落于柬埔寨平原中央高地的边缘地带,是供奉湿婆神的圣所。神庙建成于公元11世纪上半叶,不过,其复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9世纪,当时它是一座偏僻的隐修所。神庙保存十分完好,主要是因为它位于泰国-柬埔寨边境附近,地理位置偏僻。这处遗址之所以卓尔不群,原因有三:它位于海边悬崖之上,从险峻的绝壁上可以远眺广阔的平原和连绵起伏的群山;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及神庙的宗教功能融为一体;最后是神庙精美的石雕装饰。

柏威夏寺是来柬埔寨所见的第一座建筑,着实深深的被其打动。一路风尘仆仆,到达时内心如洗尽铅华般,明亮,干净。置身其中,犹如飞翔在云端一般,自由自在。我仔细端详着这座圣殿,轻轻地走过长长的神道,来到最后一层庭院,穿梭于那永无尽头的回廊,时光仿佛早已静止:我与柏威夏寺融为一体,你牵引着我走进未知的“传送门”,感受那遥远时光的温度,凝视着你美丽圣洁脸庞,谈一场永恒的爱恋。

离开柏威夏寺,我们未做停歇便赶到高盖。从柏威夏寺到高盖正好处于回暹粒的中间,车程2小时。高盖曾是10世纪吴哥的国都所在地,高盖 (Koh Ker) 作为都城的时间并不长,迦耶跋摩四世(928~942年在位)篡权之后离开吴哥,便将都城设在了这里。迦耶跋摩四世去世后两年,他的儿子、王位继承人哈迦耶跋摩一世重新将吴哥定为都城。

高盖最知名的建筑便是Prasat Thnom金字塔,门票也是10刀,和柏威夏寺一个价,却没柏威夏寺的看点多。金字塔外形神似玛雅金字塔,可登临,塔顶端为祭坛,祭坛中央为中空,可直通塔底。据说活人献祭时,直接把人从这里扔下去,活活摔死。一将功成万骨枯,普通的老百姓是最可怜的,活人献祭的惨不忍睹让人惊悚唏嘘。

金字塔周围还有附属寺庙建筑群。这些建筑被密林掩盖,碎落的巨大石块满地皆是,庭院围墙上长满了荒草,神道石柱东倒西歪四处零落,沧桑和肃穆的气氛萦绕心头,如同瞬间走进了一个国都短暂的时代和一处不为人知,早已遗落的圣殿。

在高盖,我们吃了来柬的第一餐。一份炒饭,要价5刀,真心感觉又贵又不好吃。

林中废墟:寂静沉睡的崩密列

离开高盖,阿彬说回程正好顺路崩密列。坚叔也说正好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足给吴哥寺,于是调整行程,在傍晚时分来到了崩密列。收费5刀,不给票据,便宜实惠,内容丰富。

崩密列可以说是最完美的林中废墟。整个建筑坍塌损毁殆尽,高大的树木包裹这建筑的遗迹,墙壁上爬满了纵横交错的粗藤,寂静与沧桑弥漫在树林之中,寂静之中充满神秘的氛围。

崩密列和吴哥寺一样,平面均为正方形,每个方向均设有门和神道,直通中央圣殿。这些神道长的一模一样,在丛林中没有任何参照物下极其容易陷入兜兜转转中。我们在逛完崩密列后准备找阿彬时,就完全迷路了,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却总之找不到来时的那条神道。不过还是国文和坚叔记性好,想到来时的神道一侧有个水池。凭借这点线索最后才找到阿彬,顺利的脱离了轮回的怪圈。

从崩密列回到暹粒,已是华灯璀璨。谢绝了司机阿彬的吃饭相邀后,我们先是在其带领帮助下另外找了一家旅馆,而后步行到老街处吃饭。

饭后,我和国文一人一大杯果汁,在炎热的暹粒,自在而惬意。

临睡前,和司机师傅再次确认,明儿便开始直奔吴哥,开始转圈圈了。

枕着异国他乡的梦,安然入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