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谷山居士 2021-01-04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四川 成都市 / 孙清廉

     股骨头坏死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别于因病菌感染引起的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临床常见而难治的慢性疾病之一。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最高,一旦发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常因丧失劳动力而致残,生活不能自理。

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原因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髋部外伤、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以及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股骨头骨组织不能得到充足而正常的营养,使股骨头组织中的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脂肪细胞发生坏死。由于坏死的骨细胞十分脆弱,加之髋关节需要负重,日久就会引发股骨头塌陷,影响全部髋关节。打个比方,树木的某节树枝,由于虫害等原因枯死,而枯死的进程是渐进的,枯死的树枝不坚固,就容易折裂。但枯木也会逢春长出新芽、新枝,这就类似于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所以,只要关节软骨还没有完全被累及,关节间隙仍然存在,髋关节功能还没有严重受损,如能及时正确治疗,损坏的股骨头就仍有修复、重建的机会。

     股骨头是人体易引发缺血性坏死的骨骼之一。股骨头发生坏死的主要机理是血液循环障碍,这与其供应血液的血管结构有直接关系。股骨头血液来源有三个途径:关节囊的小动脉、股骨干滋养动脉、圆韧带的小动脉。其中关节囊的小动脉是股骨头的主要血液来源,这里发生损伤最易引发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这种特殊血管结构既易损伤,又不易恢复血运,这是易引发坏死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是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重要原因,一般认为在骨折后 1 ~ 5 年,股骨头坏死率最高,主要是因骨折后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此外,除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酒精中毒外,患有减压病(潜水员、飞行员等多发)、血液系统疾病、脂肪肝、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糖尿病以及辐射等原因,均可能诱发股骨头坏死。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和治疗

     在中医学中,将股骨头坏死称为“髀枢痹”“骨痹”“骨萎”等。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是在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下,使阴阳失去平衡、气血失调而引发。内因主要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特别是肝肾虚损、气血虚亏是主要原因 ;而外因则多为外伤,此外,六淫侵袭、邪毒外袭、七情所伤等也是重要原因。

     中医认为,肾、肝、脾三脏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关系最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健则髓充,髓满则骨坚。反之,髓枯则骨萎,失去再生能力。肝主藏血,与肾同源,两脏荣衰与共,若肝脏受累,藏血失司,则不能正常调节血量。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脾虚则生血不足,肌肉失养。所以肝脾虚衰,气血双虚,经脉瘀阻,也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病机。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应以补肾壮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和营止痛等为主要治疗大法,以达通络补虚,促进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股骨头缺血状态之目的。总之,治疗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补肾壮骨,二是补气养血、疏通经脉。基础方 :黄芪 30 克,当归 15 克,丹参18 克,川芎 10 克,三七 4 克(冲服),地鳖虫 6 ~ 10 克,骨碎补 12 克,补骨脂 10 克,川续断 12 克,熟地黄 18 克,枸杞子 15 克,牛膝 10 克。

     方中黄芪、当归、丹参、土鳖虫、川芎、参三七等,有调节血液流量、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建立侧支循环和抗炎镇痛等功效,川芎还有降低骨内压的作用 ;而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枸杞子等补肝肾药物,则有促进骨的重生、提高骨骼的机械强度的作用。

一般可将本症分为五型治疗 :

气滞血瘀型 常见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患侧髋关节疼痛剧烈,稍活动后减轻,痛处固定不移,舌暗有瘀斑等。治疗应重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前方可加桃仁、红花、鸡血藤、乳香、没药、水蛭、木香、枳实等数种,可适量减少补肾药物种类和数量。

气虚血瘀型 多见于股骨头坏死中期或后期,患侧髋关节胀痛、刺痛较轻,或隐隐作痛,或功能受限,仅能卧床或扶拐行走,肌肉萎缩,面色无华,活动乏力等。治疗应加重益气和活血药物的应用,上方加人参、党参、山药、白术、红花、乳香、没药等。

气血虚弱型 常见于老年人股骨头坏死后期,长期髋关节功能障碍,跛行或行动困难,髋部隐隐作痛,活动时加重,或患部肌肉萎缩,面色苍白无华,气短乏力。治疗应加重补气养血药物,上方加人参、党参、白术、山药、茯苓、大枣、制首乌、阿胶等。

肾阳虚型 多见于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所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后期的患者,髋部钝性疼痛,活动疼痛加重,得温减轻,遇冷加重,腰膝无力,跛行或行走无力,精神萎靡,或伴阳痿、浮肿、夜尿增多、舌淡胖、脉沉弱等。治疗应加用温补肾阳药物,如附子、肉桂、桂枝、淫羊藿、巴戟天、益智仁、肉苁蓉、鹿角胶等。

肝肾不足型 常见于老年人股骨头坏死的后期,髋部疼痛较轻,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多伴腰膝无力、患肢肌肉萎缩、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脉细数等症状。上方熟地黄换生地黄,外加白芍、制首乌、黄精、女贞子等。

     此外,伴有风湿者宜加独活,桑寄生、威灵仙等,湿重加泽泻、茯苓等。

     现代治疗该病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费用高,恢复期长,远期疗效往往不如意,很多人不愿接受。所以,对于该病,早发现并及早采用中医药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