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

 用久智能 2021-01-04

灸在帛书中作“久火”,是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与用火有关。

《庄子·盗跖》中提到,孔子劝说柳下跖:“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这是“灸”字的最早记载。

艾灸,通俗讲,就是通过燃烧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经络腧穴或特定部位,疏通调节气血,作用于脏腑,调动人身体自身抗病能力以驱除疾病、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也称“灸治”。

长期临床与研究表明,艾灸能温散寒气、活血行气、温通经络、回阳固脱、升阳举陷、消瘀散结、拔毒泻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艾灸为何能与针刺(灸)相提并论,相伴而行?让我们穿越古今,共同认识艾灸。

火的发明与艾的传承

火的发明。据载,在四五十万年前,我国就有了用火的历史。约5万年前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古人就懂得用火取暖、熟食;尤其是约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钻木取火的方法。

艾的传承。艾的发现,源于火的使用。祖先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艾绒最易于引火燃烧。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人从各种树、枝、叶、草中筛选出易于点燃、火力温和、渗透性强、加工方便且温通作用明显的艾作为炙料,并一直沿用至今。

       灸的材料也是不断发展的。早前《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他灸疗。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现在的灸料已不单只有艾叶,而是根据疾病需要,在艾叶的基础上加入相应药物,制成灸条,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漫说中医|艾灸:该有多“爱”

艾灸的发展

       祖先们在生活中发现,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如果受到火的烧烤,可感舒适或使病痛缓解,由此慢慢认识、总结出用火施灸可以治疗疾病。

萌芽期——春秋战国

       灸法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书中主要论述人体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艾炷直接灸法。

灸疮

漫说中医|艾灸:该有多“爱”

直接灸法

雏形期——先秦两汉

先秦两汉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形成时期。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把灸疗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它首先指出“灸螨者亦从北方来”,还提到灸的补泻之法:“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灸疗法的基础。

发展期——晋隋—唐宋—金元

晋·范汪《范东阳杂药方》强调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或地区,及时给予保健灸,如预防霍乱用灸法可使人“终无死忧”,可谓是传染病预防的最早记载。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载:“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唐宋时期,随着灸疗的专门化,出现了以施行灸疗为业的灸师。

漫说中医|艾灸:该有多“爱”

《灸艾图》 宋 李唐

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重视灸法,他注重灸量灸壮可上百,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记载了隔蒜灸、豆豉灸、黄腊灸、隔盐灸、黄土灸等多种隔物灸法。

漫说中医|艾灸:该有多“爱”

隔盐灸

金元时期,以金元四大家为首的不少医家,在灸法的巩固和完善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另如元代名医危亦林在其所著《世医得效方》载述刺灸治疗的56个病证中,灸疗约占十分之八,且多涉及各科急性热病、时令病及惊、厥、损伤等症。

高潮期——明清

灸疗法在明代发展到高潮,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阔。其一,是发展了灸疗方法,使之更适用于临床;其二,丰富了灸治痈疽的理论及经验;其三,出现了灸疮护理及晕灸处理的专论。明代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有“桑枝灸”,及用特制的桃木棍醮麻油点火后吹灭,趁热垫绵纸熨灸的所谓“神针火灸”,其后发展为“雷火神针”及“太乙神针”。

漫说中医|艾灸:该有多“爱”

雷火神针

漫说中医|艾灸:该有多“爱”

太乙神针

近现代

近现代对艾灸法扼要分为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灯火灸(如用灯芯草点燃灸、卫生香灸、檀香与沉香术灸、卷烟灸、火袋灸等)、苇管重灸(苇茎管内置适量有药或无药艾绒)、贴敷药灸(敷药发泡)、棉花灸(由古代民间蜘蛛网多层灸改进而成)、温灸器灸、电热灸、红外线热灸等10类,而艾火灸法广为应用。

艾灸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灸疗总的原则是阴、里、虚、寒证多灸;阳、表、实、热证少灸。但有些实热证、急性病,如疔痈疮毒、虚脱、厥逆等,也可选用灸法。凡属慢性久病,阳气衰弱,风寒湿痹,麻木萎软,疮疡瘰疬久不收口,则非灸不为功。灸法亦可用于回阳救逆、固脱,如腹泻、脉伏、指冷、晕厥、休克可急灸之,令脉起温。

禁忌症:艾灸主要借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因此,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一般不宜施灸。另外,存在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亦不宜施灸。

影响艾灸疗效的相关因素

艾灸温度:艾灸温度被认为是影响艾灸疗效的关键性因素,其机制为局部皮肤的多觉型感受器受温热刺激而激活,进而通过调节机体,40-45℃被建议为艾灸能够发挥疗效的适宜温度范围。临床上,艾条燃烧端离施灸部位距离一般为2-3厘米。其施灸时间一般为每穴10-15分钟。

艾灸光效应:该效应被认为是温热作用之外的最重要因素。艾灸产生的辐射光谱中以红外线为主,并包含少量可见光。

艾烟作用:研究发现,艾灸在燃烧时所产生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平喘和止咳作用,对哮喘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艾烟还具有广谱抗菌、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等作用,对化脓性皮肤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艾灸刺激量与形体气血关系:《类经图翼》指出“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针对体型肥胖或脉象呈现“气涩以迟”的体型高大者,在艾灸操作中非“重灸、急灸不能达其所、去其涩、催其气而达其效”,因此灸疗操作时强调使用大艾柱急火快灸或温和悬灸火力集中,患者能短时间感灼热难忍,甚至造成艾灸区域出现轻度灼伤;但对体质清瘦或老年形气已衰者,如按体质强壮者的重急灸方案则易耗气损血,故灸疗操作时非“轻灸、缓灸方能补其气而达其效”,强调长时间施灸,把艾灸分散的刺激量叠加起来,使温热感缓慢获得,由量变到质变,方可达到新的疗效,即艾灸疗效的发挥,需要一定灸量的积累,一旦达到这个量,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艾灸刺激量因“时”而定:中医“三因制宜”中的“因时制宜”对灸疗刺激量确定有很大影响,故艾灸刺激量四时有别。《难经·七十难》指出“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意思是说,春夏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向上,机体阳气也趋浮,故灸疗温热刺激量之温度宜低,时间宜短,刺激量要小,而在春夏之中,夏季阳气更加浮浅,故夏季艾灸温热刺激量较之更为小中之小;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向下,人体阳气也趋沉,故艾灸温热刺激量宜温度偏高,操作刺激时间宜长,刺激量要大,在秋冬季之间,秋凉而冬寒,冬季阳气更加趋沉,故冬季灸热刺激量较之秋季为大中之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