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中画有”境界高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第67期】让孩子学会学习系列(42)

“无中画有”境界高

01

故事新品:踏花归去马蹄香

    宋皇帝宋徽宗赵佶(读音jí)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

    一次,画院招考的命题画是,“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生们拿到题,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起来。有的认为这幅画的重点应在“踏花”上。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显得很有闲情逸致;

    有的认为,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此画的重点应在“马”上。于是就精心地画了一匹骏马,一英俊青年骑着一匹骏马在从花丛中疾驰,显得很有气势;

       也有人琢磨,“马蹄”“花香”应是作画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上不少飞溅的花瓣,显得动感十足;

    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一个名叫朱中的考生,他的画得很特别。题目中虽然开头二字就是“踏花”,可他的画卷上却没有半片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马蹄高高扬起,一群蝴蝶紧紧追逐,在马蹄周围上下飞舞。……

    阅卷时,考官将考卷逐一细细审阅,但皆摇头扔在一旁。等看到朱中的试卷时,考官眼睛一亮,随即在卷上圈上了一个大大的“佳”字。 

02

“香在画外”真功夫

    为什么朱中的画被评为最佳? 

    画题中的“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显性的具体事物,是很容易用图形来表现的,所以你画得“马”也好,“蹄”也好,“花”也好,都是就表象论表象。而这句诗意的落脚点并不在这些显性的事物上,“踏花归去马蹄香”其落脚点在“香”上,突出强调的是一个“香”字。而这个“香”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是一种嗅觉、感觉。

    看到的东西谁都会画,如何把看不见的东西呈现在画纸上,那才是真功夫。整个诗句说得虽然是“花香”,可如果画上画“花”,那不仅显得太直白,且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是“香”的;而“蝴蝶”追逐“马蹄”的创意则充满了妙趣:蝴蝶为什么追逐马蹄呢?正是“马蹄”的“香味”所致。这个表现手法,“此时无花胜有花”,虽虚则实,不仅把“香”字“画”了出来的,而且使整幅画充满了动感,引发人的无穷想象,使画和观画者有了互动,这个创意下是高明极了。

03

“无中画有”境界高 

         我们让孩子画画,一方面要让孩子写实,画客观真事物,而且要将事物画真。另一方现,画虽是一种视觉艺术,但并非只是画眼中"看"到的东西,真正的高境界是要将视线突破“眼”的限制,画到“看不见”的东西,“无中画有”才是绘功的最高境界。让孩子画出“看”不见的东西,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绝佳途径。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画风》就是给孩子们讲这个道理。一开始,很多小朋友认为风看不见,摸不着,没法画。可是当赵小艺同学画出一面“飘扬的旗帜”后,孩子们智慧的大门便打开了,有的在大树旁边画上几棵“弯弯的小树”;有的画出得是”斜斜的雨丝“;有的画得是小朋友”呼呼转的风车“……思维的大门一旦打开,创新的想象便会不断地喷涌而出……

         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让孩子用手中的画笔表现看不见的”东西“是儿童绘画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孩子具备了一定的绘画能力后,家长可以用类似的”主题绘画“启迪孩子的想象。如类似《XX的爱》《感恩XX》等这样的画题,不仅锻炼孩子的绘画,启迪孩子想象思维,更能激发孩子的情感、提升孩子的情商,为孩子成长注入正能量!

04

结语:儿童绘画好处多

       首先,儿童绘画可以促进智力发育。人的大脑左半球侧重于想象思维,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儿童绘画,看具体形象主要是右半球活动,而要画出来,则需要对看到的事物进行重新建构,这又需要左半球配合。因而,儿童绘画的过程不仅本身是一个引发、促进手、眼、脑的协调配合发展过程,更可以促进大脑左右半脑的沟联,与启迪智慧创生。

       其次,儿童绘画不仅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更可以燃起孩子的求知欲。

       前面我们说过,绘画不是对客观事物的机械复制,而是孩子对所看、所想、所思一个重组、加工、创新创造的综合过程。它加进了孩子的思想和想象,而思想和想象不是空穴来风,是要有生活现实素材、知识、经验作为基础的。如孩子要创作一幅“关于太空人”的画,那就不仅需要现实生活的素材,还需要有关太空、宇宙、外星人的相关知识,那就会促使孩子产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欲望,使他们主动学习。

     再次,儿童绘画可以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前面说过,绘画是儿童表达自我的一种最直接、最简单、最方便的形式。他不但可以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绘画直接表达出来,还可以通过绘画宣泄自己的内心情绪和感情,从而使自己的内心趋向平衡。

    最后,绘画是一种美的艺术,可以陶冶孩子情操,养成良好的品格。求美是绘画的主诣,绘画让孩子感受大自然之美,体悟社会中的人性之美,这会让他们在寻美、求美、创美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熏陶、静化,养成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

         作为家长,如果在孩子绘画过程中发现儿童对绘画特别感兴趣,其绘画的线条特别流畅,造型能力特别强,色彩搭配特别协调,那么,恭喜您,您的孩子可能具有天生的绘画潜质,那您就要刻意地培养,不论上小学、初中、高中,都要支持、鼓励他不要放下手中的画笔!

         需要注意得是,具有绘画天才的孩子,不要随便送去普通的美术绘画班,要给孩子寻一个懂行的真正的美术大师,至少是一个有良心、有造诣的美术老师来指导!果真如此,您的孩子将来或许可能超过、达芬奇、毕加索……胜过徐悲鸿、齐白石……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