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英语,形成“英语思维”最重要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668期】

 陈景润,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因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闻名于世界。

陈景润在数学领域是拔尖的天才,高中没毕业就考进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所中学当老师。

陈景润数学好,但语言表达能力却不强。他一上讲台,而对学生,情绪就紧张,舌头就打结,经常说不出话来。

大家都知道,教师是靠“口才”吃饭的,个人数学专业水平再高,讲不出来,学生听不懂,当然是不行的,后来不得“转行”——从事专门的数学研究。

而当下我们中小学的数学老师,有哪一个专业水平能与陈景润比肩呢?恐怕没有。我们的数学老师在专业水平上虽比不过陈景润,但站在讲坛上教学生学数学,却都可以“滔滔不绝”的。

数学家陈景润“中学为师不顺”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小学教育,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行,但是,要做好中小学教育,并非专业水平非达到“顶尖”“一流”不可;中小学教师,做得是教育,教的是学生,做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二流”专业水平足亦。

当一个好教师,专业知识重要,领学生“进门”的能力更重要。能否较好地与学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将学生领进相应的学科知识“探究”甚至“研究”之门,才是衡量一名教师优秀与否的核心标准。

我在《学生学英语,课堂是主阵地》一文中说过,当下学生学的英语,是一种比较初级的英语。小学英语,基本内容和要求也就像我们汉语中的幼儿园水平,初中和高中也不过相当于我们汉语中的小学和初中学生水平,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语言,我们课堂上给学生打造“英语学习语境”并不需要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多高。

试想,难道,母语都是汉语的小孩子之间不说话吗?母语都是英语的小孩子之间也不交流了吗?更何况,我们现在三年级起点英语,小孩子都9岁了,而且还有前面9年的母语、3年的语文学习基础来支掌,我们的英语老师,一个大人,一个“汉英皆通”的老师,难道还驾驭不了小小的初级英语课堂吗?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让孩子学英语,总是把“翻译”做为一要务,因此,每学一个词、一个句子,都要进行“翻译”,如果不翻译,孩子就理解不了,就不知道英语的意思了!在孩子刚开始学习时,这种“翻译式英语”看起来还是很有效的,但是,如果就此让学生形成“翻译式” 英语学习思维,却会阻滞孩子后续的学习。因为,汉英两种语言,从词形——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副词的“级”、动词的不同形式;到句式——肯定句、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再到时态、语态、复句等句子结构,在表达方式上是各不相同、互不相通的。很多时候,仅用“直译”是行不通的,那种想把语法变成“数学公式”一样让学生套用的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可行的。要想让孩子轻松学英语、学好英语、学通英语,必须让孩子建立起“英语思维”。

所谓“英语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形成“英语就是这样说”思维,而非每一个词、每一句都与汉语进行比较而学习,比如说,a desk,an apple;two desks,three apples,在课堂上,教师不用告诉学生什么 a an 是冠词,在英语里表示一个,更不用给学生说什么a 后面跟的名词第一个音是辅音,an后面跟的名词第一个音是元音,也不用告诉学生名词可数、不可数,什么单数和复数,你只是借助实物、图片、课件等让学生明白,这个实物的“a desk、three apples”,“英语里就是这样说”就可以了。这个时候,学生明白不明白它们的意思呢?我想,三年级学生,9岁了,如果孩子智力没有问题,他们脑中一定会明白的,不要说学生课前还进行了预习,看过后面的“生词表”,就是没看过,教师如此比划,实物、图片就在眼前,他们脑中也早把a desk,翻译成“一张书桌”、把three apples翻译成“三个苹果”了,因此,教师和学生非得在用汉语再说一遍,完全是多余的,浪费时间!

而且,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翻译式”英语学习法大大影响学生的思考力!如“Is this a desk?”“Do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之类的句子,孩子如果形成“英语思维”——“英语里就是这样说”的思维,一遇到问句,张口就这样,自然而然,而非再想着去将什么“is” 提前,再在句首加助动词“do”,原来动词如果是单数第三人称还要加“does”,同时还要将原来的实义动词还原成原形之类的麻烦了!这种思维就如“饭到就张口”一样,说起英语来自然而然!

有人担心,这样学生学会学不会呢?考试行不行呢?如前所言,中小学英语是初级英语,只要学生读得滚瓜烂熟,考试岂有不会道理?还是那句语,孩子智商只要没问题,“汉语意思”早就理解了,翻译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翻译,成了一种“模块思维”,即某个词、某个意思,他们是想用英语来表达,还是想用汉语来表达了,如此,才真正实现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自由转换——或者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叫做“意译”了。

所以,我以为,中小学英语课堂,不需要老师有多么高的英语水平,关键在于是否有打造“英语课堂”的想法,只要想,总可以做到的。

我听过几个优秀英语老师的课,三年级英语,仅学了两个月之后,课堂就是全英语了。

课堂上,老师组织教学,并没有用多少复杂的英语,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就把学生给调动起来了,比如说,学了一个新单词,“开火车读”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方式,人家老师手指点一个同学,然后空中划一圈,学生就开始依次读了;为了引发学生兴趣,老师学了单词“nose”后,让学生做相应动作,老师念“nose”的同时,摸一下自己鼻子,然后向同学示意,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嘴里一边念“nose”,一边同是摸自己的鼻子,如果按某些老师的想法,把“一边嘴里念单词‘nose’,一边作摸自己‘鼻子’的动作”这个做法用英语告诉学生,那真如某些人所说的,老师英语水平的确高,但学生听得懂吗?

所以,打造“英语课堂”,给学生创设“纯英语学习语境”并不难,关键不在于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多高,而在于教师的观念,在于教师是否向这方面努力!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